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专家分析,吴越宝剑多在他国出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吴晋、越楚联盟的出现,这些宝剑中,一部分应该是两国互相示好时的馈赠品,另外一些则应该是战争结束后的战利品。吴王夫差矛出土地湖北江陵,是楚国郢都所在。1965年,在江陵望山发现了越王勾践剑,在江陵藤店也曾发现越王朱勾剑,三地距离均不超过一公里,吴、越兵器如此集中地在楚国都城出土绝非偶然。春秋晚期,吴越争霸,以越王勾践灭吴为结束。至战国中期,楚国灭越后,吴、越两国的珍宝尽数流入楚国则是必然之事。因此,这些兵器很可能是楚国灭越国的战利品。
国宝现状
吴王夫差青铜矛在马山五号墓中被发现,矛是一种春秋后期的刺击兵器。吴王夫差青铜矛为青铜铸造,其状如矛,两面脊部均有凹槽,凹槽基部有铺首装饰,铺首有孔可系绦,銎部中空,器身遍饰精美的几何形花纹,上篆铭文八字:“吴王夫差自乍(作)甬(用)鈼”。通长29.5厘米,宽3厘米,锋部呈弧线三角形,虽然,吴国的实用青铜兵器在以往的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但少有王室用器。所以,此矛价值弥足珍贵。
吴王夫差矛作为吴王专用的兵器,反映了吴国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这一时代兵器的登峰造极之作。这件矛在工艺上的特点是将美观与实用二者统一在一起,它的脊部有血槽,可以提高杀伤能力,全器中空,壁薄而刃锋利,对铸造工艺要求很高。它的表面的米字形暗纹与越王勾践剑的暗纹相同。经测定:越王勾践剑的暗纹是用硫化铜特殊工艺加以处理的结果,吴王夫差矛应该也是采取了同样的工艺。这种处理方法既十分美观,又可防锈。矛身还装饰了浮雕的兽头和错金的铭文,使这件铜矛成了一件精美无比的艺术品。它对研究楚史、探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关系及当时的铸造工艺、古文字等,都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弹射兵器春秋竹弓
国宝名称:春秋竹弓
出土时间:1971年2月
出土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浏城桥的一号墓
国宝现状: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春秋竹弓于1971年2月在长沙浏城桥的一号墓出土。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我国最早的弓的实物之一。弓呈黑褐色,弓干完整,做工精细。弓长1120毫米,弣(弓把中部)部宽27毫米,厚20毫米。弣部向两端走向渐细,至末梢有20毫米长的部分再收细。两端连线至弓弣的垂直间距为190毫米。弓弣部用三层竹片叠合而成,然后用丝线缠紧,外表髹漆。漆皮已松裂,脱落。该弓出土脱水后仍不变形,由此可以证明,此弓的制作是采用优良材料,经过特殊加工处理而成,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历史渊源
弓是古代的一种弹射兵器,主要是由弓干和弓弦组成。其中,弓干的两端末梢称为箫,箫端装弭。弭则是供挂弦用的,大多采用的是以骨和角来制作,但是,也有铜制的。弓弦是用牛筋等制作,也有用丝绳绞合而成的。弓干的中间部分称为弣。弣和弓梢之间的两个弧形部分称为渊或者肩。
自商周以来,弓始终是主要的射远兵器,所以它的制作一直备受人们的重视。到了春秋时期,弓的制作工艺又有了很大的进步,其质量也大为提高。各国都开始使用弓来装备部队。虽然在春秋时代,青铜戈、矛、戟是主战兵器,但是,由于春秋竹弓的特点是轻便、发射速度快,能在较远的距离杀伤敌人,所以,战争中也被大量使用。
所以说,自从有了战争以来,弓也就成为了战场上主要作战兵器之一。著名诗人屈原在《国殇·九歌》中,有“矢交坠兮士争先”的诗句,描写的就是战场上使用弓箭的情景。两军相遇,弓弩当先。优秀的射手装备精良的弓箭,在战斗中能够有效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春秋战国时期的弓分王弓、弧弓、夹弓、庚弓、唐弓和大弓六种。用于作战的主要是王弓和弧弓。其他弓均用于狩错和习射。与此弓同时出土的兵器还有戈、矛、剑、戟、矢等十余种,共80余件。所以,据此可以推测墓主一定是春秋晚期楚国的一位掌兵权的人物。
弓箭手的手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中海式,主要流行于西方使用单体弓的区域。这种方式,是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勾住弓弦,右手勾弦,则箭杆在弓弣左侧。第二种是蒙古式,主要流行于普遍使用复合弓的东方世界。这种方式,是以拇指勾弦,用食指和中指压住拇指,右手勾弦,则箭杆在弓弣右侧。使用蒙古式拉弦法,则必须在拇指上套上指环,即后世所说的“扳指”。
威风千年四马战车
国宝名称:四马战车
出土时间:1980年
出土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秦始皇陵
国宝现状:现藏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1980年,陕西省临潼区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的一个陪葬坑里,出土了两辆大型陪葬铜车马,一前一后排列。四马战车的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各个部件是分别铸造而成。秦代的工匠师成功地运用了铸造、焊接、镶嵌、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工艺技术,将其完美地拼接为一个整体。它是20世纪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为复杂、形体最为庞大的古代青铜器,被誉为“青铜之冠”。该国宝经过文物保护修复人员艰苦卓绝的努力,历时8年完成修复。这辆秦始皇陵的四马战车,现藏于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挖掘现场
1980年冬,在秦始皇陵一号坑7.8米深的地下出土了两辆大型铜车马。其中,出土的第二辆四马战车,通长3.17米,高1.06米,相当于真车马的一半。它的总重量为1.241吨,其形体之大,堪称“青铜之冠”。而它的设计制作也与现代工程结构有着惊人的相似,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四马战车为单辕双轮车,整个车体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面的凸突部分是驭手所坐之处。驾驶铜马车的御史高0.51米,重52公斤。其神态恭敬中又有一丝得意,充分表现出一个高级奴仆的心理。在车室的后面还设计有门,其左、右与正前面设有三个窗户。正前窗板为镂空的菱形花纹,窗板可以开启,便于主人与驭手互通信息。两侧窗可以前后推拉,窗板亦是镂空菱形纹,从室内可以观察到车外的情况,但外面的人难以看清车内。车篷用铜骨架、铜车马的许多零件都与现代使用的相似,如车门、前窗用的活动铰页,其形状与今日门窗上使用的活页非常相似,系马肚子、马颈的套环采用了策扣连接,策扣与今日人们用的腰皮带上的策扣完全相同,其出土场面十分壮观。
卓越的制造工艺
四马战车由接近七千个零部件组成,出土时虽然被砸得破烂不堪,但经过精心修复,已恢复原貌。研究发现,其铜马和铜俑的铸造采用了空腔造型。内质是泥质的,其中还含有小型砂粒、植物纤维和谷壳等物,之所以掺杂这些东西,一则为了热传导均匀,二则也可以防止范模膨胀爆裂。铜俑的外表采用的是合范铸造法,而这种铸造工艺则成功地把握了曲面多变的躯干、胳臂以及二者交叉形成的复杂的形体。
铜俑的头部和手部是先单独铸造出来的,最后才焊接在铜俑的体腔和袖管之内。其中,铜俑头上戴的帽子采用的工艺则比较复杂,是通过先行铸出之后再焊接在铜俑头上的。车舆是车体中最大的铸造部件,铸造面积更达数平方米。尤其是二号四马战车,不仅铸造面积大,且形体复杂,有些部分是笔直的平面,有些地方则是折曲的交角,更有许多弧曲。如此巨大复杂的铸件,不仅要求有高超准确的分型技术,而且要有相应的铸造工艺。匠人采用了多种手法和高超的铸造工艺,从而创造了古代铸造史上的奇迹。
而对于如此大型的青铜器来说,其成分配比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现代研究人员经过用光谱和化学分析法测定后发现,四马战车的主要金属成分是铜、锡、铅,另外还有铁、铝、硅、钛、钙、镁等十多种金属元素。这充分反映出两千多年前人们在金属配比上的卓越成就。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在秦代,其青铜冶铸工艺对商周青铜铸造艺术的继承有了长足的发展。其冶铸技术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冶金史上的一个集大成期。无论在青铜冶铸技术上,还是在焊接、金属冷加工和装配技术上都已达到令人无比惊叹的程度,充分表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
修复人员对铜车马的工艺技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认真分析了铜车马的结构和各部件的成分、形态及相互关系,制定出综合利用黏结、焊接、机械连接及适当使用加强件补强的总体修复方案。1983年,一号铜车马修复如初;1988年,二号铜车马也被修复。传统修复技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再现了秦始皇御车的风貌。
锻造精湛两色剑
国宝名称:两色剑
出土时间:1987年5月
出土地址: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马迹乡
国宝现状: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两色剑属于柳叶形青铜剑,为刺杀型短兵器,长0.48米。在剑身前有锐利的锋刃,它的两刃是流线型形状。该剑与众不同的是,剑脊至剑柄为浅草绿色的,而两刃部分又是深翠绿色的,显得十分漂亮。经过检测发现,这是一柄复合剑,其剑脊和剑柄的含锡量较低,有一定的柔韧性,不易被折断。而剑锋和两刃含锡量又较高,这就提高了剑身的硬度,保持锋利,便于砍杀。剑脊、剑柄和剑锋,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这是中国古代人民的重大创造,在青铜铸造技术上领先于此时世界上的许多其他国家,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铸造工艺
两色剑的剑脊和剑刃用不同配比的青铜合金分别浇铸。其剑脊采用含锡量较低的青铜合金,韧性强,不易断折。剑刃采用含锡量较高的青铜合金,硬度高,特别锋利。因而刚柔相济,是古代铜剑的精品。而其铸造方法也与普通铜剑有所区别。普通剑的剑身是采用一次性浇铸,而两色剑则是采用二次浇铸。
从冶金史研究者检测的一些复合剑实物中得知,其剑脊的含铜量要高于一般青铜剑,含锡量却低于一般青铜剑。但是,剑的刃部情况则相反,含铜量低于一般青铜剑,含锡量则高于一般青铜剑。如果单以脊部或刃部的材料制作整剑,势必过于柔软或过于刚脆,但以此分别制作剑脊和剑刃,就获得了超过一般铜剑的更为优秀的性能。这是创造性地运用青铜合金成分配比规律的高超工艺,体现了古代匠师对铜剑合金成分比例的控制达到了极高境界。总而言之,古代的铸剑技术是“大冶铸金”之术,而两色剑的铸造更是巧夺天工。
历史记载
两色剑是春秋战国时期激烈战争的产物。随着战争的发展,步战的规模日益扩大,次数愈加频繁。为了适应近体格斗的需要,各国纷纷改进技术,铸造良剑。越国的欧冶子为越王允常铸造了“纯钧、湛卢、盘郢、鱼肠和钜阙”五口精良铜剑(《越绝书》)。吴国干将莫邪夫妇则铸造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干将和莫邪”两口精湛的名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而称霸一方的楚国,一方面通过战争缴获了吴、越两国大量的铜剑,供本国作战使用;另一方面则是想方设法地学习两国的铸剑技术。楚国提高了铸剑技术之后,便立即在本国生产良剑,两色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精心制造出来的。所以,生产出的两色剑完全能够适应当时的作战状况。它坚韧的剑脊,能经受住兵器在格斗时的猛烈碰撞,而且不会断裂,其坚硬锐利的锋刃,又能刺穿当时普通的铠甲,造成有效的创伤。这种在战国时期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兵器,在战争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匠师们在铸造两色剑时,先用一种配方浇铸剑脊、剑柄部分,再用另一配方浇铸剑锋和两刃部分,并使二者紧密结合。因此,剑脊、剑柄和剑锋、两刃就呈现了两种不同的颜色。
风骨犹存汉环首刀
国宝名称:汉环首刀
出土时间:1974年7月
出土地址: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
国宝现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汉环首刀是通体铁铸的,和后世的刀有很大的区别。其中,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出土的这把环首铁刀,全刀长度达117.5厘米,宽约8厘米,最厚处0.5厘米。平肩长身,刀刃略向内收,刃线十分清晰。包浆十分优美,品相也十分完整。其刀柄处还残有部分木柄。刀茎宽厚,猛烈劈砍以不至折断。但此刀为单手持握,由此可见,当时的汉军兵将的威武和骠悍。此刀保存极好,历时近2000年,风骨犹存,刚柔相济,是目前已知存世品相最好的古刀之一,展现了汉代铁兵器的原貌风采。其良好的保存状态和造型,为今人研究古代钢铁制作的独特技术及汉代环首刀的战术用法,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可谓国宝级藏品。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历史渊源
西汉处于铁器时代,蓬勃兴起的炼钢业将汉军队铸成为那个时代罕见的钢铁雄师。钢铁为兵器的铸造提供了更为坚韧的骨骼。在每位汉代的骑兵眼中,那粗犷有余且细致不足的直窄刀身蕴含了前所未见的凌厉杀气,其厚实的刀背能轻易地承受住猛烈挥砍的杀力,使每位战士都能够在战场上挥戈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