第 107 章
好苦……
原来,致命的药和救命的药都是一个滋味,究竟哪个更贴切些……
擦擦嘴角的药液,还没来得及将药盅放回托盘,御案后突然传来康熙洪钟般的声音:“李德全!传旨:今封乌喇那拉费扬古之次女为诚英格格,作配四皇子胤禛为继福晋,一个月后,择吉日完婚。”
手中的药盅应声落地,摔得粉碎,呆愕中,我再也无法反应……
“儿臣胤禛谢皇阿玛隆恩!”胤禛像是猛燃惊悟,石砖地上响亮的磕头声。
“诚英格格,还愣着做什么,皇上赐婚呢!”李德全在身边轻声提醒。
“吟秋啊,还不满意?”御案后康熙略带戏谑地看着我。
天哪,我,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完全的懵懂中,我看向胤禛,他重重地点头,我这才顾不得细想,俯身叩首,“谢皇上。”话到此也再说不出别的,实在是没弄明白,刚才的药,还有那莫名的格格,胤禛的妻,到底是怎样突然重合……
“都起来吧。”
康熙的声音温暖亲切,让我突然有种死后的幻觉,与曾经那无数次幻想的赐婚相比,眼前的一切竟是这样不真实……
空空的胃中依然翻搅着苦味,让我小心地觉察到现实的存在,静静地跪在地上,不安地等着从这场梦中醒来……
“来,起来。”
这沙哑的声音让我好想哭,抬起头,这么近,是他……我紧紧咬着唇摒住泪,瞪大了眼睛看着他,努力在他眼中寻找着答案,是真的吗?是真的吗?他的眉突然一皱,压制着眼中的心痛,冲我轻轻点点头。我依然不放心,偷偷看看康熙,那神情以我的心思实在看不出虚假,这才决定站起来,却仍是不敢扶胤禛的手。谁知在这冷硬的地上跪了两个多时辰,我的膝盖已经完全麻木,刚站起身,就控制不住地向前倾去,胤禛一把将我扶住。
康熙笑了,“赐座。”
我赶紧推开他,小心翼翼地落座。再抬头,才发现康熙正满面笑容地端详着我,脸颊腾地红了,目光再也无处安放。
“朕的东暖阁这些年来议过不少亲事,像今日这般议法还真是头一次。”康熙的笑容渐渐收敛凝聚在眼角边,深邃的目光中先前那审视的意味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温和竟让我感到真实的亲切。
“自己到婆家来讨亲,胆子大倒还在其次,只是能想到这一层,已非寻常女孩儿所能及。”康熙说着看向胤禛,“若说是报恩,小小年纪,不惜万里跋涉,以身犯险,这个义字也着实难得;若是为情,柔弱女子,为君忍别人世,求死相伴,这份情意古往而今如斯者寥寥……”
端坐的胤禛双手紧紧扣着膝盖,努力想舒展眉头,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面对康熙的目光,他似乎再也做不到曾经的从容,轻轻点头……
“儿女情事朕鲜有过问,不想这唯一的一次,竟管的是四阿哥。”康熙的声音似十分感慨,看着胤禛,那帝王的冷漠竟被难得的亲情遮盖,“你成婚多年,妻妾满府,却总还是显得冷清。此次遭逢嫡室过世,一年多来朕只字未提你续娶之事,长春宫你额娘处提了几次也都被朕压下,原是想等你自己开口讨个可心之人,可谁知, ”他抬手指着胤禛,忍不住笑了,“朕的四皇儿啊,大清的禛贝勒,你呀,你竟是被一个女孩儿家上门讨了去!”
康熙这样的戏谑让我窘得再不知所以,恨不能让刚才那杯东西真是什么毒药即刻让我晕过去就好,偷偷看胤禛,天哪,往常事事笃定的他也是一脸的不自在,似笑非笑,实在尴尬。
“这样的女孩儿,这样的儿媳,除了我爱新觉罗家,谁人敢要?是不是,吟秋?”
想起刚才自己不顾一切口无遮拦地求婚,再看康熙仿佛有了难得可乐之事定要调侃个够,我轻轻咬唇,任凭他笑,任凭自己烫红了脸,再也不肯开口。
“只是这一回,费扬古家的女儿倒显得单薄了,朕亲封为格格才配得起如此奇缘。”康熙的声音沉缓下来,“实斋当年万里而来,自择了张姓,可这个‘诚’字却是朕给他的。如今,你入了旗籍,不能再延续父姓,养身之恩怎能就此而已,因此,朕将它再赐给你,‘诚英’二字作你格格的封号,依旧沿用吟秋作名,你看如何?”
我起身再次扑通跪地,“谢皇上。”
“这次敬献之礼,朕都会着人记在实斋名下。君臣师生二十余载,在你身上算是圆满了。从今后,你与西洋再无瓜葛,只能是朕的儿媳那拉吟秋,你明白吗?”
含着泪,我再发不出声,只能重重地点头。
“起来吧。”
我擦擦泪,站起身,依旧落座。
康熙微笑着又看向他,“胤禛,这一回又是朕给你做了主。”
“儿臣谢皇阿玛。”
“嗯。今日这个谢字听起来倒是不同往日了。”康熙点点头,“想你于她这些年的关照,非草木之人怎能无情,朕此番也算是成全你们;若还是寡淡,朕倒劝你不妨多留心,依朕看,你二人倒确是像有缘之人。”
“皇阿玛体恤,儿臣感念不已。”
“嗯,这就是了。”听胤禛再次真诚道谢,康熙满意地笑了。
“回皇上,”李德全轻声回禀,“那拉星辉已经在外面候着了。”
“嗯。”康熙微微点头,“吟秋,万里而归,你该回娘家去了。”
我略略一怔,立刻明白过来,赶紧起身行礼,“谢皇上,吟秋告退。”
“去吧。”
临出门,悄悄看胤禛,他轻轻点头,我放下心来,小心地退出东暖阁。
乾清门东阶下,恭恭敬敬地跪了一个三十多岁的满族汉子,半高的身躯依然显得魁梧健硕,细长的双目微微下搭小心地低着头,让两撇浓眉越发粗重得有些杂乱,配在这张略显黝黑的脸庞上,倒似乎有种不羁的豪放。这就是曾经四福晋的哥哥,费扬古的长子那拉星辉。领我出来的太监传了康熙的口谕后,将我引见给他。星辉这才小心地站起,足有一米九的个头却仍是弓着腰,口中恭敬地道谢,以他庞大的身躯如此熟练地谨小慎微,这样的别扭在巍峨的宫殿下竟显得十分自然。
那太监交代完后转身离开,留下我单独面对这位“娘家哥哥”。顾不得刚刚经历了那样一番“生死”,身体已经虚空得快站不住,我只觉得尴尬不已。当年四福晋告诉我入旗籍时,我并没有当一回事,甚至觉得也许这一辈子都不会有人知道我已经莫名地成了那拉吟秋。远赴法国前,原本想着要去拜望费扬古一家,却因为琴雅的“劫持”错过了这应有的礼节。今天,心愿一旦成真,我不仅要堂而皇之地回“娘家”待嫁,还带回了一个御封的称号,这样双重的尴尬,让我面对陌生的“亲人”,实在有些不知所措。
“格格,轿子已经在外面候着了,星辉这就接您回府。”他的声音沙哑浑厚,在褪去刚才那刻意的恭敬后,与他的外表倒十分相配。
“兄长客气了,您叫我吟秋就好。”我赶紧福身给他行礼。
“格格不必多礼。能做格格的娘家,再与四爷结亲,是那拉家的荣耀。”
高大的他露出谦和的笑容,仰头看着,似乎这亲切的感觉也随着他的身材而被放大,又听他提到与胤禛结亲,刚才做梦一样的一切被第三个人证实,突然变得如此真切,心中的紧张立刻被亢奋般的欣喜所替代,也不再与他客套,笑着点点头。
随在那拉星辉身后,离开乾清宫。刚步出不远,就听身后一声“哎……”正待回头,却再没了声音。又往前走了几步,仍是有些好奇,小心地回头看,就见一个俊朗的身影已经走进了乾清宫,只这一眼我就知道是那位少年才俊。心里忍不住笑了,这个家伙一定以为认错人了。
一路往宫门走,有些忐忑,这个地方可是故人云集,再碰到谁,我想解释清楚为何与那拉星辉相随都要费些口舌。不过,我的担心似乎多余,此后再没碰到什么人,不一会儿,我们就出了宫,上了那拉家的小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