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香君来说,爱情固然重要,可与国家的命运和侯方域的名节相比,爱情是被视为第二位的。只是李香君永远不会想到,她不忍不愿看到的一幕多年后还是发生了,虽然那时没有了阮大铖,没有了马士英,没有了大明朝,可是侯方域还是背弃了她心中的形象,还是背叛了最初的理想。如果她会想到这些,不知道此刻李香君还会不会如此支持侯方域离开,还会不会宁愿自己独守空房,痴等情郎。也许,她还会如此吧,因为她就是那么固执的女子。
行李收拾好之后,侯方域坐在媚香楼首次与李香君相遇的地方,等待夜幕再度降临。
看着即将离开的爱人,李香君强忍的泪水还是夺眶而出。几个月的时间,几个月的往事,一涌而出。
曾经也是在这里,在媚香楼中,侯方域首次听到了李香君似黄鹂一样美妙的唱腔,那一把琵琶,那一幅画面,犹在眼前。想着当初侯方域因看到了李香君卧室内的字画,而欣赏不已地赋上诗句,想着彼此之间一见钟情的怦然心跳,再想到梳拢之日满院的红烛,心中感慨万千。看着侯方域赠予自己的定情桃花扇,幸福的过往模糊了记忆……
李香君也舍不得侯方域就此离去,离开的日子注定会比相守的时间还要漫长。只是她心中却充满着无限的感激,他感激侯方域在她最美好的年华遇见她,感激侯方域在她美丽的时刻爱上了她,感激侯方域给过她那一段铭心刻骨的幸福。虽然离别就在眼前,但是她愿意为之等候,为重逢而期待。
也许所谓的人生就取决于遇见了谁,无论怎样的际遇,都留给人不同的思念和思索。李香君遇上了侯方域,就决定了命运的坎坷,两个绑在一起的鸳鸯,宿命难为。天各一方,梦中相逢,是李香君将要等来的生活。只是她愿意深陷其中,为那个自己许下的诺言付出一切。
山崩花谢,崩塌了爱恋,谢尽了尘缘,离别的情绪再度燃起,该拿什么去纪念那曾经美好的往昔……
夜投史公
奸人挡路,良民难当,被迫离开,逃过一劫,是形容侯方域现状最好的词语。侯方域早已收拾好了行李,准备着离开南京。
可是被阮大铖陷害的消息来得是那么的突然,侯方域根本没有时间更多地考虑,虽然他和李香君都想到了必须离开,可是他能去哪儿呢?哪儿才能让他容身呢?彼时的国家,战争四起,四处都是逃生的人群,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安全的,如果想不到一个可以保证安全的地方,离开了也许还会是死,因此,侯方域只能平静下来,静静地思考自己的去向。
侯方域以为只要他离开了南京,一切都会随着他的离开而画上了句号,从此,他的名字消失在阮大铖的记忆中,消失在马士英的助纣为虐中,消失在李香君的视线中。可是他永远也想不到他的离开,一切并没有因此而结束,阮大铖没能亲眼看到侯方域痛苦,怎么可能就这样结束他的小人之心呢?后来的生活中他只是把对侯方域和李香君全部的憎恨都报复在了李香君一个人的身上,让李香君求生不得,求死又不甘心。受尽折磨的人竟然变成了原本与阮大铖毫无瓜葛的李香君。如果侯方域此时能够为自己想到一个定会生还的机会,也许他会带上李香君一起离开,这是他的愿望,也是李香君的愿望。可是他真的想不到还能去哪儿呢?离开南京是容易的,别处谋生谈何容易?
尔时,明朝早已名存实亡,剩下的也只不过是一个奄奄一息的躯壳,只是那些小人还能在此苟延残喘。如今的天下,半壁的江山早已成了清军的领地,乱世之中,王侯将相都在蠢蠢欲动,没有一个太平的容身之地。无论投奔哪一个地方,都不保路途中不会遇到艰险。
思来想去之后,侯方域终于为自己想到了一个最好的归处,那就是扬州。此时,扬州正是史可法的领地,他还在为誓死保卫大明朝而努力着,而他的领地暂时也还算太平。
因为史可法是一个忠臣,而且他手下精兵千万,他在扬州带领着将士每天都在准备着抵抗清朝,而别的队伍不是被清军打散,就是自动解体,还有的早就投降了清军,他是个宁死不屈之人,永远不会向大清投降,因此,守在这里,保护一方百姓的安宁,保护国家剩余的力量,他的所作所为让无数明代志士称赞。
史可法是侯方域父亲的得意门生,和侯方域也有过几分交情,此人为人耿直、憨厚、淳朴。他的祖籍在如今的开封,早期做过推官,被派到西安,后又因在农民起义战争中因强力镇压而获过多次战功,丰功伟绩卓越,后被依次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史阁部。也因不肯与马士英及阮大铖等人格格不入,背道而驰,遭到奸人的多次刁难,无奈之中,只好退到扬州,护守扬州。
从那时候开始,史可法就远离了阮大铖,远离了马士英,他看透了官场背后你争我抢,彼此恭维,狼狈为奸的丑恶嘴脸,只想在扬州守着那份属于自己的平静,不与那些朝廷的恶势力为伍,在扬州做自己想做的清官,做自己想成就的事业。只要朝廷需要,再努力尽自己的责任,就是史可法给自己的要求。
可以说史可法是个地地道道的忠臣,无论明朝到了哪种地步,他都是尽全力地拥护着朝廷,在扬州他也尽职尽责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操练精兵,随时抗清。他的爱国意志也引来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明朝志士,都希望与他一起,随时准备为明朝再兴做着各种努力。
关于史可法的一些事情,侯方域早有耳闻,此时的侯方域还是个视死如归的爱国人士,他也想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希望大展才华,为复国的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再加上之前他和史可法的种种关系,相信史可法一定会收留他,给他提供一个施展的平台。想到这些之后,侯方域做出了决定,逃往扬州,投奔史可法。
其实无论是什么人,无论去什么地方,人熟为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侯方域虽然是复社的领袖,和他有过深交的人不只一个,但是在他落难之时,能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可想,有一个这样的人可信,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可靠,也算是命运给他打开的又一扇大门,在阮大铖紧紧相逼的情况下,给了他一个生存的可能。
想到逃离南京后所要奔往的方向后,侯方域就开始为离开南京做着准备。如果是过去,他可以在白天大大方方昂首阔步地离开,而现在他必须小心谨慎,还要在众人不知的情况下悄然离去,不能走漏风声,以免引来阮大铖等人的追杀,因此现在的侯方域不敢在白天公然地离开,如果那样定会引来阮大铖眼线的注视,他就会在劫难逃。因此,只能选在晚上,选在夜幕降临的时刻离开。
当晚上暮色降临时,除了微弱的月光之外,伸手不见五指,走在狭窄的小巷,周围寂静一片,只能听见奔走的步伐声,这是人逃走的最好时机。侯方域背上了行囊,在李香君的陪伴下踏出了媚香楼,向渡口方向走去。
一路上,李香君按压住自己心中种种的伤感,不停地劝慰着侯方域。此刻的她想到的只有坚强。她必须坚强,坚强地看着侯方域离开,坚强地安慰侯方域不要难过,坚强地准备迎接未来所有的空虚。
看着自己深爱的男人要在这个黑暗的夜晚逃离这里,从此一切都变得茫然,李香君只能任由命运摆布,她多希望侯方域可以留下,多希望侯方域没有遭到奸人的陷害,多希望侯方域能再在她的身边陪陪她,可是她的这些愿望只能想想而已,既不能告诉侯方域,又不能表现出来,如果她眼神中流露出太多的不舍,就会让侯方域改变想法,她不能那么做。
只见侯方域迈着沉沉的步子,不知方向地随着李香君走着,他几次想要停住脚步,都被李香君制止了。不是李香君不想让侯方域留下,而是为了让侯方域能够更好地活着,她必须看着侯方域安全离开。
李香君边走边嘱咐侯方域无论日后如何,都不要忘记自己的一身正气,要光明磊落地活着,要为大明朝的重兴奋进。彼时的侯方域自是点头应允,此刻他还是一个胸怀壮志、气节高傲的复社领袖,还是李香君愿意付爱一生而不悔的知心人。可惜在日后的岁月中,环境还是改变了他的意志,驱赶了他的情感,瓦解了他的一片赤子之心。他还是做了一个让李香君无论怎样都无法再接受的人。从行到思的改变,也是后来他和李香君爱情彻底止步的结果。
走到渡口,侯方域最后一次紧紧地抱住了李香君,那双手死死地环在李香君腰际,久久不肯松开,似乎早就感受到了未来的命运一样。他怕也许这一世都无法再有机会抱着李香君了。眼泪顺着眼眶溢出了眼角,滴在李香君的衣服上,浸湿了李香君肩部的衣服,同时浸湿的还有李香君那颗倍感失落的心。
许久过后,侯方域在李香君的催促下,毅然踏上了离开的船只,随着小船的驶离,他彻底地离开了南京,离开了李香君。而这一别就意味着不知期限的再见。
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侯方域和李香君在最好的年华遇见,在最灿烂的岁月相守,在最幸福的时候遭到陷害,在最相爱的时候离开,在最漫长的流年中彼此等候,在最易变的环境中改变了思想。最后只剩下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流传百世,只剩李香君的名字永垂不朽。这也许就是李香君来世为人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