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正确地审视自己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要学会正确地审视自己。
一个人能够正确地估算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有许多人总是或高或低地估计自己的能力,要么心太高,误以为自己能一下做好几件大事;要么心太低,由于自卑作怪而误以为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这都是导致人生挫败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学会冷静地评价自己,发掘适合自己做的事情,这样才有可能准确地施展自己的计划,实现自己的梦想。
毕加索年轻的时候,他的画被很多人否定过,但是他说:“我不认为我的画不好,我认为它是好的,我对它是极认真的,倾注了全部心血,也许它并不完美,但是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它。我不企求别人都肯定我的画,这是不可能的,但我知道总有人会欣赏我的画,我代表我自己,但也可能表现一群人的想法,尽管这群人数量不是很多,但毕竟存在,所以,我迟早会被一些人肯定。”他最终成了一位伟大的画家。
我们生命中成就的大小,大半看我们能否维持自己生活的和谐,能否拒绝一切足以损害能力、降低效率的精神敌人于心胸之外。
出生于荷兰的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凡高,对现代绘画影响非常大,特别对苏联和德国表现主义影响更深远。他一生画了800幅油画和700幅素描,但他的全部作品在其生前仅仅卖出了一幅。他的一生是在贫困潦倒中度过的,在十七年的绘画生涯中,他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无所谓是否被认可,始终坚持画他自己的思想,画他对生活的认识,热爱着画画这项艺术。
经历了近百年的艺术考验,他的作品成为了世界拍卖史上最昂贵的拍品,被世界各大知名博物馆争相收藏。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要学会正确地审视自己。
假如你能选择世上任何一份职业,那会是什么职业呢?先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你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丰富自己的梦想,这样你才会对未来有希望。
法国哲学家巴斯卡曾说:“心灵具备某种连理智都无法解释的道理。”因此,我们要敢于大胆地跟随梦想前进,别害怕自己的能力有限,但也不要盲目。假如物理难倒了你,你可能没有机会成为量子物理学家;假如你已经四五十岁了,你可能无法在职业篮球赛中闯出一番天下;但是我们还有许多梦想可供选择。如果你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那是你无能的表现。当然,我们没有莫扎特的天才,也没有毕加索和凡高那样精湛的画技,但是天生我才必有用。
要相信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不要愁眉苦脸,不要满心忧虑,不要愤愤不平。不要对过去耿耿于怀,不要对未来忧心忡忡。尝试换一种索求成功的方式,你就会感到轻松和快乐。
经常想想什么事是你想做的,什么事是令你既觉轻松又乐在其中的,这有助于你去认知自己的才华,假如把这些才华运用在对目标的追求上,成功的机会将不可限量。
认请自己是一种大智慧,否定自己、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则是一种不理智的行为,因为只有正确地评价自己、承认自己的价值,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要让未来淹没现在
有的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快乐,这个快乐就是现在拥有的幸福。
很久之前,有个男孩向上帝祈求:“我要住在一幢前面有门廊的大房子里,门前有尊维纳斯的雕像,并有一个带后门的花园。我要娶一个高挑而美丽的女子为妻,她的性情温和,长着一头黑黑的长发,有一双蓝色的眼睛,会弹吉他,有着清亮的嗓音。”
“我要有三个会踢球的男孩,我们可以一起踢球。他们长大后,一个成为科学家,一个做政治要员,而最小的一个将是足球明星。”
“我要成为登山、航海的冒险家,并在途中救助他人。我要有一辆黄色的兰博基尼跑车,而且永远不需要搭送别人。”
“听起来是美妙的梦想,”上帝说,“希望你的梦想能够实现。”
后来,有一天踢球时,男孩磕坏了膝盖。从此,他再也不能登山、爬树,更不用说去航海了。因此他学了企业经营管理,而后经营医疗设备。
他娶了一位温柔美丽的女孩,长着黑黑的长发,但却不高,眼睛也不是蓝色的,而是褐色的。她不会弹吉他,甚至不会唱歌,却做得一手好菜,画得一手好画儿。因为要照顾生意,他住在市中心的高楼大厦里,从那儿可以看到蓝蓝的大海和闪烁的灯光。他的屋门前没有维纳斯的雕像,他只养着一只长毛狗。
他有三个美丽的女儿,天生侏儒的小女儿是最可爱的一个。三个女儿都非常爱她们的父亲。她们虽不能陪父亲踢球,但有时她们会一起去公园玩,而小女儿就坐在旁边的树下弹吉他,唱着动听悦耳的歌曲。
他过着富足、舒适的生活,但他却没有黄色的兰博基尼。有时他还要取送货物——甚至有些货物并不是他的。
一天早上醒来,他忽然记起了多年前自己的梦想。“我很难过”,他对周围的人不停地诉说,抱怨他的梦想没有能实现,甚至认为现在的这一切都是上帝同他开的玩笑。
不可思议的是,他最终因此忧郁成疾,住进了医院。一天夜里,所有人都回了家,上帝来到他身边,他迫不及待地问道:“还记得我是个小男孩时对你许下的梦想吗?”
“那是个可爱的梦想。”上帝说。
“你为什么不让我实现我的梦想?”他问。
“你已经实现了。”上帝说,“只是我想让你惊喜一下,给了一些你没有想到的东西。”
“我想你应该注意到我给你的:一位美丽温柔的妻子,一份好工作,一处舒适的住所,三个可爱的女儿——这是个最佳的组合。”
“是的,”他打断了上帝的话,“但我以为你会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东西给我。”
“我也以为你会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东西给我。”上帝说。
“你希望得到什么?”他问。他从来没想到上帝也会希望得到东西。
“我希望你能因为我给你的东西而快乐。”上帝说。
他在黑暗中静想了一夜。他决定要有一个新的梦想,那就是梦想的东西恰恰就是他已拥有的东西。
后来他康复出院,幸福地住在36层的公寓中,欣赏着孩子们童真的嬉闹声、妻子深褐色的眼睛以及精美的花鸟画,心满意足地看着明明灭灭的万家灯火,他感到了无法言说的幸福。
有的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快乐,这个快乐就是现在拥有的幸福。不珍惜现在而苛求梦想的人是愚蠢的,也是无知的。放下那已逝去的梦想,才会得到安祥而平和的幸福生活。
不必羡慕别人的美丽花园,你也有自己的沃土
不必羡慕别人的美丽花园,因为你也有自己的沃土。
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你也许羡慕别人的生活比你快乐,你也许会羡慕他的日子过得比你好,然而,你看过他们生活中的另一面吗?
在河的两岸,分别住着一个和尚与一个农夫。和尚每天看着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看起来非常充实,令他十分羡慕。而农夫也在对岸看着和尚每天无忧无虑地诵经、敲钟,生活十分轻松,也令他非常向往。因此,在他们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共同念头:到对岸去!换种新生活!
有一天,他们碰巧见面了,两人商谈一番,并达成交换身份的想法,农夫变成和尚,而和尚则变成了农夫。
当农夫置身和尚的生活环境后才发现,和尚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敲钟、诵经的工作看起来很悠闲,事实上却非常烦琐,每个步骤都不能遗漏。更重要的是,僧侣刻板单调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让人觉得无所适从。于是,成为和尚的农夫,每天敲钟、诵经之余都会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彼岸快乐工作的其他农夫。
此时,做了农夫的和尚重返尘世后,痛苦其实比农夫还要多,他过惯了清静的生活,面对俗世的种种烦恼、辛劳与困惑,他开始强烈怀念当和尚的日子,因而也和农夫一样,每天坐在岸边,羡慕地看着对岸步履缓慢的其他和尚,并静静地聆听着彼岸传来的诵经声。
这时,在他们的心中,同时响起了另一个声音:“回去吧!那里才是真正适合我们的生活!”
不必羡慕别人的笑容,那也许只是苦中作乐或是强颜欢笑。我们总是习惯于羡慕别人,但很少有人想到羡慕自己。只有懂得羡慕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值得羡慕的人。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值得别人羡慕的地方,即使处在人生的低潮亦如此。比如:我们现在的学习非常累,但我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生活很充实;一个人事业受挫了,但他还有成功的机会;一个人下岗了,但他还有健康的体魄,一切可以从头开始。和那些更不幸的人相比,这一切太值得羡慕了,也太应该珍惜了。
其实,人生不需要太圆满,有个缺口让福气流向别人也是件很美的事。懂得每个人的生命都有欠缺,就不会与他人做无谓的比较,而是会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不必羡慕别人的美丽花园,因为你也有自己的沃土,也许你的花不如别人的漂亮、名贵,但是你的花可能给人类提供更多观赏以外的价值,这便是别人的花没有的优势。好好数数上苍给你的东西,你会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其实很多,你的人生也会快乐很多。
不能改变环境,就先改变自己的态度
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先改变自己的态度;如果不能发光,就先扫除蒙蔽心灵的灰尘。
有个青年从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刚开始他被大城市的一家事业单位选中,但没过多久,他就被二次分配到下属县级单位。刚开始他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和信心,但时间长了,他发现自己从事的工作简单到一个高中生就足以胜任。他总想干出一些大成绩的工作引人注目,无奈上级从不给他提供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他满腹牢骚,慢慢地学会了敷衍了事,于是单位里那些不良的习惯就像细菌一样传染到了他的身上。他懒懒散散,经常迟到、早退,工作拖拖拉拉,精力不集中,一年下来除了拿到一些在当地还算不菲的工资福利外,一事无成。而那几个他从不放在眼里的高中生却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文凭,他们纪律性强,工作井井有条,成绩突出,受到了上级的好评。大学里的同学也经常从大城市打来电话说,他们得到了领导的赏识被委以重任,工作很愉快,成绩也很明显。听到这些他心里很难过,总是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感到命运欺骗了自己。
空闲时他经常到小城郊区的那座庙宇里散心。有一天,他向老方丈诉说了自己的苦闷。方丈问他:“你觉得自己很有才华,是吗?”他点头称是。方丈问他:“那你觉得自己在单位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吗?”他说:“我的工作稍微有点文化的人都可以胜任,我在那个默默无闻的位置上简直大材小用。”方丈微微一笑,拿出一件玲珑的金色香炉说:“假定这是一块金子,你怎样才能使它发光?”他说:“这还不简单,拿到阳光下面不就发光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是玫瑰总会散发香味的!”方丈点点头又说:“你说得也对也不对。”他不解。
方丈拿着香炉走到明媚的阳光下,阳光下香炉金光闪闪,很耀眼。他说:“我说的没错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方丈不语,径直走到没有阳光直射的大殿,在香灰中刨了一个坑,把香炉埋了进去。方丈说:“现在金子发光了吗?”他说:“没有,被土埋没了怎么会发光呢?”方丈接着说:“你说得不错。记住,不一定每块金子都能发光。”他恍然大悟,顷刻间所有的郁闷烟消云散。
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先改变自己的态度;如果不能发光,就先扫除蒙蔽心灵的灰尘。找准位置,摆正心态,或许明天你就能发光,关键是你必须拥有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觉悟,心存真金不怕火炼的信念,不要因暂时的困惑阻挡发光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