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诗歌类教材。以《千家诗》、《神童诗》为代表。
342.中国古代如何选拔神童
中国古代就有针对才能超常幼儿的选拔措施,并形成一套选拔神童的制度和方法。据《文献通考·选举考·童科》记载,西汉建国之初,萧何在《吏律》中曾提议,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能得为史”。汉代设置童子科,选年龄在十二到十六之间且能“博通经典”的儿童入科。
唐朝的科举制已非常完备,常设的有秀才等六科,非常设科目有童子科等。唐朝对童子科有严格的规定,如《新唐书·选举制》云:“凡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以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通者予官,通七,予出身。”宋改为十五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者”,应试后给予出身并授官。
历代童子科选拔,除了宋朝因皇帝特别重视甚至经常亲自参与考试,因而选拔了一些如杨億、宋授、晏殊、李淑等国家重臣之外,其他各朝选拔的神童成就大多不高。
343.什么是“四氏学”
四氏指孔、颜、曾、孟四氏。四氏学是中国封建帝王专门为孔、颜、曾、孟四氏设立的庙学机构。
四氏学的前身是孔氏家学。据孔子六十九代孙孔继汾所著《阙里文献考》记载,孔子死后,其子孙“即宅为庙,藏乐服礼器,世以家学相承,自为师友”。
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修起孔子庙”并“于庙外扩建屋宇,以居学者”,以培养孔氏家族的子弟。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追封孔子为“玄圣文宣王”,诏令增扩孔子庙,并亲作《宣圣赞》,称颂孔子为“帝王之师”。三年后,孔子第四十四代孙孔勖上书朝廷,请求于家学旧址重建讲堂,延师教授,朝廷准其奏,自此孔氏家学改为庙学。
宋仁宗延祐年间,孔氏庙学又增颜、孟二氏子弟,孔氏庙学遂成为孔、颜、孟三氏学。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明万历皇帝又从巡按御史毛在之请,在三代之外增加曾氏,并改铸四氏学印信。四氏学由此正式创立。
四氏学的学员比他姓优先入举,并享有优先入太学的待遇。清朝灭亡后,四代学被取消、裁撤。
344.书签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书签”一词始于宋朝,但书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称“牙黎”,即象牙制成的书签。
后来卷轴书改成折装,牙签变薄了,用骨片或纸板制成,有的还在薄片上贴上一层有花纹的绫娟,于是原本插在卷轴内的牙签变成了夹在书内的书签。宋朝以后,读书人对书签越来越讲究,喜欢手写一些座右铭之类的句子在上面,书签式样也基本定型,与现代所使用的书签大体相同。
345.什么是“六艺”
“六艺”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地官·保氏》中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礼是礼节。五礼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
乐是音乐。六乐指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等古乐。
射指射箭技术。五射指白矢、参连、剡注、襄尺和井仪。白矢是指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指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指箭射出去的速度快;襄尺是指“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指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御是指驾驭马车的技术。五御包括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和逐禽左,意思是,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过通道而驱驰自如,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书是指书法。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数是指算法。九数即九九乘法表。
346.中国最早的自动计程车始于何时
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种自动计算里程的马车,就是东汉张衡发明的计里鼓车。这种车的顶上有个小木人,手中握有鼓锤。马车每行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锤,敲响前方的小鼓,所以称之为“计里鼓车”。
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小木人的手上有线连着一个齿轮,齿轮又连着另一个齿轮,形成一套减速齿轮组。这套减速齿轮组又连着车轮。车辆启动时,车轮就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带动小木人。小木人则在车轮转到一定圈数时敲一次鼓。因为每敲一次鼓车,轮转的圈数都是固定的,所以可以起到计算里程的作用。
347.司母戊大方鼎是如何铸造的
司母戊鼎是商后期(约公元前十四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原器1939年3月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此鼎形制雄伟,重达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造型雄伟,花纹华丽,腹部铸有蟠龙纹和饕餮纹,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为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经有关专家分析研究,司母戊鼎仍然是用传统的浑铸法整体铸造出来的。铸造前,先用陶土塑模,然后翻范,范分腹范、顶范、底范和洗口范。范制好后,组合成铸型。司母戊鼎的鼎足是与整个铸型连为一体的。其中三个鼎足作为浇铸时的浇铸口,一个鼎足作为排气口。铸造时,将大型熔炉置于铸型鼎足的外侧,当熔炉中的青铜熔化之后,将铜汁从三个鼎足口的洗口范上慢慢往铸型里灌注,待鼎身铸好后,再在上面安模、翻范,浇注鼎耳。
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所需金属料在1000公斤以上,且必须有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朝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348.古人所说的“丰碑”有什么用途
在古代,丰碑有三种用途。
第一种用途是作为下葬工具。《礼记·檀弓下》有“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的记载。这里所说的丰碑是古代殡葬天子或诸侯时,用以下棺的工具。秦朝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朝以后才改用石头。后来,普通人也在自己亲人的坟前立石头,并有人开始在光秃秃的石头上刻字记录父辈的功绩,这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墓碑。
第二种用途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对此的注释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
第三种用途是纪功颂德。《南史·王琳传》:“丰碑式树,时留堕泪之人。”
349.古人上学需要多少年
《礼记·学记》中有“比年入学,中年考核。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段话说的是西周时官学的学制,是每年入学一次,隔年考核一次。第一年考察辨明志向,第三年考察是否专心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察是否博学和亲近师长,第七年考察是否有独立见解和择友能力。这些都达到了,就是小成。如果九年触类旁通,坚强而不违背师训,就是大成。可见西周时的官学至少要学习九年。
两汉太学并无对学习年限有明确的规定,但考试却是十分严格。西汉时,每年考试一次,方式是“设科射策”,类似今天的抽签答问。考试结果分甲、乙两科,以区别程度高低。如果学生属于下材或有一种经书不通,就会被勒令退学。东汉中期改为每两年考试一次,通过者授予官职,未通过者留下继续学习。
隋唐官学学习年限为九年,书学和律学为六年。考试分旬考、岁考和毕业考三种。旬考内容为十日之内所学课程,不及格者要受罚;岁考内容为一年之内所学课程,不及格者留级;毕业考及格则取得科举资格。“若九年学而无成者亦令其退学”。
北宋王安石在太学实行“三舍法”,即将生员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等级。生员必须依照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平时有品行(“行”)和学业(“艺”)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师举行私试,每年由学校举行公试,合格者就可依次升舍。
元朝将学生分为三等六斋,学生通过考核获得积分逐级升斋。明朝仍然沿用元朝的积分制。入国子监就读的学生必须先入低级班。一年半以后,“文理通者”升中级班。再过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升入高级班。高级班采用“积分制”,学生按月考试,一年积满8分为及格,就可以待补为官。清朝以后,积分制已名存实亡,入监读书只是熬年头了。
350.古代书院是干什么的
“书院”之名始于唐朝。据史书记载,唐朝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中央政府设立的藏书、校书之所,如丽正修书院、集贤殿书院;还有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供人读书、治学的地方。
书院虽形成于唐末,但直到宋朝才大量盛行。书院创设之初,纯属私人讲学的性质。宋王朝为了把书院掌握在政府手中,加强朝廷对书院的影响和控制,经常采用赐匾、赐书、赐学田等手段。北宋的著名学者,如胡瑗、孙复等人多在官学任教。南宋的著名学者也多在书院讲学。名师在书院讲学,提高了书院的教学质量,扩大了书院的影响,不仅使旧有的书院在规模上进一步扩大,也诱发了新书院的萌生。
基于以上原因,书院这种特殊的教育形式从宋朝开始不断发展壮大,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教育的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