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5800000026

第26章 恨血千年土中碧(1)

1

中华书局出版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高校文科教材中很有影响的一套书。读大学期间,上《古代文学史》,我不是逃课,就是坐课堂里自顾自地阅读。朱先生主编的这套作品选有好多卷,每本都十分厚重,记得自己曾对有关李贺的记录很不满意,那段文字的大意,说李贺生活孤独,性情冷僻,对广阔的现实生活缺乏了解和感受,而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和混乱,因此诗带有阴暗低沉的消极情调。作品选虽然是“文化大革命”前出版,限定在高等学校范围内发行,但是其批评腔调。对于喜欢李贺的人来说,多少有些刺耳。说一个作家没生活,一度批评界很流行,仿佛生意场上说人做买卖没本钱,又好像说女孩子天生不够漂亮,没生活是年轻作家的致命伤,这棍子抡谁身上都合适。

我最初读到的李贺的诗,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夕,现在回想,犹如一场隔世的春梦。当时在一家小工厂做学徒工,闲着无事,把苏州人民纺织厂和江苏师范学院联合注释的《李贺诗选注》搁包里带出带进。由工人师傅和大学师生联手选注法家著作,在那时候颇为时髦,我堂姐就和北京机床厂的师傅一起注释了魏源的文章。我有个朋友没上过大学,因为参加工人注释小组,开始对古文有兴趣,恢复高考后,成为第一批训诂专业研究生,后来又成为最早的训诂学博士,这些年来,动不动就到国外讲学。

把李贺算在法家的阵营里,难免莫名其妙。我疑心是喜欢李贺的人搞了小动作,因为那年头只要把某个人列入法家,就可以在无书可读或者有书不许乱读的情况下,堂而皇之地开机印刷他的作品。据说唐朝的诗人中,毛泽东最喜欢三李,凭我的记忆,李白和李商隐并没有被列入法家殿堂,当时也没有印刷他们的诗集。天知道李贺为什么会交上好运,到“文化大革命”后期,出版界浑水摸鱼是经常的事。

很长时间里,李贺给我留下的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印象: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十三首·其五》

寻章摘句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

《南园十三首·其六》

那是一个读书无用的时代,受这些诗的影响,我作为一个小工人,当时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一个作家。寻章摘句,男儿不为,和李贺诗中的那种饱满激情相吻合,我骄躁不安的,是遗憾自己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是不能“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吴钩”和“玉龙”都是兵器的别称。我们喜欢看战争片,喜欢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看《地道战》和《地雷战》长大的一代人,对战争绝不会有什么恐怖之感。

2

差不多同时期,我有一位整天捧着《唐诗三百首》的邻居,这人是演员,舞台上扮演小生,“文化大革命”后期没戏演,以吟诵唐诗为乐。我至今也忘不了他吟诗的模样,他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以三百首为排行榜,谁入选《唐诗三百首》最多,谁就是最好的诗人。李贺的诗没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因此便不入这位邻居的法眼。在他看来,李贺即使是什么法家,在诗上面也是邪门歪道,要不然不会在那么多杰出的唐诗人中,偏偏漏掉他一个人。

可是我却很喜欢李贺的诗。不仅仅因为上面提到的那些激情诗篇,这些诗给人的印象,与初唐诗人同样斗志昂扬的边塞诗并没太大区别。让我入迷的是李贺的用字,是他独特的修辞手段。“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的这两句诗借来形容李贺,再合适不过。譬如:

骨重神寒天庙器,

一双瞳人剪秋水。

《唐儿歌》

民间骂人常说谁谁谁骨头轻,李贺用质量的“重”来修饰骨,用感觉的“寒”来点缀神,看似漫不经心,却化腐朽为神奇,点铁成金。清朝方扶南批注的《李长吉诗集》指出,“凡寒字率薄福相,此偏用得厚重”。而“瞳人剪秋水”更是在通与不通之间,成语有望穿秋水之说,“秋水”就是眼睛,这里用了一个动词“剪”,让人好不喜欢。同样是重和寒,到了《雁门太守行》中,又有了另外一种神韵,“塞上胭脂凝夜紫”,于是“霜重鼓寒声不起”。再如《马诗》中的“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敲击马骨,能发出金属的悦耳声,马骨像刀锋,能将凛冽的西北风切断,在马的骨头上,做出这样一些出色文章,真是匪夷所思。

钱锺书评点李贺诗,说他喜欢用具体坚硬的东西作比喻,比如弹箜篌的声音,用“昆山玉碎”和“石破天惊”来形容。“荒沟古水光如刀”,把流动的水光比作闪动的刀光。“香汗沾宝粟”,说汗珠犹如粟粒。写到酒,明明是液体,却说是“缥粉壶中沉琥珀”,用固体的“琥珀”,来形容流动的美酒。又“琥珀浓,小槽酒滴珍珠红”,琥珀比酒取其色,珍珠比酒取其形。总之,李贺的诗,善于通过奇特的比喻,用两物之间的某一点相似,让我们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去感受,去触摸,变虚为实,变看不见摸不着为看得见摸得着,又变实为虚,变寻常为不寻常。

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

李商隐:《李长吉小传》

我想自己喜欢李贺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那种为写诗而写诗的艺术家气质。是不是法家根本无关紧要,积极向上和消极低沉也无所谓,作为一名读者,喜欢某个作家,往往只需要一些非常简单的原因。我忘不了当时情景,每天一早起来,匆匆骑车去郊外的工厂上班,自己是修理工,上班也不是很忙,闲着没事,不让看书,只能傻坐。对付傻坐最好的办法,便是默诵一些古典诗词,而李贺的诗似乎最适合反复品味。我那时不仅爱看带注解的古典诗词,同时还迷恋当代年轻人现写的诗歌。我的一个堂哥有一批酷爱写现代诗的朋友,这些朋友的诗以手抄本的形式悄悄流传,若干年后,成为风行一时的朦胧诗的骨干分子。

李贺骑着毛驴出外觅诗,和当代那些年轻人的创作不谋而合。我熟悉的一位年轻诗人,常常说话的时候,突然拔出笔来,在随手捞到的纸片上疾写,写完了,塞在口袋里,然后继续谈笑风生。这些今天看来十分矫情的行为,当时却是实实在在地感动了我。虽然没有投入诗歌写作,但是我的所闻所见,已饱受了诗的潜移默化。人活着,就应该像一首诗一样。很显然,那是我一生中最富有诗意的一个阶段,在古代李贺和当代诗人之间,我找到了让人兴奋的共同点。我发现写作也可以成为人生命本能的一部分,在流行的大话谎言式创作之外,在满纸的大批判或者个人崇拜的语林之外,在文化的沙漠里,还存在着一种别的写作方式。

我并没有想到自己日后会成为一个作家,只不过是提前作好了准备,如果有机会投身写作,我知道应该怎么样。

3

最早说李贺诗欠理的是同时代的诗人杜牧,这个“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浪荡子,说了李贺一大堆近乎夸张的好话之后,突然笔锋一转,说李贺“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杜牧的意思很明白,李贺诗的文辞是漂亮的,只不过是“理”弱了一些,如果“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换句话说,李贺的诗再加上理,恐怕要比大诗人屈原还要厉害。

不妨看看杜牧是怎么夸李贺的:

同类推荐
  • 足球文学方略

    足球文学方略

    2010年,就《一生有你:一场由足球引发的文学思考》的写作,我断断续续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一个31万字的书稿。将在09年年末初初努力得来的“足球文学”以文本形式‘立身’。以此为理论基石的创作也渐入佳境,到了翌年5月关于足球文学的“二次概念”也已经油然而生。从09年年末到2010年年末,一年的时间,自认为是自我探索阶段的一次进步,通过两阶段概念支撑下逐渐完善的理论体系,“足球文学”的模子已经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我已经幼稚地想要去寻找出版社,将《一生有你:一场由足球引发的文学思考》作为自己的处女作,开启潘多拉魔盒,“足球文学”也就能这样被广而告之。
  • 诗人生活

    诗人生活

    每首诗歌都倾注着我发自内心的情感。或许你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或许你有同样的体验,或许你会产生同样的情感。只要遵循内心,只要一路向前,只要每天都设立更好的目标,你就能头脑更聪明,内心更光明,心态更年轻。只要一切都全身心投入,就没有什么可以失去,只会有更多值得分享,只有会更多值得讲述。因为我们是人。
  • 回味青春

    回味青春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更有青春焕发的青少年时期。当他步入不惑之年后,回味最多的当是那十六七岁的中学时代。高中阶段,是一个人踏上社会前积累知识、世界观形成、浅识社会的阶段。高中生,单纯、激情、感恩。他们用理性的眼光看世界,书生的意气处事,羔羊的跪乳感父母、老师。一节课、一个表扬、一次批评、一次活动、一次朦胧的男女之情,都会在他们脑海中染印下不灭的影像。
  •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大家小书:有琴一张

    资先生在这本书的前言提到,“在不同的契机中还不止一次为自己录了音,留下纪念。衰年自得,有忘年之乐。最近几年撰写回忆录时,围绕音乐生活的忆旧怀新不断涌现出来。于是接受出版社建议,在早已绝版的《锦瑟无端》小册子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续成一本小书,雪泥鸿爪,以飨同好。无以名之,想起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六一’之中我得其三:书一万卷、琴一张、老翁(媪)一个,遂以《有琴一张》为名。”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热门推荐
  • 黄小仙的狐朋狗友

    黄小仙的狐朋狗友

    黄小仙是个不折不扣的宅女,虽然上的是不错的大学,却连工作都找不到。求爷爷告奶奶才算找了一个还算体面的工作,却还有间谍性质——为八杆子打不着的表姐监视表姐夫。真抓住了把柄她的工作还能留得下吗?好在她温顺的性格救了她,机缘巧合之中,通过一位普通的胡大爷,她竟然有了狐仙做朋友,她的人生开挂了,但最终她靠的是实力。
  • 静待彷徨

    静待彷徨

    萧逸臣一个普通的白领,但是青春时期的事情总是浮现在他的脑海里面,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让他重新感受到了初中时候的快乐。这一切只因青春的我们总是有很多的幻想,同时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事情
  • 使命召唤情义

    使命召唤情义

    “快点,我累死了,我要吃饭。”萧玥对着后面的女生喊到。“晚自习而已,不会那么累吧。”梦莹面无表情的说到。“快点快点,还有不要老是板着个脸。”萧玥跑到梦莹的后面,推着她。“啊,我知道了,车你停哪了?”梦莹还是面无表情。“在哪在哪。”萧玥指着一辆法拉利,拉着梦莹跑了过去。“等等。”梦莹拉住萧玥的手,“有人。”“有人?在哪?在哪?”萧玥顺着梦莹的目光看去,一满身是伤的女孩靠在萧玥的车边,她看了一眼萧玥“救......我......”然后晕了过去,倒在了地上。
  • 王俊凯对你没了爱

    王俊凯对你没了爱

    三年前,一场大雨带走了她的性格和甜蜜,从此她为复仇而活······
  • 二嫁:下堂夫君别碰我

    二嫁:下堂夫君别碰我

    奚家结巴九小姐落水醒来后忽然性情大变,让众人大跌眼镜。她揍公主,挟天子,差点要了他丞相老爹的命。这还不算,太后为她指婚时,她竟敢当众拒绝!人们纷纷猜测这个九小姐是不是患了什么失心疯。可不久后,某男身穿红衣红靴,斜眼一笑:“娘子,娶你虽非我本意,但是圣意难却,跟本王走吧~”
  • 心镜

    心镜

    盘古开天之际,天之灵气上升,地之浊气下沉,盘古以自身化作天地万物,他的眼睛宇填制灵气化作史上至纯至净之界——幽冥谷。与此同时,地之浊气不断下沉形成万丈深渊——地狱门。万年后......风雅关上书,嘴角轻扬:“这种类型的故事还可以再渣一点么,有谁会信啊。”她把书放上书架准备睡觉,却没发现那本书正在淡淡的发着荧光。“叮——”风雅迷迷糊糊地爬起来关掉了闹钟,然后又若无其事地趟了下去。
  • 复仇公主再度归来

    复仇公主再度归来

    她们原本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可那一天的到来,她们的人生改变了,天真无邪的女孩经过三年的训练变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冷血杀手。
  • 痞子遇见妞

    痞子遇见妞

    一个防狼踢却将自己踢进狼窝。她单纯的认为,以身体为代价的道歉足以让自己远离那头恶狼,但惹上他注定一辈子都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当腹黑男变身温柔哥,女汉子也hold不住啊!说是远离他,可是,可是奴家真的做不到啊!
  • 荒界戮魔

    荒界戮魔

    紫麟,本来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由于他的特殊体质,而被另一个超越地球的卫面所发现,于是开始了不平凡的旅行,穿梭时空,笑傲天下!风,速度之道;火,霸气之道;水,生命之道;土,吞噬之道。看主人公如何玩转这四种大道。小说群20618108有兴趣的可以加进来一起聊聊。
  • 养成方式有点奇怪

    养成方式有点奇怪

    【系统流,成长流,同人)前期故事全部发生在主世界,其余的就只能等着之后的章节了,穿越世界: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现在进行中)】“我想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我心中美丽的世界。”“那,我陪你,我想知道,你心中那个美丽的世界。”“我不想有烦恼,我想无忧无虑,哪怕只有一瞬。”“那,一定很幸福吧。”“嗯,很幸福……那种情感,我真的很想体验一次。”【初遇初世,唯美如景,情致心生,心誓不忘,如已成现,身临其中,心中誓言,行之所现】PS:灵感来源于二次元以及多年前玩爱养成时的感受,喜欢就支持一下吧,稳定的话一周一更,发布时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