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8200000010

第10章 从文苦旅

本章文字,我准备介绍一下笔者自己。

“我是谁?”这是一句简单发问,也是一个哲学命题。

美国人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四十岁的人,要对自己的长相负责。在不到四十岁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句话,并且立即有所领悟。每个人,是他自己将自己最终塑造成为自己的。

前面我说过,从事文学,能够让我们两世为人。所以能够如此,在于文学可以开启心智,能够让我们走向自觉。

我如何走上了文学道路?我又如何通过文学这条途径而得以走向了自觉?反顾这个过程,不惟对我个人有意义;我认为,这将对每个有心人都会有意义。

我佛证得菩提,不仅使得那个净饭王的太子自身立地成佛,而且从此使得芸芸众生有了抵达彼岸的可能。

1.被逼从文

说话人张石山如今算是中国文坛知名作家之一,自认系书写农村题材小说的当代名家之一。而著名评论家、编辑家李国涛先生曾有评价曰:在山西文坛,在中国文坛,得赵树理真传者,张石山一人而已。

我以为,这几乎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评价了。

但说来怪哉,我之所以秉笔从文,而不是投笔从戎或者从工从农从政从商,并不是出于自幼的爱好,不是因了什么文学梦,也不是因缘际会受过什么作家作品的影响。我之所以学习写文章,后来忝列作家行当,最初完全是被逼无奈。

中国的应试教育由来已久。这种教育的弊病或曰局限无须细说。以我为例,堂堂高中生、高才生,对于何谓作家、何谓文坛,当初我断然没有概念。山西竟然有文联作协这样的机构,对此我一无所知。当时,信息的封闭缺失,包括我的家庭文化背景的更加靠拢乡村化,当然也是原因。

我是1966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在著名的太原三中,即建校已达百年的成成中学,当年我是学习最好的学生。全市全省统考,决不曾落到三甲之外。所以,在我看来,考取中国任何一所大学,都不过是探囊取物。那年夏天,大家已经填写好了报考志愿书。我的第一志愿是北大天体物理系。

“文革”动乱,粉碎了我的大学梦。受害者当然不止我一个。形容当下心情,倒也平和。仿佛好多人一块挨打,自个的屁股便好像不那么疼似的。因而,我的真正学历,也就是高中毕业。

当然,我属于那种全面发展的学生。学习不曾偏科,文理并重。比方,直到现在我可以背诵许多篇中学课本里的古文,也能够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毋庸置疑,中学的语文课程打下了我一定的文学书写基础;不过,那绝对是一种无形吸收,而不是有意为之。好比我自幼被送回老家农村交由祖母看护,无形中深入了生活,无意间积累了无穷的写作素材。

我还读过若干课外书。在课堂上被老师当场抓获没收书籍的事件屡有发生。但我的读书,全然是因为乐趣,而没有过丝毫从中学习写作技巧的起码动机。比如,《吕梁英雄传》在小学时代曾经看过残缺的少半本,觉得不如什么《三侠五义》之类好看。记得看到长工康有富和康家儿媳“灌了一口甜蜜的米汤”,当即意会到了什么,自家小肚子那儿发紧。而本书作者是马烽、西戎,没有留下过任何记忆。

大学梦破灭,“文革”武斗愈演愈烈。当时我参加的是一派组织“红联站”,在著名的武斗“九五事件”中曾经负责守卫太原十中大楼二楼。对立面调动了省体委射击队的特等射手,当场打死我方两人,射伤五人。

与其武斗无谓死亡,还不如参军战场牺牲。家父于是同意我去当兵。那时大兴斗私批修,提倡“狠斗私心一闪念”,我的心里却偷偷盘算如何入党提干,从士兵一直当到将军去。在陆军侦察连摸爬滚打两年,积极表现自己,使劲淘茅房、努力起猪圏。野营拉练“是兵不是兵,身背六十斤”之外,那时一个班配备一箱手榴弹、一箱子弹。手榴弹箱子五十斤、子弹箱子六十九斤,六十九斤的子弹箱从来都是我扛了,一夜急行军一百多里。至于背诵语录,扫厕所时“耳边响起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之类把戏,我更其玩得纯熟。

表现进步,正要被发展入党,家父不巧或曰正巧给打成了大叛徒。于是将军梦接着破灭,卷铺盖滚蛋复员回家。

从军两年而不是“从军十二载”,自然也没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分配到太原机车车辆厂去当司炉。

如是八年。

我在这儿之所以旧事重提,决没有展览苦难、卖弄阅历的意思。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这一茬作家,人人都有自己的血泪篇,个个都是从生活压迫的最底层挣扎上来的。比如韩石山,比如李锐,比如周宗奇,比如郑义,莫不如是。

要改变命运的编排,要实现自我的本来价值,要个人奋斗,要出人头地。歧路纷繁,铁壁合围。必欲寻找出路的旺盛生命力,必欲挣脱枷锁的急迫愿望,左冲右突。我陷入了所谓的巨大“焦虑”之中。

终于,文学拯救了我。我终于找到了当时最好的一条情绪宣泄之路、人格飞升之途。

但是,我还要强调,走上文学途程,决不是我的预谋,而确实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

2.巧遇邓撇子

我在这里所说的邓撇子,是我的战友邓建中。外号嘛,当然是我给取的。撇子,按照普通话,或者应该写作“拍子”,押吹吹拍拍的本意。而山西方言口音读“拍”如“撇”。

“文革”当中,林彪突然垮台。报纸上,当时除了社论和毛主席的语录,终于也有了文学作品可怜的一席之地。

当时,我所在的工厂车间,订有一份《太原报》。晚报大小,一日四版。1973年的初春,偶然在报上看到了邓建中的名字。那名字下方,有豆腐干大小一篇散文。当时脑海里就闪过如下念头:这个邓建中,莫不就是战友邓建中?照这样的文字,我写来也没什么问题,或者还会更好些。

邓建中,和我开始都是著名的万岁军38军战士。他在警卫连,我在侦察连,1968年一块从太原入伍。我是三中高三,他是七中初三,同属老三届。第二年,中苏边境东北黑龙江上爆发珍宝岛事件,紧接着又有新疆边境铁列克提事件。我军从各部队抽调骨干组建陆军独立三师,克日誓师开赴新疆边境。说是骨干支边,我们心底的真实感觉是有点被“发配”的味道。一个连队发配出去者,不过一二人。这样,几个太原兵就同病相怜,感情一时密切。邓建中本来身体单薄,显得更加又病又乏的样子。

我比邓建中早一年复员。离开部队前夕,见了一面。我即将回到万里之遥的故乡,从此相隔万里,大家难免有些伤感。邓建中特别关照我,要去看看他的对象。对象何许人?是一位画家的女儿。那画家好生了得,画过农业学大寨的图画。画家以及画家的女儿家住何处?

“在省文联嘛!”邓建中不无自豪地说。

文联是什么东西?

我的无知令战友邓建中愈加几分自豪起来。而画家姓甚名谁,画家的女儿是何芳名,战友竟没再告诉我。

1973年的夏天,某个傍晚,我到工厂上夜班。骑车从柳巷北口拐出府东街的路上,身边竟然就出现了那个邓建中!

邓建中复员后,分配的单位是省计量局。具体干什么?坐办公室!现在也是去上夜班吗?不是不是,是去单位加班写小说!

巧遇加上惊奇,我眼中的邓建中不再又病又乏,分明春风得意外加踌躇满志。于是,豁出迟到挨批评,相随了战友去参观他的办公室,同时计划询问一番他的写作情形。

办公室果然宽敞高级。而准备写长篇的邓建中正是报纸上发表散文的邓建中。至于因何要开始写小说,邓建中主动告诉我:对象提出了要求,不能尽早成为一名作家,恋爱关系就要终止!

榜样就在身边,当下也表示要学习写作,争取发表东西。写稿有何格式?写好稿件如何投稿?一一询问了。战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大咧咧表态:写了稿子,拿来!我给你去找刘大头!

3.欣逢刘大头

看来,凡是写小说的家伙都有给人取绰号的嗜好。我私下将战友称作“邓撇子”,是在与他巧遇数年之后。在那之后,战友变脸似的,频频改换笔名。一会儿肖沉,一会儿肖扬,你就不知道他到底是谁,已经沉没还是准备飞扬。

而早在公元1973年,我的撇子战友就将刘金笙先生称作了“刘大头”。

刘金笙,“文革”前是省文联机关刊物著名的《火花》杂志的编辑。1973年,在太原报负责编辑副刊。我刚刚学步习作,竟然就有幸认识了这位资深编辑。

与邓建中巧遇过后,我当即开始构思写作我平生的第一篇小说。当时已是6月下旬,“七一”将至。我的小说就取个题目曰《七一前夕》。三千字上下,故事比较简单,人物算是稍有特色;而所谓主题,积极向上,但也脱不了当时的极左味道。

——这真是值得我认真回顾反思的一段创作经历,那种微妙的心态值得认真剖析,以永远汲取教训。“文革”已经进行了七年,林彪已经垮台,老三届已经开始了最初的痛苦反思;包括笔者本人,绝不随意夸耀觉悟,如实说话:我当时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宝贵反思与觉醒。但是,希望改变命运、必欲出人头地的欲望又是那样强烈,我们痛恨极左,却又依从着极左思潮去从文写作!

我们那时还年轻。但年轻不能成为我们的借口和托辞。

——屈从强权的压力,我们有时不得不进行伪装或曰自我阉割;但身为作家,肩负人文精神接火传灯的神圣历史使命,我们难道应该提前缴械、应该心理投诚吗!?

事实却是,我当初挖空心思写出了我的处女作,抄录工整,然后迫不及待投稿,随后盼望获得审稿通过、得以发表的心情,不亚于大旱之望云霓。

《七一前夕》在6月27日交给邓建中。战友果然按照他的承诺,及时将稿件交付到计量局附近的太原报社,交付到了他说的那个刘大头手里。因为到29日晚上,邓建中告诉我说,报社的刘大头本名刘金笙的,约我抽空到报社一趟。

我的稿件会被选用吗?报社让人随便进去吗?那位编辑刘金笙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如同许多初学者,我有些胆怯地,几乎是战战兢兢地、心跳咚咚地来到了太原报社的副刊部。

大编辑刘金笙,个头高高大大,长相端端正正,头似乎果然有些大,但也并不过分显眼。那是我平生第一次面见文学编辑,印象深刻,记忆中的场面历历在目。

刘金笙和颜悦色地说,你的小说不错,几乎不用改动,已经发排,决定7月1日在报纸上正式发表。我心里的高兴是不言而喻的,但我的表情却做到了宠辱不惊。是否面不改色?不得而知。刘金笙接着笑笑说,以后投稿不必经由别人,直接投寄或者送达都可。他又特别嘱咐一句:往后写这类关乎特定日子的稿件,要有一点提前量。报纸本来已经安排了别的稿件,《七一前夕》写得不错,我们撤掉别人的作品,临时才把你的摆了上去。

刘金笙话语不多,或者因为不熟,基本不苟言笑。但我由衷感到,或者愿意如此认为:他的工作应该说是继承了老《火花》时代的编辑风格和敬业态度。

《七一前夕》之后,到1974年的七一,我又在《太原报》副刊发表了一篇《炉火正红》。

发表作品,那时没有稿费。只是在年底,我收到报社寄来的一个笔记本。

说真的,稿酬事小,写了东西能够发表,验证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坚定了自己奔赴文学途程的信心和决心。

曾经同病相怜的战友邓建中,此后一度成为我亲密的志同道合的文友。文友接着部署了我们的下一个奋斗目标。他说,他的舅父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工作,而出版社呢,就不是像报纸似的发表一些短小作品了。那里负责出书!我们要写大部头!具体计划呢,要写出长篇小说一时不那么容易,我们几个何不分头创作若干短篇小说,编辑成为一本小说集,而后集体出书?

计划果然好。符合我们的实际,切实可行。

于是,在1973年的夏季,趁着工厂停工的大好机会,我在一个月内写出了四篇短篇小说。其中有部队题材的《鲁大海》和农村题材的《长工屋》。

这两则小说,特别是后者,竟起到了改变我后半生命运的关键作用。

——是金子都会发光,是种子都要发芽,这当然不错。

老百姓爱讲,“土底埋不住夜明珠”,也是同样的意思。

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战友邓撇子邓建中。仿佛是命运的安排,安排他和我巧遇。他已经敲开了那道门,他慷慨地告诉了我那条咒语:芝麻,开门!

我也永远不会忘记编辑刘大头刘金笙。这位曾经在西戎老师手下担任过编辑的先生,继承了名刊名编的传统,扶植新秀、奖掖后进,仿佛一切是那样自然而然。当好编辑,是他的天职;后来,那成了我的天职。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主要章节分为“文学”、“艺术”、“思想家”。
  • 人海观潮

    人海观潮

    本书是作者丁东的一部文化随笔集,共收录文章三十余篇,基本上是杂文、随笔一类,内容涉及缅怀故友、保护名胜古迹、评价书文、针砭文化教育弊端等方面。作者所站的视点较高,所引的材料翔实,文笔流畅娴熟,使本书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百家姓·三)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世界未解之谜

    世界未解之谜

    本书辑录了外星文明、地理、自然、生物、宝藏、人类、历史等领域中经典的未解之谜,将其分为人物传奇、神秘地带、文化迷踪、人体密码等部分。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兵器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兵器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欲要灭天

    欲要灭天

    生在武术世家的废柴,却踏上了漫漫修仙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主角故意找死怎么办!

    主角故意找死怎么办!

    穿越小文,灵感来自《传闻中的陈芊芊》,如果一个人没有了顾虑,该如何处世?至善还是至恶,两个极端该如何选择,乔莹莹自认不是一个好人,却也不是一个坏人,只是顾虑太多,那就满足她的愿望,让她肆意生活。
  • 核武风暴

    核武风暴

    二十三世纪华夏核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官,年仅23岁便成为全球公认的核能领域权威的秦天风因一次核试验,灵魂重生了,不过重生后的他却没有显赫的家事,也没有数不尽的金钱,更没有强悍的实力,有的瘦弱的身体,以及丰富的核能知识。看自小就被认定为废材的穆风如何利用核能技术,在魔法与斗气横行的异世大陆,将魔法和斗气进行无限增幅,将核能技术发扬光大,并踏上通往力量巅峰之路!“这块大陆,必将被我踩在脚下!”——穆风!武者:武徒,武师,武宗,武皇,武尊,武圣魔法师:法徒,法师,法宗,法皇,法尊,法圣
  • 公主太风华

    公主太风华

    无极公主,出生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竟出现了上百只不同种类的鸟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只凤凰。百朝灵鸟聚凤羽,公主无极后降世,这一套说法,流传四国。一是婴儿啼,凤凰现二是殊荣极,武文上三是貌倾城,只是一条遮掩纱沈墨郁半岁会说话,三岁咏诗词,五岁舌战群儒,七岁武艺惊众人,十岁时就落得绝代风华。单单一个背影,就可倾倒半城男人。不幸的是看似是老天爷的宠儿,事实上,老天对她残忍至极,她看不见,一片的黑暗,比人世间最不幸的人还要不幸,导致她生性淡漠。他是落魄皇子,母妃被贬冷宫,他过的连狗都不如。宫人趁他年幼无知便欺负他,克扣饭菜,连骂带踢,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小小的他内心阴暗,全天下都是他的敌人!她救了他一次,他的世界终于有了一丝的阳光,他不忍阳光离去,想要地留住她,于是各种撒娇卖萌全部上线啦!
  • 末日求生之丧尸国度

    末日求生之丧尸国度

    在25世纪,学生暴打教师的事情经常发生。而军方却借此机会利用学生来消灭曾犯过的过错。初三的雷迅.奥斯班级正好成为一年中被选中的四个班级之一。他们在绝望中互相鼓励,在饥饿中奋力战斗,在危险中躲过难关,而那些军人还以教委的名义组织学生击杀丧尸。用饥饿游戏的方式进行生死斗争,最后,嫁祸给了教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冥途问道

    冥途问道

    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诸天神佛,修炼至至高境界不过只活千年,人们相信,来世,信则有,不信则无。身负血海深仇,继承了500年前冥教教主纪太平理念的付红鱼在武道之路踌躇满志,地府,该不该建……
  • 盛宠腹黑王妃

    盛宠腹黑王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代号罗刹。她是娘亲刚刚去世就被姨娘害死的将军府嫡女。当杀手穿越成为惨死的少女,翻手云覆手雨。一纸赐婚,她嫁给身中剧毒的病王爷。腹黑杀手嫡小姐遇上同样腹黑妖孽的病王爷,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看夫妻联手坑小人,打怪兽!本文绝对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
  • 画中梦境

    画中梦境

    元于虚年,妄自所有,千古宿命,于其母一生,踏破铁鞋,无力回天,欲恨,欲恨,再无亲缘....人成空,了无牵挂。人成梦,却百思惊伤。无娘遇友如梦,恍如初醒。如蜜于心,如火,暖于心。曰:五上仙玉结金兰,定傲游世间,逍遥自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凄凉,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