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英国人栽大了,他们不仅组团来了,还带着老婆来了,本来红红火火的,可是半路被关天培拦截了。按照大清海关的规定,洋人可以来华经商,但是妇女不准来广州,只准住在澳门。理由有很多,比如夷妇有伤风化。以前洋婆子来广州,曾经惹得全城的男人都不安宁。中国海关怒了,英国使节和商队也怒了,怎么着吧,打吧?
新上任的公司经理
视线回到两年前的广州,在这里,义律刚刚上任,成为了新的驻华商务总监督。
义律是跟随着律劳卑一起来中国的。他出身于高干家庭,父亲曾经是马德拉斯的总督。但是义律跟律劳卑不同,祖上的荣耀并没有给他带来高官厚禄。他在15岁时,就参加了英国海军,由于作战勇敢,十年里迅速升迁,等到了27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了英国皇家海军上校。退役之后,他一直从事着解放奴隶的工作,并指挥海军在加勒比海打击奴隶贸易,是名副其实的“奴隶保护者”。虽然义律对中国人犯下过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是应该承认,他本人是一个非常正派的人, 他是少数坚决反对鸦片贸易的英国官员之一。早在上任之前,他就和罗治臣一起上书英国政府,请求制裁鸦片走私,他还请政府禁止生产鸦片和种植罂粟。可惜鸦片可以给政府带来高额税收,是英国政府的重要财源,所以他的请愿没有获准。即便如此,他在成为驻华商务总监督之后,还是不断地向政府劝说取缔鸦片贸易,因为他觉得这种生意非常不道德,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形象。
本来他并没有机会来中国,但因为他为人非常勇敢,又有指挥海军作战的经验,所以律劳卑上任的时候,邀请他担任卫队队长,实际就是保镖。他嫌官太小,所以没有答应。但他恰恰在此时因为投资失败而债台高筑,所以当律劳卑许诺给他很高的工资时(年薪800英磅),为了还清债务,他才勉强同意了。他没有想到,从此他将和中国联系在一起,永远地被当成反面典型,记载在中国的近代史之中。
来到中国之后,他被律劳卑任命为船务管理员,一直跟随着律劳卑,亲身经历了整个事件。律劳卑死后,大量的工作人员辞职,反而使义律得到了升迁的机会。等到罗治臣任商务监督时,他已经连跳数级,升任为第二监督了。
与德庇时和罗治臣不同,义律更愿意有作为地去跟两广总督打交道。他曾经写了一份厚厚的备忘录,他认为不应该跟两广总督把关系搞僵。中国有中国的传统,中国这套特有的体制虽然看上去有些自大,但是这并不会损害英国的形象。商务监督应该在广州办公,而不是躲在海上。在他看来,强行绕过行商,直接去跟广州政府打交道完全没有必要,而且商务活动出现纠纷的话,还可以通过行商去调解,两国政府直接接触只会激化矛盾。
义律跟律劳卑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他认为驻华商务总监督虽然是英国的官员,但也不见得身份有多高贵,既然以前的大班没有辱没英国形象,那么商务监督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并不会让政府丢人。只要稍稍绕个弯儿,就可以不损害国家形象,还能跟两广总督处好关系,一举数得。
事实上,律劳卑的死对义律触动非常大。在义律的眼中,律劳卑所争执的,都是一些无谓的事。既然中国有中国的国情,那么顺应这个国情,又有什么不对呢?难道仅仅为了国家的脸面,就要去改变整个中国数千年的传统吗?
义律把这些想法都传递给了英国外相巴麦尊,巴麦尊早就受不了罗治臣的沉默政策了,发现义律这个人才后如获至宝,立即免掉了罗治臣的官职,让义律来接替。但巴麦尊对义律的言论,却还是不认同。他希望义律用更加主动的方式,去接触广州政府,去慢慢影响两广总督,不要急于求成就行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必须提升英国政府的形象,而且要努力去扭转英国官员在广州的地位,坚决要与广州政府平等往来。
现在义律成了商务总监督,而且他来中国也已经是几年了,慢慢懂得了一些跟中国人交往的方式和方法。他想要有所作为,但是这个切入点很不好找。如果自己贸然跑去广州,怕唐突了两广总督,不去吧,也不可能改善双方的关系。机会很快就来了,卢坤病逝之后,广州来了一位新总督——邓廷桢邓大人,中英两位新任官员将要开始一场新的接触。
义律在邓大人上任两个月后,就给邓大人写了一封信,他不但请求行商们代递书信,允许行商拆阅,并且还在封面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禀”字。为了表示自己跟以前的大班身份不同,他的落款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称谓——远职,远职就是远方的官员。可以想象他费了多大的劲,才凭空创造出这个即不失英国官员身份,又让总督大人听着舒服的称谓。
一切都按着中国的规矩来,邓大人也就看到了这封信。义律在信上说,自己是英国官员,奉命前来广州管理英国商人,请求总督大人发给一张前往广州的通行证,也就是红牌。
邓大人刚来广州,还没搞清楚状况,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位远职,也不知道这位远职是何方神圣,要干什么,看这架势,颇有点远房穷亲戚的味道。既然对方全按规矩办事,邓大人自然也不好说什么,他派了三位官员连同伍浩官前去澳门咨询义律。
义律很开心,只需要把姿态放低一点就行了,何必要剑拔弩张呢,这不是很简单就接触到广州政府了吗? 于是义律很热情地接待了伍浩官和大清的官员们。
三位官员咨询后回禀邓大人,说这个义律是商务总监督,在英国是四品官,英国政府派来管理商人的。而且葡萄牙的澳门总督也说了,这人生性随和,绝不多事,他的名称虽然不是大班,但干的工作跟以前的大班是一回事,也就是一个公司经理。
邓大人觉得既然如此,那就发给红牌吧,让他来广州公干。就这样,律劳卑当年用生命都没有办到的事,义律轻而易举就办到了。而且就在义律准备动身前往广州的时候,老天爷又送给他一份大礼。
有一艘英国船只在新加坡救了十七名中国水手,义律要把这个好消息通知总督大人。他把时间拿捏的非常准确,当信件呈送给邓大人的时候,也正好是他抵达广州的那一天,这样就可以增加总督邓大人对他的好感。
义律在信中说,像我们两国之间这种友善的行为,一定会增加我们之间的交流与联系,也一定可以增强我们之间的友谊。
这一次,着实把邓大人吓的不轻。邓大人跟伍浩官说,以后他要是来信,你必须得先审阅,他把他们那个蕞尔小国跟天朝并列,还说什么贵我两国,这不是大逆不道是什么?跟他讲清楚,以后可别再胡说八道了。
可是当伍浩官把这些话传给义律的时候,义律马上向总督抗议。义律很聪明,他绕开了最敏感的话题,没有直接去抗议中英平等交往,而是抗议要跟总督大人直接通信。如此一来,就把中英两国平等交往的重大问题,巧妙地转换成了他跟总督大人的私人关系问题。他跟伍浩官说,再怎么说我也是个官员,我跟总督大人通个信件有什么错?为什么要让你们这些商人来回传递?
这话里的意思是,你不跟我直接通信就是看不起我,不够意思。
邓大人说,你的这个抗议有道理,但这里是天朝,就算我是总督,也不能坏了规矩,这可不是我看不起你,也不是咱们关系不够铁。这样吧,以后还由行商们代递,就当他们是邮差,你把信件封口,就不许他们拆阅了,而且我也不再使用那些有损英国形象的词汇,这样行了吧。
义律用一种缓和式的抗议,慢慢地渗透给邓大人,用一种低姿态,成功建立了与总督邓大人的联系。接下来,他还想常驻广州。
就在这时,老天爷再次体现了对义律的眷顾,在他处理完广州事务,刚刚回到澳门的时候,英国商船在广州闹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冲突。义律于是禀告邓大人,说每次我一离开广州,这些英国商人就不受约束了,而我来广州又要申请红牌,还要耽搁时间,这样很不利于管理,您要找我的时候也找不着,今后再有突发事件怎么办?要不,干脆您允许我常驻广州吧。
邓大人说,你说的这些也都是实情,以后遇到突发事件,你可以直接来广州,不用再申请红牌了。但你得遵守天朝的制度,安分守己,要是假冒借口来回走动,本大人可是要查办你的。
不但可以跟总督处好关系,还可以常驻广州。义律用个人的能力,加上邓大人的通融,成功地让中英关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开心地向英国政府汇报自己的成绩,说自己是第一位可以常驻广州的英国官员。
可惜义律开心得过早了,他受的制约不光在邓大人这里。
巴麦尊知道这些情况后很生气。他对义律说,你怎么可以通过行商去代递,还把信件写成禀帖,你真是丢了政府的脸。你必须直接跟两广总督通信,绝不能写什么禀帖,不然也不用等两广总督了,我先把你办了。
老天爷已经把义律带到了这儿,不会扔下他不管的。就在义律一筹莫展的时候,大清开始严禁鸦片了,这次邓大人真的需要义律的协助了。
邓大人给义律一连下了三次谕令,让他赶走停泊在伶仃洋的鸦片船。
义律顺势玩了一个小诡计。他对邓大人说,前一阵子,有一艘英国军舰路过福建,结果呢,福建官员写了一封信交给英国海军军官(官员直接通信),托海军把信送回英国,结果英国政府很重视,直接让海军把福建的鸦片船都赶走了。如果大人您同意的话,咱们也可以这么办。您直接把信交给我,我跟我们政府商量一下,赶走鸦片走私船不在话下,一切都会迎刃而解,这不是很简单吗。再说了,通过行商们来回传递,不但费工而且费事,也没有工作效率,您说是不是呢?
义律始终在刺探着邓大人的底线,却是用非常柔和的方式,搞得邓大人既不好发作,又不好回绝。邓大人只好说,这没有办法,这是规矩,大清官员是不能跟洋人直接通信的。
义律说,那您看这样行不行,还由行商们代递。但是我呢,就不在信封上写那个“禀”字了。我可以用其他尊重您的词汇,比如“敬上”、“呈交阁下”、“大鉴”之类,这样我们政府看到了,也不会怪罪我。
义律心想,直接通信和不使用禀帖是两件事,如果不能一次办成,办成一件也是大功,也可以暂时安抚一下巴麦尊。
邓大人考虑了很久,说,这事我也没有办法,这是规矩。
按道理来讲,巴麦尊要求义律直接跟两广总督通信,而且不能写禀帖,否则就要查办义律。但是邓大人又实在不能变通规矩。这时想要左右逢缘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是事实证明,义律是一个非常睿智的人,他用一个小诡计就让巴麦尊重新信任自己。
他写了一封信,封面没有“禀”字,然后直接让秘书去呈交邓大人,邓大人当然不肯接收。邓大人让伍浩官转告义律,本来直接通信这个事儿,也不是什么大事,但这是天朝的规矩,就算是身为总督,我也不能破坏,实在没有办法。
义律装模作样耍了一次狠。他在商馆降国旗(降国旗是很严重的事件,但大清没人看得懂),然后义律义然绝然离开了广州。
走的时候,他跟行商们说,这件事是天朝不对,我也是官员,难道跟我直接通信很丢人吗?或者是邓大人看不起我?我回澳门了,我不理你们了!义律回到澳门之后,就写了一封长信给巴麦尊。
他说,看来我跟总督大人通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总督大人也承认了我的身份,只要我不坚持强硬的措辞,总督大人也希望跟我直接通信,不过他现在还不能答应。为了这事,我当时就翻脸了,我已经不理总督了。
巴麦尊给义律回信说,你做得很对,我支持你,以后两广总督要是还那么顽固,你就离开广州去澳门,别理他。
义律把两国之间的关系,搞得好像小情人闹别扭,虽然看起来很可笑,但却非常的实用,既避免了与两广总督正面冲突,也让政府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强了与广州政府的联系,还巧妙地保护了自己。在他看来,这就是最稳妥的工作方式。
他甚至还偷偷试探巴麦尊的底线。他说,其实在中国,下级给上级写信,都是用禀帖,这样看来,我并不能算丢人,在咱们英国,下级见了上级时,不是也很尊重的吗?再怎么说,我肯定比两广总督级别低嘛。巴麦尊没搭理他。
想象中,义律的家庭生活肯定非常美满,因为义律本人看来非常善于处理婆媳关系。
抢英国人的老婆
1838年春天,受到弛禁论的影响,从印度来华的英国商船一下子多了起来,船上装满了鸦片,但此时清政府已经开始严禁鸦片了。因此鸦片走私船与广东水师的对峙事件也逐渐多了起来,邓大人很头疼。
邓大人派人通知义律,让他赶走这些鸦片船。谁知这次义律倒耍了大牌,他说我没在广州,而且这些鸦片船也没在中国贸易,不归我管,我所能管理的,只是正常贸易的商人。如果您让我管也行,但我怎么说也是四品官,广州知府也是四品官,我就跟知府大人直接通信怎么样?义律想方设法抓住老天爷给他的任何机会,一次也不放过。
邓大人说,这事不行,这是天朝的规矩。
义律说,那要是发生了什么情况,我也没办法。不是我不听您的命令,关键有三个原因,一是我不在广州,没法管理。二来我是商务监督,政府派来我管理正常的贸易,卖鸦片的都是走私犯,他们不归我管,也不听我管。三嘛,我跟大清的官员连直接通信都办不到,你们这么看不起我,那他们自然也不服我管。就在此时,印度海军少将马他仑,率领三艘军舰来到了广州城外的海域上,他是义律请来帮忙的。外国军舰驶到海口了,照理大清肯定会非常在意,至少要询问对方意图。义律悄悄告诉马他仑,只要不是直接书信,都不要接收,先让邓大人着急一下。义律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官员平等书信往来。
邓大人很快就下了一道“谕令”给义律,询问这两艘军舰(一艘后来回印度了)来中国的意图。义律把信退了回去,说上面有一个错别字,就是指那个“谕”字,如果不改正错别字,我就不看信。
邓大人有些生气,他非常清楚义律的意图,但是自己却不敢破坏规矩。他也没再理义律,直接命令水师提督关天培,去查查这两艘军舰来华的目的。
关将军也不含糊,直接扣押了一艘英国商船,派兵搜查,声称是检查有没有马他仑的老婆,理由是天朝不准夷妇入境。其实真正的目的是逼问英国商人,这两艘军舰来华的目的。当时大清的海关有很多规矩,这些规矩其实就是条例和法令。海关规定洋人可以来华经商,但是妇女不准来广州,只准住在澳门。理由有很多,比如夷妇有伤风化。以前洋婆子来广州,曾经惹得全城的男人都不安宁,再有就是,如果老婆不在广州,这些洋人也就无心待在广州了,毕竟男人嘛,都是有需求的。
大清的官员在执法时,对其他政策经常通融,但对这一条禁令却是贯彻始终。曾经有三个夷妇偷偷跑来跟丈夫幽会,广州政府如临大敌,彻底中断了对外贸易,所以夷妇偷渡那是很严重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