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的一个晚上,郭黑儿刚从哨位上回来,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听到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了喧天的锣鼓声和排山倒海的口号欢呼声。这阵势,跟去年九大召开时的隆重气氛差不多。不过去年是在偏远的农村,如今是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首都北京。
第二天吃早饭时,从收音机的新闻节目中得知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消息。对这样的新闻,郭黑儿并没有觉得有多么的振奋,就跟以前听到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南京长江大桥建出通车一样平常。
五一节到了。北京的天气开始变得暖和起来,人们脱去了厚厚的冬装,穿上了夏季的单衣。布谷声声,蝉鸣阵阵,杨树槐树柳树吐出了新绿,古老的北京显得更加生机盎然。
郭黑儿向分队长请了假,约上四川老乡李德洪,进城游览照相。这是郭黑儿入伍半年多以来第一次进城玩耍。
他们从北楼步出发,沿着万寿路向南,在万寿路邮电局左侧的一条大路向东,就到了公主坟1路车起点站,等候公共汽车的到来。
那时复兴路正在修建从北京站到苹果园的地下铁路,复兴路两边的路面挖下去一个个深深的土坑,工人们正在开着翻斗车忙碌着浇筑坑道。
公共汽车站的南面,有一栋非常抢眼的飞机样式的楼房建筑,一打听,才知道那是空军司令部的办公大楼。郭黑儿觉得,这样的建筑太形象化了。在复兴路这一带,住着不少的部队机关。像海军司令部,总后勤部,解放军总医院,二炮招待所什么的,在这条路上,在公共汽车里,所见到的差不多都是穿着草绿色军装的男女军人。
坐在汽车里,郭黑儿的眼睛有点不够使唤了。宽阔笔直的大街,一眼望不到尽头,比起家乡场镇的小街和门前的田坝不知道宽敞到哪里去了。后来郭黑儿才知道,这条连接天安门广场的北京著名的东西长安街,往东延伸到建国门,向西辐射到古城,全长好几十公里呢!大街两旁的风光,特别是军事博物馆广播大厦,下大上小宝塔般的哥特式的建筑,电报大楼那清脆悦耳的东方红乐曲,民族文化宫那中西合璧式的建筑风格,无不吸引着郭黑儿的眼球。
汽车来到新华门,大门两旁站着四个铁柱一般的警卫战士。你看那些哨兵站的军姿,可谓威风凛凛,真正站出了中国军人的军威国威,简直令人敬而生畏。
听老战友们说,新华门就跟以前的大明门大清门一样是中国人的国门,站新华门的这些警卫战士,是从中央警卫团里面精选出来的特别人材。他们不但个子在1。8米以上,个头一样,而且长相也要差不多,比迎接外宾的三军仪仗队的要求还要高得多呢!
在新华门的哨位上,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有一位老外,见到站在这里一动不动甚至连眼睛都很少眨一下的警卫战士,不敢相信这些是站着的活人,就走上前去用手在一位战士的眼前晃来晃去,这位战士很友好地微笑了一下。这时,从大门内闪出来一位带班的警卫战士,他知道这是老外的好奇没有其它的用意,只有好言相劝。老外这才相信这些站岗的原来都是一个个大活人啊!
按新华门的警卫规则,站门岗的不直接负责处理发生的一切事情,一般情况下禁止一切车辆行人通行,有什么事都由大门内的值班警卫处理。其实在新华门站哨,跟放在大门两侧的摆设差不多。
还有一次,有一位来京上访人员要找中央领导告状。他在新华门和红墙外不知道徘徊了多少天,见到大门两旁站岗的威武雄壮的警卫战士,就是不敢走近前去。一天夜里,他趁红墙外的游动哨不注意的时候,爬上墙外的一颗大树,跳上红墙。可是,看到中南海内的内卫哨和来来往往的游动哨,他就是没有胆量跳进去。他就顺着红墙悄悄地来到新华门的门楼上,等待时机进入中南海。三天过去了,带在身上的干粮也吃完了,他还是没有找着有利时机。等啊等啊,他实在饿得不行了,想跳下去又不知道这些警卫战士会不会开枪将其击毙,如果被打死了,那不就冤上加冤了,这样也就完全失去了上访的意义;不下去吧,又饿得受不了。他左思右想,突然发现堆放在门楼上的彩旗旗杆,他从中抽出一根旗杆,走到挂在门楼上的国徽前,当当地敲响了国徽。这清脆的声响被新华门的值班警卫听到了,凭多年警卫工作的经验,哨兵们知道门楼上有了警情,立即按响了警铃。不多时一队全副武装的警卫战士,冲上了门楼,这才发现一位上访者模样的男子正在敲打门楼的国徽。警卫战士立马将其抓了个正着,扭送到了当地派出所。上访者终于找到了下楼的台阶,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流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