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时,时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戈登沙里文上将在对国会报告里提出:信息作战将成为美军以后20年内最高的作战目标和指导思想。从其手中诞生的美军第一支也是全球第一支数字化师,美军第4师的出现也将美国的武装力量从机械化作战完成了向信息化作战的一大延伸。
美国陆军战术实验所兵种协作技术主任威廉·哈巴德说:“在利用高技术手段执行命令方面,我们取得了根本性和实质性的进展。它可以和30年代美国陆军采用履带式装甲车和无线电所带来的革命性变革相提并论。”
1997年3月,美国陆军在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进行了旅级规模的数字化部队试验演习,基本完成了数字化部队建设的概念论证和发展阶段,其着眼21世纪的陆军部队建设将在师以上部队逐步展开。在美国的带动下,德国、英国等北约国家军队和法国、以色列等军事强国也都陆续开始了陆军的数字化建设进程。
信息化作战平台
信息化作战平台是指装有大量电子信息设备,以信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坦克、火炮、飞机、舰艇等武器载体。这些作战平台是自动化指挥系统的节点,是自动化指挥系统发挥打击威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发达国家的军队已经或准备多种信息化作战平台,如M-1080型智能坦克、RAH-66“科曼奇”武装直升机、“联合先进技术”飞机等。
信息化作战平台的远程精确打击距离大大超过了操作人员的目视距离,并不受气候、地理条件的影响,其协同作战的规模、范围和精确性将大大超过非信息化作战平台所能达到的水平。
信息化下的军事指挥信息化作战平台还有足够的对抗敌方利用自己信息的能力,这就是有侦察、干扰、欺骗等功能的电子战设备,以及采用隐身技术措施等。
机器人士兵实质上是一种无人的、具有一定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的杀伤火力载体,属于无人信息化作战平台的范围。机器人士兵与信息化士兵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一部分信息化作战平台将向无人信息化作战平台方向发展。在21世纪,人们有可能见到在某种战场环境下实战用的机器人哨兵、机器人工兵、机器人步兵,甚至无人智能坦克。到大量装备之时,必将引起作战样式的重大变化。
信息化作战平台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隐身化、无人化。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往往是相反相成的。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对付各种侦察的威胁,就是采取相应的反侦察措施和手段,让敌人“看不见”、“摸不着”。于是隐形技术和隐身武器装备应运而生。
隐身化就是运用材料、结构、电子、红外光学等隐形技术,减小雷达反射面积,降低红外辐射强度,减弱噪声、缩小目视探测距离,达到提高武器装备战场生存能力的目的。目前,隐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坦克、舰船等作战平台。第三代B-2轰炸机和F-117A战斗轰炸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1平方米。第四代隐身战斗机F-22,具有全频谱隐身性能,雷达反射面积仅为0.08平方米。此外,隐身通信系统、人体隐身器、隐身军用机场等装备和设施也已研制成功。可以预见,隐身技术和隐身作战平台将给未来战场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太空化是信息化作战平台的又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信息化战争的到来,地球空间特别是太空的战略地位日益提高,航天飞机、载人飞船、空间站、卫星等空间平台的发展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广泛应用,为开辟太空战场奠定了基础。反导系统、反卫星武器的相继问世,必将把未来作战引向外层空间。这些新型作战平台将对航空航天一体化作战产生革命性影响。
知识点数据恢复
当存储介质出现损伤或由于人员误操作、操作系统本身故障所造成的数据看不见、无法读取、丢失。工程师通过特殊的手段读取却在正常状态下不可见、不可读、无法读的数据。现实中很多人不知道删除、格式化等硬盘操作丢失的数据可以恢复,以为删除、格式化以后数据就不存在了。事实上,上述简单操作后数据仍然存在于硬盘中,懂得数据恢复原理知识的人只需几下便可将消失的数据找回来,不要觉得不可思议,在了解数据在硬盘、优盘、软盘等介质上的存储原理后,你也可以亲自做一回魔术师。
信息战的利弊
尽管信息战主要是通过社会或军队的信息网络来实施的,但从根本上看,这种作战样式涉及的主要不是卫星、电缆和计算机,而是人,是人的信息系统和决策行动。信息战仍是一种心智战,掌握信息的优势只是取得胜利的一个因素,能否取得战争的彻底胜利,说到底还得取决于战争双方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仅就信息领域来说,发达国家是否一定能够掌握住未来战争中的制信息权,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怀疑。
美国国防大学信息战专家马丁·利比基认为,敌军总是会找到办法使信息不受电子干扰。由于有微型计算机、移动电话和电视会议网络等的存在,敌军领导人能很容易地把指挥中心分散到许多地方去,使进攻者难以全部摧毁。同时,其他国家即使是不太发达的国家,也很容易研制出这样的武器来对付美国。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也说:“这是很平等的,不只是大国和富国才能在信息战使用这种现代柔道术。这就是穷国追求信息战将比技术上先进的国家快得多的原因所在。”五角大楼前负责通信的权威领导人唐纳德·莱瑟姆在这方面也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这不需要大量资金。少数非常聪明的人以及计算机工作站和调制解调器就能危及生命,并给经济造成重大破坏。”
在拥有强大的技术经济能力的国家或群体内,可用信息战武器攻击的战略目标是不胜枚举的。如无线电远程通信与电话系统、天基探测器材、通信中继系统;帮助处理财政、金融和商业事务的自动化设备、电力系统;各种文化系统以及有关的所有硬件和软件等等。美国中央情报局起草的一份秘密情报的结论谈到,虽然目前还没有明显地对军队计算机设施的袭击,但外国情报机构已在刺探美国的计算机情报。五角大楼的专家认为,军队的计算机受外界的刺探每天约有500次,但其中只有25次被发现,而在被发现的25次中,也只有两三次能向负责安全的官员汇报。另外,研究五角大楼未来使命的一个外围委员会曾在一份报告中警告说,对手“甚至不用进入美国”就能破坏这些计算机。
信息战武器的发展以及发达国家对信息系统的日趋依赖不仅使其在未来信息战中没有过多的优势,而且也造就了信息战战场上一些新的参与者。这些新的信息战参与者的队伍在不断扩大,他们大多是非国家性的政治团体和人员,其中也包括那些恐怖分子。这些团体和人员很可能利用全世界联网的计算机和通信系统,在全球范围内交流信息,协调某些政治行动乃至针对信息系统实施信息战,以影响事态的发展。也就是说,传统的民族国家的军队或政府,不再是对发达国家如美国安全的仅有威胁,也不再是他们安全政治考虑的唯一对象,他们还不得不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应付新的威胁。
和其他战争一样,信息战也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可以危害别人,也可能伤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