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8200000003

第3章 文坛五老(1)

公元1977年初,山西省作家协会的机关刊物复刊。刊物不再沿用原先大有影响的《火花》刊名,而改叫《汾水》。其时,我被借调到这个刊物来做编辑。到1978年6月,办理了正式调动手续,我从此成为省作协的一名在册干部,当时的具体职业是小说编辑。

调到作协编辑部来工作,除了很快熟悉了同事同人外,对院里历史、传闻掌故渐渐有所知晓,对几位著名作家老师也有了一些了解。

文坛的神秘感渐渐消退,而亲切感与日俱增。

那时,整个机关和编辑部,风气很正。大家上下一心,协力办刊;每个作家,潜心创作。当然,后勤工作人员和年轻编辑对几位老作家十分尊重。这种尊重,多是对人格文品的敬仰,而不是对权力的膜拜。那是我们南华门值得回忆的一个黄金时代。

五老作家西李马胡孙

几位老作家,成就巨大,声名显赫,况且从年龄资历上讲与青年作家至少已经隔了一代,对年轻人决不心存嫉妒,而是真诚喜欢大家进步,衷心希望晚辈后生能够取得更大成就。

“文革”前在山西文坛有“文联五战友西李马胡孙”的口碑流传。这五位前辈作家,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以及孙谦,新中国成立前都是晋绥边区的文化干部。其中,以李束为最为年长,一直是马烽他们的直接领导。新时期以来,李束为暂时不曾调回文联工作,南华门巷子里却依然有“文坛五老”的说法。

南华门巷子里年龄最长的老前辈,诗人冈夫,取代了李束为空缺出来的位置。

1.诗人冈夫无疾而终

冈夫,本名王玉堂。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投身文学,发表诗作。由于思想进步、鼓吹革命,于抗战爆发前夕被北京执政当局逮捕,关押在著名的草岚子监狱。狱中入党,介绍人是薄一波。日寇占领东北之后,对我华北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大举侵略中国。为了保护干部、应对日益严峻的形势,组织决定我被捕同志一律填写所谓“自首书”,以便出狱投身抗战。这本来是一种机智权变,后来“文革”中被说成是集体叛变,搞出“六十一个叛徒集团”惊天大案。

冈夫

据说,“文革”初起,造反派搞打砸抢,王老曾经拿出宪法与打家劫舍的暴徒理论。人们当笑话来说。我想,王老久经运动,竟然没有看透运动,足见其天真诗人气质。

我们进入南华门,王老年届七旬,已经退休。老人家渐渐成了巷子里年龄最大、最和善的老人。但王老记忆力相当好,每有集会之类,往往要提前作诗一首;诗是现代诗,长短句,几十句诗歌,王老能够当场依靠默记背诵出来。

对于机关工作,仅就我的记忆,王老至少立下两大功劳。

一件,是帮助解决年轻人的调资问题。我们调入机关之后,迎来了一次全国性的调资。但调资面儿只有百分之四十。狼多肉少,即便马烽带头,老作家们都表态不要这一级工资,年轻人普遍调资依然困难。领导上便推举王老出面,上省里去争取指标。当时,省长王谦负责这方面的工作,见了王老,好生客气。听说作协名额不够,需要多少呢?王老说,“也就差那么五七六个的。”王谦大大给面子,痛快答应道,“给你十个!”

张石山、李锐等二级工,这才人人得以提升一级工资,每月赚到了四十五元人民币。

再一件,更了不得。作协现今不是有一个文学院吗?专业作家编制十来个,曾经荟萃了并将继续荟萃我省优秀作家;凡专业作家,享受全额工资、定期体检等优厚待遇。这个几乎是“世袭”一般的名额编制,也是王老争取来的。据称,是王老到北京找到薄一波老领导特批下来的。

全国第四届作代会,王老作为特邀代表参会。会上,他曾经专诚去拜访过薄一波。回到宾馆后,李国涛老师问:王老,薄老给你说了点什么呢?

王老笑呵呵地回答:呵呵,是说了点子什么来!

李国涛回过脸,对我们讲:王老呀,已经有些糊涂了呀!

当时,我在想:王老哪里糊涂!他的记忆力惊人,他的眼神是那样睿智。他只不过是不便说,或者不宜说罢了。此刻,恐怕糊涂的不是王老,而是包括你李国涛在内的年轻人呢!

王老九十华诞,上级部门为老人家过寿。老人家不太乐意,他伸出一根手指,道:这个时候再过吧!

王老的目标是起码活到一百岁。我们也期望、都相信,王老能够活到百岁。他是我们南华门的人瑞啊!

王老却突然辞世了。听家人说,老人家笑呵呵的,坐在沙发上,突然不再言语。那真正是无疾而终。

王老故去后,他的孩子还给过我一件王老的手迹。王老在一张便条上书写下了关于我的作品《血泪草台班》的评价,他认为:这部作品,即便列入中国极富传统的“说部”文学中,也毫不逊色。

这样的评价,对我而言,无疑是够高的了;而评价的准确、到位,包括使用“说部”一词,显示了王老深厚的学养。

2.孙谦像个乡下人

山药蛋派祖师爷赵树理,不仅开解放区通俗文学之先河,行为举动、待人接物也最具平民化色彩。可惜我无缘认识这位前辈大师。我调入作协前,大师已经被残酷批斗致死。正如他在“文革”深入进行中,看透了运动的本质、曾经有过的无奈希望那样:历次运动,总要损失一些人;如果一定要损失,那就损失我吧!马烽、西戎他们还年轻,还能写点东西!

孙谦

得庆生还的几位老作家里,依照我的眼光看来,孙谦老师最具平民化色彩。当然,比起几位战友,他的文化底子更厚一点,作品的文笔雅致优美,甚至带几分洋气;把他归入山药蛋派,实在有点勉强。

在院子里,人们说起孙谦,多半在前边冠之一个“老”字,叫他老孙谦。孙谦面相偏老。参加抗日的时候,不过二十来岁,下乡的时候老乡们会说:这个老同志总有四十几了吧?和年轻人一样跑跳,精神头儿不错哩!真到了四十多,下乡的时候老乡们偏又这样说:听说是个老作家,看去也不过五十多!总而言之,老孙就几乎从来没有年轻过。

但老孙的夫人王之荷,比起老孙来始终称得起年轻貌美。韩石山和我私下谈论过:作家身份,老婆应该叫做“夫人”;前辈作家们的老婆,那才真正称得起是夫人!言外之意,我们这一茬作家的老婆简直就不上档次。然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老作家们参加革命队伍之初,还远远没有资格找老婆;到新中国成立前后,这才成家。而这时他们已然功成名就,工资级别够高,社会地位尊荣,找的老婆自然容易达到“夫人”档次吧。

老孙胆子小。首先,这怨不得老孙,历届运动总是挨整,再大的胆子也得给你整小了。“文革”中,红卫兵造反派半夜敲门搞得地动山摇,老西被惊得心脏病发作;夫人李英女中豪杰,能杀能斩,敢和造反派叫板,给老西壮胆助气。老孙也害怕,也想发作心脏病,然而不能:因为老伴王之荷更害怕,一受惊动,就得跑茅房。所以,老孙还得奓起胆子来,保护老伴。

粉碎“四人帮”之后,记得孙谦、胡正两位老师曾经在《山西日报》发表文章,倾诉多年受到政治干预、创作不得自由的苦恼,呼吁真正自由创作时代的到来。老孙肯定又是奓着胆子讲了两句心里话。然而不久,老孙便三缄其口,再也不曾倾诉呼吁什么。

老孙除了小说写得好,电影也写得多。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先到东北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那时电影界的人物,多数从旧社会过来,都是见过世面的把势。十里洋场,灯红酒绿;拍电影、玩艺术包括搞体育的,多数是大家子弟。一个老面的土包子相的老孙谦,且没有放在眼里。老孙却是极其聪明,看过几部电影,即刻找到其中关窍。写出的剧本,岂止有模有样,简直就是精品地道货色。政治干预、运动不断,“文革”前老孙竟然完成电影作品十五部之多。

老孙写的电影多,所以稿费多。但老孙生活极其节俭,在南华门巷子里相当出名。

老孙好吸烟。听说赵树理待客用中华烟,自个抽一毛五一包的绿叶烟;老孙待客也是好烟,自个抽烟抽那种“黑棒”烟。说是这烟劲大。黑棒烟果然劲大,也果然便宜。

老孙爱喝酒。平常家里吃饭,也闹两盅烧酒喝喝。老孙不喝汾酒,只喝高粱白。甚至不喝瓶装酒,要打更便宜的散装白酒。

老孙喜欢吃面。山西佬儿嘛,一天不吃面,等于没吃饭。但老孙吃面,也是高粱面。白面供应定量,况且红面挂调和。浇上醋,拌些辣子,红面剔尖一碗,那是可口。来一盘饺子,不换。

白面细粮短缺时代,郊区农民寻常来市里出没街巷吆喝“换大米”。二斤三两玉米面换一斤大米,这样一个行情。听成一兄给我们说过,老孙家换大米,一袋玉米面里藏着几百块钱,结果连钱换了出去。而后捶胸顿足,悔之不迭。老孙在面袋里藏钱干什么?或许夫人管得严,自己想要支持乡下亲戚几个?不得而知。这事是否可信?我转述了成一的说法,而成一也是转述。况且,老孙的逸事我尚且不确切,成一如何能得确切?此事未可全信,但又不能不信——因为这有些接近艺术的真实。

老孙日子过得节俭,对自个儿藏书也十分珍视。书柜上三四寸见方的大字写得明白:非亲非故,书不出户;知交好友,免开尊口。——我去过老孙家,扫视过那字迹一眼。记忆或有不确。大致不错就是。

老孙自个过日子节俭,对学生作者却向来慷慨大度。

有一次,老孙出国访问归来,特别把我叫到家里,很隆重地赠与我一盒三五牌的香烟。一盒烟,值什么呢?那是一份珍贵情谊。

更有一次,在一个特别的场合,我陷入极大的尴尬。老孙为了帮我脱出尴尬,打开僵局,拿出他为爱犬麦克预备的干粮,一个劲往我怀里塞,一边说:“石山,你把它吃了吧!”

关于这次尴尬事件,我会在后面的讲述里专章介绍。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孙对我的那份关注与帮助。

关于我的创作,语言风格,李国涛老师曾经评价是“具有两套笔法”。但在此之前,孙谦老师早就在许多公开场合夸赞过我。他说:“张石山这家伙不简单!有点像马克·吐温,生活面宽阔,好像什么都能写!”奖掖后辈,无以复加。

孙谦老师文笔优雅细腻,写过许多美文,他的做派却从来像个乡下人;他声名显赫,文坛地位尊崇,却向来平易近人。

我说过,从事文学、哲学、美学、佛学,最终都应该通过求索大道而打造自身,使我们更加复归于人,而不是异化为非人。孙谦老师现身说法,在这方面为我们后来者做出了一个高贵的榜样。

3.关于胡正的几个段子

文坛五老,胡正老师最年轻。在抗战烽烟初起的1938年参加革命,年仅十四岁。比马烽和西戎两位同龄人小两岁。

南华门巷子里,成一担任《黄河》主编,我担任《山西文学》主编,都是胡正老师当政之初提拔起来的。胡老师说:我担任山西文联秘书长的时候,不过三十二岁;你们早就该提拔起来、压上担子干啦!

所以,我公开写文章讲过,在作协机关我感激所有前辈作家的信任与关爱,但最为感激者是西戎老师、胡正老师和李国涛老师三位。

胡正

1984年年底,文联、作协分家,胡正担任了作协党组书记。文坛五老里面最年轻的胡正,当了第一把手。现在回想,那是胡正老师代表老辈作家最后一届事实上掌权,那是他们掌控山西文坛局面、经营山西文学事业最后的辉煌。

从那以后,一个时代结束,一页大书翻了过去。

胡正在老辈作家里最年轻。在他身上最为可贵的是思想最活跃、性格最活泼、工作方法最活套。

胡正能滑冰、会游泳,台球、乒乓玩得好,尤其擅长跳舞。我在叙述自个业余生活的文章中曾经讲过:老辈作家里胡正老师跳舞跳得最好,晚辈作家里则只有我可以称此一“最”。

西戎主持作协工作时代,在编辑部寻常免不了讲古,有时会话及当年。于是,在我的记忆里就留存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片断。

其中,关于胡正的,有这么几段。

同类推荐
  • 中华文明之旅·第一卷

    中华文明之旅·第一卷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中华文明曾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巨匠和英雄豪杰。
  • 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自古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其“五花八门”的知识海洋里,所包括的学问和知识,的确是多方面的,其内容,亦是非常丰富多彩多趣的。《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能够适应不同层次或曰多层次的需要,人们读了《趣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会感受到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都是比较强的,并且会使人感到从书里能够得到许多有益而又有趣的知识。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旅游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旅游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松榆斋百记:人类文明交往散论

    本书收录了百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人类文明交往问题。文章包括《读书和写作》、《老年和青年的哲理》、《罗素的公民教育观》、《美国文明的恐惧病》、《文史之旅》、《语言的交往价值》等。
  • 戏曲艺术(下)

    戏曲艺术(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收尾人2189

    收尾人2189

    有人将在秩序中扭曲坏死,也有人从混沌中站立新生。不同世代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与结果,而这只是一位负责解决麻烦的收尾人的故事。
  • 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

    心若相知无言也默契

    一张嘴走遍天下,夺异宝,骗灵兽,纵横异界,凤逆天下!可是…她身边的这些无赖是怎么回事?美男缠身,桃花不断,将六界美男带回家!女主醒掌六界权,醉卧美男身一朝穿越,从此美男一个接一个接踵而来,她的生活吃醋的戏码天天上演。血祭:“羽蔷,你是不是最喜欢我?”某人正想回答,无极又问:“小妖儿,我好看吗?”“好……”拓跋雪妖还没说完,身子又被夜幕麟拉入怀中。某男二话不说,抱着某人走了,“雪妖,你说了今晚要和我一起睡的!”“可这会儿还早着呢!”“彭……”拓跋雪妖话音刚落,轩辕墨殇就踹门而入,夜幕麟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拓跋雪妖被抢走。没办法,打又打不过,骂又骂不赢,而且这地方还是人家的呢怎么抢?
  • 我意登天

    我意登天

    登天路,登天路,一步登天路,一生登天路!一步登天路,永无回头路!一步登天路,何处是尽头?这是少年许愿的故事,这更是一段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真的不是重生

    真的不是重生

    张彥明做了很久的梦,梦到分不清现实与梦境,在一个似是而非的世界里半梦半醒,亲情和爱情让他突然顿悟般透彻,想通了一切,从来事情都是没有办法把控的,我们能面对的只有当下。亲情,萌娃,美食,爱情,事业,他一个也不放手。“来吧,不服就干。”书友群:601928557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牵着时光的手一个人安静的行走

    牵着时光的手一个人安静的行走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当星星还在夜幕中玩耍时,黎明已经悄然而至;当乌云还在飘飘然时,阳光已经洒下黄金;当我们还在无止尽的嬉闹时,年龄已经悄然增长。就这样,程筱筱与好友谢淼淼踏上了青春的列车,开始了她们的青春。与白皓宸一行人的邂逅,周念那不为人知的情感在青春的旅途中显露出来,孩子性的侯晓渐渐变得成熟......白皓宸:我想,我见过一个光明炽热的人,靠着这个,我可以走过所有寒冬。程筱筱:我喜欢的人有光光而不耀与光同尘。
  • 风不忆九辞

    风不忆九辞

    全京城都因为高价在寻找那个名叫“喻九辞”的女子,皇宫内外没有一处不忙碌,喻九辞可是君王的挚爱!如今两人闹得是那样?邶于风派人在各个角落都翻遍了,但是还是找不到喻九辞这个大活人,他突然想起来喻九辞曾经的话:“那天我不在了,别找。”他好像明白,真心要躲藏的人是永远找不到的。“弃了吧,于风。”喻九辞说着。“当真你要这么狠心?”邶于风紧张的拧着眉,他不想失去她。“我狠心?那你们是怎么对我的!”她有点自嘲的笑了笑,靠近邶于风,“于风啊,我不想一个人的。”“是风不忆九辞。”
  • 抗战之狙杀行动

    抗战之狙杀行动

    刺客赵子龙因一个青铜鼎穿越到抗战年代。他去南京救人期间,发现鬼子的侵略而隐藏着一个重大秘密。之后,他要做的就是,杀鬼子除汉奸,挖宝藏……这是一部情节紧凑,充满热血、悬疑的抗战小说。欢迎朋友们阅读!
  • 云海记

    云海记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冲不破的是无界的轮回,我可以为了一个人执念一生,也可以转念就放弃他,是爱非爱,一定要回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