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凯带着满足和不安离开了周家庄,周世平一再表态,不会在京城惹麻烦。周元凯内心深处的担心不敢说出来:皇上这是在将周世平当枪使,一旦触及京城中权贵的利益,失去皇家支持的周世平将死无葬身之地,周元坤、周元瑜的悲剧还在眼前,周元凯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周家将来的希望周世平重蹈覆辙。
周世平在周家庄多陪了晴怡几天,此去京城,将面临怎样的惊涛骇浪,周世平心里没底,也许是细风和雨,暗藏杀机,也许是雷霆万钧,你死我活,也许是天下太平,相安无事。周世平很珍惜在周家庄的这些日子,大战之前的宁静是异常宝贵的,养精蓄锐的道理,周世平还是明白的。周世平有些愧疚,父亲、母亲根本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形势,恐怕他们知晓的时候,已经是针尖对麦芒,不可收拾的局面了。
巨大的挑战刺激着周世平,从未经历这些事情的他,有了一股豪气,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周世平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残酷的现实,会令人有如此大的改变。
坤元13年11月15日,周世平离开周家庄,赶赴京城上任,从此踏上了一条无法预料的争斗之路。
辉州下辖11县,因为是京城所在地,府衙的品轶和各省是一样的,府尹的权力,表面上看来很大,京畿之地的赋税、治安、司法、钱粮,百姓的吃喝拉撒,京畿的发展,等等,都要管,实际上,府尹处处受到钳制,京城中的王公贵族太多了,特别是皇室子弟、世家子弟,哪家的父辈都是一品、二品大员,随便找个难题,府尹便受不了,所以,辉州府尹这个职务,一般人躲之不及。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府尹不能插手军中事宜,京城附近有大量驻兵,都是为了保卫京城、保护皇上的,这些军士,平日里趾高气扬,军中将领更是不可一世,除了皇上和朝中重臣,以及世家,寻常人等,根本不放在眼里。
辉州府属于朝廷管辖的官吏一共11人,其中,府尹一人,正3品,府丞一人,正4品,治中一人,正5品,通判三人,正6品,推官一人,从6品,儒学教授一人,从9品,经历一人,从7品,知事一人,从8品,照磨一人,从9品。训导、检校等,都属于未入流的吏员。府衙的吏员有500余人,分布在府衙、通判衙门、巡捕房等地方。至于京畿11县的,就更多了。
唐昌旭是坤元9年担任辉州府尹的,多次向皇上恳求致仕,均未得到批准,唐昌旭其实很有能力,不过,掉到京城这个泥塘里,天大的本事,亦无法施展。唐昌旭不过50岁的年纪,担任辉州府尹5年,头发全白了,唐昌旭亦想投靠一方势力,可惜,他做不到,皇上、丞相都看着他,他无法选择,除了刚上任时,抱有一番热血,后来几乎就是傀儡了,纯粹的和稀泥。每次有人到大堂告状,唐昌旭都是胆战心惊,害怕处理不慎,便招惹到了哪方得罪不起的势力,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唐昌旭后来学聪明了,所有事情,都推给下属去办理,这些下属可没有那么多的顾忌,明目张胆投靠世家,讨好纵容权贵,几年下来,表面平静的京城是乌烟瘴气,一塌糊涂。
唐昌旭得知自己被准予致仕的消息之后,竟然是喜极而泣,他一直担心,在辉州府尹这个位置上时间长了,不得好死,明显就是在混日子,皇上、世家、权贵各怀心思,都不满意,唐昌旭也是无可奈何。唐昌旭对继任的周世平也挺为同情,周世平年轻,是坤元11年的探花,在山南省干得不错,本来是大有前程,好好的,来京城趟什么混水。
唐昌旭已经顾不上什么,一直在府衙里,等着周世平的到来。
坤元13年11月20日,周世平到了京城。照例,周世平先到皇宫,拜见皇上,然后是岳丈睿亲王,还有左都御史何旭凯大人。
养心殿。
姬芈悦看着年轻的周世平,目光里充满了期冀,不过周世平看不到或者是不敢大胆看罢了。姬芈悦对周世平充满希望,却又不愿意周世平在京城这块土地上折戟,两种复杂的心思充斥,令姬芈悦一时间不好说什么了。
“周爱卿,朕让你出任京兆府尹,是寄予厚望的,你可不要让朕失望啊。”
“臣辉州府尹周世平谨遵圣谕,为皇上尽忠,为大周朝廷效力,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大意。”
“周爱卿,京畿之地,人蛇混杂,错综复杂,朕希望你大胆管理,开创一番不世之伟业,今后,若是有为难之处,朕为你撑腰。”
“臣一定鞠躬尽瘁,不负皇上重托。”
“周爱卿,就任京兆府尹时,可否考虑官吏人选啊?”
周世平终于盼来了皇上这句话,前面的说法,都是虚的,他周世平不可能随时见到皇上,就是有什么麻烦,也难以找到皇上撑腰,估计有的时候,皇上唯恐躲之不及。皇上全面更换京兆府的官吏,本来是对周世平的信任,但这信任是双刃剑,如此做法,好处是周世平能够很快施展拳脚,署理政务过程中,暂时不必心内鬼和内耗,不利的方面大些,更换官吏,别人只会将这笔帐算到周世平的身上,矛盾一触即发,周世平甚至没有缓冲时间。周世平想了很久,不换官吏,肯定是不行的,说不定不需要世家、朝廷大臣出手,自己就葬身在下属的手里了,无所谓,这些麻烦迟早是要来的,好比那脓疮,早些挤破,挖掉坏肉,忍过一阵子疼痛,也就过去了,若是怕疼,慢慢悠着,到时候就有性命之忧了。
“皇上,臣对京兆府衙官吏是有考虑,这是臣列出的名单,还请皇上圣裁。”
秦公公接过奏折,呈给了姬芈悦。
姬芈悦仔细看了名单,名单上足足有70余人,不过,大都是府衙吏员,真正的官员不多,几个熟悉的名字进入姬芈悦的眼里,谭振、柳牧均、鲁劲奎、蒋义宏、宋国章、周青书,这些人都是周世平的心腹。
不过一刻钟,姬芈悦开口了:“京兆府衙的官吏,朕还是这么说,周爱卿推荐,朕系数照准,不过,周爱卿,你这里面怎么没有推荐通判啊?”
“皇上,通判乃是中央官吏,负责有监察京兆府衙官吏之职责,臣不敢妄断。”
“周爱卿,你考虑很是周全,放心,殿试之后,朕给你派几个通判来。”
“臣谢皇上隆恩。”
从养心殿出来,周世平不惊不喜,京兆府的通判,周世平可以肯定,就是穆家子弟,周世平早有这想法,穆家不可能躲在后面,出任京兆府通判,意味着到了最前线,躲无可躲,用世家抗衡世家,最好的选择,傻子才会不做。
周世平接着去了睿亲王府,睿亲王爽快许多,没有什么废话,看见周世平身后的穆忠等人,睿亲王笑了,起码,女婿的安全有保证了。睿亲王一再嘱托周世平小心行事,要么不做,要么斩尽杀绝,不留后患。睿亲王的支持是实实在在的,当即将府里的幕僚蒋松华派到了周世平身边,蒋松华30来岁,看上去就是一个文弱书生,可一双眼睛不简单,偶尔闪现出来的光华,令人不敢直视。周世平明白蒋松华的分量,准备以师礼待蒋松华,被蒋松华坚决拒绝了,最后,两人各退一步,以兄弟相称。
蒋松华给周世平出了第一个主意:请求朝廷妥善安置现任的京兆府衙的官吏,一定不能让他们心存怨气。
周世平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蒋松华是睿亲王介绍的,周世平立刻将其视为肱股,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一位明白人意味着什么,周世平太清楚了。
周世平将准备到京兆府衙的人视为4类,一类是最重要的、需要长期依靠的,比如说蒋松华、谭振,蒋松华就不用说了,谭振是军人出身,本身就有一股豪气,和周世平之间已经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周世平的隐秘事情,谭振大都知晓,而且毫不犹豫出力相助,可以说,蒋松华和谭振都是世家、权贵拉不动、诱惑不了的人物;二类是家人,可以放心大胆使用,但这些人只能按指示行事,比如说周青书、宋国章、周祥瑞、周富贵,周世平同样不担心这些人背叛;第三类是一起共事的官吏,这些人明白周世平的想法,用起来很顺手,但是,要时不时敲打,到了京城,周世平不敢保证这些人永不变心,毕竟世家、权贵的力量太强大了,比如说柳牧钧、鲁劲奎、蒋义宏,第四类是府兵,50名府兵都是穷苦出身,俱是府兵中的精英,这些人除了周世平、谭振,谁都不认,用起来很是顺手,可是把握不好,这些人也会闯下大祸。
周世平和蒋松华进行了长时间交谈,周世平向蒋松华毫无保留介绍了自己所有的人手,包括每个人的特点、长处和不足,蒋松华非常感动,读书人都有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蒋松华不假思索,便提出了第一条意见:请求朝廷妥善安置现任的京兆府衙的官吏。蒋松华的理由很简单,这些官吏虽说是不称职,可不是他们的错,上官无所作为,却要下属承担责任,谁都会动歪心思,妥善安置这些人,有两大好处,一是安抚了人心,不会引起波动,二是堵住了他人的嘴,那些想找事的人,暂时没有理由发作。周世平非常赞同蒋松华的提议,随即按照蒋松华所言,写下奏折,上奏皇上。
周世平还有诸多考虑,京畿之地的管理情况肯定不好,否则,皇上不会让自己来,更不会允许自己挑选官吏,京城是大周之根本,不能出一丝一毫的乱子,否则,方方面面都不好交差,也就是说,自己的动作不能过于激烈,温水煮青蛙才是上策,可京城里的那些人会给自己这个机会吗。
新官上任三把火,凡事都有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头来一件事情都办不好,周世平默默思索辉州府衙的事情,究竟该以什么为重点呢,除暴安良,笑话,自己不是来做包青天的,整顿吏治吗,还没有开始,便将下面的吏员都得罪了,准备着让府衙的几个官员做孤家寡人啊,改善民生吗,世家、权贵、宗族,如同几座大山,挡在面前,怕是还没有开始,就进行不下去了,如今的情况,也开始不了,维护治安、严格司法吗,若是没有人到府衙告状,总不可能到大街上去抓人告状吧。
周世平头都想疼了,依旧没有结果,豪言壮语好说,实际做起来难啊,周世平明白,今后的路很艰难。
11月24日,皇上下发圣旨,谭振任辉州府衙府丞。这道圣旨很有意思,一般人不会注意到,谭振是征边军昭武校尉,圣旨中并没有免去谭振的军职。这其实是周世平的要求,谭振保留军职,将来可以派上大用场。
吏部的敕书同一天下发:柳牧均出任辉州府衙治中,正5品,鲁劲奎出任推官,从6品,蒋义宏出任经历,从7品,宋国章出任知事,从8品,周青书出任照磨,从9品。其中,柳牧均连升两级,鲁劲奎、蒋义宏、宋国章升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