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前201—前169),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汉文帝初年,官至太中大夫,因被权贵中伤,出为长沙王太傅。四年后,又被召为梁怀王太傅。怀王堕马死,谊自伤为傅无状,郁郁而死。著有《新书》十卷,后人辑有《贾长沙集》。现有《贾谊集》(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行世。
过秦论(节选)
秦孝公据觳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殁,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横,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伏。弱国入朝。
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倪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成阳。销锋鍉,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谿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秦王既没,馀威振于殊俗。然陈涉甕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倪起阡陌之中,率疲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话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鉴赏】
此文选自《贾谊集》,原题《过秦》上、中、下。现据通行本改题为《过秦论》,且合一论之。
贾谊的这篇政论文详尽地论述了秦削平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以及从强盛走向衰亡的过程,对秦的失败加以总结,目的是为汉文帝的政治改革提供借鉴,提醒汉统治者应从秦的灭亡中吸取教训。
全文原分三部分。此处所选的第一部分总论秦得天下的形势及其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追溯到秦孝公时,商鞅的变法使秦由弱国逐渐走向强盛,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紧接孝公之后的惠王、武王时代,是诸侯争霸、相互倾轧的阶段,其他六国虽有诸如忠信宽厚的四公子助扶,有苏秦、乐毅、孙膑、吴起之流的谋划、努力,仍然不能遏制秦国的扩张和日益稳固的霸主地位。到了秦始皇登基之时,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终于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之后,秦始皇采取了“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的专制统治,自以为建下了“子孙帝王”的万世基业。但是,秦王朝在始皇死后的短短几年之后便走向了灭亡。究其灭亡的主要原因,作者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此文大量引征史实,运用排比、比喻、铺陈渲染,气势豪迈,富于文采。结构上,全文叙事多于说理,在充分剖析史实的基础上引出结论,颇具说服力,具有严密而纵横驰骋的特点,既有战国散文之遗风,又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开创了中国散文中“史论”体裁的先河,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