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8200000021

第21章 风雨变奏(3)

两人的毕业分配,也显出了某种程度的不同。蒋韵留校,在太原师专教书;郑义则进入晋中文联,在那儿编刊物。

“文革”十年,知青插队,“牛鬼蛇神”下放,消耗着无数英才的生命。磨盘常常磨平沙砾棱角的同时,有时也砥砺了宝剑。经过生活磨炼的人才,终于等来了历史的机遇。郑义,周山湖,潞潞,前后进入了晋中文联。

由于《枫》和《我的两个女儿》的特殊关系,郑义经常到李锐家做客。李锐和蒋韵在南华门的住所,成为一座“文学沙龙”的几年里,我对郑义有了最初的了解。

郑义插队前,是北京清华附中高三学生。从他的处女作《枫》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格外关注政治的人。文学家,不可能不关注政治,文学,从来都不可能独立存活。新时期以来过度的文学热,使得文学承载了不堪重负的责任。文学面临着双重危险:在其外有着巨大压力,随时可能遭受干涉限制;在其内有着巨大张力,文学可能异化为非文学。

在晋中太谷一带插队数年,郑义招工到了介休矿务局一座煤矿。工种木工,也就是当木匠。小木匠却和北京的同学有着密切往来,“四人帮”肆虐、最后疯狂,郑义牵连进了一个所谓反动组织案件里。木匠得到消息,身背一套木工家具,急忙仓皇逃亡。逃往哪里呢?这个原名郑光照的小木匠,一口气就跑到了大兴安岭。隐姓埋名,串屯子,打家具。逃亡多久?将近一年。

我和李锐听说了,都劝过他。逃亡生涯,这是多么好的写作素材呀!

郑义一听,也是。深度近视眼镜后面,眼神凝定;然后拍拍头发稀疏的秃顶,猛醒的样子。

但他一直没有写出这段生活。老家伙后来有了时间,竟然从头走过一趟当年逃亡路线!带了录音机,录下沿途和老乡以及林业工人的谈话等。

为此,我和李锐说过:郑义,太笨了!小说家,能够无中生有、空中取水;可以向壁虚构、闭门造车。惊心动魄的逃亡旅程,将近一年的亡命生涯,那是一条狗去干的吗?怎么还要重新去走一趟?

他和陕西的路遥有些相像,都是那种壮硕大汉,写字都很笨。或者,因为生活太熟悉、记忆太深刻,反而不易表述?也未可知。

蒋韵爱跳舞。他们家有时举办小型家庭舞会,李锐也学,郑义也学。李锐还勉强,郑义就笨熊似的,怎么也踩不到点子上。老兄火了,挽袖子、撸胳膊的,嚷叫:

我就不相信,它比推铅球的技术还复杂!

郑义中学时代,曾经是北京中学生运动会的百米和铅球的前三名。运动基础相当好。原地跳起摸高,打过篮球的个头高出一大截的赵瑜都要甘拜下风。但他的运动协调性也许不错,音乐节奏感却果然不灵。舞场上,始终是一头笨熊。

后来,省作协新办大型刊物《黄河》,郑义调来担任副主编。一度,为了写东西,降低干扰,他家门板上曾经贴出过谢客声明。斗大的字,墨黑,声称“生命有限,时间宝贵;来访预约,非请莫入;应约前来,谈话不得超过十分钟”云云。

老朋友,老伙计,我却不管什么预约、应约之类,踹门进去。进去看见什么呢?老家伙闭门不出,正在闷头写作。备了一篓子馒头,馒头上都生了绿毛。写什么哩?小说。既是写小说,用得着什么参考资料,但郑义满屋子都是摊开的资料。夸张些描述,那些资料从厨房一直摆到茅房。

这样写小说,不能否认他笨。当然,下这样笨工夫的家伙,可能写出厚重的作品。

或曰:人即过程,过程塑造人本身。《枫》的走红,恐怕使郑义早已不屑于写小东西了。

在《枫》之后,郑义沉寂了几年。然后,他拿出了中篇小说《远村》。

《远村》获得了全国中篇小说奖。

《远村》和我省其他几位青年作家的作品共同在《当代》结集发表的时候,《当代》最早提出了“晋军崛起”的口号。

《远村》之后,还有《老井》。《老井》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成了电影,好像是在东京电影节上还获了奖。

作家、特别是知青作家深入农村,最终写出若干乡野现实,对那些相对高高在上的评论家而言,他们会感到新奇因而难免惊奇。首先,共同的文化视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共鸣。其次,知青作家比评论家们多走出一步、多看到一点,评论家们就会在北京上海惊呼起来:

啊!农村是那个样子啊!写得真深刻呀!

山西土著作家,太了解农村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他们的不幸:不仅大家和大城市的评论家距离更其遥远,诠释生活的角度也大有不同。本土作家,往往是在外部描述之前,有一种从生活内部观照的优势;评论家们缺少这样一个视点,所以看不懂大家的艺术妙处。他们顶多会隔靴搔痒地说一句淡话:呀!土得掉渣呀!

所以,在山西文学界,有这样的说法流传:《远村》不远;《厚土》不厚。

大家角度不同,自说自话罢了。

7.韩石山:《磨盘庄》被批

韩石山以酷评家的身份驰骋文坛,只是最近十年的事情。在此之前,他和我等一样,主要依靠小说在文坛安身立命、扬名立万。

——“大腕儿”,其实错了,应该是“大万儿”。江湖话,纸币叫“页子”,警察叫“雷子”,领导叫“瓢把子”,老汉叫“长麻子”,等等。请教尊姓大名,江湖上说“敢问你的万儿”。

韩石山不仅是我省青年作家里最早在娘子关外发表作品的作家,他的小说集《猪的喜剧》还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韩石山在引发争议的《静夜》之后,大约在1983年,写出了他的著名中篇小说《磨盘庄》。好像是发表在河南的大型文学杂志《莽原》上。

那部中篇我读过,印象深刻。我敢断言,那是老韩一辈子写得最好的小说。

韩石山自己谦虚,说自己不会写小说。这个家伙真真假假,惯于正话反说。但上面的谦虚话,大概有三分真切。因为他知道,我们也知道:韩石山最终成为韩石山,并不是依靠了小说。但我认为,他会写小说,因为他读书甚多,他首先懂得小说。谓予不信,请重读《磨盘庄》。

他的家庭背景,他的个人经历,使他应该成为一个“控诉者”。他应该是伤痕文学以及反思文学的一名激进作家。然而他没有。他知道,“辱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直白呼喊、简单诅咒也不是小说。小说不堪承载那样直接的使命,真正懂小说的作家不会那样写小说。只有在喝酒之后,起而歌舞,韩石山高歌一曲《北京的金山上》,我们才能听到他的嘶喊。他是那样痛切,他是那样悲愤。至于他的小说,蕴藉包含,一唱三叹。远离了直白控诉,回归了艺术表现。谓予不信,请重读《磨盘庄》。

如果说,短篇小说《静夜》,只是韩石山若干小说观,包括他的“少妇论”的最初展示,中篇小说《磨盘庄》是他的小说才具和小说艺术的大成。

《磨盘庄》应该引发轰动,应该全国得奖。除小说艺术的相对圆熟之外,题材领域的开拓、文学笔触的幽微,堪称领异标新。右派作家张贤亮也善于写女人、写少妇,但他的所有人物都成了先验的符号,都成了证明主题的玩偶。张贤亮后来才发表并且轰动文坛的《绿化树》,与韩石山先期发表的《磨盘庄》相比,那是“冯太太说马太太——差的不是一点”。

但老韩生不逢时,《磨盘庄》生不逢时。这部优秀中篇,没有得到文坛的认可、重视与应有的评价。

非但如此,《磨盘庄》非但没有获奖,反而受到了批判!云泥天壤,水火冰炭。令人感慨万端!

我们山西,著名的“政治特区”,运动一来,大家的心理犹如行军露营“抓虱子”,那是要比赛看谁的虱子多、看谁的虱子大、看谁整治虱子凶狠。

批判《磨盘庄》,媒体出动,南华门机关全体作家编辑出马,下面地市文联、知名作家出席。如临大敌,集体围剿。

发言积极踊跃,争先恐后,唾沫几乎淹没韩石山;摄像头、照相机瞄准,必欲万箭齐发,要将小小韩安远射成一只刺猬。

后来多少年,成一兄和我还说起:那一回老韩可是给吓坏了!

老韩也许不愿提起,特别是不愿提起自己当时的害怕样儿。但我和成一,以及当时在场人员,都能做证。

大家一定都注意到了,酒桌上老韩带了酒意,往往口不择言;本来唇枪舌剑,此时更加毒汁四溅。要是一条莽汉不干了,要反击老韩,韩石山酒醉心明,会立即站起来认错。虚情假意的、赖不叽叽的,连连鞠躬、连声道歉:我错了!我不对!我该死!我向你诚恳道歉!我错了还不成吗?

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由想起许多似曾相识的批斗会的场面。

韩石山自称“外圆内方”。我想给他另外注释一下,至少在当初,可以叫作“色厉内荏”。老韩嘴尖毛长,有时张牙舞爪的,其实他骨子里有极其胆怯的一面。

地主的孙子不是地主,但我们的政策是株连亲属。叫他们是“狗崽子”,文雅些、书面化一些讲话则是“阶级敌人的孝子贤孙”。孝子贤孙们于是学得了爷爷和父亲的把戏,惯于认错认罪。你要批判我,我认罪!你要打倒我,我立刻趴下!

《磨盘庄》受批判的时候,韩石山被通知按时前来参会。进了南华门,他见了南华门里头以及南华门外头的狗,都要作揖!

见了熟人,面带微笑,比哭好看不到哪里。讲话声音暂时不曾打战,脸色却瞒不了人,煞白泛青。他是吓坏了。批评,批判,离着批斗没有多远啊!

成一、周宗奇等青年作家,当时人微言轻,但大家一律保持沉默。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大家用沉默表达态度,坚守着自己的立场,曲折地传达着对老韩的支持。

马烽、西戎等老一辈,同样积极参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似是而非的话语。拥护对韩石山的批判,但自己并不同意将他“一棒子打死”。

我当即意识到:1957年的右派就是这样打成的。“文革”初期的“黑帮”和“牛鬼蛇神”也是这样打成的。

想一想,他能不给吓坏吗?他,以及我们,能不恐怖吗?

让我们感到万幸吧!我们万幸,不是写出《磨盘庄》的韩石山,没有挨批判,也不是老韩挨了批判,我们得以幸免。我们万幸、韩石山万幸,是他写出《磨盘庄》挨了批判,却没有被打成右派。

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履维艰。

中国文学的成长进步,磨难重重。

同类推荐
  • 老北京的教育与文化

    老北京的教育与文化

    本书主要介绍老北京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居住在此的市井百姓的衣、食、住、行等。
  •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上册)

    廿一世纪初的前言后语(上册)

    南怀瑾先生常谓:立国之本是文化。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万载,文化渊远流长,在新世纪到来之初,世界瞬息万变,炎黄子孙又该何去何从?本书为南怀瑾先生于廿一世纪初应各方邀请之讲课记录,内容涉及广泛,但终不离文化之根本;除凸显众所关心之话题,更望能唤起读者对文化教育之重视。
  • 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烟花三月的繁华都市

    本书介绍了中国及世界各地的繁华都市,其中有充满时代气息的古老皇都北京、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中西文化交融的都市澳门等中国的繁华之地,以及伦敦、巴黎、雅典等国外著名的繁华城市。
  •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

    《年谱与家谱》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人类文明发展思考

    科学把我们推上天堂,还是把我们拉下地狱?无论是大思想家卢梭,还是声名赫赫的精神领袖伏尔泰,得出的结论也是截然相反的。
热门推荐
  • 半世流离花微醉

    半世流离花微醉

    半世流离,梨花微醉,一世殇。醉弦颜因为一次任务,带回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从此,她的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个人跟着。“颜颜,你去哪里?”“……乖,很快就回来了。”“你是不是要抛弃我了?”“……不是。”“那你为什么要离开?”醉弦颜彻底无语了。真的,她就是离开几天而已,何必跟的如此紧呢?忽然有一天,某公子向醉弦颜告白。当天晚上,男人就把那位公子的院子烧了。一句话总结:一个痴情鬼帝追了四世媳妇的故事。
  • 参政党思想建设研究

    参政党思想建设研究

    近代以来,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阶级力量的领导者,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国家对政党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进行规定,形成了这个国家的政党制度"。
  • 绝世唐门之吾为创世

    绝世唐门之吾为创世

    这是一个现代人:杨天笑。做为创世神转世在自已前世的四个兄弟:无量、命运、造化、毁灭的帮助下穿越到斗罗大陆2中的世界中重新崛起并获得真爱的故事。
  • 异界龙魂

    异界龙魂

    一个男人挂了,然后来到了异世,之后……好强!好强!好强!好强!好强!好强!好强!一个人,一把剑,一片大陆,一个传说*****************************************************咳,老实说,开头的确有点恶俗。但同一道菜,不同的厨师做味道也会完全不一样。这本异世小说也许可以带给你完全不同的感觉。*****************************************************令狐出品,Y亦有道。
  • 千秋此间意

    千秋此间意

    【失宠落魄王爷与亡命天涯侠女的碰撞】魂穿一品大将嫡女身上,人美家底硬,连初恋男友都被隔壁公主暗恋着,稳稳躺赢飘过。一夜之间,家破人亡繁华落碎,像疯狗一样被人一路追杀接着便遇到杀千刀的某人……结果差点又被当成刺客剁碎喂狗,好歹自己有颜有料还有脑子啊,眼睛不好使嘛?!两个心怀怨恨之人相遇,是拉着一起堕入深渊,还是相互扶持走出泥泞?扶风:一脸嬉笑之态,看风起云涌,笑世间百态。唐宫羽:以雪山之姿,绘锦绣山河,揽美人入怀。【本文提示:魂穿,架空,1V1,女主成长型男主深情型,有甜有虐,入坑谨慎】情不知从何而起,一往情深,你站在那里,爱便穿过万水千山,住进我的心海里。一朝入世,风起云涌,诡谲迷障,一触即发。几度冰霜,前尘难忘,浅笑回眸,千秋此意。小剧场“真是奇了怪了,有些人明明彼此牵挂,却偏偏要假装成陌生人般冷漠,谁都不曾敢做那率先坦白心绪的人。”扶风望着窗外那弯冷月,像极了她此时的心境。唐宫羽无奈地看着这个闹着脾气的女人,抬步上前轻轻从后面拥住她,低声道:“我在你眼中,而你却早住在我的心里,不敢言说只是珍重供奉,此生不悔。”
  • 武戮双雄

    武戮双雄

    C世界这里是由四块庞大的帝国版图组成,千岛,加尔隆,肯特,和庞克帝国中央版图!故事从庞克帝国开始,C世界,存在着神秘的能量——C能!这神秘的力量划分为天,地,人,神,鬼五种不同属性,这五种属性又是以鬼属性最为罕见,最为可怕筑器师,驯兽师,医疗师,以及皇室,还有司令部的职业军人和暗黑势力等等可怕的力量汇聚于此,形成异彩纷呈的C-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生有两次幸运就好

    人生有两次幸运就好

    朋友说,人生有两次幸运就好,一次是遇见你,一次是走到底;我想说,人生有两次幸运就好,一次是遇见你,一次是爱过你。
  • 三国重生马孟起

    三国重生马孟起

    重生三国马超,会天下群雄..
  • 更多事物沉默:非诗108首

    更多事物沉默:非诗108首

    “以自由独立的灵魂驱动的字句,方能俯仰见美,力若强驽初发。”本书收录作者现代诗一百零八首,以充满语感和节奏感的质朴语言体现汉语言的神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在我所处的时代,文学的很多命题,都迫不得已需要返回原点来审视,人性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