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全局的能力,是综合反映一个领导干部的良好素质的首要能力。21世纪的领导干部,所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形势。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各种矛盾日益增多。领导干部只有胸怀全局,从大局出发,为整体谋划,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好本部门、本地区的领导工作。
领导干部掌控全局,需要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远见卓识的眼光、见微知著的魄力和统筹全局的艺术。从根本上讲,一个人能否成为领导者,主要取决于能否对组织实施有效的指挥和统御。一个出色的领导干部,必是一个具有高超的驾驭全局、把握全局、统筹全局的指挥家。提高掌控全局的领导能力,既是成为合格领导干部的基础条件,又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艰巨使命。
一 高屋建瓴: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
一位卓越的领导干部,必须是一名高瞻远瞩的战略家。他必须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以战略家的头脑运用战略思维,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总揽全局,预测未来。
领导干部尤其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事关国家与百姓的前途命运。因此,每一个领导干部都需要修炼总揽全局的能力,要能够从大局出发,从宏观入手,以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带领群众共创和谐社会与光明美好的未来。
1. 在战略上总揽全局:领导干部的必备能力
领导干部是总揽全局、掌控全局的决策者和指挥者。他必须具有战略头脑,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以长远的眼光分析和解决具有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的重大问题。
领导干部是总揽全局、掌控全局的决策者和指挥家,他必须具有战略家的头脑。所谓战略家的头脑,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以长远的眼光分析和解决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等重大问题。这是优秀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古人云:“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万世之谋,全局之谋,就是领导干部的战略之谋,是指那些事关全局和整体,具有根本意义或长远意义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和方略。而领导干部的战略头脑,是自觉地以全局和长远的观点捕捉、谋划、解决战略问题的内在素养和能力。由于战略问题多是全局性、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的问题,战略家的头脑相应地具有高层次、超前性的特点,是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总揽全局、驾驭全局、进行战略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是一种着眼于全局和长远来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是研究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问题的思维方式,是分析和解决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等重大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无论担任哪一级组织的领导干部,不具备战略思维的头脑,实现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也就无从谈起。
一般而言,战略思维具有三大要素:全局性、战略性和系统性。战略思维的核心是全局性思维,其基本着眼点是如何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关系问题。基于战略思维而形成的能够对全局性、决定全局的重大事情进行整体和系统谋划的能力,就是总揽全局的能力。所以,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总揽全局的能力,就是洞察全局、思考全局、谋划全局、指导全局、配合全局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能力,实质上就是领导干部战略思维的能力。
从我国国情实际出发,领导干部总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能力,无论是对整个社会的进步,还是对所领导的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全局和战略上把握时代的特点,运用科学的理论研究解决现实问题,不断深化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准确把握发展中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作出既符合时代要求又紧密切合实际的战略谋划,以推动事业的不断前进。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有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去研究和解决。这就告诉我们,身为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地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这既是党政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所有领导干部增强自身素质、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内容。
2.具有远见卓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展望远景,专注未来,预见未来,把握方向,是成功领导干部的重要能力。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领导干部锻炼自己的远见卓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也就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课题。
领导干部想要具备总揽全局的战略头脑,首要的条件是要具有超人的远见卓识。他应当善于预见未来,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为此,他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质:
(1)站在时代的高度登高望远领导干部在作出任何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前,都需要以战略的头脑高瞻远瞩。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只有想得长久,才能预见未来。领导干部要具有远见卓识,就需要立足于时代的高度,着眼于长远的未来,预见和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
登高远眺,登高是前提,不登高则无以远眺。领导干部要修炼远见卓识的能力,就需要摆脱一人、一事、一个局部、一个地区的狭隘眼界,超越就事论事的层次,总揽全局,分析矛盾;就需要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把握其实质;就需要超越局部的限制,从整体上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党政领导干部要修炼远见卓识的能力,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立足现在、着眼未来的长远眼光与全局性思维的集中体现,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
首先,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干部,要树立发展观。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持续延伸的过程,这是因为发展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突然实现。从经济发展规律来说,加快发展,一定要从本地区、本系统现有基础和客观条件出发,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向前发展。但是,这并不否定一些基本条件具备的地方有可能实现跳跃式发展的可能。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外部环境和内在潜力,善于认识和挖掘本地区、本系统的各方面优势,善于发现和抓住有利机遇,既依托渐进式发展,又不失时机地争取跳跃式发展。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落后,各个地区发展所需条件的复杂性,制约发展因素的多样性,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艰巨性和长期性。
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国民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我国各地区的发展还很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经济、技术水平也落后很多。一般说来,落后的时间愈长,差距愈大,愈不宜走前人的老路,不宜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要大胆突破、超前发展。
当今世界,随着交通、通信、广播事业的发展,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后进国家和地区将有愈来愈多的机会以突破发达国家的科技封锁和信息封锁,从而较多地获得超前发展的机遇。
其次,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干部,还必须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是因为,一个地区和单位的发展需要相当长期的艰辛努力,只有领导干部着眼于长远发展、着眼于未来发展、着眼于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和单位的社会和经济才有希望步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前必须大力克服领导干部任期内求功、求名的思想,坚决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同时,必须立足当前,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增强广大群众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凝聚民心,鼓舞士气,促进改革的深化和长远的发展。
总之,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要坚持辩证、科学的发展观,胸怀全局,着眼长远,抓住有利时机,实现跨越式发展,切实确保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相互协调地发展。
3.增强全局观念,练就战略眼光
只重视具体而轻视整体、只注重局部而忽略全局的领导干部,是不称职的领导干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时时以全局为重,服从大局,把握大局,以全局观指导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
事物的全局,就是事物诸多要素和诸多阶段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相对于全局来说,各个要素、各个阶段都是局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整体不等于各个孤立部分的总和。”整体的功能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说的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三个和尚没水吃”,说的是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其中决定因素在于局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极其复杂,包含相互联系的各个部门、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同时,这个事业极其远大,包含相互联系的各个过程、各个阶段。从事领导工作,必须处理好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各个阶段之间的关系,争取全局工作的最佳效果。
全局观念就是指领导干部必须树立全局的、战略的眼光,从宏观的角度、整体的视野去认识、把握和处理问题,把全局作为考虑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全局工作的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高度重视解决事关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矛盾,善于发现和解决制约全局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
增强全局观念,要求领导干部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站在全局的高度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充分认识到全局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个局部所组成的整体,把全局作为考虑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战略思维的出发点。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这就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全局性思维,善于把握全局,着眼于全局,站在全局的高度观察局部,时刻意识到全局高于局部,全局在事物的发展中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处理问题时首先全局协调一致,才有利于局部的发展,而不是就局部论局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挂一漏万,顾此失彼。
总之,一切着眼于全局和长远,不可囿于局部和一时,不可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不可急功近利而失去未来。
领导干部练就战略眼光,要从事物的总体出发思考问题,谋划运筹,既需要科学的“视角”,又需要战略的“眼光”。因此领导干部务必立足全局,大处着眼。立足全局是指观察问题和思考问题时,要把握全局,以实现以总体战略作为根本出发点;大处着眼是指不能主次不分,轻重不分,而着重观察与解决大的方面的问题。
这就要求身为领导干部,一是要做战略家,而不要做事务家,认真研究带有全局性指导规律的问题,把全局作为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要既注重全局的利益,又要考虑研究局部问题,按照发展规律去超前预测;三是抓大事,想未来,既胸中有全局,又从实际出发,在统筹兼顾中解决具体问题。
领导干部必须视野宽广,眼观六路。眼观六路是说领导干部在战略谋划中,眼界要宽,视野要广,不能只把眼光“聚焦”在一国、一地、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一个部门,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既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又需要勇于进取的意识。
领导干部一是要有历史的深远眼光;二是要有世界的全局眼光。这样观察问题,领导干部就能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更加清醒和有力地掌握我们自己发展的命运。这是我们增强全局观念、练就战略眼光的重要指导思想。
领导干部修炼远见卓识的六种途径
领导干部修炼远见卓识的能力,不仅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来看问题,还要充分运用心理学知识不断地打造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要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努力学习。
领导干部修炼远见卓识能力的具体方法与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明确任何远见卓识的实现,都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这一点虽然简单,但却非常重要。
没有哪位领导干部天生就明白事业与人生的奋斗目标究竟是什么,这需要经过对全局的深思熟虑才能够做到。在确定目标时应注意两点:
①目标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或对前人经验的照搬硬套,而是以自身的才能、梦想、希望和激情为基础。
②目标必须明确,不要模糊不清、若隐若现。
(2)实事求是培养远见卓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反复实践、长期思考的过程,因此,只有从实际出发,按实际情况来决定出发点。没有这个出发点,就不可能规划全面行动的路线和目的地。
(3)抓大放小对矛盾的认识和对事物发展的判断与决策往往面临着多种选择,每种选择都既可能是一种机会,也可能是一种诱惑。具有远见的领导干部往往会勇于为大目标放弃小选择。尽管多种选择可以提供多种机会,但对于总揽全局的领导干部,想要获得整体利益,有时则必须放弃种种小选择来实现。
要知道,为了实现大目标,往往就要作出必要的牺牲,其中就涉及牺牲局部利益。
(4)及时调整实现远见卓识包含着必须正确地作出决策,正确地选定一条发展道路,并动员各种力量,义无反顾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事物都在运动发展着。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地根据变化着的情况修正调整原有的决策,而其中最困难的就是要主动改变自己,那种形势变了还一味固执的做法,是在自我欺骗,同时会对整个大局造成不利影响。
(5)集思广益无论对什么样的事情,反对的人都是永远存在的。领导干部的远见,往往是集中了集体的智慧,通过民主的形式获得的。在作出重大的决策前,领导干部周围一定会出现各种意见和声音。这就要求领导干部集思广益,收集各种意见,不偏听偏信,不固执己见。碰到别人反对时,不要惊慌,也不要大惊小怪。要对这种人的话认真分析,并抱定虚心纳谏,不盲听、不盲从、不违心、不惧下的积极心态。
同时,应该正确对待那些批评和怀疑自己的人,但这绝不意味着完全被此干扰。要用善意和热情对待每一种意见,即使是持强烈的反对意见的人,也要参考其中的正确的看法,以客观全面地作出判断和具有远见的决策。
(6)勇于创新实现领导干部的远见卓识,必须不停地寻找一切对此有帮助的东西,尽可能找到实现目标的各种途径。
要乐于尝试新事物,到处寻找好主意,要善于观察,从各种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获得灵感。同时,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目标,但对于走哪条路才能实现目标,则必须抱以灵活的态度。一定要有创新的精神,因此千万不要对新观念关上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