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是人人可以提的。譬如有人提出骇人听闻的假设也无妨。假设是愈大胆愈好。但是提出一个假设,要想法子证实它。因此我们有了大胆的假设以后,还不要忘了小心的求证。比如我考证《红楼梦》的时候,我得到许多朋友的帮助,我找到许多材料。我已经印出的本子,是已经改了多少次的本子。我先要考出曹雪芹于《红楼梦》以外有没有其它著作?他的朋友和同他同时代的人有没有什么关于他的著作?他的父亲、叔父们有没有什么关于他的记载?关于他一家四代五个人,尤其是关于他的祖父曹寅,有多少材料可以知道他那时候的地位?家里有多少钱,多么阔?是不是真正能够招待皇帝到四次?我把这些有关的证据都想法找了来,加以详密的分析,结果才得到一个比较认为满意的假设,认定曹雪芹写《红楼梦》,并不是什么微言大义;只是一部平淡无奇的自传——曹家的历史。我得到这一家四代五个人的历史,就可以帮助说明。当然,我的假设并不是说就完全正确;但至少可以在这里证明“小心”求证这个工夫是很重要的。
现在我再举一个例来说明,方才我说的是先是发生问题,然后是解决问题。要真正证明一个东西,才做研究。要假设一个比较最能满意的假设,来解决当初引起的问题。譬如方才说的《红楼梦》,是比较复杂的。但是我认为经过这一番的研究,经过这一番材料的搜集,经过这一番把普通人不知道的材料用有系统的方法来表现出来,叙述出来,我认为我这个假设在许多假设中,比较最能满意的解答“《红楼梦》说的是什么?有什么意思?”
方才我提到一部小说,恐怕是诸位没有看过的,叫做《醒世姻缘》,差不多有一百万字,比《红楼梦》还长,可以说是中国旧小说中最长的。这部书讲一个怕老婆的故事。他讨了一个最可怕的太太。这位太太用各种方法打丈夫的父母朋友。她对于丈夫,甚至于一看见就生气,不但是打,有一次用熨斗里的红炭从她丈夫的官服圆领口倒了进去,几乎把他烧死;有一次用洗衣的棒槌打了他六百下,也几乎把他打死。把这样一个怕老婆的故事叙述了一百万字以上,结果还是没有办法解脱。为什么呢?说这是前世的姻缘。书中一小半,差不多有五分之一是写前世的事。后半部是讲第二世的故事。在前世被虐待的人,是这世的虐待者。婚姻问题是前世的姻缘,没有法子解脱的。想解脱也解脱不了。结果只能念经做好事。在现代摩登时代的眼光看,这是一个很迷信的故事。但是这部书是了不得的。用一种山东淄川的土话描写当时的人物有一种诙谐的风趣的;描写荒年的情形更是历历如绘。这可以说是世界上一部伟大的小说。我就提倡把这部书用新的标点符号标点出来,同书局商量翻印。写这本书的人是匿名,叫西周生。西周生究竟是什么人呢?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假设;这个假设可以说是大胆的。(方才说的,我对于《红楼梦》的假设,可以说是小胆的假设。)我认为这部书就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写的。我这个假设有什么根据呢?为什么引起我作这种假设呢?这个假设从哪里来的呢?平常的经验、知识、学问,都是给我们假设用的。我的证据是在《聊斋志异》上一篇题名为“江城”的小说。这个故事的内容结构与《醒世姻缘》一样。不过《江城》是一个文言的短篇小说;《醒世姻缘》是白话的长篇的小说。《醒世姻缘》所描写的男主角所以怕老婆,是因为他前世曾经杀过一个仙狐,下一世仙狐就转变为一个女人做他的太太,变得很凶狠可怕。《聊斋志异》里的短篇《江城》所描写,也是因为男主角杀过一个长生鼠,长生鼠也就转世变为女人来做他的太太,以报复前世的冤仇。这两个故事的结构太一样了,又都同时出在淄川,所以我就假设西周生就是蒲松龄。我又用语言学的方法,把书里面许多方言找出来。运气很好,正巧那几年国内发现了蒲松龄的几部白话戏曲,尤其是长篇的戏曲,当中有一篇是将《江城》的故事编写成白话戏曲的。我将这部戏曲里的方言找出来,和《醒世姻缘》里面的方言详细比较,有许多特别的字集成为一个字典,最后就证明《醒世姻缘》和《江城》的白话戏曲的作者是同一个小区域里的人。再用别的方法来证明那个时代的荒年;后来从历史的记载里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考证完了以后,就有书店来商量印行,并排好了版。我因为想更确实一点,要书局等一等;一等就等了五年。到了五年才印出来。当时傅先生很高兴——因为他是作者的同乡,都是山东人。我举一个例,就是说要大胆的假设,而单只假设还是不够的。后来我有一个在广西桂县的学生来了封信,告诉我说,这个话不但你说,从前已经有人说过了。乾隆时代的鲍廷博,他说留仙(蒲松龄)除了《聊斋志异》以外,还有一部《醒世姻缘》。因鲍廷博是刻书的,曾刻行《聊斋志异》。他说的话值得注意。我经过几年的间接证明,现在至少有个直接的方法帮助我证明了。
我所以举这些例,把这些小说当成待解决的问题看,目的不过是要拿这样人人都知道的材料,来灌输介绍一种做学问的方法。这个方法的要点,就是方才我说的两句话:“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如果一个有知识有学问有经验的人遇到一个问题,当然要提出假设,假定的解决方法。最要紧的是还要经过一番小心的证实,或者否证它。如果你认为证据不充分,就宁肯悬而不决,不去下判断,再去找材料。所以小心的求证很重要。
1962年2月24日,胡适逝世,台湾万人空巷的送殡场面。
时间很短促,最后我要引用台大故校长傅先生的一句口号,来结束这次讲演。他这句口号是在民国十七年开办历史语言研究所时的两句名言,就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这两句话前一句是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一句,后一句是傅先生加上的。今天傅校长已经去逝,可是今天在座的教授李济之先生却还大为宣传这个口号,可见的确是我们治学的人应该注意的。假设人人能提,最要紧的是能小心的求证;为了要小心的求证,就必须:“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今天讲的很浅近,尤其是在座有许多位文史系平常我最佩服的教授,还请他们多多指教。
【点评】
学问源于发现问题和解决困难,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寻找方法的过程。胡适认为,最好的研究方法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即搜证据(材料),大胆假设,然后小心求证。胡适就是这样研究《红楼梦》的。
大胆假设,从自己的既有知识和经验中来,有书本知识,有生活经验,有理论,有实践。所有的这些材料,都可以成为我们假设的证据,为日后的求证服务。具体步骤是:从假设中选择出最有助于问题解决的那个,然后一步步求证,从而解决问题。能证明假设正确,才能站得住脚。假设是前提,求证是关键。而且这个过程是反复实验的,工作要严谨扎实。胡适用好几年求证《醒世姻缘》《红楼梦》,证明自己的假设,因此他探出一条新路。
胡适认为,假设越多越好,越大胆越好,材料多,选择余地大;大胆,就是更自由更有创造性,有助于求证、解决问题。胡适研究《红楼梦》,搜集了众多材料;他研究《醒世姻缘》,大胆假设作者是蒲松龄。如果证据不足,宁可悬而不决,暂且搁浅,也不草下结论。要继续搜集材料,重新假设、重新求证。
假设不难,人人可提,但求证不易,如何求证最关键。发现问题不难,关键是解决问题。求证需要下真功夫。胡适认为,傅斯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正是这种真功夫的体现,故以此勉励广大年轻学者。
胡适的《醒世姻缘》《海上花列传》考证,虽是学术之举,但对张爱玲产生过重要影响。张爱玲在上海上中学时,就读过家中藏的《胡适文存》,并喜欢看他考证、作序并极力推荐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和《海上花列传》。可以说她从小就是胡适的粉丝,20世纪40年代,她还写过评论《诗与胡说》。1955年11月,张爱玲从香港写信给在美国的胡适,并寄去她的小说《秧歌》请教他,并在信中说:“很久以前我读到您写的《醒世姻缘》与《海上花列传》的考证,印象非常深……前后不知看了多少遍,自己以为得到不少益处。”之后,当她与胡适在美国结识为忘年交后,面对胡适,她仍有“如对神明”之感觉。
胡适有句治学名言,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1962年胡适去世时,北大校友联名送上挽联:“大胆假设,老师没有死啊;小心求证,我们还是哭了。”令人唏嘘。其实,岂止是做学问,做任何事情,都该有一种“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思想。胡适的这个思想已经成为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链接】
台湾30万人送别胡适
1962年2月24日,台湾“中研院”在蔡元培纪念馆召开第五次院士会议。下午的酒会上,海内外学人济济一堂,主持人胡适难掩兴奋。他忘记了夫人江冬秀会前要他少喝酒的提醒,在发言中说了许多情绪激动的话。下午6点20分,酒会刚宣布结束,胡适微笑着和客人谈话时心脏病复发,与世长辞。
胡适猝然而逝的消息,立刻从台北传出,举世哀悼。蒋介石颁赠“智德兼隆”匾额,并亲自撰写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台湾“中研院”著名学者毛子水先生为胡适墓撰写碑文:“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虑,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在胡适公祭典礼当天,台湾约30万人为他送别,其中有朋友,有达官显贵,有文人雅士,更有许多布衣白丁,大家自发地走在一起,送别这位大师。面对如此送殡和路祭场面,江冬秀对儿子胡祖望长叹一声:“祖望啊,做人做到你爸爸这样,不容易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