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情商四步法”:
第一步,发挥情商中识别感情能力的作用。当孩子不愿做作业并且开始上网玩游戏时,家长要认识到,孩子有可能有自己的打算,或是太累了,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批评或责骂,也不要唠叨,只需要适时提醒孩子:如果不抓紧时间,明天就不能按时交作业了。
第二步,发挥情商中利用感情能力的作用。这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如果家长对孩子这么说:“你怎么这么不自觉?这是我最后一次跟你讲客气话,再让我看到你玩游戏,我就没收电脑!”那么,孩子肯定会产生抵触情绪,更加和家长对着干,就是不做作业。所以,家长应以尊重的口吻与孩子说话,比如可以这么说:“孩子,现在快十点了,你的作业才做这么一点点?”这样,孩子就会赶紧收心,专心做作业。若是家长用尊重的态度与孩子交流,他们会很愿意按家长的意思去做。
第三步,发挥情商中理解感情能力的作用。在这一步,家长应给孩子提出明确的希望,可以对孩子说:“抓紧时间,争取在十一点之前做完作业,然后去睡觉。”家长要注意,自己提出的希望必须是合理的,如果家长这么说:“你不做完今天的作业就不许睡觉!”对孩子来说就是不合理的,他就会想办法与家长对抗。
第四步,发挥情商中调整感情能力的作用。如果有必要,家长要让孩子进行选择,并把选择的后果告诉他。比如,家长可以说:“你是继续玩游戏还是开始做作业呢?如果你继续玩游戏,到一两点再睡觉,明天不能按时起床,那我就不等你了,我要按时上班,你只能坐公交车上学了。”让孩子自己进行选择,效果远比家长强制执行要好。提前告诉孩子选择的后果,不会让孩子感到家长是有意惩罚他,因而他会作出最理性的选择。
反思:当发现孩子学习时不专心,你如何处理?
说话算数
--让孩子养成信守承诺的习惯
星期天的上午,阳光明媚。
常青醒来时习惯性地看了看床头的闹钟,快九点半了。他打了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这样的懒觉对他来说实在太奢侈了!身为公司销售部经理,常青很忙,昨晚九点多才回到家。
当常青刚要再次进入梦乡时,他五岁的儿子小波来到了他的床前。
小波扯着常青的睡衣说:“爸爸,妈妈说你今天不上班,那你今天开车带我出去玩吧!”
自己确实好久没有带儿子出去玩了,但是常青觉得自己很累,想利用这个周末好好休息一下,于是,他笑着对儿子说:“小波,你是我的乖儿子!今天爸爸实在太累,下次有空一定带你去游乐园!”至于下次是什么时候,常青自己也不知道,他想先开一张“空头支票”把儿子应付过去再说。
“那我明天也不去幼儿园了!”小波说。
“什么?小波,你不是说好了要天天去幼儿园的吗?你是男子汉,说话要算数哦!”常青马上坐了起来。
“你是爸爸,你自己说话也不算数!”小波反驳。
“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了?”常青问。
“有一回,你说只要星期天不上班,就带我去游乐园。现在又骗我……”
常青想了想,隐约记得自己确实给过孩子类似的承诺,于是,他衡量了一下,让小波作好出门的准备,父子俩今天去游乐园。
可以看出,常青情商极高。他本来想继续睡懒觉,当儿子说他“说话不算数”之后, 他迅速作出了正确的决定。他明白,自己用开空头支票的方法应付孩子,是一种极其有害的做法,这不仅会让孩子觉得爸爸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家长,而且也会让孩子养成说话不算数的坏习惯。意识到这一点,常青迅速发挥调整感情的能力,作出了带小波去游乐园的决定。
常青深知培养孩子“说话算数”的品质的重要性。孩子不可能永远不长大,他们总有一天要进入社会,因而要适应这个社会的“丛林法则”。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签订各种各样的契约,比如,招聘的时候,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契约;在工作中,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或协议是契约;结婚时,与配偶领取的结婚证也是契约……可以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契约社会,而契约社会的本质就是信用社会。因此,在现代职场上,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维护自己的信用度。
为了提高孩子未来的信用等级,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的信用意识,让孩子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现在,不少孩子的诚信观念淡薄,说话不算数的行为并不少见。比如,一些孩子为了让家长带自己出去玩,承诺不吃零食或不买玩具,但在看见零食和玩具后,他们就要求家长买,若是不买就又哭又闹,赖在地上不走,直到家长投降。
孩子的诚信观念淡薄,与家长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家长平时就会出尔反尔,特别在急于达到某种目的时,会习惯性地给孩子开“空头支票”,就像常青一开始说“下个星期一定带你去游乐园玩”一样。正是家长不守信用的行为,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了“耍赖”的种子。
若想孩子树立守信用的意识,关键在家长自己,家长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家长必须注意,与其说一千遍守信用的重要性,不如以身作则,自己给孩子做一次示范。当然,很多时候不是家长不愿履行诺言,而是客观情况突然出现变化,他们不得不“毁约”,这时,家长应与孩子沟通,得到孩子的谅解,千万不要用一张新的“空头支票”来应付孩子!
反思:你给孩子开过“空头支票”吗?
热爱劳动
--让孩子逐步学会自我生存的技能
当小涛准备吹灭自己五岁的生日蜡烛时,乐曲让儿子许个愿。
“我想快些长大,当个大人,自己开汽车!”小涛把自己的愿望大声说了出来。
“小涛,当了大人以后,每天都要上班哦,会很累的。”乐曲笑着说。
“我不怕累!”小涛认真地说。
“对,小涛已经是小大人了!”乐曲鼓励小涛说,“小涛,我们全家人明天一起来大扫除,好不好?”
“好!”小涛回答得响亮、干脆。
第二天,全家一起大扫除。
“小涛,我们来比赛,看谁先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完,好不好?”
“好!”小涛答应,但马上又说,“爸爸,我不会收拾房间。”
“没关系。”乐曲笑着说,“要不,你先看我怎么收拾?”
“好。”这下小涛高兴了。
做完大扫除,全家人一起去吃麦当劳--主要是满足小涛的愿望。
“今天打扫卫生,你喜不喜欢?”吃完麦当劳,乐曲问小涛。
“喜欢!”小涛回答。
“那你还想不想做家务?”
“想!”
“小涛,那你想做什么家务?”乐曲问。
“小丫姐姐每天吃完晚饭后会下楼倒垃圾,那我也每天晚饭后下楼倒垃圾,好吗?”小丫是住在小涛家对门的女孩,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经常带小涛玩。
“好!”乐曲笑着说。
就这样,小涛开始慢慢养成了做家务的习惯……
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的许多社会生存技能都是在劳动中掌握的,劳动给了孩子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它能够让孩子感到充实、幸福,还能有效调节大脑。孩子好奇心强,模仿力强,活泼好动,正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时机。一个热爱劳动的孩子,其综合能力会显著提升。
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从小会表现出一种独立意向,比如,走路会推开家长的手,有“我自己来”的要求。如果孩子的这种独立意识能够得到正确引导,那他长大后就会善于独立思考,办事果断。另外,劳动能促进孩子手脑并用,加快其智力发育。通过劳动训练,可以使孩子的双手和大脑协调发展,加快脑细胞发育,更有利于开发脑细胞,并能增强孩子体质。
如果孩子养成了做家务的习惯,那他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就会比那些缺乏劳动习惯的孩子更容易适应,比那些很少劳动的人生活得更愉快。孩子在劳动中不仅能够获得才干,而且能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
小涛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得益于乐曲的正确指导。其实,劳动并不一定意味着痛苦,也可以是愉悦的体验。家长要让孩子感觉到劳动的愉悦,让孩子借助对劳动的美好体验,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因此,乐曲让小涛体验了劳动的乐趣,没有向小涛灌输“劳动光荣”这类大道理。
在这个案例中,乐曲一开始让小涛看自己做家务,之后让小涛进行尝试,这能够让小涛产生一种“我也能做”的自信,这种自信可以为小涛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
乐曲没有勉强小涛,更没有硬要小涛帮忙。这让小涛觉得“整理房间是件快乐的事”,从而渐渐地产生了自己尝试的愿望。当他看到房间被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时,他会得到自己从未体验过的喜悦。
另外,乐曲没有将自己摆在“监督”的位置上,而是与小涛一起做,做示范,告诉孩子做得更好的方法,并夸奖小涛“学得很快”。家长和孩子共同劳动,让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
现在有很多孩子不喜欢劳动,并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懒惰,而是不良的家庭教育造成的。
很多家长很能干,他们情愿自己累得腰酸背痛也舍不得让孩子来帮忙,这其实是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机会。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做法会换来孩子的懒惰、任性、做事没有责任心等坏习惯。
由于家长忽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方面的教育,不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使孩子动手的机会减少,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自己的事情不会做或不愿做。所以,很多孩子的外表越来越聪明可爱,而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很多家长总喜欢对孩子说这么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什么都不用管。”不重视培养孩子的素质,即使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去了,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很多家长意识到这一点时,往往为时已晚。
家长要激发起孩子的劳动兴趣,一开始可以让孩子把家务当做一种游戏来玩,这样他们就容易产生成就感,从而喜欢做家务。并且家长最好让孩子跟着自己做,让他们在旁慢慢学着做些简单的事情,这样孩子就能够逐渐掌握一些技巧。有了与家长一起劳动的经验,孩子就会模仿,渐渐掌握所有的劳动要领。
家长对孩子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如果孩子在劳动中有所失误,家长不要训斥和责备,要加以具体指导,多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劳动的快乐。比如,孩子擦桌子时不小心摔坏了爸爸的手机,家长可以提醒孩子下次小心,不能过分批评孩子,挫伤了孩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