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礼让、宽容自古以来也是我们的传统品德。不以一己之心度他人之腹,而是将心比心,时刻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是善于为人处世的奥妙所在。其中,“得理也让三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处事之道。
在现实生活中,得理不饶人比没理还欺负人的现象多许多。有些人以自己得理为敲诈手段,害得他人痛苦万分,这样的人是没有宽广心胸、更是没有眼光的人,他不知道这样愚蠢的做法终究会让自己吃亏——掉在自己给自己挖好的人生陷阱里。下面这则故事最能体现这一点。
一头笨重的大象正在森林里漫步,一不小心,它踩踏上了老鼠的家,老鼠家顿时变得一塌糊涂。大象为此十分惭愧,真诚地向老鼠道歉,可老鼠却对此耿耿于怀。一天,老鼠看见大象正躺在地上睡觉,它心想:“报复大象的机会来了!虽然大象是个庞然大物,但我至少可以咬它一口,以解我的心头之恨。”可是,大象的皮特别厚,老鼠根本咬不动。这时,老鼠发现大象的鼻子,于是它高高兴兴地钻进大象的鼻子里,狠狠地咬了一口大象的鼻腔黏膜。大象突然感觉鼻子里一阵刺激,便用力打了个喷嚏,这喷嚏一下子将老鼠喷出好远,差点把老鼠摔死。
事后,一批同类们纷纷来探望受伤的老鼠,这只老鼠忍着浑身的剧痛,语重心长地对同类们说:“大家要记住我的惨痛教训啊,得饶人处且饶人。”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管自己有理没有理,得饶人处且饶人,得理也应让三分。如若反其道而行,就会使自己受到伤害。故事中的老鼠便是自作自受的典型,区区一只小老鼠却得理不饶人,不自量力,结果可想而知。
“得理”,顾名思义,就是自己拥有采取行动的充分理由或者攻击他人的得当道理。许多人以为自己得了理,便有了“理直气壮”的资本,便可以以此作为自己必胜的武器,这是一种愚蠢的想法。我们要知道,害人终究害己,给他人造成伤害的同时,自己同样不会好过。
在生活中,面对他人的过失,面对他人对我们造成的小小伤害,最好的做法便是以一颗宽广的心胸去宽恕他人,这样做,不但给了他人一次改过的机会,更使我们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升华。
得理饶人是一种大智慧。会得理饶人的人是一个真正的智者。社会如此复杂,人与人之间发生争执和碰撞是在所难免的。当有了纷争,即使认为自己是有理的一方,也应该“得饶人处且饶人”。因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理解他人、宽恕他人,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也许,有很多人会不屑此说,认为说得容易做起来难。那么下面的这则事故就会让你感受到宽恕他人其实并不难。
一辆小汽车不小心将前面的大卡车的尾灯罩碰碎了,小汽车的司机原以为这下闯下了大祸了。肯定要发生一阵争吵了,交通拥堵肯定也避免不了,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受害车辆的司机十分通情达理,说对方又不是故意的,大家在路上都不容易,下次多多注意就行了。当肇事司机将50元补偿费递给他时,他只按市价收了20元赔款,将余下的30元“补偿费”退还给了汽车司机。面对这次小小的交通事故,双方都没有为此争个你高我低,更没有恶语伤人,交通道路也没有因此而受到大的影响,很快就恢复了畅通。
这样的交通事故我们经常会看到,但是,能够如上述故事中的事故双方那般处理事情的人却很少,大家往往都会为自己车子上的一点点损坏闹得天翻地覆,争个鱼死网破。结果不但让双方心里不舒服,还给路人、给交通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对于道路上的每一位司机来说,得理饶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得理也让人三分,能够起到化解矛盾、息事宁人的良好效果,显示出了一个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也能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宽容与大度。
在前进的路途上,在努力的过程中,学会给自己、给他人留一条退路,这于人于己,都是人生道路上一个不小的收获。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中,由于性格和思想的不同,产生矛盾是难免的。这时,我们需要有“得理也要让三分”的胸怀,这样才能化解矛盾,才能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良性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对事情斤斤计较的人,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不会有人愿意与他交往;相反,一个得理饶人的人,不仅会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且还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得理也让三分,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大智慧,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能少些麻烦,多些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