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太平洋战场上,美军在尼米兹和麦克阿瑟的指挥下,展开的越岛争夺战正向着日本本土步步推进。在海陆空三军十分协调的配合下,新几内亚岛的东端已为美澳联军攻占,残余的日寇阵地在美军强有力的火力攻击下渐渐缩小。所罗门群岛的主动权也掌握到了美军手中。海军上将尼米兹开始集中美国海军主力舰只,突破日本舰队在赤道附近各个岛群之间构成的前哨阵地,向日本本土推进。
蒋介石也看到了这种局面的发展将会对中国战场带来的影响。美国人将从太平洋上利用制空制海权从日本手里把一个小岛一个小岛地夺回来,加之美国最近研制的远程轰炸机投入战争,美国人完全可以不用中国作跳板,便可直接轰炸日本,英美国家又把战略的重点移向了欧洲。中国战场的地位很快就会跌落下去,战争眼看就要结束。蒋介石何曾不也想快一点结束这场战争,可现在他却希望能够把时间再向后推一些才好。因为目前正在开始扩大的飞越驼峰的物资在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这些物资有的囤积起来,有的通过其他手段在黑市上变成了黄金,这些对日后与中共的决战无疑是有好处的。蒋介石也曾扬言要退出战争,经过训练和配备美式装备的中国驻印军向印缅边境集结,准备反攻。
以此来要挟罗斯福扩大空运物资!可是他知道如果自己真要退出这场战争,不仅再也得不到美援物资,以后也免不了跟着日本一起成为战败国。那时,不仅授共产党以把柄,使他们得以更大的发展,甚至全国民众就是国民党中许多人也会起来反对自己的。“退出战争”,说说气话,吓唬一下罗斯福还可以,如果真要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经过反复权衡,蒋介石终于把冷落了好几个月的大舅子宋子文请了出来,让他替自己拿个主意。这位大舅子凭着自己的判断认为,只要中国在打仗,美国的物资就不会停下来的,因为放弃两栖作战诺言的是罗斯福自己,而不是在中国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全力参与缅北的攻势,就会使美国人在道义上更加不利,中国在外交上则更加主动。蒋介石基于这些原因,同意史迪威带领驻印部队由印度东北角进入北缅。这样也可缓解一下德黑兰会议以后蒋介石和罗斯福间的僵局!
史迪威带着蒋介石的命令回到了利多。驻印军的38师和22师都已经基本在这里完成了集结,前线部队已经推进到了于邦附近。筑路队伍也沿利多向前线修筑了几十公里简易公路。部队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但越是接近曰军第十八师团的防卫圈边缘,部队的行动越是小心谨慎,后来干脆停止了前进。史迪威的参谋长波特诺告诉史迪威说这些部队是在等待蒋介石的命令。
史迪威也知道这些部队实际上受着蒋介石的遥控,部队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得到蒋介石的批准。为了使蒋介石下决心投入战争,看来必须动员英国人很快投入“泰山方案”的行动才行。
史迪威在德里会见了蒙巴顿海军上将,这位英俊潇洒很善言谈的英国勋爵,在关键问题上跟他的前任韦维尔一样,举棋不定,毫无具体的行动。
蒙巴顿在史迪威的紧追不放的情况下说:“我认为缅甸北部就像是一座坟场,最不利于我们机械化部队作战,而对曰本人来说则是最好不过的竞技场所,他们比我们更适应丛林作战。而且现在欧洲登陆还在准备,我们抽不出那么多的舰船和飞机来缅甸,去为蒋介石打开一条陆上的通道。”
史迪威敲着桌子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你们目前怎么执行泰山方案,我们的部队已经出动了,现在是看你们的时候了。”
蒙巴顿显然是在躲闪这个关键的问题:“蒋介石单独要求执行泰山方案,并没有征得我们的同意,我们在开罗会议上商定的是海盗方案。不过,我们也并不反对执行泰山方案,只是要给我们时间才行。”
“没有时间再给你们了,现在中国军队在崇山峻岭里每进展一步都有很大的困难,18师团已经准备进行顽强抵抗他们正期待着你们的配合。”史迪威十分严肃地指出。
蒙巴顿沉默了。
史迪威有些急躁了:“我希望你们采取的是行动,你们不要胆小到忘记了你们大英帝国当年的精神了。当年克莱夫不是只用了123个士兵就征服了整个印度吗?”
蒙巴顿涨红了脸,情绪十分激动。“史迪威将军,请你注意这种说话的方式。”
史迪威一把抓起桌上那些蒙巴顿拿出的各种图表扔在地上。“你的这些东西都是为了你们找借口而拼凑出来的根本骗不了我。如果你是军人,应该知道这样是可耻的。”史迪威站起就向屋外走去,这时蒙巴顿低声说道。“你站住。”史迪威停在了门边。
蒙巴顿终于忍耐不住了。“我们准备把温盖特的远程渗透部队派往北缅,另外我们将沿阿拉干海岸派出部队进攻若开,我想这些对你们在北缅的行动是会有所帮助的。”
史迪威回过身来,脸上终于显露出了微笑。“这才像蒙巴顿勋爵应该说的话嘛。”
史迪威离开蒙巴顿后就急匆匆地赶到利多,然后由利多乘吉普车沿着刚铺上石块的公路,颠簸着赶往前线。
当史迪威赶到新38师搭在半山腰上的指挥部帐篷时向。甸进的中孙立人此时正与波特诺发生着激烈的争吵,他们就如何营。救被围困在于邦附近的112团1个营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孙立人认为必须立即增援被包围的部队,尽快使其避免曰军的打击。而波特诺参谋长则坚持该营坚守已有的阵地,所需弹药和给养都由空投接济,还可以利用该部队吸引一部分日军,大部队则可绕过这里向前推进,这样,围困该营的日军便可不攻自破。
根据新38师指挥部得到的消息,!天来该营都没有得到任何空投物资了,弹药和食品、水都十分缺乏。史迪威当即给空军部队下达了命令,要求第十四航空队不惜一切代价,寻找该营并及时空投物资。
直到隆隆的运输机在歼击机的护卫下从38师指挥部头顶上空飞过的时候,孙立人的情绪才稍稍平稳下来。
史迪威和孙立人一同登上山顶,观察着战事的发展。这里望去是不尽的山峦隐没在茫茫云海之中,隐隐的枪炮声从远处传来。往后看是漫山遍野的帐篷,38师的主力部队都隐匿在山梁后边。
史迪威不禁问孙立人:“你为什么把部队放在这里不用上去?”
孙立人盯着史迪威说:“我不能轻易的用中国士兵的生命去干没有把握的事情。”
“你认为这些把握是指什么呢?”
“首先,英国人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和方向采取行动,另外云南摆了那么多的部队,可也是按兵不动。”
“对,你提的问题就是关键,我跟蒙巴顿在这个问题上分歧很大。你们蒋委员长又要坚持按开罗会议确定的方案执行,他决心不动用云南方面的一兵一卒,我想你可能得到了委员长的具体指示了吧。”
孙立人没有直接回答史迪威的问题,他回答道:“既然是这样一个状况了,我们当然不宜孤军深入,上次缅甸作战就是教训。”
“孙将军,我可以向你保证,这次决不是上次战争的情况了,这次蒋委员长已经全权命令由我指挥,我手里又有两个航空队的飞机,只要你们不在背后听蒋介石的,这仗是一中国驻印军战车营在跨过印缅边界时谨慎搜索前进!
定能打赢的!”史迪威显得很有信心!
孙立人的情绪被史迪威鼓舞起来了他请示道:“我认为大部分军队从敌人的侧翼插过去,渡过大奈河、萨老铺河,绕道于邦后面作战,可以给敌人以重创。”
“可以,我认为这个方案可以执行。”史迪威眼里闪闪发光。
112团的那一个营由于得到了空中接济,防守阵地得到了加强,把日军18师团的主力吸附于自己周围。38师的主力部队便神不知鬼不觉的绕过敌人的阵地,穿越崇山峻岭于1944年12月底渡过了大龙河。
当新38师的士兵们突然从背后杀向于邦的时候,日军18师团便立即崩溃了,纷纷放弃阵地,退入丛林,躲进深山,留下了满山遍野的尸体。这支曾横行东南亚地区,不可一世的曰本军队遭到新38师的毁灭性打击。
在这次作战中新38师死亡连以上军官17人,士兵278人,同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史迪威面对这第一次作战取得的胜利并没有感到满意,他担心如果再照这样打下去损失是会更加严重的!
史迪威几次电告陆军部马歇尔,要求罗斯福总统致电蒋介石,逼迫蒋介石尽快将云南中国远征军投入缅甸作战!罗斯福接连给蒋介石发了3次电报;要求蒋介石的云南远征军强渡怒江,入缅作战,以配合美英及中国驻印军由印度方向发起的进攻!
蒋介石直截了当地回电顶了回去:“缅战为中国生死存亡问题,如无南缅英军登陆协助,则驻滇部队入缅作战,只是自取灭亡!此种计划,予实不能同意!”
罗斯福后来干脆以停拨云南远征军的物资器材要挟蒋介石出兵!
蒋介石仍旧不予理睬!
罗斯福再三来电促其出兵,蒋介石照旧按兵不动。这大扫了罗斯福的面子,使蒋介石感到十分惬意,他把自从开罗会议以后窝在心里的气,统统发泄了出来。
史迪威在这种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采取积极的进攻,力图以驻印军的行动促使形势的变化。新38师全部越过了大龙河后,部队在这莽莽的山林里,常常为了夺取一个山头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由于部队损失过大,孙立人的心头一直笼罩着一层阴影。孙立人等待的英国人和云南方面的行动一直没有动静,如果在雨季到来之前不能到达预定的地区,那时的情况就惨了,当年杜聿明拖着22师正是从这片死亡山区里挣扎出来的。孙立人行动过于谨慎,这是史迪威不能满意的,在这种情况下,史迪威只好决定把廖耀湘的22师也调上去,投入使用。
廖耀湘的22师由卡车运载,通过从利多到新背洋已经修好的公路,很快就到达了前线集结,廖耀湘并不满足于和新38师齐头并进,从于邦去攻击日军下一个据点太白家。
廖耀湘很快发现日军在太洛和孟关之间的大片地带出现了薄弱环节,派出的侦察部队也送来情报,说明驻守太洛的曰军只有一个加强营;这个加强营与其他日军联系不够紧密,是摆在曰军北缅防卫圈外面的前哨部队。如果22师主力插进太洛孟关之间就掐断了该部与外面的联系,再使用一个团的兵力就可以完全解决太洛的日本守备部队,这史迪威将军与廖耀湘将军协商作战方案!
样就可扫清北缅的前沿阵地,对直下密支那是有很大好处的。
经过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在火力配备上是优于曰军的,经过训练后战斗力也大大提高,廖耀湘果断地对65团团长傅仲良下达了向太洛进攻的命令。
傅仲良对向他下达命令的廖耀湘迟疑地问道:“这事告诉美国联络官不?”
“这样的事,不用对他们讲,我是师长,我有权下达这样的命令,不管他是天王老子也管不了我的事,你只管去打就是了。”廖耀湘对傅仲良这样的问话十分不满。
傅仲良得到这样的命令之后,立即组织部队采取行动。这时,驻该团的美国联络军官菲西中校出来加以制止:“部队行动得到史迪威将军的批准吗?”
傅仲良回答得十分含糊:“可能廖耀湘早已请示了史迪威将军吧,要么他怎么会向我下达这样的命令呢?”
菲西中校半信半疑地和65团一起,连夜静悄悄地沿着干涸的大奈河床的谷底轻装急进,一路上没有遇到日军的任何阻击。
菲西中校感到这次行动的严重性,他要求傅仲良立即与总部取得联系,但遭到了傅仲良的拒绝,因为这时部队已经接近太洛,中止了一切通讯联系。
当先头部队到达太洛的时候正是早晨,天刚发白,部队就抢占了太洛外围的几处制高点。接着就与曰军派出的巡逻队接上火,至此,这一个营的曰军就被死死地扼住了,一步也不能动弹。没出两个小时,65便以很小的伤亡将太洛的一个日军加强营全部消灭。
攻下太洛后,美国运输机很快飞临太洛上空,把部队所需要补充的弹药和给养空投下来,使65团及时得到了补给。
中。军反廖耀湘喜出望外地收到了65团攻克太洛的捷报,也同攻北的战斗中!时收到了史迪威参谋长波特诺拍来的电报,命令立即撤销傅仲良团长的职务,遣返回国,65团的指挥全权交由加伦上校负责。
撤销傅仲良的职务是因为他没有依照史迪威的命令和联络官的作战计划行动,而擅自攻打太洛。
廖耀湘为此拍案而起,他再也忍不住了,冲着22师美军联络官史密斯上校大骂起来:“这他妈的打了胜仗还要撤职,这种道理天下哪里找去?打太洛是我的命令,有什么责任由我来承担,也轮不到傅仲良啊!他波特诺这样干涉我们师的内政,插手到了一个团长的身上去了,我们还有没有自己的主权,反正这事我们不能接受。”
史密斯拿着波特诺拍来的电报也很想不通,他接到菲西中校的战场报告,对傅仲良这样的军人心里也是喜爱的,可是史迪威为什么要同意波特诺拍来这样的电报呢,他决定亲自赶去向史迪威汇报。
史迪威听了史密斯上校的汇报后,仍然十分反感,他对史密斯说:“攻下太洛虽然是一次胜利,但是这种擅自行动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那以后谁都可以改变我们的作战计划,这方面的苦头我是吃得够多了。”
史密斯忧心忡忡地说:“据我知道,廖耀湘之所以这么强硬,是因为他捅到蒋介石那里去了。而且22师的全体官兵情绪也很不稳定,甚至连菲西中校也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对一个有功的人不嘉奖,反而撤职,可能会引起很多麻烦的。”
史迪威沉吟下来,他自己头脑开始逐渐冷静下来,他仍然干脆地说:“错就让它错去吧,有时候错是为了对。”
史密斯上校焦急地说:“将军,你应该有面对事实的勇气。”
史迪威一时没有回答史密斯的话,立即带了几个警卫,骑上骡子直奔廖耀湘的驻地。
当史迪威赶到廖耀湘师部驻地的时候,梅里尔将军指挥的一个美军营已经赶到那里。廖耀湘见史迪威走进帐篷自己连头也没有从军用地图上抬起来,他和参谋人员们在地图上丈量着,用铅笔勾划着。
史迪威在一旁坐下以后,便问道:“廖师长,我想知道现中国驻印军攻占缅北城镇!
在你的部队在干什么!”
廖耀湘有些不服气地斜了史迪威一眼:“难啊,部队全都停下来了,都不愿再往前打了,打不好是法办,打好了也要法办,这叫我们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