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采取的这套以汉人治理汉人的办法,在关键时刻收到了实效。洪承畴坐镇南京后,很快扭转了清军在江南的被动局面,阻止了对唐、鲁两个小朝廷的军事进攻。洪承畴先后招降了两政权中执掌大权的方国安和郑芝龙,乘唐、鲁互争之时,轻易地攻下浙江。随后长驱入福建,消灭了唐王政权。这样,清朝统治阶级就在多尔衮的领导下,在很短的时间内消灭了南明的大部分势力。到顺治五年,便是“天下一统,大业已成”,除了东南沿海和西南一隅,基本上完成了清朝在全国的统治。
制订纲纪巩固政权
满族是个人口不多的少数民族,要统治偌大的中国实非易事。多尔衮在清初立纲陈纪,对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满洲统治者是刚从奴隶制贵族转化为封建制贵族的统治集团,许多人还没有完全摆脱某些落后生产方式的影响。按照什么思想和模式建国,将直接关系清王朝的前途。多尔衮的思想较为开通,接受汉人的影响较多,在建国过程中,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他接受了范文程、洪承畴等人的建议。中央与地方的官制,大体上仿照明朝,没什么变化,所不同的只是兼用满汉二族罢了。赋役的征收制度,完全按照明朝万历年间的会计录进行。顺治三年制订的《赋役全书》,是“悉复万历之旧”;盐法也是“大率因明制而损益之”,“俱照前朝会计录原额征收”;在未制订清朝的法律以前,“问刑准依明律”;顺治三年颁行的《大清律》,“即《大明律》改名”;官吏的选拔,也是“向沿明制,实行科举”;科举的做法也是“承明制,用八股文”。这一切,给人以无易代之感。
多尔衮深知“古来定天下者,必以网罗贤才为要图”,“故帝王图治,必劳于求贤”。所以,他颇自负地对人说:“别的聪明我不能,这用人一事,我也颇下功夫。”他除了用科举、招抚等各种手段尽力收罗汉族知识分子参加清政权外,还经常让身边的汉官随时推举各地的贤才。顺治二年六月,清军下江南后,多尔衮问大学士,江南“有甚好人物”?大学士们说:“地方广大,定有贤才”。多尔衮说:“不是泛论地方贤才,只是先生们胸中有知道的否?”大学士们又对:“钱谦益是江南人望。”多尔衮问:“如今在否?”大学士们对:“昨‘归文册’上有,现在。”多尔衮这才放下心来。
由于多尔衮重视搜求汉族统治人材,网罗名士,使大批汉族士大夫纷纷归附。多尔衮把他们当中一些最有统治才能的,安排在内院、六部等中央重要机构中,使他们能有效地发挥治理国家的作用。
多尔衮作为满州贵族的代表,始终把满洲贵族集团作为维护清朝统治的基本力量。为此,清朝刚一建立,他就明确规定了王公贵族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享有的种种特权。但是,多尔衮有远大的政治眼光,他懂得维护满洲贵族的尊严和特权,并不完全依靠他们治理国家事务。所以,多尔衮在从根本上维护满洲贵族特权的同时,不断限制诸王、贝勒个人的势力,尤其是削弱、打击自己的政敌,使他们无法利用特权干涉国家重大决策和事务。
入关之前,多尔衮就取消了诸王、贝勒在皇太极时代兼管部院事务的职权。入关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多尔衮接连派多铎、阿济格、豪格、济尔哈朗等亲王率领大批满族贵族,轮流到各地出征,使他们远离了统治中心,无法干涉国政。顺治四年二月,多尔衮以“府第逾制”的罪名,罢济尔哈朗辅政。顺治五年三月,又旧账重提,以当初皇太极死时,在继嗣问题上不揭发豪格为由,革去济尔哈朗亲王爵,降他为郡王。顺治五年二月,豪格平定四川后回到北京,多尔衮立即罗织罪名,把他逮捕下狱,三月便折磨致死。这两个事件还牵连了额亦都、费英东、杨古利等勋臣的不少子侄,使和多尔衮对立的满族贵族势力大受削弱。就在这年十一月,多尔衮由“叔父摄政王”被尊封为“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在打击满州贵族政敌的同时,给汉官以更多的参政机会。原来,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是重要的决策机构。自多尔衮执政以后,这个机构的作用大大受到限制,它只能讨论和处理满洲贵族内部的一些升降、赏罚等事,多尔衮把更多的权力赋予了多由汉人担任大学士的内院。顺治元年五月,多尔衮同意了大学士洪承畴、冯铨的建议,首先改变了内院过去对一些重大事务不得与闻的地位。顺治二年三月,又进一步下令,“凡条陈政事,或外国机密,或奇物谋略,此等本章,俱赴内院转奏”。使内院成了参与国家重大决策的重要机构。多尔衮还让大学士“于国家事务,当不时条奏为是”。这些大学士日随多尔衮左右,应对顾问,处理政务,颇得重用。
内院之外,六部和都察院也是当时统治中枢的组成部分。不过在顺治五年以前,这些部的正职都由满人担任,汉人只能担任副手。顺治五年,多尔衮又设立了六部汉尚书、都察院、汉都御史,提高了汉官在这些重要机构中的地位和职权。
多尔衮为了使汉官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还严禁满洲贵族欺压侮辱汉官,违者要受到处罚。顺治元年,宣府巡抚李鉴劾奏赤城道朱寿黎贪酷不法,多尔衮下令议察。朱贿嘱满臣绰书泰求阿济格说情,阿济格途经宣府时,便派绰书泰和总兵刘芳名胁迫李鉴释其罪。多尔衮闻知这种不法行为后,立刻将绰书泰同朱寿黎等人枭首弃市,将刘芳名夺职入旗,将阿济格降为郡王,罚银五千两。阿济格是比较有实力的亲王,又是多尔衮的同母兄,在满洲统治集团的内部斗争中,是忠于多尔衮的。多尔衮对他们任意欺压汉官的行为做出严肃处理,说明多尔衮在处理满汉矛盾上,还是比较开明和公正的。
多尔衮接受范文程等人的建议,尊孔读经,提倡忠义。清入关前已开始祭孔,但未成定例。占领北京后的第二个月,多尔衮即派人祭孔,以后每年的二、八月都派大学士致祭,成为整个清代所遵奉的定例。顺治二年,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六月,多尔衮亲“谒先师孔子庙,行礼”。同时把儒家著作四书五经奉为经典,列为士子必读之书,科举考试以此命题。又提倡忠孝节义,把关羽作为忠君的最高典范来崇拜。自顺治二年起,每年五月十三日就“遣官祭关圣帝君”。
多尔衮还鼓励满汉人民通婚。多尔衮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为了缓和满汉间的民族矛盾,曾主张满汉人民通婚。顺治五年,他以顺治帝名义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过了几天,又谕户部:“凡满洲官员之女,欲与汉人为婚者,须先呈明尔部。至汉官之女欲与满洲为婚者,亦行报部;无职者,听其自便,不必报部;其满洲官民娶汉人之女实系为妻者,方准其娶。”多尔衮“满汉一家”的思想是难能可贵的,较之清朝其他统治者确实高出一筹。
多尔衮也能接受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多尔衮刚到北京,耶稣会士汤若望即向多尔衮报告教堂的情况,并报告他曾用西洋新法厘正旧历,制有测量日月星晷定时考验诸器,以及本年八月初一日京师将要出现日食的分秒时限等等。多尔衮看到这个奏折非常高兴,当即指出,西洋新法推算详审,遂命他修正历法。七月,清廷决定采用汤若望按西洋法所修之历,定名“时宪历”,命自顺治二年开始,颁行天下。八月初一日日食,多尔衮命冯铨同汤若望携望远镜等仪器,率有关人员齐赴观象台测验,结果唯新法所推时刻方位吻合,大统、回回二法均有误差,多尔衮因而益信汤若望及其西法可行。十一月,命汤若望掌钦天监监印。顺治二年底,汤若望又将新著、旧著共一百零三卷,合编成《西洋新法历书》,进呈多尔衮。多尔衮以其“创立新法,勤劳懋著”,加他以太常寺少卿衔。在对待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这一点上,多尔衮确实表现得较为开明。
应该指出的是,多尔衮作为一个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满汉地主政权的利益,也推行过一些落后的、消极的政策。
多尔衮在进入北京的前一日,即谕令剃发,进京的第二天又谕令:“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不剃发者便被视为有狐疑观望之意,“定行问罪”。由于受到汉族人民的激烈反抗,22天后,多尔衮被迫取消了剃发令。但顺治二年六月,当南京弘光政权灭亡后,却又重申剃发令,宣布,京城内外及各省地方,从部文到日,限十天“尽令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各州县奉到本府限期剃发的火票后,官吏“遍历村庄,细加严查”,“违旨蓄发,罪在必诛”。当时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因而士民大愤,纷纷起兵反抗。
多尔衮摄政期间,还三次下令在近京四百里内进行大规模圈地。顺治元年十二月,正式颁布圈地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满洲贵族坚持“务使满汉界限分明”,满汉土地要“互相兑换”的“圈地”政策,致使许多汉人的土地和房屋被大量圈占,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以后在顺治二年八月和四年正月,又大规模地圈占两次。这种政策使很多农民“田地被占,妇子流离,哭声满路”。在北京城内尽圈东城、西城、中城为八旗营地,只留南城,北城为民居,房屋被圈占者限期逐出,几次圈地累计达二十万顷左右。
随着大规模的圈地,使得丧失土地的大批汉族农民被迫依附满族统治者,投旗为奴。多尔衮又多次下令:“听民人投充旗下为奴。”于是,投充问题更加突出了。开始时,投充仅限于贫穷小民,后来也有带地投充的。而一些庄头,更“将各州县庄屯之人,逼勒投充,不愿者即以言语恐吓,威势迫胁。各色工匠,尽行搜索,务令投充”。还有一些无赖恶棍,本身无地,却以他人土地冒充,而去投充,然后借旗人的保护,再危害乡里。
为防止那些强迫为奴的汉人逃亡,多尔衮又下令制定了严厉的“逃人法”。逃人法的重点是惩治“窝主”。凡逃人被获,或鞭责,或刺字,而后归还原主,窝主则处死,家产籍没并株连邻里,而奖赏告密者。因而在一些地方无赖往往勾结旗下奸人,冒充逃人,诬指平民为窝主来进行敲诈勒索,危害甚大。
在推行这些政策的过程中,多尔衮逐渐发现弊端甚多,故曾多次下令修改这些法令,或停止执行,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追歼流寇抚定疆陲
在明清鼎革之际,由于顺治皇帝年幼,多尔衮身为摄政王,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多尔衮位宠功高,有时擅权过甚。豪格虽然镇压张献忠有功,但因在继嗣问题上和他有争,最终被他置之死地。济尔哈朗原和多尔衮同居辅政,被多尔衮逐渐排挤,终被罢其辅政。在排除异己的同时,对他的同母兄弟阿济格、多铎则予重用。入朝时,“诸臣跪迎”,俨如真皇帝。
多尔衮身材细瘦,虬须,素患风疾,入关后由于日夜操劳,病情日重,常常“头昏目胀,体中时复不快”。刚到北京时,又复一度“为疾颇剧”,顺治四年以后,由于风疾加重,跪拜不便,使他时感“几务日繁,疲于应裁”,因而烦躁愤懑,易于动怒。上上下下都怕他,据说就是达官显贵往往也不能直接同他说话,要趁他外出过路时借便谒见。但他始终以全副精神经营清王朝的“大业”,牢牢控制着军国重务。为此他一再令臣下,“章疏都须择切要者以闻”,要求文字简明扼要,不允许有浮泛无据之辞,以免徒费精神。据多尔衮自己说,他之所以体弱神疲,是由于松山之战时亲自披坚执锐,劳心焦思种下的病根。
满洲贵族酷好放鹰围猎,多尔衮亦如此,礼部定有摄政王出猎的仪礼。顺治二年,有几个在北京的日本人曾目睹他出猎时的盛大场面,光鹰就有上千只。顺治七年十一月,多尔衮出猎古北口外,可能坠马受伤,膝创甚,涂以凉膏。太医傅胤祖认为用错了药。十二月初九日死于喀喇城,年仅39岁。
多尔衮无子,以豫亲王多铎子多尔博为嗣子。
由于多尔衮生前一直处在满洲贵族内部明争暗斗的中心,树敌颇多。他死后仅两个月,其近侍、刚被提升为议政大臣的苏克萨哈、詹岱,即首告多尔衮曾“谋篡大位”。于是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为首,合词追论其罪,说他“僭妄不可枚举,臣等从前畏威吞声,今冒死奏明”。顺治帝遂下诏,削去多尔衮官爵,籍没其家产入官,并平毁墓葬。有的记载说,“他们把尸体挖出来,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脑袋,暴尸示众。他的雄伟壮丽的陵墓化为尘土”,座落在明南宫的睿王府同时被废。其亲信多人先后被处死或被贬革。至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乾隆帝认为,多尔衮“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划。寻即奉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被“诬告以谋逆”,构成冤案,下诏为其昭雪,复睿亲王爵,由多尔衮五世孙淳颖袭爵,并配享太庙,重修茔墓,又修建新睿王府。而这已是多尔衮死后一百多年以后的事了。
满清入中原不容毁之词
——庄氏《明史》之冤明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即公元1644年)五月,年仅6岁的清顺治皇帝在北京坐了龙廷,大权落在皇叔父多尔衮手中。丢了江山的明代宗室自然不愿就此罢休,于是就几乎在顺治皇帝坐龙廷的同时,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城也坐上了南明小朝廷的皇位。他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福王朱常洵的儿子。早在李自成攻占北京时,他就逃到了淮安。现在在南京做了弘光皇帝,召凤阳总督马士英入阁,分淮阳凤庐为四镇,以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四将率领,又以兵部尚书史可法督师江北,进封左良玉为宁南侯,准备与南下的清兵决一死战。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异族的侵入,奋起抵抗的决不只是前朝的宗室力量,而是整个民族的力量,其代表人物便是民族的精华——有血性的文人学士。明末抗清的事实又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明朝知名的文人学士,别看平日里诗酒结社,歌舞笑谈,纵情声色,然而一旦国难当头,便壮怀激烈,投笔从戎,义无反顾,相继起义,还有大批的志士仁人或参加郑成功的海上义师,或投入李定国的大西农民军,或追随明宗室后裔的抗清活动。总之,他们都表现了文人学士共赴国难的英武气概。
面对这样的抵抗局面,清政府采取两种手段来对付士大夫们:一是软办法,以高官厚禄收买,连年开科考试,用八股文把大批读书人的手脚套住;二是硬办法,对坚持参加抗清反清者则严厉镇压,格杀勿论。这软硬两手很是奏效,大约到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左右,江南各地的大规模抗清斗争就被镇压下去了,大多数读书人也剃发易服,臣服了新的朝廷。但清政府心里清楚:这些前朝的文人学士并不会完全割舍故国之思,更有不少死硬分子或隐匿山林,或暂入空门,或暗中结社活动,或公开进行反抗……总之是一股需要认真对付的力量,比对付几个南明小朝廷要麻烦得多,必须时刻瞪大眼睛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并及时予以镇压。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浙江南浔镇上发生了一场血光之灾——庄氏《明史》冤狱。
《明史》脱稿埋下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