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起?谁落?
谁善?谁恶?
起落有尽时,善恶终须报!
——看剑!
①座头市其人
在日本民间的剑侠传说中,“盲侠”座头市和“剑圣”宫本武藏一样有名。如果说宫本武藏是个人修炼的代表,追求的是剑术与人生境界的圆满的话,那么座头市则正好与之相反,他之于日本,犹如黄飞鸿之于中国,都是属于平民阶层的侠客英雄。他绝不会像宫本武藏和当时大多数武士那样,“学得文武艺,货与将军家”,而是在良善被欺压时及时出现,在惩戒恶人后施然而去,给人以“哪有不平哪有我”之感。心地善良的座头市,是老百姓心中的圣人,因此他的传奇就更为广大普通民众所接受,并津津乐道至今。
“座头市”这三个字,“座头”是僧侣的一种级别,位居盲人组织“当道座”四头衔的最末一级,是以说唱、按摩、针灸为业的落发盲人的职称。“市”则为人名。以前日本的平民没有姓氏,为了区分个体,就有了“职业”加上“名字”形式的称呼。
座头市四海为家过着风尘仆仆的流浪生活,时刻伴随着孤独与黑暗,周游天下成了他的修行。短短的头发、满脸的胡须,衬出他沧桑的生涯。平时一袭布衫披在肩头,一只盲公杖则是他随身的标志,在肮脏猥琐的外表下隐藏着正直好义的心。他虽然双目不能见物,表面上靠赌博和为人按摩维持生活,然而在卑微的身份背后,他却是一群剑客的头目,拥有风驰电掣般迅速的精湛剑术。由于听力相当厉害,因此其剑术惊人地准确,往往一击必杀。其剑法固然无人能敌,耍起钱来也是罕逢对手,还经常 表演把掷向空中的蜡烛、铜币切成两截的绝活。赌钱也好,动刀也罢,往往别人欺他残疾,却恰恰中了他的暗算。
座头市身残剑不残、眼盲心却清,头脑敏锐过人、剑术深不可测,再加上嫉恶如仇,以惩恶扬善为己任,使得他在江户时代末期的黑暗社会中成为饱受欺凌的百姓的救星,给弱者带来了希望。其锄强扶弱的侠义精神,慈悲为怀的菩萨心肠,令人敬重万分,百姓们都亲切地尊称他为“盲侠”!
盲侠行侠仗义的事迹不胜枚举,每一个故事,表层虽是喜剧,骨子里却是悲剧。每一个故事,都包含了悲喜交集的情感。所以他杀朋友,然后流泪,但此前大家还能坐在一起喝酒、钓鱼;他杀兄弟,一了宿怨,但大家都曾经拥有同样的回忆,甚至喜欢着同一个;他拒绝了爱情,但明知身边的女人与自己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还是让她牵起自己的手……
与古龙创造出的风流盲侠花满楼不同,座头市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很低的位置上,压抑、抗争、战胜自身的缺陷与局限性才是他生命的意义。他似乎永远拥有超然物外的心境,有时会像济公,诙谐幽默、神通广大;但有时又像一个懒汉,邋遢惫懒、嬉皮笑脸。总之,当他行侠仗义时,人们看到的是人性崇高的一面;当他唱着“脚踏破鞋游四方,只有今朝没明日。漂泊鸟儿何处去,知我路者唯竹杖”的歌儿辛苦忙活时,人们又能在他身上看到自己卑薄的身影。无论世界怎样变化,他永远在路上。
②座头市其剑
座头市浪迹江湖,行侠仗义自然免不了“该出手时就出手”,高超的武艺是为弱者主持公道的资本。每当这时其剑与剑术就派上用场了。
座头市的剑,藏于盲公杖中,平时协助行路,战时杖柄一旋一抽,一把全手工冷磨开刃的利剑就跃然而出。有别于中国剑的飘逸华丽及西洋剑的花巧灵动,日本剑一般为双手共用,以劈砍为主,讲求沉静低敛。但盲侠所用的这把剑,却与日本传统长刀有所不同,是反手短剑(单手向下握剑),长于近身格斗,快如雷电、疾如霹雳是其最大的威力所在。
座头市使用的剑术,是秘传的居合刀法,充满力道、准确性和窒息感。日本剑道一向认为只有“正手刀法”才是王道,它被当作一种武士精神的象征,正统武士和浪人是绝不屑于用“反手刀法”的。但是座头市出身低微,职业是按摩师兼半个赌徒,又盲了眼,所以使用反手刀并不被认为是卑鄙的作法。再加上他的剑因为藏在拐杖中,直刃长柄,用“逆手居合”的方式拔剑,可说是威力惊人。
由于惯用反手刀法,座头市成了最有名的快刀手。剑不出则已,一出必杀,一击致命,决不手软!因此“座头市”三个字,令黑白两道闻风丧胆。一旦挥起剑来,世界就不存在了。他有时与流氓们群殴,有时同高手单挑,不管群殴还是单挑,时常会将对手打得苦不堪言。如闪电般迅速的抽刀出击,电光火石间,刀压瞬间爆发,精准利落地将欺压良善、蛮不讲理的恶人,一刀两断。一片刀光之后,快速地回剑,振剑洒血入鞘,只剩下静静的尸体,凌乱地躺着,让死亡充满了诗意,让伤口闪烁起光泽。
按:日本通常刀剑不分,所以刀即是剑,用刀的方法就叫做“剑道”。
③银幕座头市
座头市这个人物最早来源于日本著名作家子母泽宽的随笔,此后被不断地改编成影视作品,光电影就有《座头市物语》、《座头市御用旅》、《座头市海渡》、《座头市铁火旅》、《座头市地狱旅》、《座头市逆手斩》、《座头市挑战书》、《座头市歌起》、《座头市破关》等数十部之多,此外还有电视连续剧、游戏、漫画等,洋洋洒洒,蔚为壮观,其英雄形象由此而广受欢迎且风靡一时,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名人”。
1962年的《座头市物语》是第一部盲侠电影,导演为三隅研次,胜新太郎主演。在1960年代日本人心苦闷的特殊背景下,盲侠给了许多人以心理上的寄托,因此座头市首次走上大银幕就倍受好评,成为一时街谈巷议的焦点。在此鼓舞下,三隅研次和胜新太郎再接再厉,陆续拍摄了很多续集,单单胜新太郎主演的就有26部。其他人虽然也扮演过座头市,但在影迷和侠痴眼中,胜新太郎即盲侠、座头市即胜新太郎,已是任何人都不可更改的了。所以整个盲侠系列的影片就被打上了强烈的“胜新太郎等于座头市”的印记。
在香港,邵氏武侠电影也从盲侠处得到了许多启发。 比如张彻的残障武侠名片《独臂刀》就是由盲侠电影中得到的灵感。后来日港还合作拍摄过《独臂刀大战盲侠》,分别由王羽和胜新太郎主演,关公战秦琼式地把两个不相干的大侠拉到一起打了一架。此外,周星驰亦曾在自己的影片中模仿过盲剑客,可见盲侠在香港引起的轰动。
《盲侠》系列电影由1962年拍到1989年,每一部都十分卖座,虽然从1989年到2003年这一段漫长的时间里座头市没有再出现于银幕上,但录像带与DVD依然长销热卖,表明了他在日本国民心目中、在日本民族文化中地位之高,就象中国的黄飞鸿一样,任凭岁月无情,也永远不会被淡忘埋没。
座头市是一个具有反英雄特质的侠义英雄,胜新太郎已将他演绎得出神入化、深入人心。无论是谁,想在新作里重新塑造“座头市”,要挑战的就不仅仅是电影技术,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在胜新太郎逝世后,几乎所有影迷都认为已经没有人能胜任盲侠的角色了。但2003年,盲侠又再度在银幕上复活了!大胆挑战这一经典的,正是日本演艺圈的鬼才北野武。
北野武在日本影视界属于传奇式人物,他以往的相声职业经历,给了他特殊的幽默感和别具一格的感性。此次他以自导自演的形式给予了座头市新的诠释。
新版的电影《座头市》是北野武的首部古装片,除片名外,从形式到内容都经过了大量的重新修订、编写。其故事发生在一个小镇上,为了躲避一群险恶之徒的追杀,座头市流浪到此地。在此,他遇到了双亲被杀的艺妓姐妹,机缘巧合之下,座头市决定用自己的过人剑术替她们报仇。而另一剑术高手服部源之助此时也怀着刺杀任务来到小镇。三方因各自的利益而展开对峙,命运不可避免地纠合在一起!小镇陷入了暴风雨将至的紧张气氛中……
一直以来,北野武的作品以晦涩沉重著称,这次却出乎意料地非常娱乐。尽管题材是典型的正剧,但经过北野武的重新演绎,却让人忍俊不禁。前人的精彩细节如木屐上阵、拐杖兵器等都被保留下来,但新座头市却变成了一头金发的剑客,加上红得刺眼的剑鞘(手杖)、一身藏青色的服装,北野武式的大写意色彩呼之欲出。
以往的《座头市》普遍存在情节简单、人物脸谱化,打斗虚假且粗陋陈旧等缺点,这些在北野武手下一扫而空。首先,在对座头市这个人物的塑造上,新版座头市从“头”开始改变,除走“人情味”路线之外,更在古典之中揉入现代感,金发造型惊世骇俗,非但不显生硬牵强,反而集合了凌厉与俏皮两种气质于一身,打破了古装剧给人僵化的印象。再配合北野式的本色表演,盲侠客忽而憨直温厚、忽而机警洞明,这份张力与魅力真正把座头市给演活了。
其次,片中出场的人物都颇具个性,而且绝不脸谱化。以座头市和服部源之助为代表,每个人都有着自身的执着和局限,善恶正邪不再一目了然。由此带动的情节发展整体上也变得更为花俏好看,节奏流利果断,毫无冗遢累赘之感。
在整部影片的背景构筑上,北野武运用了迄今为止所有历史剧中均没有的奇妙想法,剧中那些江户时代末的庶民,身着和服与木屐,竟然跳起时髦的踢踏舞,实在是匪夷所思,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诸如此类的笑料随处可见,一种“金凯瑞”式的幽默铺面而来,谐趣盎然,博得了满堂欢笑和叫好。
由北野武本人亲自负责的杀阵场面更是全片武戏的灵魂所在。 本片彻底改革了时代剧传统的剑斗场面,在武打设计上,既具有传统日本武打片的特色,又借鉴了好莱坞动作片的表现手法,其剑斗场面十分写实、明快,特别注重速度感,那种超越时间的迅捷、勇于出击的刚猛,给人以独特的节奏感和震撼的视觉效果。
北野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所展现的剑道技击极具日本风味。其设计与调遣,可说是让刀剑做了一次最果断、也最简洁的演说。攻,干净利落;守,滴水不漏。在对刀剑的运用上,时而节制含蓄、时而雷厉风行,令人目不暇接。特别是那场著名的雨中大战,盲侠一人独斗八敌,荒野上鲜血漫溢,人影相继在刀光中倒下,大气从容又绝不拖泥带水,真是“有如砂绘般美丽”,“男性美学”昭然凸现。而影片最后两个剑术高手的交手犹如电光石火,一瞬即灭,甚至都无法让人看清刀路,堪称史上斗剑节奏最快的场景。空气中满是肃杀的味道,紧张压抑的气氛也营造得恰到好处。此外,影片的第二号人物服部源之助的武打场面也颇具备观赏性,兼具了力道和阳刚美,当他带着沧桑的心境一刀斩出敌方人头落地时,所有的观感都只能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痛快!
总之,这是一部号称“娱乐与武侠交配产物”的电影,它非常非常的“北野武”,看完它你才会明白什么是“与时俱进”和“日本式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