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让这个国家被异端分子污染,不如减少些人口,这样才能更好的服侍上帝。
——西班牙女王 伊莎贝拉
东面的巴尔干,西面的伊比利亚,犹如欧洲的两只脚,失去一端,欧洲则如同跛子,难以自如的行走。在千年的中世纪里,欧洲时常处于这种别扭的状态中,伊比利亚被穆斯林占据,巴尔干在100年中即被土耳其帝国一口口的吞噬。不过令基督徒们感到一丝欣慰的是,他们从未放弃对伊比利亚半岛的收复,终于在时隔700年后,重新占领这片属于欧罗巴的故土。
711年,盘踞在伊比利亚的西哥特王国被穆斯林大军征服,半岛上大片土地被插上了星月旗帜,幸存的基督徒们撤往北部山区,先后建立了阿斯图里亚和那瓦尔两个小王国。随后穆斯林的北上步伐终止于法兰西中部,查理.马特保护了脆弱的西欧免遭异教徒的践踏。
伊比利亚半岛突兀的地势造就了其内陆地区相对干燥的气候,使这里更适合放牧,而不是农耕。穆斯林如同发现一片乐土,于是他们打算世世代代居于此地,倭马亚王朝开始了穆斯林在半岛上的生活。基督徒们称这些生活在欧洲和北非的穆斯林为摩尔人。
在穆斯林以军事征服的方式来到伊比利亚之前,另一支从西亚地区流散至此的民族,已经在半岛上生活了一段时间,摩尔人把这个以经商谋生的民族称作“拉丹人”。他们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同属闪族,在《圣经》中,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犹太人很快发现,伊斯兰信仰较之基督教更加包容,伊比利亚也成为各个民族和信仰可以和睦相处的国度,基督徒也涵盖在内。
比利牛斯山以北,正处在推行唯一信仰的时代,异教徒是天生的仇敌。778年,查理曼大帝出兵南下,欲收复失地,却遭遇失败。在撤退途中,一支断后的法兰克军队在比利牛斯山的峡谷中遭遇当地巴斯克人的偷袭,查理曼的心腹爱将,也是他的侄子罗兰不幸阵亡。后人据此编撰了一部著名的英雄史诗——《罗兰之歌》,这部影响深远的史诗孕育出了西欧的骑士文学和风尚。后来查理曼再度率军南征,收复了半岛东北部的一些土地,在那里建立“西班牙边区”,以作为基督徒与穆斯林的缓冲区。
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西欧的基督教王国深陷分裂和彼此倾轧,德意志和罗马教廷的斗争成为这一时期的重头戏。没有外界干扰的伊比利亚半岛上,则是一派富足与祥和,信仰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只要尊重穆斯林政权,不公开诋毁先知穆罕默德,基督徒和犹太人可以获得与摩尔人平等的社会地位,甚至通婚,共享太平。
随着整个阿拉伯大帝国的衰落,进入11世纪后,伊比利亚的穆斯林王朝也难免陷入分裂,多达23个小王国犬牙交错般的盘踞在这块不大的半岛上。而此刻西欧已经复苏,蜗居在北部山区的基督教小国开始慢慢将势力向南扩展。
910年,阿斯图里亚王国占领莱昂,改称莱昂王国;
940年,比利牛斯山两侧建立了那瓦拉王国;
1037年,卡斯提王国建立在新收复的土地上,并兼并了莱昂王国,其南部疆域已延伸至西哥特故都托莱多,成为半岛上最有实力的国家;
“西班牙边区”逐渐演变成阿拉贡王国,也开始不断的向南扩展版图。
十字军战士还未踏上东征之路时,在走向孔波斯特拉朝圣的虔诚基督徒中,逐渐萌发出收复伊比利亚半岛的信念,在信仰的感召下向南方涌来,圣战思想逐渐形成。106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参加西班牙圣战的人将获得大赦,于是法国的骑士们成群结队的向南方的半岛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