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对于中国历史来讲,无疑是最重要的一课。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社会,进入了悲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所以只要是中国人,谁都知道这场战争对整个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
以往的历史书里,只要提起鸦片战争,无不充满了屈辱和仇恨,无不痛斥英国侵略者的残忍罪行,正是这场非正义的战争,把善良的中国人民推向水深火热之中,正是那些卖国贼,将中国的主权拱手让人,让民族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十年前的我,也一直这么认为。
可是有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让我无法轻松面对。比如道光皇帝启用刚正不阿的林则徐去禁烟,所以他是民族英雄。又启用昏庸无能的琦善进行和谈,所以他是卖国贼。但是如果反过来,假如道光皇帝任命琦善去禁烟,用林则徐去和谈,那么历史又将如何书写?善恶忠奸又该如何划分?要知道在历史当中,这并非绝无可能。
那个处在忧患当中的琦善,他是怎么看待《穿鼻草约》的,仅仅是因为他意志不坚定?难道他天生就喜欢卖国吗?那个被迫与英国侵略者和谈的耆英,在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的一瞬间,他的内心里在想些什么?他将如何面对自己的历史形象?坐在紫禁城里的道光皇帝,难道不想将英国侵略者赶出中国吗?他为何要一意孤行的屈服,为什么不动员全国的力量,去伸天讨,去扬国威,难道他就真的不想吗?
也许处在历史当中的这些人,并不像传说的那么简单。
谁都知道这不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拥有军事高科技的英国侵略者,从一开始就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即使中国拥有一位不世将才,也无法用手中的长矛去打败英军的军舰。当炮弹呼啸而过的时候,当百姓生灵涂炭的时候,当忧国忧民的忠臣义士们,搓腕嗟叹的时候,谁才能站在民族的立场上,去中止这场惨绝人寰的屠杀,去筹思复兴的大计。
这场绝无可能取胜的战争,是否应该让它一败到底,败到毫无翻身的境地。还是应当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从头开始寻找民族的复兴之路,去找到差距,去正视差距,用一股坚忍的毅力去规划民族的未来?
按着这样的一个理论,那些被历史委任的卖国贼们,算不算是拿和谈来报国!
鸦片战争当中所有的大臣,都在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带兵征战的将军,尚且不能赶走侵略者,又怎么能指望和谈的使者们,去挽回国家的尊严。那些忍辱负重的使者们,用自己一世清名换回一纸屈辱的和平条约,他们的内心里在想些什么?他们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历史很复杂,有时候,也很无奈。历史总是在不断的刻画着英雄与汉奸,忠臣与败类,但当每一次盖棺定论的时候,总是把一连串的疑问抛给我们,让我们这些回顾历史的人,无法获得片刻的安宁。
十年过去了,当我研究了十年近代史之后,我终于明白,这场鸦片战争带给中国人民的意义。
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就没有洋务运动,就没有百日维新,就没有走向共和。鸦片战争恰恰是一次历史的起点,它带给中国人的,是一次千年难逢的机会。
战败了,才能看到自己的缺陷,战败了,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没有这场失败的战争,所有人还会沉浸在天朝的臆想中无法自拔,只有战败了,才会想方设法去重新开始,踏上革命与创新之路。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场战争带给中国人的,就不仅仅是屈辱,而是一场划时代的革新。
这场革新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跨度之大,思想之杂,举世无双,除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绝对没有哪一次的思想升华可以跟近代相比。如果说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带来了两千年辉煌的封建历史,那么从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注定会给中华民族带来又一次思想腾飞,那么它势必会创造下一个辉煌。
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回顾这段历史,正视这段历史,特别是还原真实的历史,恰恰是我们最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