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心理氛围是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个别学生的态度与情感并不构成课堂心理氛围,但多数学生的态度与情感就会组合成占优势的综合状态而形成课堂心理氛围。也就是说,课堂心理氛围主要指群体的心理状态,是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相互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定势和思维等心理状态。
2.课堂心理氛围的类型
课堂心理氛围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课堂心理氛围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不同的课堂由于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所形成的课堂心理氛围的类型也不相同。
美国学者史玛克提出,课堂氛围的类型可以通过观察群体成员的身体动作、姿态、相距的距离和口头交流的模式来判定。如学生怎样定位与教师的关系,他们与教师离得近还是保持一定距离;学生看上去是轻松、自然还是紧张、焦虑,是快乐、充满活力还是沉闷、厌烦和漠不关心;教师是否经常口头表扬学生等。
我国学者黄秀兰则根据课堂师生的注意、思维、情感和意志等因素将课堂心理氛围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在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中,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谐、融洽、积极而愉快。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都全身心地投入,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彼此配合默契,教学效果良好。在消极的课堂心理氛围中,学生的情绪是压抑的、不愉快的,对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无精打采、心不在焉,思维惰化,反应迟钝。在对抗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师生之间感情冲突、对立,教师对课堂失去了控制能力,课堂纪律混乱。
另外,还有的学者把课堂教学氛围的表现形态划分为冷漠沉闷型与热烈活泼型两种典型形式。
冷漠沉闷型指课堂情境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师生之间感情不融洽,学生产生了冷漠涣散、紧张压抑、厌恶烦闷、焦虑急躁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热烈活泼型指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关系正常,学生产生了热爱专注、轻松自由、满意愉悦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
一般来说,理想的教学氛围是活跃与恬静的有机统一,是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当然,如果学生讨论时出现“走板”、“跑题”,教师就要适时调整教学气氛的基调,使学生的思维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思维的紧张度和严密性,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
3.课堂心理氛围的影响因素
课堂心理氛围是在课堂活动中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因此它主要受到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三个因素的影响。
(1)教师的因素
教师是课堂活动中的主导者,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的移情、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焦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师对管理对象的偏爱成为影响课堂心理氛围的决定因素。
①教师的领导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领导方式对课堂氛围有直接的影响。课堂领导方式不同,课堂氛围则不同,教育教学的效果也就不同。权威型的领导方式由教师决定课堂中的一切,以训斥与压服的方法,保持课堂的消极稳定。这势必使学生缺乏对教师的积极情感,课堂教学气氛呆板,难见生气。在放任型的领导方式中,教师采取一种不介入的消极姿态,课堂教学无组织、无结构。往往导致课堂教学无法形成心心向教的心理气氛。民主型的领导方式要求师生间相互尊重,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有明确的学习要求与行为规定,另一方面教师致力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这种领导方式易于造成师生之间相互信任与理解的良好气氛,使课堂中呈现出思维积极,和谐向上的教学氛围。
②教师的移情
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自己也能体验相应的情绪,即设身处地以对方的想法去体察其心情。教师的移情是教师将自身的情绪或情感投射到学生身上,感受到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引起与学生相似的情绪性反应。教师的移情可使师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在教育情境中形成暂时的统一体,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③教师的教学能力
课堂心理氛围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教师的教学能力突出地表现在课程运作能力上。课程运作强调课堂中有效的管理与有效的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课程运作能力是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课堂学习管理能力体现的。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进而制约课堂心理氛围。除此,教师的眼神、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言也会影响师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理距离,进而制约课堂心理氛围。
(2)学生的因素
课堂心理氛围是师生共同营造的,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因此,学生的一些特点也是影响课堂心理氛围的重要因素。
学生对集体目标是否赞同,学生个人的需求和课堂教学目标是否一致,学生之间是否彼此团结等。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进而制约课堂心理氛围。
此外,学生的纪律性和良好的品德、课堂中学生的集体舆论、角色期待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都会影响课堂心理氛围。
总之,尊师重道、互助互学、比学赶帮、友好团结、紧张活泼的学风的形成,对于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学习士气,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3)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内容的难易度
首先,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没有一定的难度就不能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取得进步,易造成精力涣散,学习情绪松懈低靡。但“难”也应有度,如果所陈述的内容太难,学生会丧失学习的信心,学习情绪下降,同时,教师的教学速度也对课堂氛围产生着影响。
②师生关系
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活动,师生关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师生人际关系的好坏,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也可以促进形成和加强良好的课堂氛围。
③校风与班风
良好的校风和班风是集体成员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保持心理凝聚力、进行自我约束和调节的潜在群体规范,它可以使学生将其视作个人行为的准则予以认同,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良好的校风和班风一旦形成便可以为课堂教学奠定稳定的心理背景,全方位地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能使学生感到行为有所遵循而在情绪上产生安全感,防止焦虑情绪,促进积极的课堂氛围的形成。
④教学时间的安排
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能力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是有差异的,大脑反应最敏捷、学习能力最强的时间是上午,运动能力最佳的时间是下午。因此,主要学科的教学一般都安排在上午,而下午则安排各种课外活动。此外,各年龄阶段孩子能持续学习的时间也不一样,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对课堂学习效率有重要影响。如果不遵循这些原理,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进而丧失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厌学,这些显然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是营造良好课堂心理氛围的有效途径之一。
4.课堂心理氛围的调控
课堂心理氛围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人格发展以及社会化进程。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良好课堂心理氛围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包含创设和调控两层含义,通常采取下列策略:
(1)教师要以自身积极的情感感受学生
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氛围的重要变量。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教师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
(2)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相对稳定的状况与水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心理状态是直接影响其学习效率和课堂心理氛围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自觉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意识地消除其不良心理状态。如通过适时使用提问,调节课堂不良氛围。
(3)树立教师的教育威信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不应把自己看成发指令、提要求、检查执行结果的监督者,而应看作教学活动中平等的一员。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应逐渐放松对学生的权力控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民主的方式指导和组织教学,以适应学生日益增强的成人感和独立性的需要,促进学生自我定向和自律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良好威信影响学生,给全班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4)科学合理地使用幽默调控课堂心理氛围
教学是一项身心高度紧张的活动,其中出现疲劳是正常现象。如果教师能适当使用幽默,引起欢乐和愉悦,则能消除疲劳,防止并纠正不良行为,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都精力充沛,全神贯注。使用幽默纠正问题行为,没有恶意,不仅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反而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误会,缩小师生心理距离,化解课堂矛盾,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教育。
(5)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
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否新颖、科学,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结构是否严密,对内容的表述是否具体、生动、形象等都会影响知识的可信度。另外,由教学信息传递的渠道、媒体、风格等构成的传播方式也会制约信息的可接受度。只有学生认为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是可信的、可接受的,他们的课堂心理状态才会是积极的、活跃的,课堂心理氛围才会是和谐的。
(6)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叉联系,叫多向交往。多向交往具有多层性、自主性、求异性、情趣性、差异性等特点,因此它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智力活动水平,符合因材施教的特点。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可以产生积极、健康、愉快、活跃的课堂心理氛围;不和谐、僵化、紧张的师生关系则容易酿成消极、沉闷甚至一触即发的紧张课堂心理氛围。从生生关系来看,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容易使课堂上形成互相尊重、体谅、友好的学习风气;如果同学之间不和睦、矛盾重重、勾心斗角,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嘲讽、攻击、紧张、压抑等不健康气氛。因此教师需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以便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第四节教师角色心理
教师角色是由教师职业的特色决定的,其心理特征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履行教师职能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心理品质。献身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的教师,一直被誉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而其心理素质的水平及心理健康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育人效果。
一、教师角色心理与教师心理素质
1.教师角色心理的内涵
教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作为一种社会角色,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规定,具有非人格的特征;作为角色的承担者,指的是个体的人,具有个性的特征。所以,关于教师的界定,有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之分,而科学概念中,又有广义和狭义之解。广义的教师是指从普遍的、泛化的角度来说明教师是什么,狭义的教师是指某门学科的讲授者。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认为,广义的教师是指有威望的、明智的、对人们有巨大影响的人。我国有的学者认为,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综上所述,教师角色应指教师的社会身分、地位和作用。
所谓教师角色心理,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起支配作用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它表现为教师对教师角色的义务、权利、地位、作用和行为模式的理解和态度,集中表现为教师对自我角色的意识,也称为教师角色观。教师的角色意识强而先进,才能自觉履行角色职责,调控角色行为,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因此在新的世纪,教师应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角色心理。
2.教师角色心理的主要内容
(1)为人师表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的人,都会感觉到有一种角色的力量推动其去努力工作。当人们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时,就会主动地按照教师规范履行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充分意识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把自己摆在为人师表的角色位置上,使自己具有强烈的职业自尊和工作责任感,并且非常重视个人的劳动成果,强烈地期望自己的劳动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2)教育家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