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生活一定会与快乐连在一起,快乐的生活一定需要幽默增添色彩。如果语言中多了一份幽默,那么生活中就会拥有更多的笑声。如果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了笑声,那么生活中就一定非常开心,非常幸福。
幽默所产生的笑让人的身心更健康
笑是幽默的产品,而关于笑的功能,外国人说,快乐的微笑是保持生命健康的唯一药方,它的价值是千百万,但却不要一分钱.
中国人说,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百病不来.
传说我国清朝有位八府巡按,长期患一种精神忧郁症,看了许多医生,都未见效。一天他因公坐船经过山东台儿庄,忽然犯了病,地方官员即推荐一名当地有名的老医生为他治病,医生诊脉后说:你患了月经不调症。巡按一听,顿时大笑,认为他是老糊涂了。以后他每想起此事,就要大笑一阵,天长日久,他的病竟自己好了。过了几年,巡按又经过台儿庄,想起那次有病之事,特意来找老医生,想取笑一番,老医生说:你患的是精神忧郁症,无什么良药可治,只有心情愉快,才能恢复健康,我是故意说你患了’月经不调症‘,好让你常发笑。
最新的医学研究也发现,笑口常开可以防治传染病、头痛、高血压及缓解过度的压力,因为幽默的笑声,可以增加血中的氧分,并刺激体内的内分泌,对降低病菌的侵袭大有帮助。而不笑的人,患病几率较高,且一旦生病之后,也常是重病。
美国作家卡森斯曾担任《星期六评论》杂志的编辑。他长期日夜操劳,患了一种严重的病——结核体系并发症,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痛苦万状。虽多方求医,但收效甚微,不少名医诊断为不治之症。
后来,卡森斯听从了一位朋友的劝告,在必要的药物治疗外,采用了一种奇特的幽默疗法。他搬离了医院,住进一家充满欢乐气氛的旅馆,常常看一些幽默风趣的喜剧片,和朋友们进行幽默的交谈,听人讲一些幽默故事,使自己整天处于一种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状态,每天都出声笑上好一阵子。卡森斯发现,一部10分钟的喜剧片可以带给他两小时无痛苦的睡眠,他还惊喜地发现,笑可以减轻发炎,而且这种疗效可持续良久。与此同时,他还辅以适当的营养疗法。几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卡森斯居然恢复了健康。
卡森斯总结自己战胜病魔的经验,开出一张幽默处方,并风趣地取名卡森斯处方.其中有这样一些内容:
请认清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康复功能。充实内在的康复能力。利用笑制造一种气氛,激发自己和周围其他人的积极情绪。发展感受爱、希望和信仰的信心,并培养强烈的生存意志。
这一处方的核心是以笑来激发生活的力量、生存的意志、康复的能力,进而增强体力,战胜疾病。
生活经验和科学研究都证明,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是心乐.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康的身体。幽默常在,精神开朗,身体就容易康复;反之,如果忧愁悲伤,委靡不振,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精彩幽默案例
案例1波兰著名的音乐指挥罗钦斯基第一个孩子刚出生不久,那天,他的夫人坐在楼上卧室里休息。忽然楼下传来了一阵阵饱满而雄浑的音乐声。她想,这很平常,因为她的丈夫是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的指挥。这时她丈夫上楼对她说:我刚买了一张巨型唱片,有房子那么大。夫人半信半疑地望着他,问:
那唱机要有多大?
要18个人抬。罗钦斯基哄她下楼。夫人看见竟有一屋子神采飞扬的音乐家,在演奏李察为庆祝他们的长子诞生而作的曲子。音乐家们看到夫人下楼,便停止演奏。有人问罗钦斯基:你生了个儿子,满意吗?他回答说:这得问我夫人,因为孩子是她生的。至于我,诸位,我平生最满意的、最辉煌的成就,是我竟能说服她嫁给我!夫人立刻接着说:我为他生了孩子,却丢掉了皇冠!一刹那整个屋子笑声沸扬。
案例2两个国家的吹牛大王在竞吹他们国家的火车如何如何的快。
英国人说:我们英国的火车那才叫快,得不停地往车轮上泼水,不然的话车轮就会变得白热,甚至熔化。
那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俄国人不以为然地说,有一次我要作国内旅行,我女儿到车站送我。我刚坐好,车就开动了。我连忙把身子探出去吻我的女儿,却不料吻了离我女儿六英里外的一个黑糊糊的乡村老太婆。
幽默让人的生活五彩斑斓
幽默在文明社会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在谈论幽默,探讨幽默,使用幽默,感受幽默。
幽默让人们的生活五彩斑斓。
幽默能够带来欢乐,能以愉快的方式使别人获得精神上的快感。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如能常运用幽默的语言,就能活跃气氛,愉悦性情。
狄恩,你家里谁是一家之主?
我妻子掌管孩子、钱财和家务,而我为小狗制定法律。
这位丈夫坦率的自嘲,幽默而又风趣,既道出了自己在家庭中受制于妻子的境况,又不伤夫妻和气,幽默的语言运用得恰到好处。
在生活里笑你自己,让每个人都知道你不仅有人性,还有幽默感。像下面这些自嘲的话语都可以使用:
我太太逼得我天天喝酒。
你算幸运。我太太逼得我走出去。
我太太得了一种罕见的怪病。她的手臂愈来愈短了。我为什么知道它变短了——因为我们刚结婚时,她的手可以环住我的腰。
我戒酒了,为了太太和我的肾脏而戒掉的。
以自嘲的幽默方式化解矛盾,调侃自己,而不是去损害对方、挖苦对方,于一笑之中使各种不快在顷刻间烟消云散,实在是一种高明之举。除此而外,还可以和配偶一起笑,而不是取笑对方。
我丈夫是个乐观主义者,他从来没想到事情最坏的一面,但是当不幸发生时,他会使它坏到极点。
我尽量帮你调出你想要的颜色,但是油漆店里的人告诉我,当先生订购特别混合的颜色时,需要有太太签名的同意书。
这些话远比抱怨之辞更能让人愿意接受。
一位满腹辛酸的家庭主妇说:有时我宁可被爱过之后而遭遗弃,因为这也要强过为6个孩子复习功课。
但实际上她愿意侍弄孩子而不愿被弃。这句幽默言辞既包含了抱怨,又渗透出了一些淡淡的满足感,其目的只是为了引得她的丈夫与她一起笑。
上面这些幽默的言辞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在家庭生活中夫妻对于现实或对于对方的不满或抱怨,但不是直接地抱怨和发牢骚,也不是刺伤人的粗俗的幽默,而是以温和的、风趣的言语,轻松地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与无奈,把自己在家中的境况婉转地表达出来,让人在细细品味之余不禁哑然失笑。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饶舌的妻子总在寻找机会打趣、调侃一本正经的丈夫。
一天,丈夫外出,穿了件崭新的白外衣,没料到遇上倾盆大雨,把全身淋透,成了个落汤鸡。正好他路过朋友家,于是向朋友借了件黑外衣穿回家。到了家门,看门的狗狂吠不止,并扑向他身上。丈夫很生气,正想拿起一根木棒打它时,妻子出来说:算了吧,别打它。
丈夫生气地说:这条狗真可恶!连我也认不出来了。
妻子说:亲爱的,你也要设身处地为它想想,假如这条白狗跑出去变成一条黑狗回来,你能认得出来吗?
妻子把丈夫的遭遇与狗的变化联系在一起,即把丈夫比作狗,这不是嘲讽他,而是夫妻间一种亲昵的举动,丈夫不但不会怪罪她,反而会被这种歪理逗笑,心头的不快也会化为乌有。
善于使用歪曲推理制造幽默,会使家庭气氛其乐融融,从而让人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与生活的快乐。
有一天,丈夫对妻子说:真糟糕,我的胡子越来越白了,头发却还是黑的,这多么难看,别人一定认为我的头发是染的,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妻子说:那还不简单,你这嘴巴用得最多,而脑袋用得最少,所以胡子先白了。
丈夫一句一本正经的家常话,却让妻子找到了幽默的灵感。妻子没有正面作答,反而把说话与胡子、动脑筋与头发这种毫无内在本质联系的事物,巧妙地牵扯到一起。这不是奚落,不是挖苦,而是一种调笑,一种戏谑。夫妻间能进行这种大胆的幽默方式,即一方调侃对方而不开罪于对方,足以证明爱之深切。
丈夫悄悄地告诉妻子:哈里这人真不是东西,刚才在路上遇见他,但他却没有理睬我。这人太高傲自大,好像我不如他似的。
妻子安慰丈夫说:别生气!哈里有什么了不起,你当然不会不如他,你刚才不是也没搭理那个笨蛋吗?
妻子的安慰话,让人忍俊不禁。她的答语,好像在夸奖丈夫的高明,实际上却说明了丈夫与哈里那个笨蛋毫无二致。但这种歪曲推理术,却也起到了安慰丈夫、逗丈夫开心的作用。这也是夫妻之间一种关爱的体现。
幽默是快乐的催化剂。它能够帮助你平息人生的风暴,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达成你的人生目标。
用幽默来滋润你的个人生活,会让你的生活充满欢乐。
精彩幽默案例
案例1吴敏自幼丧父,母子俩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其母含辛茹苦将他养大成人。为谋生计,只得暂别老母,外出经商,一走就是3年。一日,吴敏突然接到家书一封,打开一看,并无信函,只有一张药理处方,上列八味中药:生地、知母、独活、相思子、乳香、当归、熟地、一见喜。吴敏不解,便持药方到药铺请教老中医,老中医问明小商的身世后,也没有给他明确答复,只是又开了一味中药:茴香,让他拿回去细细琢磨。吴敏苦思良久,方才大悟,遂连夜超程返乡。回家后,方知母亲因思子心切而患病,老中医查明病因,便为吴敏寄去药方一贴:生地——赴外经商多年;知母,独活——告诉你母孤苦无靠;相思子——思儿心切;乳香——应记哺育之恩;当归,熟地——速速返乡;一见喜——母子团聚。而那位外地中医也同样以药代言:茴香——回乡。
案例2一位女士叫修理工帮她修理电视机,突然听见丈夫用钥匙开门的声音。快藏起来,我丈夫是神经质似的妒忌鬼!太太对修理工说。时间已容不得修理工从后门跑出去,他只好躲进放电视机的柜子里。女士的丈夫一进屋就扑通一下靠在他最感舒适的躺椅上,看起足球节目来。电视柜内的温度逐渐升高,修理工弯腰弓背,使他越来越难受,最后他终于憋不住爬出来,穿过房间从门口跑了出去。女士的丈夫看了看电视屏幕,回头望望他妻子,然后又转过头来看看电视,幽默地说:我没看见裁判罚这家伙下场,他怎么自己出来了?
幽默有助于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人的一生中,在家中生活的时间最多,倘若家庭气氛和谐,人的心情也就会舒畅。家庭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组合,家庭关系是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处理得好,家庭就会更有温馨感,更具凝聚力。
幽默的笑声可以制造明朗和谐的家庭气氛,家庭生活不同于严肃的社交场合。很多的人在步入社交场合时总要戴上一副面具,如果回到家里还是不能或不愿将它摘下来,其家庭生活的气氛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家庭成员绝对不会接受你的这副面具。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阿尔伯特虽然相亲相爱,感情和谐,但是由于社会角色的不同,女王成天出入社交场合,而她丈夫对社交又不感兴趣,所以两人有时也会闹别扭。
有一天,女王独自去参加社交活动,夜深了才回寝宫,只见房门紧闭着。女王走上前去敲门。房内,阿尔伯特问:谁?女王答:我是女王。门未开,女王再次敲门。阿尔伯特又问:
谁呀?女王回答:维多利亚。门还是没开。女王徘徊了半晌,又上前敲门。阿尔伯特又问:谁呀?女王温柔地回答说:你的妻子。这次门开了,阿尔伯特热情地把女王迎了进去。
女王第一次回答时说我是女王,显然是还没有把社交场合中的面具摘下来,所以遭到了丈夫的拒绝;当她第二次用维多利亚回答时,虽然比前一次要好一些,但这只是一种中性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说法,可用于很多交际场合,所以没有满足阿尔伯特的感情需要。然而,女王毕竟是极有涵养的人,她及时地摘掉了自己的面具,转换了角色语言,并以充满柔情的语气表达出来,终于敲开了两扇门——房门和心理之门。
夫妻关系是家庭生活的核心,这种关系处理得当,是家庭气氛和谐的基础。这种和谐的家庭气氛,又可以促使夫妻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不仅能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更能相互促进事业的进步.
男女之间有许多差别,这些差别难免造成夫妻之间的矛盾,为了不至于影响家庭的和谐,就应该多使用幽默这门艺术。
平时相处中多用幽默的语言,有利于增加夫妻之间的感情。同时夫妻之间应该坦诚相见,否则将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一个中年人续弦,新婚那晚,他看到妻子满脸皱纹,就问她多大年纪,妻子说:38岁。
他又问:年庚上写的是45岁,但我看事实上你还不止45岁,今后我俩是夫妻,你为什么不说老实话呢?
好吧,不瞒你说,我是54岁。妻子回答,但丈夫还是不相信。
晚上上床后,丈夫突然说:我得到厨房看看盐罐盖上了没有,否则老鼠会偷吃。
妻子听了哈哈大笑:岂有此理!我活了68岁,从来不曾听说老鼠会偷吃盐。
《雅谑》中有一则笑话:
有个姓卢的老先生,晚年丧妻,又续娶了祝家的女儿为妻。少妻年轻貌美,和卢公看上去不像夫妻,于是天天总是愁眉不展。卢公便问:你莫不是嫌我年纪大了啊?少妻回答:不是。要不就是嫌我官职低微吧?
少妻回答:不是。卢公又问: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少妻说:不恨卢郎年纪大,不恨卢郎官职卑。只恨妾身生太晚,不见卢郎少年时。
少妻这种幽默的回答,是为了不伤害老夫。
如果夫妻之间已经同床异梦,那么他们之间就不会再有幽默的沟通,而只能成为幽默讽刺的对象了。
幽默有助于创造快乐和谐的家庭气氛,有助于推进家庭的美满幸福。在家庭中,尽量施放你的幽默才能吧,因为幽默可以把你的家庭变成一个美好的欢乐港。
精彩幽默案例
案例1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年号为洪武。他本想在南京郊外的狮子山造一座阅江楼,以纪念他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但他转念一想,现在国家刚建立,天下还没有完全安定,此时若置百姓和国家于不顾,而去造楼,将是不明智之举。他想以此试一试群臣的看法,以便从中挑出一些真正能为国家出力的忠直之臣。谁知号令一出,送上来的奏章全都是一片赞成造楼的意见,竟没有一个反对的。朱元璋越看越气并大发雷霆,大呼:我朝缺人才呀!朱元璋的夫人马娘娘听说后,赶来问道:皇上,我大明刚刚平定天下,忠臣如云,才臣如星,怎能说缺人才呢?朱元璋把情况说了一遍,马娘娘听了,会意地笑了笑。她叫宫女拿来一个方形茶壶和一个圆形茶杯,亲自倒水,说:皇上你看,这水在方的茶壶里,便是方的;倒入这圆的茶杯里,就变成圆的了。水是没有形状的,它在什么样的容器里,就变成什么样子。朱元璋想了一会儿,才悟出夫人的意思:你是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
案例2有个酒鬼,贪恋杯中之物,酒醉之后常常误大事。妻子多次劝他,可他怎么也听不进去。
一天,他的儿子对他说了几句话,使得他心灵受到极大震动。决心以后再不喝酒了。原来,他的儿子说:
爸爸我送给你一个指南针。
孩子,你留着玩吧!我用不着它。
你从酒吧里出来时,不是常常迷路吗?
亲子沟通也需要幽默的语言
孩子是家庭中的天使,他们总是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欢乐。
孩子似乎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了以幽默的力量来沟通,并借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有的小孩为得到某种东西,却故意向父母要求一样他并不想要、也不可能得到的东西,然后在遭拒绝后提出自己的真实要求。
一个小孩对他的朋友说:我妈妈不让我养狗。他的朋友马上说:你不该这样直截了当地要小狗。向你的妈妈要个小弟弟,这样她就会买只狗来给你了。
有的小孩子似乎更知道幽默的作用,他甚至可以用幽默的力量来逃避父母的责罚。
父亲责骂女儿太吵:你不是答应我要安静的吗?我不是跟你说好,你不安静的话要挨打的吗?是啊,爸爸,女儿表示同意,但是我没有遵守诺言,因此你也不必遵守你的诺言。
不要轻易责罚孩子,而要多用幽默的方式对待孩子。
一位妻子说:我们的孩子办事情一点儿也靠不住,以后他该选择什么职业好?丈夫说:去气象台当天气预报员。
虽然有些无奈,但仍不失幽默感,这样也许更有利于孩子改掉办事情一点儿也靠不住的毛病。
孩子是天生的幽默家。违反常识在成年人那里是无知、愚蠢的表现,而在孩子那里则成了天真,并且幽默而又意味无穷。
从前有个父亲写了一个一字教他的小儿子认。第二天,儿子在一旁,父亲正在抹桌子,就用湿抹布在桌子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一字,问他的小儿子是什么字,小儿子不认识。父亲就说:这就是我昨天教你的‘一’字啊!儿子睁大眼睛,奇怪地说:只隔了一夜,怎么它就长大了这么多?
不要嘲笑孩子,他们犯的错误也许在我们看来是非常低级的,但这也许正是孩子发挥想象力的途径。孩子的想象力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
儿子与小朋友打架,父亲大怒,伸出巴掌就打:这样小就打人,看老子今天非打死你不可!儿子痛得连连求饶。父亲气冲冲地问:今后还敢不敢打人?儿子哭着说:现在不打了,等我长大当了爸爸后才打人。
做父亲的口头上说的是不许打人,但自己打儿子的行动又表明:打人是被允许的,因此父亲言与行的自相矛盾只能告诉儿子这样一个观念:只要长大当了爸爸,就可以随便打人了.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巨人,他的聪慧早在幼年时期就表现出来了,并且得益于父亲对他的正确教育。在他10岁那年,有一天,他随父亲到朋友家里做客。一进家门,他就被院里一株蓓蕾初绽的杏树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一枝,遮掩在宽大的袖袍里。谁知他的这一举动恰恰被父亲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
梁启超的父亲平时教子甚严,此时又不便当面指责。酒筵上父亲总为儿子这件事惴惴不安,一心想不动声色地暗示儿子一番。于是当众对梁启超说:开宴前,我先出一上联,如能对好,方可举杯,否则只能为长辈斟酒沏茶,不准落座。父亲略加思索,作出上联: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梁启超听后一惊,恍然大悟,但也未显失色,随口对出下联: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面对儿子的不雅之举,梁父不是当面点破,而是采取文雅的方式含蓄地表示批评。一道难题,一箭三雕:既暗示了批评,又不让孩子在众人面前出丑,还显示了严格的家教。
当然我们并不能要求每一位父母都像梁父那样饱读诗书,但是有一点我们凡人并不难做到:以幽默的态度对待孩子,以幽默的方式去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并改正错误。
精彩幽默案例
案例1儿子不想写作业,就要看电视,妈妈不同意,对儿子说:先写完语文作业,再写完数学作业,才可以看电视。
儿子还是不想写,就向爸爸求援:爸爸,你的意见呢?
爸爸说:我和你妈妈的意见不同。
还是爸爸好!儿子高兴得跳起来。
别着急,你听我把意见说完。爸爸说道。
爸爸,你快说!儿子有点儿等不急了。
我的意见是,先写完数学作业,再写完语文作业,便可以看电视了。爸爸说道。
案例2一天晚上,太太拿电话账单给丈夫看:瞧瞧,儿子在我们去欧洲的时候,打了多少长途电话,她指着其中一项,单单这一天,这一通,就打了1小时40分钟。
什么?这还得了!丈夫立刻准备上楼去批评儿子。可是,才站起来,又坐下了,想自己在气头上,还是不说的好。
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丈夫对儿子笑着说:你马上回学校了,查一查资料,找一家长途费率最低的电话公司。然后,又来个急转弯,咳,其实你上博士班,恐怕也没有时间打,我是多操心了。
是啊,是啊,儿子不好意思地说,你是不是看到了我上个月的电话账单?那阵子因为要回台湾,一大堆事急着联络,所以确实打多了。
案例3有一顽童,正月初一那天,一大早便出门找伙伴戏耍去了。玩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自己头上一顶崭新的帽子不知何时丢了。于是心惊胆战地跑回家去,对他母亲汇报了一下大体情况.要是在平时发生这种情况,母亲一定会大声斥责他。可是那天是大年初一,不能骂孩子,母亲尽管心里很火,也硬忍着没有爆发。这时,来他家串门的邻居李叔听了后,笑着说:
狗娃子的帽子丢了,这没关系,这不正好意味着‘出头’了吗?今年你一定走好运,有好日子过了。一句话,说得孩子的母亲转怒为喜,并附和着说:
对!对!狗娃从此出头了。于是大家一阵哈哈大笑。
案例4威尔逊先生决定做个小试验,看看儿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在桌上放了三样东西:一张10元的钞票——代表银行家,一本崭新的圣经——代表教士,还有一瓶威士忌——代表二流子。然后,他躲在窗帘后面偷看。
儿子吹着口哨进来了,一眼看见桌上的东西,连忙四下张望,证实室内无人后,先把钱对着亮处照了照,然后翻了翻新圣经,接着打开瓶塞闻了一下,随即敏捷地一把抄起三样东西,把钱塞进口袋,把酒瓶掖在胳肢窝下,两手捧住圣经,吹着口哨走了。
威尔逊不禁惊呼:天哪!他要做政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