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年轻的骠骑兵沉默时,却胜过他的殷勤体贴,胜过他愉快的谈吐,胜过他动人的苍白的脸,胜过他缠着绷带的手。因为,他的沉默比什么都易于挑动姑娘的好奇心和激发她的想像力。玛利亚不能不默认,她喜欢他。而他本来就聪明机灵,阅历不浅,大概早已看出她对他那种不同一般的眼神。为何事到如今她还不见他跪在她脚下,还没有听见他表白呢?他是否是有所顾虑呢?那他又在顾虑着什么呢?那是采花贼在玩弄欲擒故纵的惯伎吗?她很想知道自己对于一切猜疑的答案。她好好想了想,认定胆怯是惟一的原因,因而,她对他更为关怀体贴,倘使环境许可,甚至对他顾盼含情,她想用这种办法来给他鼓劲。她甚至为自己编好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并且着急地等待着罗曼蒂克式的表白。秘密,不论其属于何种类型,终归是女人心上的一块石头。她的策略终于取得预期的胜利:至少,布尔明不由得悄然凝神,一双黑黑的眼珠火辣辣地盯住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的脸。看起来,她为自己计划的美丽爱情该有个结果了。邻居们已在谈论结婚的事,好似事情已成定局,而善良的普拉斯可维娅·彼得洛夫娜也喜在心头:女儿终于找到了如意郎君。
一天,老太太坐在客厅里,一个人摆纸牌卜卦,布尔明走进来,开口就问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在哪儿。
“她在花园里哩!”老太太回答,“进去吧!她见到你会很高兴的!我在这里等你们。”
布尔明去了。老太太在胸前划了个十字,许下心愿:“希望事情今日就有个结果!”
布尔明在池塘边一株柳树下找到了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她手里捧一本书,身穿洁白的连衣裙,俨然是浪漫小说里的女主角。互相问候之后,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故意中断谈话。这样一来,便加剧了两人之间的窘态,或许只有陡然的、决定性的表白才能打破这个僵局。事情就这样发生着,布尔明分明感到自己处境的尴尬,于是便说道,他早就想找个机会向她披露自己的情怀,并请她倾听一分钟。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合上书本,垂下眼睛表示同意。
“我爱您,”布尔明说,“真的,我已疯狂地爱上了您……”
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脸红了,头垂得更低。
“我行为不慎,放纵自己天天见您,天天听您说话——这真是醉人的幸福啊!……”
“可我们之间有一个无法克服的障碍。”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赶忙打断他的话,“我是不可能做您的妻子的……”
“我知道,”他低声回答她说,“我知道,您曾经爱过一个人,但是他死了,您为他死守贞洁……亲爱的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请别再剥夺我最后这个自宽自解的机会:我想,您或许会成全我的幸福,如果您听了我的故事……等一下,看上帝的份上,您别岔开我的话题。您使我痛苦。是的,我知道,我觉得,您或许会成为我的妻子,但是——我想我必须告诉你……我已经结过婚了!”
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惊恐地盯着他的脸。
“我结过婚,”布尔明接着说,“算起来,这已经是结婚的第四个年头了,可是现在我却不知道,谁是我的妻子,她在哪儿,今后会不会见她一面!”
“噢!天啦,这是为什么?”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大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说下去!等下我也给你讲关于我的……别停嘴呀!你快讲下去!”
“1812年初,”布尔明说,“我赶路去维尔纳,我必须和那里的团队接上头。有一天晚上到达一个小站,时间已经晚了,我吩咐赶快套马,突然起了暴风雪,驿站长和车夫劝我再等等。我听了他们的话,但是,一种说不出的焦躁不安的情绪控制了我,冥冥中仿佛有人推我前进。我等了许久,雪也不见停。我不耐烦了,便吩咐再套马,冒着暴风雪上路了。车夫想把雪橇沿着河面赶,那样要缩短三公里的路程。河岸堆满了雪。车夫错过了拐上大道的路口,这一来我们发觉走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暴风雪没有停,我看见远处有一点灯火,于是吩咐往那儿赶。我们驶进了一个村子,木头教堂里有灯光。教堂大门开着,栅栏门外停了几辆雪橇,有人在教堂门前台阶上走来走去。
“‘快点!快点!到这里来!’几个声音招呼着我们。
“我吩咐车夫赶过去。
“‘啊!我的老天,你怎么现在才来?’有人对我说,‘新娘都晕过去了,神父不知道怎么办,再不见你的影子,我们就要回去了。赶快下车吧,老兄!’
“我默默地从雪橇里跳出来走进教堂,教堂里燃着两三只蜡烛。一位姑娘侧卧在昏暗的角落里的一张椅子上,另一个姑娘正在给她擦太阳穴。
“‘谢天谢地!’后一个姑娘说,‘您终于还是来了!您差点儿送了我们家小姐的命!’
“老神父走到我面前问:‘现在就开始吗?’
“‘好吧!就这样,开始吧,神父!’我漫不经心地回答。
“他们把小姐搀扶起来。我看她长得非常漂亮……我犯了个错误,真是不可理喻、不可饶恕的错误呀!……我贴近她站在讲经台前面,神父匆匆忙忙,三个男子汉和一个贴身使女搀扶新娘,只顾照料她去了。接着,神父给我们举行了婚礼。
“‘她现在是您的妻子了,您可以吻她了!’他们对我说。
“那位姑娘转过苍白的脸看我。我的嘴刚要放下去……她大叫起来:‘哎呀!不是他!不是他!’
“她颓然倒地,失去知觉。所有的目光都集在我身上,并且都惊恐地睁大了眼睛。我转头便跑,出了教堂也没有人跟上来,我赶紧跳上雪橇,大声说:‘快走!’”
“呀!我的上帝!”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惊叫起来,“您不知道,您那可怜的妻子最后怎么样了吗?”
“不知道,不知道……”布尔明面色痛苦地摇着头,“我甚至不知道我结婚的村子叫什么名字,我也记不得是从哪个驿站出发的。那时我把我那犯罪的恶作剧根本不放在心上,出了教堂,我便在雪橇上睡着了。第二天早晨醒过来,已经过了三个驿站。我过去的跟班在行军时也死了,因此我已经没有希望找到那个姑娘了,我对她残酷地开了个玩笑,现在,她又残酷地报复着我。”
“上帝呀!上帝呀!”玛利亚·加夫里洛夫娜喊着,一把抓住他的手,“是您吗?真的是您吗?……那么,请您仔仔细细地看看我……”
布尔明眼睛睁得大大的……一时脸色发白……双腿一软瘫软在她脚下……
生病的故事
——[前苏联]左琴科
我因伤寒住进了一家特别的医院。在那里,事事都出人意料,使病人的精神和肉体受到极大的伤害。后来,我竟然活着离开那家医院。
实话告诉你,生病的时候,我宁愿躺在家里。
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医院里或许敞亮点,也文明点,就连饮食该含多少卡路里也想得比较周到。不过正如俗话常说的,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啊。
有一次我因伤寒进了医院。家里人以为这样就可以减轻我极度难忍的痛苦。
出乎家里人的预料,他们这种期望落了空。因为我碰到了一家十分特别的医院,那里并非一切都尽如人意。
病人刚送来,正给他登记呢,他突然发现墙上挂着一块牌子:“领尸时间:三点至四点。”无论如何,病人心里的恐惧加深了。
我一看到这张告示就不由得天旋地转起来,恐怕别的病人也有同类感想。主要是我正发着高烧,也许生命已经危在旦夕,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来这么张告示,心里的阴影更深了。
于是,我对正在给我登记的那个汉子说:
“我说医生同志,你们是怎么搞的?怎么挂这样一个缺德牌子?不管怎么说,这不更增添病人的痛苦吗?”
这位医生,也许该叫医助吧,听了我的话,不禁大为惊讶。他说:
“你们瞧瞧,一个病人,走路摇摇晃晃的,烧得嗓子眼差点儿冒出烟来,还到处挑毛病。等你病好了——我看难好了——到那时你再批评吧;要是好不了,我们可真要把你的名字写在上面了,在三点到四点的时候让人来领走,到那时就够你受了。”
我真想打这位医助一记透彻云霄的大耳光,可我已经高烧到三十九度了,根本就没有力气和他吵下去,只对他说:
“等着瞧吧,你这巫医,我的病会好的,到那时再和你算帐,医生能用这种话刺激病人吗?你这是在精神上坑害病人嘛。”
医助见一个重病号能如此自如地同他吵架,大为吃惊,就不说什么了。接着跑过来一个小护士,冲着我说:
“来吧,病人,到洗刷间去。”
一听这句话,我心里又一阵发紧,我说:
“最好叫浴室,别叫什么洗刷间,”我说,“这听着文雅一点,对病人也显得尊敬嘛。再说,我又不是头牲畜,干么要洗刷呀。”
护士说:
“你哪像个病人呀,对什么事你都提意见。说句实话,恐怕你的病多半是好不了啦,因为你管闲事管得太多了啦。”
说着,她把我带到浴室,吩咐我脱衣服。
当我把上衣脱掉时,忽然发现浴池水面上露着一个脑袋。再仔细一看,好像是个老太太坐在浴池里,大概也是个病人。
我对护士说:
“你们简直太混帐了,你们把我送到哪儿来了?这是女浴室呀,有人正在里头洗呢。”
护士回答说:
“那是个病老太太。她正发高烧,什么都稀里糊涂的了。你不用管她。你放心大胆地脱吧。我们马上就把老太太从浴池里捞出来了,给你重新换上水。”
我说:
“老太太糊涂了,可我还是清楚的吧。眼看浴池里有个女的,我心里实在不舒服。”
正在我与护士僵持之时,那位医助走了进来。
“我还是头一回看见这么难侍候的病人,”他说,“简直是蛮不讲理,这也不顺他的心,那也不合他的意。一个快死的老太婆洗个澡,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这老太婆说不定已经烧到了四十度,稀里糊涂什么都顾不得了,恐怕连看东西都像腾云驾雾似的。退一步说,凭你这副尊容,难道就能让她在这个世界上多留五分钟?说实在的,我还是比较喜欢那些不省人事的患者,至少他们对我们所安排的事不提任何意见,不会挑毛病,也不会和我们搞学术讨论。”
正在洗澡的老太太这时开了腔:
“快把我扶上去,要不我就自己上去,看我不狠狠地揍你们。”
他们立刻就去张罗老太婆出浴池、吩咐我快脱衣服。
趁我脱衣服的工夫,他们把浴池放满热水,根本没冲洗一下,就要我坐进去。
他们已经摸透了我的脾气,所以不管什么事,都尽量顺着我,不再同我争辩了。可是等洗完澡,却给了我一套不合身的大号衣服。我以为这是对我报复,有意拣了尺码不对的衣服给我穿。不过后来我发现,这在那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且已形成了规矩。他们这儿的规矩是小个儿穿大号,大个儿穿小号。
再说,我那套衣服比别人的还好些。我那件衬衣上医院的印章在袖口上,还无伤大雅。其他病人衬衣上的印章有的在背上,有的在胸前。这在精神上很伤患者的自尊心。
由于我体温不停地往上升,就没有去和他们争辩这些事。
我被送进一间病房,面积不算大,里面却住着三十来个各种各样的病人。有几个看来病情很重,有些相反已经快好了。有的人在吹口哨,有的在下棋。还有的在病房里窜来窜去,念着各个病床床头上写的字。
我对小护士说:
“我别是进了精神病医院吧,我以前也进过医院,可从来没见过这个样子的。人家医院到处都安安静静,有条不紊。你们这里简直像个菜市场。”
护士说:
“也许您想让我们把您送到单间去,再给您派个警卫赶苍蝇捉跳蚤是吗?”
我再也无法忍受了,于是嚷嚷着要找主治大夫,但来的却偏偏又是那位医助。我当时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一看见他竟昏了过去。
大概过了三天,我才醒过来。
小护士告诉我:
“哦,您可真是命大。您经受住了所有的考验,有一次我们不小心把您放在敞开的窗子旁边,可您竟没有掉到外面去。现在如果不再从周围的病人那里感染上别的病,那就可以衷心祝贺您恢复健康了。”
我这体质真还算过硬,除了传染上一次,再没什么毛病了。眼看就要出院了,突然得了小儿百日咳。
护士说:
“您大概是从隔壁的病区传染上的。那是儿科。您准是不小心用了百日咳病孩用过的餐具,通过这个媒介传染上的。”
我的体质总体上还算不错,没多久,我又开始康复。可是快要出院时,我又吃了不少苦头,又病了。这次的病是神经性的。皮肤上出了许多神经性小疹子,像斑疹似的。大夫说:“你神经别再紧张了,慢慢会褪下去的。”
大夫说不让紧张,可我能不紧张吗?因为他们不放我出院。他们一会儿说把出院的事忘了,一会儿说缺点什么手续,再不又是某某人不在,无法注销。后来有一回病人的家属全都拥来探望,医务人员忙得脚底朝天。那位医助说:
“我们医院里挤得满满登登的,根本没有时间给病人办出院手续。再说你才过期六天,就吵得四邻不安。我们还有好了三个星期没出院的呢,人家都耐心等着。”
在我不断的寻问下,他们很快就让我出院了。
我回到了家,妻子对我说:
“你知道吗,别佳?一个礼拜以前,我们还当你已经去了极乐世界呢。那天我们收到了医院的通知,上面写着:‘接到通知后速来医院领取您丈夫的遗体。’”
我妻子魂不守舍地赶到医院,看了死者以后,才知不是我。那里的人向她道了歉,说是会计室弄错了。他们那儿另一个人死了,不知为什么却当成是我。其实那个时候我已经痊愈了,只不过出了一身神经性的疹子。由于这件事,我不知道什么缘故感到很不是滋味,真想跑到医院打一架,可一想起那里的情形,我又打消了此念头。
从那以后,我生病就呆在家里。
回报
——[俄罗斯]格·叶·雷克林
在谢肉节上,
阿列克谢·伊万内奇长官向众人讲起他以前所遭受的各种痛楚,
他最痛恨的两个人:
一个是库里岑;一个是我父亲。
爸爸告诉我,他星期五的谢肉节要到阿列克谢·伊万内奇·科祖林家去吃发面煎饼。我没吃过发面煎饼,也不清楚那个科祖林为什么要请爸爸去他家,但不管怎样,我吵闹着,一定要去,非去不可。
星期五到来了,我终于吃上了发面煎饼。感觉好吃极了,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它松软、酥脆、颜色鲜红。拿起一张煎饼,往上面抹点滚烫的奶油吃下去,鬼晓得是怎么回事儿,然后,会使你忍不住去拿第二块。还有什么酸奶酪啦、鲜鱼子酱啦、鲑鱼啦、切碎的干乳酪啦,这些只不过是当做点缀和陪衬的小零碎而已。葡萄酒和伏特加酒多得犹如汪洋大海。吃完煎饼,大家就喝鲟鱼汤,又吃浇了汁的山鹑。一个个吃得那么饱,以致我父亲悄悄地解开肚皮上的上衣纽扣,为了不让别人看到他的这种自由派作风,便用餐巾把肚皮盖上。这时候我已知道科祖林了,原来他是我们的长官,他现在恐怕也吃得够饱了,把自己的坎肩和衬衫都解开来,露出他的肚皮,一抖一抖的。午餐以后,大家也不离座,在长官的恩准下,又抽起雪茄烟,闲聊起来。我们都洗耳恭听,阿列克谢·伊万内奇大人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话题幽默风趣,但都是有关谢肉节的。长官侃侃而谈,分明想显示一下他的机智幽默和说俏皮话的本领。我不理解他讲了些什么,可我的爸爸不停地捅我的腰轻声说:
“快笑呀!”
于是,我“哈哈”大笑起来,弄得大伙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我身上。
“对!对!棒极了,”爸爸小声说,“你瞧,你已引起他的注意了,他老人家正瞧着你呢,他也在笑……这样做很好,说不定他老人家真的会赏给你个助理文书的位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