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菜中,“麻婆豆腐”是一道闻名遐迩的菜,它一方面集中了川菜中几乎所有的精华,另一方面又代表了饮食中最朴实的平民情感,如回锅肉一般,是川菜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关于麻婆豆腐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值得回味。
话说当年成都北门上有一座万福桥,此桥为当时的新繁县通往成都的要道,每日有许多贩夫走卒在此落脚,慢慢地形成了小集市。1861年,有一个叫陈春富的人,来到桥头上开了一家小饭馆;他的妻子也在馆子里掌勺帮忙,由于她脸上长着几颗麻子,所以被人呼作“陈麻婆”。
这陈麻婆不光善于做菜,而且对顾客的需求进行了一番认真的研究。由于万福桥为贩夫走卒必经之地,所以那些精致的和不下饭的菜就卖不出去。一般贩夫们赶路赶得累了,一落座,就是一大碗干饭再加些味道浓、有汤水又热腾腾的菜,埋头猛吃,一阵狼吞虎咽,然后拍拍肚子,又解乏又过瘾。经过一段时间观察,陈麻婆发现红油麻辣豆腐最受这些做力气活的人欢迎。于是,开始在豆腐上做起了文章。
恰好新繁每天都有挑菜子油进城的贩夫在此歇脚,油篓里的剩油开始时没人在意,但后来陈麻婆发现这些残油也可以积少成多,因此就在饭馆外面修了一个石槽,石槽的一端有一个大缸。每当有挑油的贩夫挑着空篓来此用餐,陈麻婆就叫他们把油篓倒过来,口子向下搁在石槽上,油篓里的残油就一滴一滴流入大缸里,积少成多,每日都有不小的收获。
陈麻婆待人热情,贩夫们心想反正剩油也没啥用,因此乐得在此歇脚,吃便宜饭菜。陈麻婆店里的豆腐因而比别的馆子更亮油、更烫,更受人欢迎。再加上这些贩夫贩油后,兜里有了钱,常常从城中割上半斤牛肉,提到陈麻婆店里要求加工成牛肉臊子豆腐,那更是好吃得连舌头也要吞下去。
没过多久,陈麻婆豆腐的名声就被这些贩夫走卒播扬得满成都都知道,许多商贾贵人也慕名前来品尝。一盘豆腐端上桌,只见油亮亮、红鲜鲜、热腾腾,引得食客大声叫好,食欲陡增。
那么,陈麻婆豆腐的特色是什么?过去有人说是麻、辣、烫。其实只能说出这三字的人,算不得美食家。正宗的麻婆豆腐,其特点是“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
麻,是指豆腐起锅入盘后,上面要洒上适量的花椒末。而陈麻婆豆腐所使用的花椒是真正的汉源花椒,其味醇正,麻得正宗,没有涩味、杂味。而有的馆子做豆腐放入其他花椒时,食客常被呛到喉咙,麻是麻了,但不爽口。据说20世纪30年代初,四川各地军阀混战,汉源花椒不易购得,陈麻婆店便在门外贴出一张告示,说是无上好花椒,本店暂停出售“麻婆豆腐”这道特色菜;同时,加紧到外县抢购汉源花椒。
辣,既然川菜中的麻味有如此分别,那么辣味也是同理。陈麻婆豆腐店所用辣椒为成都附近龙潭寺大红袍油椒,一部分剁细制成豆瓣,一部分炼制成“熟油海椒”。两种辣椒下锅烹调,使得“麻婆豆腐”这道菜是既香又辣,避免了干辣或辣而不香。
烫,即指豆腐被亮汪汪的热油酿着,上桌后久久不易冷却。这是陈麻婆豆腐最初出名的关键。
香,是指豆腐上桌后,闻不到石膏味、生牛肉的腥臊味、冷浸豆腐的水锈味,以及铁锅铁铲的铁锈味和柴火的焦煳味,只闻见各种调料和豆腐、牛肉烹制以后的令人胃口大开的浓香味。
酥,则是指剁细了混在豆腐里面的牛肉粒,色泽金黄,一颗颗一粒粒如鱼子一般,入口一嚼,既酥且香,丝毫不绵、不硬、不粘牙齿。
嫩,是指豆腐虽经高温油烫,但仍白嫩如玉,看起来不散不烂、有棱有角,但是筷子一夹即现出嫩相,故食客多用小勺舀食。当然,陈麻婆豆腐店的豆腐都是家制,在选料及加工制作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鲜,是指麻婆豆腐入盘以后的视觉和味觉效果,该红的红,该白的白,该绿的绿,汤料不干不清,恰到好处。诱人之处,犹如读书人看见一本好书,恨不得一口吞下去。
活,是陈麻婆豆腐店的一项绝技,豆腐上桌以后,食客只见豆腐中佐味的蒜苗根根直立,就像菜畦中嫩绿的青苗,但入口却油香脆嫩,绝不生涩。自陈麻婆豆腐在成都出名以后,大街小巷也有不少饭店推出这道特色菜,麻、辣、烫、香、酥、嫩、鲜都有人做到,但唯独这个“活”字做不到。据说,抗战期间,南打金街、江南馆街一带的浙江、江苏饭馆为了学到这手绝活,曾经重金聘用陈麻婆豆腐店的当家厨师去指导,事先说好只能聘用三天,此事被当时的地方报纸作为新闻加以传播。
近年来,由陈麻婆首创的成都麻婆豆腐在海外十分风行。泰国国王、王后都十分爱吃,东南亚、日本餐馆也有不少麻婆豆腐的彩色大幅照片,洋人们一瞅,这既不是沙拉,又不是番茄酱,待到上桌,入口一尝,只叫得一个“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