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人类的知识学习和经验积累来说,没有什么比记忆更重要的了。记忆是人类智慧最为依赖的基础智能。没有记忆,人类文明的存在与发展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青少年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其中记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记不住就学不会,就考不好。因此,作为青少年,就要努力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采取各种科学的方法,来开发自己的记忆潜能,提高记忆的效率。突出的记忆智能将使你未来的一生都受益无穷。
A.记忆智能简析
1.记忆力:记载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记忆到底是什么?瑞士著名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说:“人类的所有思想不过是人类的集体回忆而已,人类历史也是如此。”由此总结出:记忆就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你曾经游历过许多处名胜古迹吧!你曾经观看过许多场戏剧、电影吧!你曾经听到过许多首流行歌曲吧!你曾经思考过许多种疑难问题吧!你体验过喜怒哀乐!你学习过公式定理!你背诵过外语单词!虽然,有些事已经过去了,但是有时候它们还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大脑这种对经验的再现,就是记忆。
为什么说“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呢?因为非“经”非“验”过的事物、事情是无法“记”得住、“忆”得出的。打个比方说,人脑就像一个图书馆,如果图书馆的书库中根本没有存过那本书,怎么能借给你呢?记忆也是这样。试想,如果问你“空中飞碟”什么形状?喜马拉雅山的雪人什么模样?印第安人的文字如何写?原始大森林中的道路怎么走?你一定无法确切地回答。原因很简单,就是你没有亲自看过或亲自干过、亲自“经验”过。所以,记忆作为人脑的一种反映形式,它只能反映过去所经验过的事物。
说来有趣,尽管记忆是众人皆知、谁都熟悉的心理现象,但至今没有人能够揭开记忆的“庐山真面目”,人们只是对其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那么,记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有没有规律存在?现在就让我们分析研究一下。
记忆,顾名思义,先有“记”,而后有“忆”。识记和保持就是“记”,再认或再现就是“忆”。“记”是“忆”的前提,没有“记”绝不会有“忆”;“忆”是“记”的验证,“忆”不出来或不准确就是“记”得不好。所以,记忆是一个“记”与“忆”彼此紧密联系的完整的心理过程。
具体来说,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过程。这好比电脑的输入、储存和输出的过程。输入的信息能否顺利地提取储存的编码是很重要的。编码水平高,提取就容易;反之,提取就困难。编码是有规则的,人脑记忆也是有规律的。如果按照记忆规律去进行记忆,那么记忆力就能很快增强。
2.良好的记忆力是人们的渴求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十分看重记忆力。在轻便书写材料广泛使用之前,良好的记忆力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如今的记忆手段越来越多且有效,但良好的记忆力仍然是人们所渴求的。
绝大多数成功人士不仅其专业方面的表现卓越,而且其记忆力也往往是十分出色的。
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就有着惊人的记忆力,他与陌生人见一次面就能记住那人的名字;他讲话根本用不着拿稿;即使日理万机时,几年前的细小事情也能轻易地回忆出来。可以说,良好的记忆力使他广结朋友,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们在电视节目中可能会欣赏过有关记忆的表演。
在黑板上写上从1到30的阿拉伯数字。此时,表演者被蒙上双眼,再让观众任意说出一种事物的名称标在数字的下方,比如观众说“5—橘子”,助手就在5下面写上“橘子”。用同样的方法,在所有数字下,写上各种物品的名称。
一切准备就绪,让观众任选数字提问。比如观众问:“5是什么?”表演者会立即回答:“是橘子。”表演者能准确无误地回答从1至30数字下面所有物品的名称。即使将数字的顺序任意颠倒,也照样能回答得准确无误。
据说,世界闻名的记忆大师哈利·罗莱因先生能在招待会上把在座的500多人的姓名、脸型,一下子全都记住。
青少年一定会羡慕地认为,这些表演者或记忆大师一定都有超人的记忆天赋。其实,罗莱因先生绝不是什么天才、奇才,他只不过掌握了记忆的要领,训练有素而已。人的记忆力并非完全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训练和掌握记忆方法而提高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伍德华司确认:只要学到正确的记忆方法,人们就能够提高记忆力。
所以,青少年只要下工夫苦练,找到和掌握记忆的诀窍与规律,那么就一定能提高自身的记忆能力。
3.开发人的大脑的记忆潜能
人脑好似电脑中的“超级内存”,更像一座蕴涵丰富的金矿。然而,迄今为止,这个“超级内存”尚有极大的空间,这座“金矿”也仅仅被我们开采一部分。世界著名的控制论专家N·维纳说:“每一个人,即便是创造了辉煌成就的人,在他的一生中利用自己大脑的潜能也不到百亿分之一。”
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系统。虽然它的重量只有1400克左右,但其中却包含着100多亿个神经元;在这些神经元的周围还有1000多亿个胶质细胞。大脑的存储量大得惊人,每秒钟大脑足以记录1000个信息单位,也就是说,在从出生到老年的漫长岁月中,我们能够记住从小到大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举世公认的科学巨匠。他死后,科学家曾对他的大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他的大脑无论是体积、重量、构造,还是细胞、组织,与同龄的其他人没有什么区别。这充分说明,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并不在于他的大脑与众不同,用他自己的话说,在于“超越平常人的勤奋和努力以及为科学事业而忘我牺牲的精神”。
《美国心理学会年度报告》一书中指出:任何一个大脑健康的人与任何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间,并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他们的差别只是用脑程度与方式的差异,而这个差异不但可以填平,而且可以超越。
据研究记忆力科学的阿诺欣教授和劳金茨科克教授说,人脑的容量非常之大,几乎对进来的信息全部都能收容下来。
据劳金茨科克教授计算:人的大脑,即使以每秒钟连续输入10个新信息计算,如此一生,也仍然有大量的记忆空间。那种类似“吃过了量,已经再也吃不进任何东西”的情况,在人脑的记忆方面是不会发生的。因此,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广学博收把更多的学识都记忆下来。
我们了解世界各国都有记忆力极为卓越的人物,这无疑是在证明人类能够记忆的信息量是无限的。
在舞台上表演记忆术的魔术师,可以将众多前后没有联系的新信息全部正确记忆下来,这就因为他掌握了记忆的方法。
有个以“完美的记忆家”知名的俄罗斯人,他能清晰地记忆15年前某天发生的事情。俄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鲁利亚教授曾经对此人做过为时几年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他的脑部结构和机能都无异于常人,只是从幼年起他就自然地学会了记住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的方法。
古希腊西摩尼德斯曾说:“记忆法是雄辩家素养的本质部分。”奇克罗也著文记载过当时的法律家和雄辩家们都得到了记忆法的帮助,并在《雄辩家论》中叙述了他本人是如何应用记忆法的。
为了充分开发记忆力的潜能,教育生理学家提出,孩子一生下来,父母就应诱导和刺激他们,使之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好奇心。因为早期环境对培养和增强人的记忆力影响极大,如能提供给孩子多样化的刺激,就能激发他们运用大脑的两个部分:左脑用于诸如语言、次序等一类事物的记忆;右脑用于诸如韵律、想象等一类事物的思索。成年人则应尽可能多地从事一些不同性质的活动,以寻求刺激,这就是使记忆力不致衰退的关键。
由此可见,只要不断地运用和挖掘大脑的记忆潜能,掌握记忆方法,青少年就将获得无穷的记忆宝藏。
4.人与人之间记忆力的差别
对于人类来讲,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好的记忆力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非常重要。衡量一个人记忆力水平的高低,通常是从记得快慢、正确与否、储存时间长短,以及能否顺利提取这四个方面来观察。
同样一段文字有人过目不忘,有人需反复背诵,这就是记忆的“敏捷性”。有的人记东西很快,但粗枝大叶,错误百出;有的人记的文字再难再多,也能说明出处,确定无疑,这是记忆的“精确性”。有人则能将记忆信息保持很长一段时间,也有人刚记住的事情转眼就忘了,这就是记忆的“持久性”。此外,记忆的内容要有“备用性”,有的人信息储存得杂乱无章,该用的时候难以顺利提取出来,在这方面的表现就反映出记忆备用性上的差异。所以,一个人记忆力好,表现出来的是记得快、准、牢,并且能在该用的时候立刻想到。
记忆力是人的一大天赋,人在呱呱落地之前就具有记忆力了。然而,由于后天的影响,每个人记忆力的好坏会产生差异。上了年纪的人,会出现记忆力衰退的现象。专家们认为,这种情况的产生,并非由于体质虚弱或脑细胞死亡所造成。因为人脑细胞有数万亿个,40岁以上的人,每天丧失的脑细胞也不过一万个,所以记忆力衰退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忽视早期培育和缺乏经常性刺激所造成。
青少年正处于各种智能开发的黄金时期。明白人与人记忆力的差别的主要原因,有利于青少年更科学地开发自身的记忆力。
B.如何开发记忆智能
1.记忆有规律,掌握很简单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记忆的功能,但是,只有那些带有明确目的的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强行地记忆,才能记住,才能记得牢,才能记得永久,这是任何人也无法违背的客观规律。澳大利亚教育学家卢卡斯说过:“真正过得硬和正确的记忆是有意识的记忆。”
下面是有关专家总结出的关于记忆的一些规律:
(1)理解了的内容更容易记忆
花费同样的时间,记忆不同的内容,会有不同的效果。有关专家通过试验发现,记15个毫无意义的音节需要重复20次,记15个单词需要重复8次,记由15个词组成的句子,只需要重复3次。可见,理解的程度越深,记忆就越容易,记忆的内容也就多。
(2)复习有助于增强记忆
许多青少年在学习中,记忆了一定量的内容后认为就可以了,不需要再进一步地复习了。其实不然,任何人短暂记忆的内容,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忘,甚至遗忘。研究表明,合理地安排复习有助于增强记忆。如果连续多次地阅读课文,那么,读4个小时之后,大约会记住课文的16%。如果将2/5的时间用来复习,那么,同样4个小时之后,会记住19%。将2/5的时间用来复习,则会记住25%。由此可见,青少年若用于记忆而不是单纯地反复阅读所花费的复习时间越多,记忆效果就越显著。
(3)分散记忆比集中记忆效果好
这就是说,有间隔地分段记比连续地整块记效果好。每次记一点,连续记若干次(每次记10~15分钟)比大量地记一两次(每次记半小时至1小时)效果好。在学习间隙中,如果常变换休息的方式,可以使我们的记忆得到更好的调整。材料越多、越复杂,分散记忆的受益就越大。
(4)记忆效果不明显也不要灰心丧气
青少年在日常学习中会发现,当自己一部分一部分地死记硬背,到末了再把所有内容“归纳”起来的时候,会觉得似乎前功尽弃,又得从头开始。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切记不要为暂时的困难而灰心丧气,因为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必要的过程。
(5)先把篇幅大的内容装进脑子
青少年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两篇篇幅大小不同的课文都要记忆的情况,这时应从篇幅大的课文开始记忆。
如果篇幅较大的课文顺利背下来了,那么,在心理上便会藐视篇幅较小的课文,最后往往都能流利记下来。但如果先背篇幅小的课文,如果遇到障碍,对篇幅较大的课文便会充满畏惧,最后则往往会两篇都记不下来。
(6)复述并非次数越多越好
第一次复述所记忆的功课,尽管我们复述的不对,其效果是非常稳固的。第一次复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第二次复述有重要意义,第三次和第四次只有一点儿效果。可见,复述并非次数越多越好,青少年在复述所记忆的功课时,一般不要作第五次复述。
(7)记忆之后应适时休息
在已经熟记之后和复习之前进行适当的休息,比如好好的睡上一觉,那么,学过的内容就会长时间地记在了脑海里。反之,在熟记之后又精神振奋地做了其他一些事情,那么,刚刚记住的内容反而会被遗忘。人在睡眠时不可能记忆什么东西,但也不可能忘记什么东西。
记忆力的强弱非天生,它可以随着训练和掌握记忆技巧而提高。前面我们提过伍德华司教授确认,只要学会正确的记忆方法,就能够提高记忆力。他曾进行一项实验,将记忆力相仿的人分成两组,第一组依靠简单的背诵方式完成一个记忆任务,而第二组先接受记忆方法的训练,再完成与第一组同样的记忆任务。结果掌握正确记忆方法的一组,记忆效果远比另一组好得多。因此,青少年在记忆时,要先找到窍门与规律,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2.弄懂遗忘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遵循记忆的规律,掌握科学记忆的方法与技巧,可以使记忆效果提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遗忘和记忆是两个相反的过程,遗忘的情况有以下两种:
(1)永久性遗忘
对于已经识记过的东西,由于没有得到反复强化和运用,在头脑中保留的痕迹会逐渐自动消失,如果以后不再复习就不能自行恢复,既不能回忆又不能再认。
(2)暂时性遗忘
对于已识记的东西一时不能回忆或再认。如提笔忘字,一时回答不出本已记熟了的东西,都属于这种情况。外界较强烈的刺激或自身的激情状态所引起的抑制,是导致暂时性遗忘的原因。因此,平时青少年在学习时不仅要注意复习,而且在考试时不要让自身受到外界的刺激,注意保持头脑清醒,这样才能避免更多的遗忘。
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研究结果,识记后在大脑中保留的痕迹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减,这种衰减在学习后的短时期内特别迅速。经过较长时间的间隔后,虽然在记忆中保留的数量减少了,但遗忘速度比以前大大减慢了。总之,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过程。因此,青少年复习功课必须及时,要赶在遗忘之前多次重复地复习。
由于记忆的极端重要性,世界上许多科学家都在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索。日本学者保本荣介提出的“提高记忆效率15条”,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记忆要从心平气和开始。
大脑不能过度疲劳。
要具备必不可少的自信心。
要找到适合自己特点的记忆方法。
要培养自己对记忆对象的兴趣。
要具备强烈的记忆动机。
要把记忆对象与愉快的事物联系起来。
要通过学习刺激大脑,使脑细胞得到锻炼。
要进行细微的观察。
要用理解来帮助记忆。
要用形象来掌握记忆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