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87800000019

第19章 稀世遗音——乐器时代(1)

古人常说: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根据20世纪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渊源不是三千年、五千年,而是八九千年或者更为遥远。中国音乐同中国文化一样,从未间断,这在世界古老文明中是很少见的。而我国的乐器时代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力。从战国到汉代,乐器的种类虽然变化不算太大,但人们在弹奏乐器时的姿态却完全不同了:曾经的庄严肃穆被愉快和享受的风尚代替。实际上,曾侯乙时代那种严肃刻板的钟磬之乐在汉代已经解体,尤其像编钟这样体积庞大、不便移动、演奏方式又比较复杂的乐器已不再受到人们的喜爱,取而代之的是乐舞百戏这类欢快活泼的综合艺术。于是,各种轻便的弦乐器和管乐器在乐声中华丽登场。

小叙中华乐器史

乐器是人类很早就拥有的精神财产,并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丰富。从考古发掘的壁画和崖画中,可以看到狩猎围捕、信号传递、祭天祷神等都和发音工具或节奏音响紧紧相连。仅从已经出土的文物便可证实:远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多样的乐器。如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哨,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骨笛,仰韶文化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埙,河南安阳殷墟中出土的石磬、木腔蟒皮鼓,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悬鼓、建鼓、枹鼓、排箫、笙、箎、瑟等等。这些古乐器向人们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而追溯中国乐器历史的发展则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远古时期

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与野兽抢夺食物,经常也会像野兽一样死于自然灾难。但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他们会思考,有聪明的头脑,他们的感情更加丰富,需要更多的表达方式,动物只会嚎叫,但人类会歌唱,而且还会让石头、泥土、竹子、骨头发出美妙的声音,乐器就这样诞生了。在中华大地上,众多新石器时代的古文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我们的先人制作的原始乐器,根据现有的出土实物,吹奏类乐器是最早出现的乐器,以河南舞阳骨笛最为久远。这段时期也出土了不少的击奏类乐器,弦乐器见于典籍的有“瑟”,但未见实物出土,远古时期的乐器以狩猎和歌舞伴奏为主。

秦汉时期

秦时,宫廷建立了音乐机构即乐府,设专职的演奏乐师。汉时外来文化渐渐传入,许多带有游牧色彩的轻便乐器和吹奏乐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由西域传入的横吹笛,西南羌族传入的羌笛,西北游牧民族传入的笳、角等,不仅充实丰富了吹奏乐器,更使吹奏乐器的种类更加完备。此时,鼓吹乐开始盛行,并形成这一时期独立的音乐表演形式。这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乐器的分类法——八音分类法也由此时确定。古琴在这时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独奏乐器。这段时期的乐器以击奏类为主,出土实物以曾侯乙编钟影响最大。

隋唐时期

隋唐的乐府设有九部乐和十部乐,吸收了外国音乐及少数民族的音乐,乐器中使用的铜鼓、鼓、节股鼓和木腰鼓等均为外国传入的打击乐器,所使用的乐器种类多达十几种。隋唐时期,日本派到中国学习中国音乐达二十二次,并将中国乐器、乐曲、乐谱带回日本。唐时因对外往来,在原有乐器的基础上加上外来的,所用的乐器约有三百种之多,大大丰富了原有的演奏形式,也促进了乐器的大发展。这一时期是我国乐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加,大量的外国乐器传入我国,弹奏类乐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唐代是我国乐器发展的最高峰,琵琶则是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音乐也以宫廷燕乐为代表,拉弦类乐器开始在民间出现。

宋元明清时期

宋时大多承袭唐时的音乐制度及庞大的乐队形态,新乐器有来自于民间流行的乐器或增加同类型的乐器、曲艺、戏曲及小型合奏的方式逐渐兴盛,民间音乐社团也为之增多。元代宫廷雅乐仍然采用宋金时代的音乐制度,所使用的乐器约有37种。此时在国内各民族间以及国与国之间,产生了广泛的文化交流,进而引进了不少外来乐器。清初,除了忽视及舍弃明朝之前新创的乐器之外,对于琵琶也不再视为权威的乐器。而笙及古琴,因为其流传已久,因此在国家音乐方面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以上四个阶段只是极为概括地说了一下中国古代乐器的大致情况。事实上,中国古代乐器浩如烟海,种类庞杂,有的早已经销声匿迹。中国古代乐器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文化底蕴很深,种类繁多,形状各异,变化万千,独具风格,更是美不胜收。

古老音韵骨哨

国宝名称:骨哨

出土时间:20世纪70年代末

出土地址: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遗址

国宝现状: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骨哨的历史十分久远,发源于新石器时代,其年代的上限为距今7000年左右,发现于中国浙江河姆渡遗址中。最初的骨哨是一种狩猎工具,模仿鹿在发情时的鸣叫声,是猎人用来诱引异性鹿以便猎杀的重要工具。所以,骨哨擅长模拟动物、特别是鹿的鸣叫声。最早的骨哨是用禽类的骨管制成的,有的骨管内还插有一根可以移动的肢骨,用来调节声调,故得名“骨哨”。20世纪70年代末,出土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遗址的骨哨,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宝物概况

骨哨出土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遗址,长6~10厘米,都是用一截禽类的骨管制成的,有的骨管内还插有一根可以移动的肢骨,用来调节声调。骨哨的出土,至少证明了为什么河姆渡氏族捕获鹿类甚多的原因,即使用骨哨。这也证明了乐器最初的发源,还是来自于生产劳动。人类最初的乐器,造型比较简陋,以实用为主。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已能够非常主动地进行生产活动。在某些骨哨上,留有磨制的痕迹,特别是其中的深色的一只,尤为明显。可见当时的人们已意识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地将骨管打磨得光洁一些,这也是原始的审美意识。

文物之谜

上世纪70年代末,在浙江河姆渡遗址处发现了约160件新石器时代的骨哨,据考证有七千年的历史,有专家鉴定认为这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乐器,并将其列入了“中国音乐词典”。这批骨哨推测为原始先民狩猎的吹器,专家将这批骨哨划分为六种,其中只有两种目前是能够吹奏的,但是,以现在具有高度音乐修养和技巧的演奏家来吹奏这些骨哨,并将口笛的演奏方法经过移植来鉴定距今七千年的骨哨,严格来说是不科学的。因为吹奏口笛是需要经过一些专业的训练的,必须具有很好的嘴上功夫和音准概念。但是,我们现在不能设想原始居民具有这样的本领和音乐造诣。

再者就是我们通过了解口笛的产生经过,和骨哨进行比较后才发现,口笛的发明要依赖完备的乐器制造工具和科学的数学计算手段才能得以成功,而七千年前的那些刚刚度过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还在刀耕火种时期的先民是怎么能够做出和口笛一样的乐器呢?也许这只是一种巧合,使我们在鉴定骨哨时产生的一个错觉。但是,我们也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没有口笛,那么也就不知道去怎样演奏口哨,或许这些骨哨在原始时期充其量就是一种原始的吹器,因为至今我们还不能证明距今七千年的原始先民已经有了初步的音乐意识。

这种骨哨的出土似乎展示了从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到俞逊发明的口笛的过程中跨越式地闪烁了一次,却整整断绝了七千年。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想到在人类审美、宗教、游戏意识尚处于混沌未开时,原始先民依据了什么象征性的观念制成了这样的骨哨,又是作何用途,解开这些谜团,也许会使我们对人类文明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鹰笛是藏族的一种特色乐器,又称鹰骨笛子,是由秃鹫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鹰笛主要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省的藏族地区,常用于独奏。

清音流心凤首箜篌

国宝名称:凤首箜篌

问世时间:1958年程砚秋捐赠

国宝现状:现藏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凤首箜篌是缅甸古乐器的一种,远在千余年前就已传入我国,在敦煌千佛洞壁画中,就绘有凤首一弦琴,看一天女抱而坐弹,像极了此种乐器。1958年,程砚秋先生将自己珍藏多年的186件古今民族乐器,全部无偿捐献国家,其中就有这架凤首箜篌。它的制作工艺精湛,造型优美,音色柔润,外观堂皇富丽,既展示了缅甸艺人的高超技艺,又昭示着中缅友谊的源远流长,堪称缅甸传世珍品。但制作和传入年代不详。现藏于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

箜篌历史

据考证,箜篌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宫廷乐队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其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十分丰富。凤首箜篌东晋初由印度经中亚传入我国,晋曹毗《箜篌赋》描绘为“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可知其是以凤首为饰而得名。凤首箜篌的形制与竖箜篌十分相近,其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并辅以向上的曲木用以紧弦。

在《乐唐书》中曾有“凤首箜篌,有项如轸”的记载,其实,有轸或无轸的图像在敦煌壁书中均有所见。因为,凤首箜篌在隋唐时期是用于天竺乐、骠国乐和高丽乐中。那是唐德宗李适在位时期,骠国王太子舒难陀率领三十五名艺术家,途经南诏来到唐都长安进献骠国乐舞,他们带来了22件乐器,其中就有凤首箜篌两件,这是有绦轸的一种凤首箜篌,至今还在缅甸流传,称“桑柯”或“弯琴”,也叫做“缅甸竖琴”。

凤首箜篌自印度传入,用于隋唐燕乐中的天竺乐,至宋代隋炀《乐书》中仍绘有当时存在的多种形制的箜篌,但是,这件古老的乐器,从十四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而在国内,凤首箜篌在明代后就已经失传了。

文物馆藏

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珍藏着一架外表华丽的凤首箜篌,这架凤首箜篌与《乐书》、《新唐书》、《通典》和《大清会典图》所记载的箜篌完全相同。箜篌的琴体是采用硬木制成,通体全长96厘米、高度为86厘米。此乐器的共鸣箱呈船形,并且在腹腔上面还盖有一块中间掏空的桐木面板,在中空处蒙上了一层蛇皮。而在皮面中央则放置了一块条形木板,琴弦的下端穿通于该板弦孔。在琴弦的上端穿过琴颈弦孔,并用黄色的丝绳拴在了弯曲的琴颈上,丝绳下面还垂有黄色丝穗。琴弦采用两种粗细的丝弦和肠衣弦。共13弦,通体髹浅棕色漆,上面描绘有粉红色荷花、深绿色荷叶等花卉纹饰。由此可见,此凤首箜篌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堪称传世珍品。此藏品原为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拥有。

箜篌的三层含义:

一、古代卧箜篌,由于现在已没有卧箜篌,这一含义通常只在少数古籍中出现;二、古代竖箜篌,就是我们的祖先给取的中文名字,相当于“竖琴”的第一层含义。实际上是东传至中国叫做箜篌,西传至欧洲叫做Harp,近代中国人又翻译成“竖琴”;三、现代的箜篌,是结合竖琴古筝并加以发展的新型乐器,或者说就是竖琴的改革类型:双排弦竖琴。现在,“箜篌”二字越来越多的指现代的箜篌。

千古绝响曾侯乙编钟

国宝名称:曾侯乙编钟

出土时间:1978年

出土地址: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

国宝现状: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1978年,曾侯乙墓被发现并挖掘,使得许多埋藏地底的珍贵历史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其中最珍贵的是各种乐器,共124件,曾侯乙编钟便是其中最具影响的一组乐器,这套编钟是由65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数量巨大,品种多样,制作精致,保存也十分完好。据考证,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的文物,也是战国早期著名青铜乐器,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在考古发掘史上十分罕见,是古音乐研究的极其难能可贵的收获,被誉为“世界奇观中独一无二的珍宝”和“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迹”。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出土现场

1977年9月,湖北随县东团坡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某部要扩建厂房,正在那里开山炸石和平整土地。在用铁锨刨过的红色砂岩处,民工们发现红土中出现了黑黄相杂的褐色泥土。这个情况引起了当时主管施工的一位军人的注意,他听过“秦砖汉瓦”等有关的历史传说,对考古也比较感兴趣,此时他的脑海中马上就涌现出这里会不会存在一个古墓的猜测。

同类推荐
  • 邹跃进自选集

    邹跃进自选集

    《邹跃进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中的一册,《王端廷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邹跃进自选集》分艺术图像、艺术与社会、中国当代美术、美术史的书写四个部分。这些文章既从历史的角度纵向对美术史的发展做深入探究,又有站在全球化角度,对中外艺术现象进行横向参照,分析透彻深入,具有说服力。
  • 金属陶器(下)

    金属陶器(下)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37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算命:清影记录中国2009

    算命:清影记录中国2009

    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独立纪录片导演访谈。受访对象风采各异,访谈的内容核心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导演对纪录片的认识;二、导演对当代中国的认识;三、导演对自我的认识。
  • 世界民俗艺术(上)

    世界民俗艺术(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书法收藏与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中国书法收藏与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热门推荐
  • 俏女杀手俊贼偷

    俏女杀手俊贼偷

    林乙白,一个心高气傲却又单纯的可爱的女杀手,为了向自己老爹证明自己能力而离家出走。刺杀皇帝,没脑子才干的事林乙白想都不想就去做了!不料一个可恶的小贼偷让林乙白功败垂成!林乙白很想把那个小贼偷给抽经扒皮剁碎了,可惜命运弄人。小贼偷总是技高一筹,不知不觉间偷走了林乙白的心!“小贼,别让我抓到你,不然我把你剁碎了喂狗!”“啧啧啧,你来呀?美女,你再说一句我就大喊救命了!”……“小贼,你干嘛救我?”“英雄难过美人关啊!呸呸呸,不对,小贼难过美人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施主你着相了!”……“徐默,你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我也追到你!哼……”“姑奶奶……饶命啊!我不偷人了!也不偷你了!”
  • 快穿:男神有点邪

    快穿:男神有点邪

    风流王爷:“小夕夕,这辈子你都要跟我在一起。”还有嗜血帝王,骄傲帝尊,残暴魔尊......【本文1v1】
  • 重生无忌:青梅萌妻太嚣张

    重生无忌:青梅萌妻太嚣张

    “你冷漠无情无理取闹!”女人穿着睡衣,站在他面前闹腾。“谁无理取闹了?”男人眼睛都不抬一下,继续玩手机。“就是你这个变态老欺负我!”“我还可以更变态一点,你要不要试试?”男人终于抬起头来,笑容里怎么看都带着些不怀好意。站起来,弯下腰,修长的手指捏着手机给女人看,屏上正显示出一个小女生提着个裙摆,裙子兜起来,里面装的全是奶糖,蠢萌蠢萌地对镜头笑。“啊!我命令你,立马删掉这张照片!”瞬间炸毛了,女人猛的扑了过去,大灰狼张开手臂欣然地将小白兔纳入怀中。“老婆,晚上再来大战三百回合,明天你要是不赖床,我就把这照片删掉。”(腹黑萌宠文,青梅竹马,每天保证更新,欢迎入坑)
  • 昔言不自欺

    昔言不自欺

    棠兮一直认为爱是伟大的,爱是无国界的,甚至爱是超越一切的。爱是那样的美好,她一直幻想有个她爱也爱她的男人。可当她爱上棠一灼后,才发觉他们的爱更多的是心痛。
  • 最强魔盗

    最强魔盗

    林简是一位无人问津的小魔术师,值得他获得了魔盗系统,他开始游荡于各个富商的家里,林简:“我这不是盗窃,我是凭实力拿到的钱,这能叫偷吗?”简介无力,新人写书,有不好的地方请见谅,本书暂定为无女主。
  • 仙厨榜

    仙厨榜

    美食不是盈利的道具!如果修仙是为了做出更好的饭菜的话,我就去修仙!
  •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佛说方等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桃花满怀

    桃花满怀

    闲闲懒懒中拥尽天下美男~一女多男~小白文
  • 都市炼魂录

    都市炼魂录

    废柴想逆天靠什么?靠努力?靠朋友?还是靠金钱、靠背景?错!只能靠运气!什么!你没有运气?呵呵,那把别人的运气偷来不就行了……
  • 明朝市井周刊2

    明朝市井周刊2

    本书为《明朝市井周刊》系列第二本。节选了国学经典“三言二拍”中的一些经典篇目,重新翻译编辑,用现代化的语言方式来演绎经典文学,再现当时明朝市井的风貌,展现当年各阶层民众的生活百态。“三言两拍”是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称现代花边杂志的祖师爷。此次重新节选编辑,并找作者改写成比较现代化的语言,但同时还保留了原作的古典韵味,也是为了弘扬国学经典,让更多人领略到国学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