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的自信使他简单地将荷兰的市场经济模式搬回印尼,而且更简单地将印尼的人口与荷兰做了比较,却没有考虑到荷兰与印尼经济的实际差距,加上刚刚经历过太平洋战争和独立战争,人民急迫地需要重建家园,生活困苦,甚至有些人连吃都吃不饱,更不可能:有奢侈的需求。虽然他看到了市场空白点,但没有认真考虑当时印尼人民的实际购买水平,因而当初“供不应求”的设想变成了“供过于求”,市场的滞销使这些昂贵的皮货甚至失去了价值,就是这次判断上的错误给了谢建隆巨大的打击,无可奈何,他只有变卖厂房还债。一夜之间,他又变得两手空空。
失败总是会给人以教训。谢建隆在教训中不断地反思自己,并总结了一系列经验。1952年,他向亲朋好友筹借了一笔资金,成立了环球桑卡公司,经营土特产。这一次他算选对了路子一一从外部环境来说,当时正是印尼独立贸易经济正待发展的时候,土特产的出口市场很火;从内部环境来说,人们也初步具有一点购买力,何况土特产本来就是当地人不可缺的生活物资,这样“环球桑卡”发展得自然就很迅速,所得的利润也非常高。但此时作为一个商人,谢建隆仍然有着不成熟的一面,也许由:于前两次失败的影响,他变得多疑和苛刻,结果在管理上犯了致命的错误--他:不信任自己的员工,总觉得他们爱偷懒,而爱偷懒就是对公司不忠诚,因此他事必躬亲地把业务全揽在自己一人手里,他的员工则只能打杂。这一方面限制了公司的拓展速度,另一方面使一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人才真的开始对公司不忠诚起来。不仅很多员工辞职而去,后来甚至还有一位业务骨干抢了他一单大生意。人才是企业之本,没有人才谈不上发展,“环球桑卡”很快就成了一家留不住人才的公司,接着就成了不赚钱的公司。仅仅三年,环球桑卡就倒闭了。经历了两次失败的谢建隆终于病倒了,这一倒就是三个月。
然而受过很多挫折和苦难的谢建隆岂肯就此罢手。此时的他刚过三十,正是如龙似虎之年,更是创业的黄金时期,以前的磕磕碰碰都经历过来了,而且先前的两次失败更是给了他很大的教训,人不长经验不受教训不行,躺在病床上的他回顾了自己历次的失败原因,也正视了自己犯下的错误,终于,他决定再次站起来,继续创业。
“汽车装配大王”的崛起
有人曾说过:努力可能会失败,但放弃意味着不可能成功。还有人曾说过:被击倒并非最糟糕的失败,放弃尝试才是真正的失败。想想,谁的人生没有遭遇失败和挫折,只是,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逃避者,逃避失败,逃避责任,逃避机会,当然,更是在逃避自己。梦丢了,激情退了,热情散了,我们成为了束手缚脚的生活奴隶。
失败过的谢建隆又品尝了一次失败,但他还是没有放弃。1957年,他又与人合股成立了阿斯特拉国际贸易公司。吸取以前的教训,他一开始只把业务范围定位在收购和出口椰干、香菜油并输出农副产品植物油,部分商品出口到英国、荷兰和原联邦德国。在公司取得初步效益逐步稳定后,1960年,他又开始经营出口国外的一些机械产品。此时的印尼经济得以复苏,需要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机械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而阿斯特拉公司并没有急于求成,只是根据市场需求量为自己垒筑台阶,一步一步迈着自己稳当的步子。
1967年,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第二任总统苏哈托执政后,于同年颁布了《外国资本投资令》,第二年又颁布了《印度尼西亚国内资本投资法令》,其目的在于吸引国内外资本对印尼进行全方位投资,这为印尼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经济政策放开了,市场更加自由,经济发展开始提速,作为一名闽裔商人,对这个 机遇谢建隆当然不会放过。他这一次没有犯以往的错误,经过全盘考虑后决定把 经营重点转向汽车和机电行业。因为今日不同往日,经济发展的提速意味着印尼 将诞生大量新的工厂,产生大批新的富有阶层,这为汽车和机电行业的发展提供 了契机。尤其是汽车业,以前由于印尼很穷,所以汽车的市场容量较小,国际公 司因而也并不重视印尼的汽车市场。但以1967年为分水岭,产生了巨大变化的 市场迅速出现一个缺口,谢建隆意识到将有大量新出现的汽车消费需求无法满 足。这一预测是谢建隆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来的,与当初办皮革加工厂时的盲 目判断不可相提并论。
阿斯特拉国际贸易公司很快便获得当局批准进口800辆雪佛莱卡车。协议刚 签订,印尼盾便开始贬值,从1美元兑141盾降至425盾,卡车突然间变得紧 俏,价格激增,而谢建隆则切实地体会到什么是一夜暴富--在几个星期内资产 翻了两番。与此同时,他的公司从美国进口的一批机电设备价格也开始上扬,供 应给印尼政府各部门,也取得了惊人的利润。从1968年到1973年的5年间,阿 斯特拉国际贸易公司先后向印尼政府提供了6万辆美制通用卡车、5万辆日制丰 田客车、3万辆小轿车和12【】万辆机动三轮车,合同金额累积高达数百亿美元。
1969年,印尼政府将设在印尼的美国通用汽车装配厂收归国有,交由谢建 隆主持经营。谢氏与政府达成协议,在通用汽车装配厂基础上成立卡耶汽车有限’公司,政府持股40%,谢氏持股60%,经营装配和汽车销售业务。此后,谢建 隆经营运作不断加大,先后开展了与一些跨国公司的一系列合作:1970年,法 国标致和雷诺汽车授权谢建隆独家代理其产品在印尼市场的销售业务,为此谢氏 成立了慕尔迪法国汽车公司;1971年,日本丰田与谢建隆达成代理协议,谢氏 又组织成立了阿斯特拉丰田汽车公司,同时组建联合摩托车公司,独家代理本田 摩托。
进入20世纪70年代,阿斯特拉集团公司开始组装汽车,到1981年累计出 产汽车1。73297辆,占印尼市场41.7%的份额;到1991年,公司年生产量已达 3.4万辆,占印尼市场的54%。至此,“阿斯特拉”成为印尼人的骄傲,谢建隆 也因其创业成功的神话般经历成为许多印尼人崇拜的偶像。
2000年,为纪念百年创业历史,《时代周刊》选出全球50位杰出人物,印 尼6位实业家中就有3位闽裔华人,其中就有“汽车大王”谢建隆。
有辉煌便有故事。从谢建隆身上,我们看到的精彩不只是他驰骋汽车王国的潇洒与骄傲,更是那个曾经学铁匠,卖报纸,做搬运,修自行车的勤奋少年,除了这些,还有他那多次不如意,多次失败的经历,而他的成功,正是由这些失败积累而成。他虽然出生在印尼,生长在印尼,但他骨子里流着福建人的血,他完全继承了福建人敢拼敢干的特质,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种特质发扬光大,我们不能不说,这位已经作古的老华侨值得我们每一个“根正苗红”的福建人学习,更值得我们每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学习。弹奏梓琴独赋曲,终得一日绕余梁
--美罗百货公司创始人王梓琴
福建人杰地灵,出现了许多商海巨人,他们凭借着自己非同寻常的意志和勇气,以及过人的智慧最终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的事业并不是简单的艰辛和苦难,更多的是伴随着惆怅和曲折,甚至我们无法知晓而他们也不愿提及的伤痛。他们的光彩照亮并感染激发着更多的人,然而那些难以咀嚼的往事往往是我们无法真心体会的。
这样的感觉,就像这样一个故事里所说的:
有座千年古刹修在一高山上,山顶到山脚的路是由一块一块砖头梯垒而成。每天都有不远千里前来供佛的香人,景象繁热。有日,门前的一块砖头对着佛像说:“你和我们一样都是用泥做的,可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遭受许多人的踩踏,而你却高高在上,供人瞻仰?”佛像笑日:“我们虽都为泥物,然而你们只经四八刀成块便行使其用,而我却遭受千刀万剐,所以成为了佛的尊身!”
所以,只有经千锤百炼的人才成为大器。像这样简单的故事,总能让我们受到诸多的启迪,然而,如果不能将其简单的道理用来切合其身、经受考验的话,那么,再多的哲理都只能是空谈。经受千刀万剐的佛像依然笑对来客,而我们面对困难,是否会乐观从容,并深鉴其身呢?答案自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而做的那一部分,自然就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尊身”。
在我们真实的故事之中,就有这样一位福建商人,因为他的大起大落,让我们更看到福建商人的拼搏精神和超人毅力,说他曾受到过“千刀万剐”也不过分。他,就是美罗百货公司的创始人王梓琴先生。
弹奏梓琴独赋曲。终得一日绕余梁
“梓”为一种落叶乔木,其木可做琴。而我们今天要讲的是新加坡商人王梓琴。这个充满女性的名字富满了诗意,《诗经·小雅·小牟》里曾记载:“淮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而“桑梓”之意表达了一种思乡之情,在诗词中常代表家乡故乡之意。“梓琴”将那种深切的思乡之情融在一种无形的琴声中,就像隔岸的两地愁肠,无以倾衷,“海上明月夜,把酒抚琴声,此酒浇乡愁,此琴寄相思。”如此的深意让人不禁柔肠切切。静思量,能够想见在那遥远的海岸另一边,有这样一个牵挂着家人的浪人,他在为生计而劳碌奔波的同时,将“梓琴”两字赋予刚刚出生的儿子,借以寄托自己的相思。这个人,便是王梓琴的父亲,那个在襁褓中的孩子,就是王梓琴。
1911年,王梓琴出生于福建省龙溪县。这年,广州革命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动荡的中国一片混乱,王梓琴的父亲弃儿离妻,远赴南洋,留下一对母子相依为命。彼时彼景我们虽不能妄自猜疑推测,但也足以让人为之潸然泪下。仅从“梓琴”二字便可以读到他对妻儿的切切深情,我们无以责怪,因为我们是局外人,而那个时代背景,以及那个年代带来的无数苦难,让后人为之深叹。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包含了一段辛酸,这并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这年4月8日温生才击毙广州将军孚琦后被捕。27日,广州起义,72名烈士葬身于黄花岗。5月9日清廷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激起全国怒潮。8月5日上海晋昌等四丝厂女工2000余人罢工。17日湖广总督下令查封《大江报》,逮捕主笔。29日,江苏圩堤溃决成灾,浙江杭、嘉、湖、绍四府亦一片汪洋。30日直隶东安永定河漫口,济南等处发水灾。9月7日赵尔丰大开杀戒,激起民愤,各路同志军猛扑成都,四处开花。10月22日长沙独立,成立湖南军政府。陕西新军攻占西安。25日李沛基炸死新任广州将军风山。28日黄兴偕宋教仁抵武昌,指挥汉口保卫战。30日蔡锷等于昆明起义成功。31日湖南共进会领导人焦达峰、陈作新被立宪派谋杀。11月4日贵州独立,浙江独立。5日,江苏独立。7日,广西独立。8日,安徽独立。9日,广东独立……
之所以要罗列上面的历史事件,因为那是一个颠沛流离的年代,许多人纷纷逃难,背井离乡,而对于海峡之北的福建,想尽办法逃离大陆的人更多更多。远走他乡,只希望过上太平的日子,而移居他乡,没有分寸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苦力努力赚钱,想方设法使家人脱离苦海,拥有安宁的日子。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也造就了闽商的传奇故事。
人的苦难有时并不是短时的。出生于那个时代的王梓琴与母亲相依为命,更为可怜的是他的父亲不在身边,生活艰辛对人是一种折磨,而情感的缺失,更使人备受煎傲,年幼的王梓琴与母亲过着怎样的生活,可想而知。
苦难的折磨是对人的一种摧残,但这些苦难却接踵而来。国内动乱不停,继而又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苦不堪言的少年王梓琴在惶惶不安和对父亲的朝思暮想中度过自己的童年。1926年,年仅16岁的他带上母亲的嘱咐和叮咛只身漂洋过海,千里寻父,对他来说,这不仅是寻求父亲的那份亲情和安慰,更是希冀能远离苦难,找一条生存的路,为母亲,为自己开拓出一片新的生活。想想,那个年仅16岁的少年背负着多少责任与期望,我们不能不说,他实在是个苦难的孩子。
今天,当我们了解王梓琴的时候,看到的是他的辉煌成就,当然也包括一些曲折,或是他创业的故事,或是他屡屡遭受的失败,但这只是他经历的一部分。即便有许多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无以得知他早年的生活,因为那是沉痛的回忆,没有人愿意会扒开伤口给大家看,自然更不会有人愿意去刨根问底,我们所知道的,只是一些简单的故事。
故事虽简单,但却依然流淌着无数血与泪的苦难与楚痛,我们只能联想。没有亲身的经历,那种感触是浅薄的,那么,就让最楚痛的回忆停留到此吧!王梓琴的“出埃及记”
1926年,年仅16岁的王梓琴背着行囊来到陌生的雅加达,父子两人终于团
聚在一起。然而印度尼西亚并不是想象中的天堂,虽然经济情况比福建发达许多,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且王梓琴父亲的境状并不显得优越安宁,在寒暄了殷切的相思之情后,王梓琴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对他来说,真正的艰辛生活才刚刚开始。
此刻,如果你独自坐在或简陋或宽敞的室内,打开CD机,放大音箱,放首马克西姆演奏的《出埃及记》,闭上双眼,反复地聆听,也许此般的意境能让我们感触到一番波荡起伏的画面:摩西带着他的犹太门徒经过一番周折出逃埃及法老的魔掌,后面无数追兵,遍地荒漠,风沙阵阵,迎着狂风,他们心中充满了虔诚的信念……
此时的王梓琴就像一个刚从纷乱中出逃的圣徒,来到一片荒芜的沙漠,眼前一片迷茫,分不清东南西北,然而在他心中,始终拥有一个信念,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活变得好起来……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但那些想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这是《圣经》里的一段话,虽然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意义,但对虔诚的信徒来说,却是神的教旨。人不可以缺少信仰,同时不能缺少具体的方向,特别是当你迷茫无助的时候。
也许王梓琴并不是基督教徒,而且那个时候,这曲《出埃及记》还没有问世,但他却用自己的亲身行动让我们看到了宗教般的意志和一颗虔诚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