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逸结合,不拿健康做赌注
这几年来,“英年早逝”的事件在各地屡有发生,“过劳死”仿佛已经离我们的生活不再遥远,如何在工作和生活间找到一个安全的落脚点,成为大家迫切想得到解答的问题。
通常认为,过劳死有三大高发人群:第一类是有遗传早亡血统,却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第二类是富有而且只知消费不知养生之道,生活过分奢华长期偏离正常作息规律的人。这两类人本来就是少数人群,而且问题易见,也容易制定出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然而第三类人的情况就复杂得多了,他们就是一般人口中的“工作狂”。
“为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这个份上呢?”这恐怕是旁人最想知道的答案。过劳状态在这群“过劳模”的身上与其说是生理问题,倒不如说是心理问题。如果不看清在他们身后推得他们无路可退的一只只无形大手,恐怕再多的良医妙方也是于事无补。
完美主义——完美和效率的较量
对一个完美主义者来说,一件事情完成了90%和只完成了10%,他受到的挫折程度是一样的。因此,虽然完美主义者并不关心效益,但是由他们完成的工作通常产生的效益都是最高的。
一件事情,做得“完美”比做得“不错”是要多付出好几倍的努力的。从管理学上引申而来的“8020定律”就认为,很可能把一件事情完成80%只需要付出你20%的精力,但是要把剩下的20%完成却需要耗尽你剩下的80%精力。也就是说,完美主义者们虽然工作的效益很高,但是效率却很低,因为他们总是在努力地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把本来已经完成得不错的工作做得完美无缺。当面对大量工作时,他们就会毫无疑问地开始透支自己的身体。
任何人都要明白,一个人一生最多也只能把一件事做得完美,如果你的完美主义已经泛滥,那你肯定已经处于过劳状态了。对此心理医生建议:当你不堪劳累时,可以把最佳的性价比作为追求完美的对象,如此一来,当看到一件事情你的完成程度和投入精力的比例确实是一个“完美”的最大值时,同样也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相信你的身体也会感谢你的。
球长意识——地球不为任何人停止转动
有的人身居高位,肩负重任,很容易就会产生一种对任何事情都不放心的心态,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好像任何事情都必须他亲自操办才可靠,权力也很少下放。
松下公司的创始人,“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他60岁的时候,由于过度工作而病倒,医生建议他放下工作静养数月,他马上表示反对:“静养?你知道每天有多少事务在等着我处理吗?你知道我们公司养活着多少员工吗?我怎么有时间休息!”
医生没有反驳他,只是带他来到一间教堂的墓地里,指着一个个墓碑说:“你迟早也会像他们一样躺在这里,你去世后,公司马上会产生新的董事长,所有人都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工作。你的身体只是属于你自己的,地球不会因为谁而停止转动。”松下幸之助沉默了,回去之后,他很快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在他的事业正处于巅峰状态的时候宣布退休。
你我都不是地球球长,没有人独力承担着天下苍生的命运,在你想对别人负责之前,先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无尽的焦虑——老板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工作总是很繁重,领导又非常严厉,让人不得不每天超时工作才能完成一天的任务。尽管身心疲惫不堪,但是却有种肉在砧板上,只能任人宰割的无奈和酸楚。
但是这样并不意味着你完全是个受害者,你至少可以思考两件事:
第一,是不是所有的同事都和你一样长期地处于身心透支的工作状态。如果是的话,那这绝对不是一个健康的单位,也不可能有稳定的发展,劝你及早换工作。但事实上很可能是,其他同事的工作量和你差不多,但是工作得却要轻松许多,那么也许你对自己工作的定位有误,或者这份工作的类型并不适合你,可以考虑尝试更换别的岗位。第二,是不是上级对你的期望过高导致安排给你过量的工作。如果是的话,很可能是你打肿脸充胖子令上级产生了错觉。求上进是没错的,但是不要给自己制造太多的泡沫形象,否则身体迟早会跟着幻想一起崩溃。适当地让上级知道你的能力极限,会更有利于你集中有限的精力更好地完成工作。
让时间听自己的话
王君是搜狐的一名员工,工作已经快十年了,对于时间的管理和安排他有很多自己的体会和认识。他曾经接受过专门的时间管理方面的培训,有很深刻的感受。
你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掌控?
曾经有个老师让我们玩了个小游戏:老师给了一张白纸,让我们折成十格,以代表人生不过百年,每一格代表十年。但是根据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而言,大概是七十年,所以从下面撕去三格。而且,人的一生中大概有二十年在睡眠中度过,所以又撕去两格,然后吃饭占用六年,所以又撕去0.6格。然后需要再撕去每个人已经走过的时光。最后,眼睁睁地看着一张A4白纸变成不多的一块。
说实话每当你撕去某些部分的纸时,你心里都很不舍。那感觉是很难形容的。
一句常说的话,做时间的主人。反过来想想,为什么要做时间的主人?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时间的奴隶,被时间追着跑吧。而可笑的是,其实时间是上天赐予的,无论贫富,每个人的每天时间都是二十四小时,而且过期作废。
时间虽然是上天赋予的,但它也是有价格的。理智上,公司雇佣你的时候,就是购买了你的时间。以一个年收入为6万元左右的人而言,年工作时间254天,每天(工作)价值是236.22元,每小时(工作)价值29.52元,每分钟(工作)价值0.48元。
怪不得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说比尔·盖茨看到地上有掉的钱都不会捡起来,因为那个为完成这个动作过程所花掉的时间就值不少钱了,哈哈。
你用什么方式管理你的时间?
时间用比较直观的表达就是:0:00-24:00,但我们提到时间的时候,其实是指发生在这个时间长轴上的事情。因此,管理时间,其实就是管理事情。
作为时间的“主人”,就是看我们对“时间”做了哪些行为:消费、浪费、投资。
管理时间的几种方式
第一代:便笺与备忘录
第二代:日历与预约表
第三代:优先顺序
第四代:人生管理=指南针管理+时钟管理
专家介绍了几种管理方式的优缺点,比如“第一代管理”是最直观,但也容易产生混乱的,TEAM里的很多成员一直在第一代时间管理中徘徊。黄色的便笺纸满天飞,虽然在我的帮助下,开始用日历的方式做管理了,但仍然丢三落四的。
假如船不知道该驶向哪个港口,那么吹什么风都没有用处。所以第四代人生管理的意义,在于首先要了解你自己(心里的自己,还有在社会上别人眼里的你),比如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指南针管理
每一个人都应该尽量让自己清楚一个指南针的存在是基于你的价值观、优势、角色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让你感觉美好、快乐、活力十足的属于自己的原则。价值观往往会左右你的选择,那么如何去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呢?从你过往曾经无意做出的抉择,或者自己制作一个表格来完成填写,不断地填写、修正,你就会总结出自己认可的价值观。
我们常听人说,不快乐的话,给再多的钱也不会从事那份工作,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那是因为价值观不相符合。价值观无所谓好坏,但一定是让你舒服的。
优势:一个人做什么事情得心应手。优势=才干+知识+技能,一个人的才干是在3-15岁就已经根深蒂固的,而知识是后天培育的,技能是人们做一件事情的步骤。
比如,我的优势是:Focus/专注;Individualization/个别;Achiever/成就;Communication/沟通;Self-Assurance/自信。
角色:相对另外一个群体的定位,扮演不合适的角色就有不安全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你清楚自己的角色么?对每一种角色做什么样的诠释,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重要性排序。
一个人在生活中最可能扮演的角色大概是4-5种,如果过多,可能就比较辛苦了。因为要顾及的人太多(比如:女儿、母亲、妻子、朋友、经理、领导)
基于自己的角色的责任,原则,制定目标,亦称为角色目标,包括一些最基础的目标管理原则:S-M-A-R-T原则。
时钟管理
指南针管理可以说是从人性的角度来提示我们要做“正确的事”。
而“时钟管理”会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地做事。时钟管理代表着的步骤、方式,也就是我们做事方式,比较工具性。
选择重要的事情,并排定优先顺序
1.时间管理的第一步,就是将你使用时间的方式忠实记录下来,这是帮助您开始时间管理的最佳方式。
2.时间管理矩阵
第一象限:既重要且紧急。亦称:必要性象限
第二象限:重要且不紧急。亦称:领导力象限
第三象限:紧急不重要。亦称:欺骗象限。紧急程度是最好判断的,但它也是最具欺骗,让你误以为重要。
第四象限:既不重要亦不紧急。亦称:浪费象限。对时间的耗费与浪费。
时间管理矩阵帮你识别出我们是否把时间花在有效的活动上了。它包括紧急的事,像电话铃,以及为我们的目标做计划有关之类重要的事情。我们的活动总是紧急和(或)重要的组合。
所以,您可以将你记录的事情所花去的时间填写到不同的象限里,看看自己哪个象限的比重最大?
第一象限中的活动,又紧急又重要,并且我们都会经常性的遇见它。
第三象限中的活动是紧急(压迫性的),但像阅读信箱里的垃圾邮件一样的不重要。
第四象限中的活动是一些琐事,例如无目的的上网浏览。
人们花大多数的时间在第三和第四象限,就会过着不负责任的生活。
为过一个有效、充实的生活,你必须努力在第二象限中工作,它是不紧急但重要的工作。为预防危机做每周计划就是第二象限的例子。
如果你将时间花在第二象限,会发现你遇见的危机会减少,它会帮助你取得成功。
养成习惯经常问自己:此刻你正在哪个象限中工作。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第三象限,你需要学会对不重要的事情说“不”,如果你发现自己在第四象限,你需要努力离开一些东西了。长期处于第三、四象限的人是因为不清楚你在生活中真正想要什么,以及什么是重要的。如果是这样,你应当考虑定义你的使命以及目标设定。
如果你长期处于第一象限,可能会一直压力重重,就像救火队一样,心力憔悴。就像老师给的这个忙人的告白。
有人说:当你心中有一个“是”,你才能微笑地说“不”。
因此,当你制定计划之后,可以学着归类。按照时间管理矩阵方法排出优先次序。
如何制定计划和安排日程
如何制定每周计划?
1.回顾上周之成就
2.回顾长期/短期角色目标
3.回顾即将到期的预约事件
4.订立本周内的各角色目标
5.将角色目标分配至每天
6.每日前一晚的思考
远离时间的盗贼
下面再列举一下高效能人士的好习惯
(一)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1.be proactive习惯一:主动积极
2.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习惯二:以终为始
3.put first things first 习惯三:要事第一
4.think win-win习惯四:双赢思维
5.seek first to understand,then to be understood习惯五:知彼知己
6.synergize习惯六:统合综效
7.sharpen the saw习惯七:不断更新
(二)管理时间的法则
前面提到过的管理学界所熟知的“80/20原理”,建议将80%的时间花在那最重要的20%身上。将注意力放到有限的范围内。
该法则也被推广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且深为人们所认同。例如,在企业中,通常认为它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项目或重要客户;经济学家认为,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心理学家认为,20%的人身上集中了80%的智慧;推而广之,我们可以认为,在任何大系统中,约80%的结果是由该系统中约20%的变量产生的。“80/20”原理对所有人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人的专长可能很多,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很少。所以,要善于掌握自己的优势,寻找那些自己非常喜欢、非常擅长、竞争不太激烈的事情去做,一定会有收获。找到人生最关键的事情,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在安排自己的时间上,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要集中自己的时间精力,抓关键的人、关键的环节、关键的岗位和关键的项目。
(三)一些时间管理的忠告
尽量先放大石头,再放小沙粒。(做过那个小试验吧,将沙子与大石头放到一个杯子里,如果先放沙子,大石头就放不进去了!)
每一个时段不要期待太多的目标。
避免帕金森定律,设定清晰的时间期限。
总是将你的日程表放在你身边
先将主要的事项及活动计划好
多花些心思在每天的开始。因为一个好的开始往往带来有效的一天。
学习曲线告诉我们:尽可能将有关事项及活动归纳在一起,比如将要打的电话集中起来处理。
时间封锁,每天有60%的应该BLOCK掉,不要被干扰。
确定容许足够的时间在每一件工作上,但不能给予太多的时间,以2小时为宜。
建立一些弹性时间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上。比如每天有40%的时间是弹性的。
每天拨些时间用来思考。
考虑如何将等待及旅行时间变得更有用,譬如阅读。
如果可行,试着将你的生理时钟与你的工作相配合。
学习如何控制自己不去做没有排入行程的事情。
每日下班前先将明日行程安排好。
青春像小鸟一样不回来。一个没有时间管理的人,必将成为别人时间管理的一部分。
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要事第一
有一个实验:
有一堆大的鹅卵石、一堆碎石子、一堆沙子和一个广口杯,老师要求学员把三样东西都装入广口杯,而且说明,这三样东西肯定全部能装入广口杯中,请两位学员来做。第一位学员走上台,先把沙子倒入广口杯中,然后把碎石子倒入广口杯,最后把鹅卵石倒入广口杯,可是倒了一大半,剩下的怎么压都压不下去了;第二位学员上台,先把鹅卵石倒入广口背,接着把碎石子倒入广口背,并且摇一摇,再加一些,接着把沙子也慢慢倒入了广口杯,结果三样东西都倒入了广口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