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历经坎坷却异常坚韧
普米族进入云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末元初。蒙古进军大理时,原居西昌地区的普米族一支由其部落首领率领加入蒙古军,进入云南的宁蒗、丽江、维西、兰坪、永胜一带定居下来。居于云南地区的普米族,元朝时属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后罢府置宣抚司)的总管(或宣抚)统治。明代属丽江、永宁府土官知府统治。清雍正年间,丽江世袭土知府改为流官知府,世袭土官知府改为土通判。四川的普米族则受盐源木里的土司和本民族的头人统治。
从元朝开始,普米族进入滇西北兰坪。据史书记载,吐蕃末期,西部纳西人从木里无量河迁入中甸三坝和丽江巨甸,并开始向丽江坝迁移。而跟随吐蕃南征大理的“西蕃”人中也有渡过金沙江到达丽江坝的。两者在丽江坝长期共处,相安无事。后来,西蕃和纳西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西蕃”的变化,于是普米人被迫搬迁,由丽江上泰安,由泰安下桥头到石鼓,越过拉巴山口进入兰坪东北部通甸、河西一带。
普米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逐草南迁的历史,颠沛流离的迁徙过程中发生了无数历经磨难的故事。普米族从遥远的羌湟草原顺着藏彝走廊不断南迁,期间在众多大民族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历经坎坷。这些大民族的共同记忆在普米族的民间故事、民族性格中都有所体现。关于兰坪“锅庄舞”“羊皮舞”的来历就说明了这些历史事实:在一次与其他民族成员的冲突中,普米族余部往山区退却而对方紧追不舍。他们专拣林中小道前进,在走过的小径上,一路设置上了弦的弓弩,用麻线扣住扳机,线的另一头系在箭头前方的小桩上,敌方一旦踩上麻线,箭即脱弦击敌,使追兵胆战心惊。到了夜晚,月黑风高,他们登上一个垭口,大家饥渴交加,难以为继。为了迷惑追兵,他们在垭口跳起传统的羊皮舞。半山里的追兵看见山口的几处篝火,有许多人围着篝火腾跳,另一些人手拍叠成方形的羊皮。人影晃动、羊皮轰鸣,热闹非凡。因疑有埋伏,畏而撤回,普米族人终于摆脱了险境。与此相似的很多民间故事、谚语、传说中都有着类似的痕迹。
虽然历史中普米族历经坎坷,但是在与其他民族文明的交往中,普米族始终处于既冲突又相互吸纳,既分裂又相互融合的关系,精神上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从而使得民族的意志力不断受到锤炼,自身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使普米族的民族文化成为一种真正具有坚韧特质的文化体系。普米族顽强地保持着民族特色和民族凝聚力,用异常坚韧的民族特性谱写出一曲曲象征这个民族的旺盛生命意识和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的故事。普米族认为不同文明已成为不同民族的恒久信仰、行为方式和习俗,则理应受到普遍的尊重。主张不同地域的族群加强文明对话,以减少偏见、减少敌意、消弭隔阂、消弭误解。尤其反对排斥其他民族文明的狭隘民族主义,更反对以优劣论民族间文化,或者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关系形容为不可调和的冲突,甚至认为这种冲突将导致民族间的对立和矛盾。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睦邻友好意识,随着时光的演进,已逐渐积淀成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自觉不自觉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来。普米族人参与集体和社会事务的热情普遍较高,凡是相关家族和本民族内部的事情,一般都积极参与。
第二节 居处边隅却注重礼仪
普米族历来有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美德。老人在社会上和家庭中均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火塘上方专供老人起坐;盛饭菜先敬老人,后顾幼童;骑马遇见老人必须下马行礼;凡有盛大节日,必须宴请村里老人。长辈讲话,小辈认真听,不能随便插话。长辈指使做事,小辈立即去做,不得有误。夜晚侍候长辈入睡,清早则侍候长辈漱洗。老人得病,晚辈悉心照看,不离左右。生活中凡遇难分难解的纠葛,如邻里争吵、弟兄反目、夫妻不和等,总是请长者调解。长者语重心长的教诲,往往令人心悦诚服、重归于好。普米族社会里,养老送终已成为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而且还受到全社会的监督,成为一种道德规范。很多普米族村寨中,村子里的孤寡老人都由家族或氏族供养,有时更是全村集体供养。逢年过节还有专人为这些老人砍好可用一年的松明和柴。家族中凡有红白事皆邀请老人参加。有好吃好喝的首先送他们一份。这种供养方式一直到老人离世。如有一些家族或氏族的老人因饥寒问题去世,这个家族或氏族会被别的族人鄙视。
普米族对孩子极为关心爱护。兄、姐均有护理弟、妹的责任。父母从小对儿童循循善诱,殷切期望子女成为社会上有益的人。尤其重视对孩子的道德伦理教育,使其逐步认清老少、分清辈分,从小懂得吃苦耐劳、尊重他人,养成懂礼貌、识规矩的良好品德。引导他们成为正直、勤劳的人。
普米族人正直、勤劳能干。有知识、懂礼貌、能吃苦、能背诵自己的谱系,善于为人排难解忧。善于安排生产、生活的人,被视为能人,倍加尊重。普米族人胸怀坦荡,具有机智诙谐的风趣,做事机敏干练。他们还长于歌舞,健于言谈。历史上的游牧生活,使普米族人养成了刚强豪放的性格,他们能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藐视困难,养成不畏艰险、英勇进取的民族气质。普米族人对虚伪狡诈、偷盗、逃避社会责任、虐待老人等,非常憎恨,至今普米族很多寨子还保存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风俗。
热情好客是普米族人的美德。普米族人中间流传着一句俗语:“新坛倒出的第一碗青稞酒,要敬给远方的来客;刚烧涨的茶罐倒出的第一杯香茶,要端给远族兄弟喝。”普米族人乐于交友、笃信友情,对待客人总是礼貌、真诚。每当客人来访时,主人便立即起身笑脸相迎,絮语不绝。清扫堂屋,铺垫地毯、坐垫,让客人上座。然后端出家中较好的食品招待客人。凡远方客人到家借宿,必杀鸡宰羊,盛情款待,不取报酬。普米族人对那些违背诺言、出卖朋友、背叛友谊的做法,被认为是极不体面的行为,受到公众的唾弃。
普米族内部历来有团结互助、争担社会责任、努力尽义务的传统习俗。家庭内部长幼之间互敬互爱,平辈之间互谦互让。凡遇事则互相商议,共同解决。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家中有病人,则轮流照看,关心备至。妇女怀孕,母亲和婆婆都很关心,不让干重活、累活。孩子生下后,对产妇生活极为关心,在月子里每日皆食甜酒鸡蛋,并以排骨、猪肘、鸡汤等催奶。家门亲友纷纷给产妇馈送鸡、蛋、糖等营养品。普米族社会中,凡邻里亲朋起房盖屋、婚丧嫁娶、人祸天灾,不用邀请,人们便不约而同主动相帮。
普米族人在长辈、客人面前从不狂妄、失礼。在家人及亲朋面前,从不讲不文明的话,不以秽语骂人。对体弱力单、年幼无知及身患残疾者,他们总是尽力帮助而从不欺凌辱骂。路遇熟人,必主动行礼,热情招呼。乞丐上门乞讨,必慷慨施舍。每当亲朋好友出门远行,必烧香念佛,祝颂平安。凡筑路、修桥等公益事,都争先恐后去做。凡探亲访友、年节婚丧,都要馈送礼物,表示祝贺致意,或慰问吊唁。每逢喜庆佳节,总要聚会对歌,以示庆贺。
普米族不酗酒、不吸毒。他们尊重知识、勤于学习,善于接受周边民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文化知识。如学习并掌握汉族的二十四节令,指导农事活动,并向汉族学习砖瓦生产、烧制石灰等技术。
第三节 深入民族血液中的重视文化教育思想
文化教育是民族精神、品格生成的土壤。普米族相聚时喜欢讲述先辈的故事,尤其是喜欢讲述先辈中拥有知识的人物,而家族中曾产生过一两个拥有知识的先辈会让后人面对族人时自豪万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拥有的知识分子越多,受到的普遍尊重就越多,而学识深、学历高的普米族人在族内受到的尊重普遍较高。这种现象是一种崇尚知识、重视教育、敬重师长的民族理念。正因有这样一种理念,普米族才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生生不息、人才辈出,没有落在兄弟民族之后。普米族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亦是非同一般的。走过很多普米族聚居的乡村,最漂亮的建筑一定是村里的学校。以兰坪县通甸镇德胜村为例,德胜村是普米族较为集中的行政村,改革开放后因为拥有较好的林业资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率先实现了“三通”(通电、通水、通公路)。当时的村公所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但是村领导没有将钱用来修缮或修建村公所,而是在1993年花费20多万元修建了砖混结构的两层教学楼,这所教学楼至今在很多村教学楼中仍属样式、质量、功能较好的。在普米族村寨任教的老师受到村民的尊敬,杀猪时总会邀请老师来家里就餐,把最好的里脊肉烧好请老师享用,老师餐毕离开时总会送上一份肉带回。平时,瓜果蔬菜一旦成熟都会送给老师一份。
在生活困难的年代,普米族人虽然一日三餐以野菜果腹,但必须供孩子上学。普米族普遍居住在高寒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是历史上普米族就有到丽江、大理等文化相对发达的地方去请私塾教师的传统。很多在普米族地区担任过私塾教师的外乡人,至今仍被老人们经常提起。这种追求教育的民族特性是一种信仰的力量,是一种追求的支撑,是一种民族精神内涵的外化表现。因此,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在普米族中根本不是什么“艰巨任务”,即使在偏远的山村,未上过初中的孩子也是很难见到的。
在新世纪的舞台,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正以自信开放的风采阔步走向繁荣发展的未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具有强烈的组织团结精神、富有适应时代特征的开发意识、又有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和奋发向上品格的普米族,一定会在新的世纪有新的、更大的作为,也一定会在前进发展的史册中,谱写出更加壮丽秀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