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元分别是同一历史时期的四个不同的政权形式,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前期,宋朝对辽、金、元的对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宋朝皇帝不止一位,各代皇帝也不都是立场坚定地抱着一致的主战思想,每个皇帝的能力又有不同,所以宋朝基于边患没有也不可能真正地强大起来,最终反而葬送国运于敌手。
面对着时势多艰的局面,自然会有有见识的忠贞之士勇敢地站出来,挽大厦于即倾,但沆瀣诡变的朝廷局势却是他们左右不了的,浩然正气往往被邪恶的气焰所压制。
宋辽金元多更替上天总把英才嫉鞠躬尽瘁臣含冤被贬命
——寇准之冤北宋太宗皇帝是自五代以来第一位非武人坐天下的君主。即位之初也重武,一是因为当时形势需要他继承太祖的统一大业。二要在众将面前树立形象,巩固帝位。无奈武运不昌,高梁河一战,太宗匹马单骑逃回后,对外政策愈发保守,重新调整了内外政策,以守内虚外为核心,以文致治。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的基础,宋太宗广为网罗人才,认为科举才是国家选取真才的唯一途径。为此,宋太宗完善了科举取仕制度,并把殿试定为制度,以选拔真才实学者,为朝廷服务。非常之世出非常之才,寇准就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了。
在中国,寇准可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聪明机智,临事果断,勇于任事,数次使北宋王朝转危为安。但是,他后来被佞臣所诬,一月被贬谪三次,忧病交加,凄凉地死在雷州贬所。
以文入仕勇于谏言
寇准(公元961—1023年),字平仲,华州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人。先世曾居太原太谷(今山西太谷)昌平乡,后移居冯翊(今陕西大荔),最后迁至下邦。
寇准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寇宾、祖父寇延良皆学识渊博,因逢乱世,均未出仕。父亲寇湘,博古通今,擅长书法、绘画,尤其在词章方面小有名气,曾于后晋开运年间(公元944—946年)考中进士甲科,应召担任魏王赵延寿记室参军(王室秘书)。宋初,因寇准显贵,其父被追封为三国公(燕国公、陈国公、晋国公),追赠官职至太师尚书令(即宰相)。
显赫的门第,书香的熏陶,寇准自幼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加之他天份极高,又十分刻苦用功,少年的寇准就脱颖而出。14岁时,已能写出不少优秀诗篇,15岁时,就能精心研读《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指评时弊。
封建时代的文人,大多走的是一条科举取仕之路。胸怀大志的寇准正欲施展抱负,有为于宋朝,科举是必经之路。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19岁的寇准怀着经纶天下之志,踌躇满志地踏上了科举出仕之路,来到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应试,考中进士甲科,并取得了参加宋太宗殿试的资格。当时,因宋太宗非常喜欢录用中年人,觉得年轻人缺乏经验,有人就劝寇准多报几岁年龄。寇准非常郑重地说:“我正思进取,岂可欺蒙国君?”足见寇准诚实、忠直的一面。
寇准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在殿试上,凭着满腹经纶,博得了宋太宗的赏识,一试得中,受任为大理寺评事(此为虚衔),担任了大名府成安县(今河北成安)知县。
寇准虽出身名门显贵,却也颇通民情、民心,中国历代的“民本”思想对他也有较深刻的影响。在他任知县期间,极力使百姓摆脱巧立名目的摊派,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征收赋税和徭役,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每当收税和征役时,在县衙门前张贴布告,上写清应征对象的姓名、地址及缴税数目。这样一来,百姓心中明明白白,主动前来缴税、服役,使恶霸、衙役不至于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寇准在任期间,为了充实国库,丰裕一方百姓,还出台了奖励耕织、鼓励垦荒的一系列政策。所辖县境内人民踊跃垦荒,致使荒地大片开垦出来,百姓安居乐业。由于寇准政绩显著,数年间数次升迁。先后担任过殿中丞、郓州(今山东东平)通判、学士院召试(为皇帝起草诏令)、右正言(谏官)及三司度支推官等。在寇准担任言官时,根据自己的观察,坦言直陈,深得正直之士的嘉许。就是在太宗面前,寇准也丝毫不改直爽的性格。
宋太宗即位之初,为表示自己下通言论,经常召集群臣议论朝政,并希望群臣直言相谏。一次,朝中君臣对与契丹议和问题进行讨论,众臣皆迎合宋太宗之意,主张对契丹议和。宋太宗经过几次伐辽战役失败的打击后,对北伐契丹失去了信心和决心。虽然北方警报频传,宋太宗却对出师一点把握也没有,朝廷上下弥漫着一股恐辽情绪。寇推听到议和的议论后,当即提出异议:契丹屡屡侵犯我边疆,只能加派劲兵驻守,加强力量,不可与之议和。然后他分析了备战与议和的利害,建议加强边地武将的兵权,任贤修政,选励将士,再次北上伐辽,是能够收复失地的。屈辱求和,这是太宗在感情上接受不了的,因为毕竟恢复旧疆也是他的志向,所以寇准一番话,使太宗听来非常顺耳,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他一些恐辽心理,对大臣们也是一种鞭策,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因此,太宗更加赏识寇准,旋即提升寇准为枢密院直学士(掌最高军事机关中的机密文书)。
寇准为人刚直不阿,每次他都从朝廷利益出发陈述自己的主张,即使与皇帝意见相背、惹怒太宗也毫不退缩。一次,寇准上朝奏事,因其豪爽之性,不会揣摩皇帝的心思,言辞有些激烈,惹得太宗发怒,起身就要退朝。寇准却上前扯住衣角,让太宗坐下,继续劝谏,直至事决之后才罢。太宗息怒后,细思寇准的忠直,反而对他更加信任。太宗高兴地说道:“朕得寇准,犹如唐太宗得魏征。”既赞扬了寇准,又抬高了自己。
淳化二年(公元991年)春,天气大旱,农业歉收。之后又雪上加霜,闹起了蝗灾,人们对异常的自然现象议论纷纷。宋太宗急忙召集大臣,议论施政得失,大臣们多推说“天意”,而不愿与朝政联系在一起,故而虚辞搪塞。寇准感到有必要借此促进一下政治,并借此平反几个冤案。他站出来,引经据典,进行了朝廷施政的剖析。太宗一听有指责他治国不当的嫌疑,一时龙颜发威,起身退朝,把满朝文武晾在一边,谁人还敢言?过了一会儿,宋太宗稍微心平了,气也和了,又传命召见寇准。虽有刚才一番急风骤雨,但寇准依然故我,非但没有后退,反而更容易直截了当地指出问题所在。宋太宗问他:“你说治国刑罚有不当之处,究竟有何根据?”寇准说:“愿把中书省枢密院二府长官召来,我当面评议得失。”
宋太宗立刻宣唤二府长官王沔等人。寇准面对权要大臣,严辞指斥道:“前不久,祖吉、王淮二人循私枉法,私自受贿。祖吉所受贿赂数目极少,却被判处死刑;王淮监守自盗,侵吞国家资财多至千万,却因为是参知政事(副宰相)王沔之弟,只受杖刑。事后照样为官,这不是执法不平吗?”太宗当即质问王沔有无此事,王沔连连点头,叩头谢罪。太宗深感不快,怒斥王沔,大煞了二府的邪气,并对这种错判给予改正。宋太宗为奖赏寇准的忠正廉直,把用通天犀制作的两条玉带赐给了寇准一条。
淳化二年,寇准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影响他政治前途的大事,卷入了官场斗争的漩涡。
淳化三年的一个夏日,寇准与同僚温仲舒一起骑马来到郊外,突然一个疯子来到马前,倒头便拜,口中狂呼“万岁”。寇准一向粗疏,未把此事放在心上。不料,此事被知院(枢密院最高长官)张逊得知,因张逊与寇准关系不睦,数次争吵,张逊早有意把寇准排挤出枢密院。此时就唆使心腹王宾向宋太宗告发,添油加醋一发挥,寇准的非份之念似乎已经成立。宋太宗看到奏章后,立即传讯寇准,斥责他居心不良。
面对如此险恶的局面,寇准十分冷静地为自己辩解。他说:“这是有人故意陷害。试想,狂徒跪在臣与温大人两者面前,为什么张逊却指令王宾独奏寇准有罪?”张逊让王宾详析其罪,寇准便让温仲舒作证洗冤。双方在朝上唇枪舌剑争吵起来,互不相让。太宗感到二人的做法有失大臣之体,双双贬斥。张逊贬为右领军卫将军,寇准被贬为青州知府。这使寇准对官场的险恶有了深刻的体会。
少年天子起落政治
宋太宗虽贬斥了寇准,但却时常想起他的忠正清直,有意将他召回。一次,太宗语带双关地问:“寇准在青州过得快乐吗?”君侧小人害怕寇准回朝,伺机诬陷寇准,打消了太宗的念头。他们说:“青州是个富庶的地方,寇准为一州之长,生活怎能不快乐呢?”“听说寇准天天喝得大醉。陛下如此想念寇准,不知寇准是否想念陛下。”一番话,太宗的心凉了,寇准的路也被堵住了。
淳化五年九月寇准才从青州应召返京。此时的宋太宗已近晚年,被立太子一事搅得心绪不宁,先后有冯拯等人因请立太子之事被贬,因此宫中之事,无人敢言。及太宗闻寇准入见,顿时放下心来。寇准入见时,正值太宗腿病复发,掀衣让寇准看,说道:“朕年老多病,现在又犯腿疾,你为何现在才来?”寇准说:“臣不奉诏,不敢来京师。”太宗说:“卿试言朕诸子中,谁可以继承大业?”寇准回答:“陛下是为天下拣选君主,不可与妇人或宦官商量,也不可与近臣议论,如此大事只有陛下宸衷独断,挑选能够不负天下之望者。”太宗低头细思许久,让左右退下,对寇准说:“立元侃可以吗?”寇准早已心许,答道:“知子莫如父,圣意既然认为可以,请马上决定。”太宗于是以元侃为开封府尹,并晋封为寿王,正式立为皇太子,寇准因其所奏甚合太宗心意,官拜参知政事(副宰相)。
诏命颁下,太子行告庙礼,还宫路上,京师士民争相观看,齐声欢呼“少年天子”。太宗听说,心里很不高兴,召寇准入见,对他说:“人心都归太子了,把我放在什么地位上?”寇准非常明白太宗隐怒的原因,应付得十分巧妙。他拜贺道:“陛下选定可以托付神器者,今太子果然得民心拥戴,这正是社稷之福啊!”太宗这才转忧为喜。入宫,后嫔六宫都来庆贺,太宗颇觉兴奋,破例召寇准一起饮酒,直喝得酩酊大醉。至此,皇位继承问题才算最终得到解决。寇准的机智化解了一场纷争,或者也可能是一场宫廷斗争。几句话,使元侃化险为夷,元侃即后来的宋真宗。
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宋太宗在京师南郊举行祭祀天地的大礼。事毕,中外官员皆得加官进秩。寇准身为副宰相,所引荐之人多居清要官位,难免招致嫉妒,尤其是奸佞小人从中推波助澜。比如,彭惟节位次一向在冯拯之下,此后却晋升至冯拯之上。冯拯不服,仍列衔在彭惟节之上。寇准指斥冯拯扰乱朝制,事关重大,冯拯也不甘示弱,搜罗了寇准的罪状,弹劾寇准擅权,且列举出一些任官不平的事例。
宋太宗看后,对寇准的做法十分不满。久居朝中,一些大臣很会察颜观色,本与寇准十分要好的参知政事张洎这时见风使舵,不借出卖朋友,落井下石,检举寇准诽谤朝政,以表明自己的清白。恰在这时,广东转运使康戬又上言:宰相吕端、参知政事张洎、李昌令皆由寇准引荐升官,吕端与寇准结为至交,张洎一向曲意逢迎寇准,而李昌令软弱不堪,因而寇准得以随心所欲,变乱朝制。
如此一奏,寇准的罪名就大了。太宗回头责察吕端。吕端见情势紧迫,自身难保,便顺水推舟把罪名给了寇准,对太宗说:“寇准刚烈任性,臣等不欲反复争辩,只怕有伤国体。”事已至此,寇准有口难辩真假。对于无端的指责,依寇准的性格是绝对不会相让的。因此,寇准在朝上奋力辩解,并抱来中书省授官的卷宗,大有不分出是非曲直不罢休的架式。这使太宗十分反感,当年七月,就贬寇准为邓州知州。后又迁官工部侍郎,历任河阳、同州、风翔、开封等知州、知府。寇准正道直行,疾恶如仇,品格高尚,但这却不是将相谋臣至关重要的东西,善善而能用,恶恶而能去,必须兼备智谋、涵养和当机立断的特长。寇准虽有治国之谋略,但缺乏对付奸臣小人的计谋和手段,致使他在官场争斗中成为牺牲品。
护驾北征蒙冤澶渊
寇准虽被贬到外地,但其忠正清直的性格却被京师人所传颂。宋太宗病死后,宋真宗赵恒即位。他锐意兴革,励精图治,广开言路,遂召回了寇准。宋真宗对寇准深怀好感,早就想拜他为相,但又担心他性格刚直,难以独当全局。直到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七月,寇准才由毕士安举荐,荣登相位。这年,宰相李沆病逝,宋真宗任命毕士安为参知政事。
毕士安进朝谢恩,宋真宗说:“切勿早谢,还将拜你为相。现正是多事之秋,国家一日不可无相,急需栋梁之材。你以为谁可以与你同为相者?”毕士安答道:“为相者,必须具备雄才大略的器度,方能胜任。我已老矣,难以胜此重任。我向皇上荐举一人,他必能辅佐皇上,大有作为。此人就是寇准。寇准忠义两全,果断、有才干,是个宰相人才。”真宗说:“人们都说寇准好意气用事,比较冲动。”毕士安非常了解寇准,他对真宗说:“寇准做人做事方正有加,为人慷慨有节,忠心为国死而后已。疾恶如仇,素来如一,在朝臣中还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人。由于他愤世嫉俗,刚正不为邪恶屈,所以遭到别人的指责。现在天下安宁,人民修养生息,秩序安然,还感觉不到人才的重要。但是在西北仍存在忧患,它时刻威胁大宋的江山。所以寇准这样的栋梁之才,实在是朝廷急需的。”
一番话,打消了真宗的疑虑,就拜寇准与毕士安同居相位,二人志同道合,十分融洽。寇准守正嫉恶,屡受小人诬陷,而毕士安忠厚和善,有长者风范,且能化解各种矛盾,使寇准免遭打击。
寇准任相之时,宋朝北邻的契丹政权正处在上升时期,扩展疆土的欲望十分强烈。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宋辽之间的战争各有胜负,但辽军的侵略势头未被遏制,之后秣马厉兵,伺机再次南侵。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契丹正在涿州(今河北涿县)一带集结军队,时常与宋军发生遭遇战,但作战稍有不利,就引兵退走,还故意装出漫不经心无斗志的样子,借以麻痹宋军。寇准得知这一情报后,立即上奏,提出简练士卒,分扼要害以御敌的建议。他说:“这是敌兵大举入侵前的惯用伎俩。请加紧练兵点将,简选骁勇,增派精锐部队把守关隘要地,防备辽兵入侵。”宋真宗采纳了寇准的建议,派遣杨延昭、杨嗣等将,分别把守边关要塞,严密监视敌军。
果不出寇准所料,十一月,辽军大举南侵。辽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亲率大军20万先攻威虏、安顺两军,继攻遂城、保州,然后会兵望都,直指定州。宋军统帅王超拥兵依唐河为阵,按兵不动。契丹军仍采取历次所用避实击虚、实行深入的策略,自定州以东宋军防守的薄弱之处,突破王超自以为是铜墙铁壁的唐河防线,兵至望都以东的阳城淀,分师三路,深入祁州、深州(今河北沧县、深县)境,沿葫芦河东进,攻瀛州,乘虚抵沧州、冀州、贝州、天雄军、(今河北沧县、冀县、清河、大名),攻下得清军(今河南清丰西北),直驱澶州(今河南濮阳)北城,准备渡河南进,直接威胁宋朝都城开封,并有分兵攻掠京东诸州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