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瑞典代表誓不与教皇特使坐在同一个谈判桌上,所以和谈在相隔30英里远的两个小城同时进行。所有“三十年战争”的参与者中,恐怕只有瑞典人的信仰,还称得上纯粹。经过两年的谈判,1648年秋,疲惫不堪的交战各方终于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但在最后的合约签订之前,还是发生了一段插曲,西班牙为了不希望法国成为最大赢家,主动与荷兰讲和,承认其独立。荷兰人为了这一天,战斗了整整八十年。为此,法国拒绝与西班牙在最后合约上签字,他们的战争状态又持续了10年。多边矛盾演变成了双边对抗,最后西班牙难逃一败,荷兰也受此殃及,蒙受法国的蹂躏。
“三十年战争”除了带来末日的恐怖,几乎没有改变任何事情。没有遭到战火过境,付出人员损失最小的法国,成为这场几乎使德意志濒临地狱的漫长战争的最大受益者。他的边界向东推进,但这并不是法国最在意的,他唯一的目的就是使神圣罗马帝国继续分崩离析,哈布斯堡家族永无翻身之日。实际上,“三十年战争”蹂躏德意志土地时,战场上的每一天均使法国受益。
德意志的信仰格局再一次被确定,在强权国家出现之前,这块灾难深重的土地,只能维持分裂。在法国的左右下,瑞典获得了德意志北部沿海地区,自此成为波罗的海霸主。此外法国还特意扶植德意志东北部的霍亨索伦家族,使其获得大片土地,能够与哈布斯堡家族抗衡。可是200年后,普鲁士在这个根基上崛起,并使法国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和约》还在文字上承认了荷兰和瑞士脱离帝国,获得独立地位,并得到全欧洲的认可。加尔文信仰也因此获得合法地位,其信徒与路德宗教徒享有同等的权利。
西班牙衰败的趋势已成定局,甚至连近在咫尺的葡萄牙独立,也感到无能为力了。这个因哥伦布的伟大发现而迅速崛起的大帝国,在150年里,从辉煌跌落至谷底,彻底退出欧洲的核心。100年前,弗朗西斯一世还曾是查理五世皇帝的阶下囚,而现在法国取而代之,成为欧陆的霸主,路易十四,是个多么幸运的孩子啊。
罗马教廷的声音呢?鸦雀无声可不是它的风格,但是教皇的话语已失去威严。无论在刀光剑影的战场,还是在暗藏杀机的谈判桌上,天主教会都已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完全是各个主权国家之间的妥协,每个国王都已经意识到,信仰什么已不重要,国力才是王权的根本。
教皇特使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英诺森十世形容此合约为“无效的、错误的、对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会有一点影响和结果。”他的总结有一部分是正确的,但是获胜国家没有理会罗马的抗议。自1555年以来,天主教会的声音已经开始微弱,以往由它左右战争进程,获得最大利益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欧洲的政治舞台上,罗马已彻底沦为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