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呢
我们常常以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有谁真正静下心来想过活着的不容易呢?
城里有个老人,八十多岁了,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多次身负重伤死里逃生,立下赫赫战功。现在在乡下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每天种种田养养花看看报纸,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有单位请他做爱国教育讲座。讲座结束后,有人对他说:“你亏吃大了,应该向政府要待遇,要房子,要票子。”气定神闲的他反问道:“要大房子干什么?要好待遇做什么?我自己种菜养花自给自足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伸手呢?只有自己种的菜吃起来最香。”
有的人心有不甘接连发问:“你看城里和你有着同样经历的人,战功没有你显赫,但是待遇一点儿也不低,你却在乡下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你不觉得委屈吗?”
老人微笑地问:“我的战友有的早已在战场上化为灰尘,而我现在还活着;有的常年卧病在床不能活动,而我现在很健康;有的虽然在城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他呼吸不到乡下新鲜的空气;有的尽管曾经做过高官,但是在位时一时糊涂,犯下罪行,罢官免职,而我无官一身轻,逍遥自在。相比之下,我感到非常幸福了,活着已经很不错,还要苛求什么?如果无法健康幸福地活着,即便有再好的待遇又有什么意义呢?对我而言,能够从容自在地活到现在,就是命运最大的恩赐,还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的事情呢?”
一语惊心,醍醐灌顶。会场鸦雀无声。
我们常常以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有谁真正静下心来想过活着的不容易呢?拿着固定工资的我们抱怨待遇太低,但是我们忘了,有的人早已失业,为生活不停奔波;位子不高时我们抱怨命运不济,但是我们忘了,有的大学生就业无门还在为生计犯愁;吃腻了大鱼大肉,我们抱怨胃口不好,可是我们忘了有的人一日三餐仅以青菜豆腐度日;有了宽敞舒适的房子,我们羡慕更大的房子,我们忘了有的人颠沛流离,无容身之地……
别无所求,珍惜拥有。如老人所言,要那么多的物质做什么?我现在活得很快乐,这就已经足够。放下贪求的心,才能淡定和幸福。
生命如舟,载不动太多物欲和虚荣
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无边无际。
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起身出发了。
后来当他想到要洗衣服的时候,发现需要有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就下山来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犹豫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它,所以又回到村庄,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到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头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头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找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于是就带着这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不乐意了,他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过正常的家庭生活。”
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欲望就像是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无边无际。《百喻经》里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猕猴,手里抓了一把豆子,高高兴兴地在路上一蹦一跳地走着。一不留神,手中的豆子滚落了一颗,为了这颗掉落在地上的豆子,猕猴马上将手中其余的豆子全部放置在路旁,趴在地上,转来转去,东寻西找,却始终不见那一颗豆子的踪影。
然后猕猴只好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土,回头准备拿取原先放置在一旁的豆子,怎知那颗掉落的豆子还没找到,原先的那一把豆子,已经全都被路旁的鸡鸭吃得一颗不剩了。
年轻时,对于某些事物的追求,如果缺乏智能判断,而只是一味地投入,不也像故事中的猕猴吗?开始时只是顾及掉落的一颗豆子,等到后来,发现所损失的竟是所有的豆子。想想我们现在的追求,是否也是放弃了手中的一切,仅追求掉落的一颗豆子呢?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人们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猴子: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猴子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猴子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捉到猴子,因为猴子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人们总会嘲笑猴子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猴子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放不下到手的职务、待遇,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耽误了更远大的前途;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人费尽心思,利用各种机会去大捞一把,结果常常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
让我们从猴子的故事中吸取一个教训,牢牢记住:该松手时就松手。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舟在抵达彼岸时不至于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果”果断地放下。
精于算计,吃亏的是自己
你把钱抓得太紧了,所以它从你手里滑掉了。
安娜是一位中年妇女,业余时间在纽约一所大学攻读文学专业。她被介绍给一位职业作家,说她可以帮助这位作家编辑他已经撰写的一系列小故事。安娜过去从来没有编辑过小说,但15年以前她曾当过一位纪录片编辑的助理。
她对戏剧有一种自然的本能。在美国的15年里,安娜遇到了不少坎坷,日子过得很清苦。为了谋生,她常常被迫干一些令人厌烦、工资最少的苦力活儿。她恨透了这个世界,对金钱和人们的态度十分消极。
尽管安娜没有太多此类工作经验,但是作家觉得她有这方面的天赋,所以决定让她试一试。报酬是编辑三篇短小说付给安娜3000美元。
跟作家在一块儿工作编辑完一篇小说之后,安娜内心开始琢磨:也许她付出的劳动太便宜了。她想为了多挣钱,她可以改变自己的工作安排,将按件算钱改成按时算钱,她向作家提出此事,强调她其实只是一个廉价劳动力。作家无奈地说,假如安娜能够精确地记录自己的工作时间,他就答应这样做,并且每小时付给她25美元。安娜很高兴,因为她每小时的工作从未得到过这么多的钱。
安娜开始伏案编辑另一篇小说。不久,她便意识到扣除自己的吃饭时间、每小时15分钟的抽烟休息时间以及在工作时间里上厕所的时间,她真正的工作时间很少。她花在另一篇小说上的时间只有10个小时。这样算来,她编辑每篇小说的收入大约为250美元。
她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她又想与作家重新谈判。想恢复原来的安排。作家摊开双手,说:“安娜女士,确切地讲是你太在乎钱了,太计较钱了,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完全是因为你想从中得到更多的钱。你把钱抓得太紧了,所以它从你手里滑掉了。”
听了这话,安娜觉得无地自容。
金钱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时候它能左右一个人的命运。有钱的时候,你从来不觉得钱够了。钱多了,还想得更多。所以人们往往把钱抓得太紧,精明计算,生怕吃一点亏,而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本可以到手的钱,反而失去了。
财富和生命是两码事
财富和生命是两回事。财富是有价有形的,生命是无价无形的。
有个守财奴一直都很勤奋而且俭朴,他一生积蓄了很多财富。
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要享受一年豪华快乐的生活,然后再决定下半生怎样过。可是,就在他开始停止奔波赚钱的时候,死神来到他面前,要取回他的生命。
守财奴使尽了一切唇舌的本领,请求死神改变主意。最后他说:“那就多赐给我3天我会把我所有财富的三分之一送给你。”
死神无动于衷,仍然继续坚持收回他的生命。守财奴又说:“如果你让我在这世上多活两天,我立即给你三分之二的财富。”
死神没有理会,甚至后来他愿意用自己积蓄的所有财富交换一天的生命,也没有得到死神的同意。
守财奴没有办法,只好说:“那么请你开恩,给我一点点时间,写下一句话留给后人吧。”
这次死神应允了他的请求。守财奴用自己的鲜血写着:“人啊,记住,生命是最宝贵的。所有的财富买不到一小时的生命。”
财富和生命是两回事。财富是有价有形的,生命是无价无形的,不要拿无价的命去和财富做交换,财富再多,也换不来一刻的生命。
心有妄求,永无宁日
心有妄求,永无宁日,人不能救,佛不能救,天不能救!
从前有一个山民,以采樵为生,日月辛苦,仍改变不了穷困的生活。他在佛前也不知烧了多少柱高香,祈求大运降临,脱出苦海。
真是佛祖慈悲,一天他在山坳里竟然挖出了一个一百多斤的金罗汉!
转眼间,他荣华富贵加身,又是买房又是置地。宾朋亲友都向他祝贺,目光里满是羡慕。
可山民只高兴了一阵,继而犯起愁来,食不知味,睡不安稳。
“偌大的家产,就是贼偷,也一时不能偷光啊!你愁什么呀?”他老婆不明白他为什么整天愁眉不展,不由地高声埋怨。
“妇道人家哪里知道,怕人偷只是原因之一。”
那山民叹口气,说了半句便将脑袋埋在了臂弯里,又变成了一只闷葫芦。
“十八罗汉我只挖到一个,其他十七个不知在什么地方。要是那十七个罗汉一齐归我所有,那就满足了。”
原来这才是他犯愁的最大原因啊!
心有妄求,永无宁日,人不能救,佛不能救,天不能救!
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如不懂控制必将带来无穷烦恼。一个人如果太贪心,必定不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