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是从图画、符号逐渐演变形成的,汉字的书写和发展过程导致了书法艺术的产生。中国历代都有大书法家,其书法作品都成为所在朝代书法的典型代表。人们对书法的喜爱一直流传到今天。不同于西方的油画,中国的传统绘画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距今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绘于陶器上的图画,是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由于最早的绘画和写字均使用同样的工具,并且都是以线条为主,故有“书画同源”之说。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一般都有题诗或题字,诗、书、画因而汇合成一个艺术整体,传递了更加丰厚的美学内涵。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均为传统绘画的重要画种,历代留下的此类绘画尤见传神。
细说书法绘画史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现在人类学、考古学用无比丰富的成果证明:中国文明早已不能仅用“上下五千年”来概括了。中国文明远比五千年悠久得多。早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中,大量早期岩画即已诞生,并在四千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得到发展,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经成熟。所以,中国书画史,必从六千多年前讲起。我国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有关书画史志的文献,车载斗量,难以计数。仅现在读者们较易见到的近代学者所著的中国书法史、中国绘画史之类的著作,就不胜枚举。
中国书法发展史
我国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文字发展到商代时,已经相当成熟了,完全具备了汉字形、音、义诸要素。龟甲兽骨上那些细小刚健的文字,就是当时的书法作品。商周时期,我国的奴隶制经济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文字及书法亦进入一个新阶段,以刻写、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为主,即所谓的“金文”。其书体是大篆,古拙苍劲,气势雄浑。这种书体,至今还为书法爱好者所钟爱。
秦汉时代,以小篆和隶书为代表。小篆相传为秦相李斯所创,实际上是秦代为了统一文字达到“书同文”,将商周以来的各国流行之不同体式的大篆加以改造去取而成。小篆较大篆笔画简约,笔法自如,书法仍具苍劲雄浑之美。相传撰写小篆的书法家有李斯、赵高等。隶书也产生于秦代,其字体规整,笔划点捺横竖分明,工稳沉静,历代至今不少书家功隶书者众,是书法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种类。
后来,写字这件事,不单只是作为记事行文的工具,而被文人当成了一门艺术潜心研究,经年累月挥毫不辍,又上升为哲理进行探讨。一批文人墨客把字写得极具时代精神和个人品格,又具形神兼备的艺术品质,这种字体就是我们所说的书法。千百年来一直为学书者称为楷模的大书法家有:三国时期的钟繇、皇象,两晋时期的卫夫人,东晋时的陆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导,南朝的羊欣、王僧虔等等。其中,王羲之的成就、名望尤其突出,被称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圣人即“书圣”。他的书法作品中,唐代初年即已珍贵若拱璧,太宗李世民生前大力搜求,死后竟将王书《兰亭序》殉葬。唐代大书法家几乎都曾临本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北宋晚期宣和内府所藏临本即有243件之多,可见世人珍爱之深。
中国绘画发展简史
石器时代是中国绘画的萌芽时期,伴随着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但在若干年以前,我们所掌握的中国绘画的实例还只是那些描画在陶瓷器皿上的新石器时代的纹饰。
到了先秦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需要,促进了美术各门类的发展。但是,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先秦绘画遗迹少之又少。秦汉时期是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秦汉时代的绘画艺术,大致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等门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其艺术方面的变化更多的是体现在书法艺术方面,至此楷书真正出现了。
绘画艺术的变化虽然不像书法那么显著,但是社会风气的变化,崇佛思想的上扬,都让本来简略明晰的绘画进一步变得繁复起来。在这一时期中,发展得最为突出的是人物画和走兽画,如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作品《洛神赋图》。到了隋代,绘画风格开始承前启后,有了“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来自各地、集中于京畿的画家,大多擅长宗教题材,也善于描写贵族生活。作为人物活动环境的山水,由于重视了比例,则更好地表现出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山水画由此便开始独立出来。
盛唐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也是一个出现巨人与全新风格的时代。宗教绘画日趋世俗化,不同地区的画法交融为一,产生了颇受欢迎的新样式,以“丰肥”为时尚的现实妇女进入画面。以吴道子、张萱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从初唐的政治事件描绘转为描写日常生活,造型更加准确生动,在心理刻画与细节的描写上均超过了前代的画家。唐朝之后,中国的绘画艺术也开始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帛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画种。因画在帛上而得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丝织品,在这种丝织品上用笔墨和色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大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时期发展到高峰。
矫若惊龙《兰亭序》
国宝名称:《兰亭序》
所属年代:唐代冯承素在贞观年间奉旨临摹王羲之真迹的刻本
国宝现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兰亭序》是东晋右军将军王羲之51岁时的得意之笔,记述了他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禊事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以众人诗赋草成序文,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健飘逸,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王羲之因此也被后世尊为“书圣”。只可惜这样一件书法珍品,到了唐太宗手里,他爱不忍释,临死时竟命人用它来殉葬。从此后世人便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目前,世间最能体现兰亭意韵的摹本是冯承素摹本,这被书法界奉为“中华第一书”。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历史背景
王羲之当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因此人们常称他为王右军。
公元352年,即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名流及亲朋共41人聚会于兰亭,行修禊之礼,饮酒赋诗。后来王羲之汇集各人的诗文编成集子,并写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传说当时王羲之是乘着酒兴方酣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此序,通篇28行,324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只可惜这样一件书法珍品,唐太宗临死时竟命人用它来殉葬。从此后,世人便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
文物鉴赏
《兰亭序》在笔墨上的精致和协调之美,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全文一气呵成,其中,即使是相同的字,笔法也各不同,既各展百态又合情合理。全文的字里行间都流溢着清和的气息,一改汉魏书法的质朴之风,被尊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现存在世的是唐代临摹的墨迹。唐太宗时,冯承素奉旨临摹王羲之真迹。此摹本书写精细,笔法、墨气、行款、神韵,都得以体现,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得意之笔,记述了他与当朝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雅集兰亭、修禊事壮观景象,抒发了他对人之生死、修短随化的感叹。崇山峻岭之下,茂林修竹之边,乘带酒意,挥毫泼墨,为众人诗赋草成序文,文章清新优美,书法遒健飘逸。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宋代书法大家米芾称其为“中国行书第一帖”。而后人在研究其书法艺术时也赞誉颇多:“点画秀美,行气流畅”,“清风出袖,明月入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传说王羲之几年之后也曾再次书写《兰亭序》,但均逊色于原作,所以《兰亭序》原稿一直为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为王氏后代收藏,传至王羲之第七代时被唐太宗李世民“骗”入朝廷。唐太宗得《兰亭序》后,曾分赐亲贵近臣进行临摹,之后民间也广为临摹,但无一胜过王的原作,所以《兰亭序》真迹被唐太宗视为稀世珍品而最终殉葬,这更让后世对《兰亭序》原作崇敬不已,冠以“中国书法第一帖”的美名实在无可争议。
遒美俊逸《姨母帖》
国宝名称:《姨母帖》
所属年代:唐代摹本
国宝现状: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草书《姨母帖》出自《王氏一门书翰》,行笔峭劲修理,古朴中孕育俊健婉美。帖中文字虽属行楷书体,但书法中还留有隶书遗意,笔法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整体风格厚实凝重。既有法度,而且典雅活泼,属于晋代旧派书法体系,是迄今流传下来的王氏早期墨迹珍品。《姨母帖》在王羲之的书法中属于“过渡型”的书体。它对研究东晋书法和王羲之书法风格的发展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国宝历史
隋唐之际,王羲之的书法风格成为书法发展主流。唐太宗李世民在江山稳定以后即大力搜求王羲之、王献之等王氏一门墨迹。武则天也随之效仿。为庆贺武则天登基,王羲之第十一世孙王方庆,将所藏其远祖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墨迹进献朝廷。武则天特命弘文馆用双钩廓填法将其复制出来后藏于内府,之后便将原迹赐还给王方庆,又令中书舍人崔融撰写《王氏宝章集》来记述此事。王方庆所献原迹现已失传,目前仅存摹本,世称《万岁通天帖》卷。此卷不仅较为完整地记录了王氏一门书法发展的脉络,它的最重要意义则在于再现了“二王”书法的原貌。
19世纪40年代,国民党驻东北军事长官郑洞国极爱收藏历代名画。当伪满洲国土崩瓦解之后,溥仪从宫中偷运出的大量国宝没有来得及带走而流失民间,这就成了名噪一时的“东北货”。郑洞国凭借自己的势力,找人去大肆收购市面上的散佚书画。在这些书画中,他最珍视的就是《王氏一门书翰》。
从文献记载上看,此卷在千余年的留传过程中,曾两次遭受火灾厄运:一次是明朝嘉靖年间,江苏无锡的著名鉴赏家华夏的“真赏斋”大火;另一次则是清嘉庆二年皇宫内府乾清宫大火。虽然此后原卷被重新装裱,但其上下边缘仍然能够见到火烧的痕迹。
笔墨鉴赏
此贴在王羲之杂帖中,有着比较特殊的风格。一是用笔、体式都存有旧体笔意。所谓旧体笔意,指自秦汉以来日常所写隶或草书所有随笔而出的书写习惯:少提按,但不乏力感,尤以汉简书最明显。后来的草书或楷书以保存隶书笔法为古意,这是从形式上对古意的理解。二是透过这种旧体笔意透漏着纯朴、自然、直率的审美特性。其结字宽博,字与字之间连带不多,有含蓄、凝重的感觉,使此作在格调上高出了许多。三是对新旧笔法的融合,这样就使得新旧笔法的结合产生了的一种古朴而精微得美感。以新法而不尖刻,以旧法而不荒率,入笔藏露相生,用笔迟速得宜,收笔稳而自然,钩摹比较精细,几乎没有任何生硬的地方。四是无论从行的关系或字的关系都恰到好处,既非紧张的咬合,又不是散落无序。每字大小看似相似,实则各有所变。线质的凝重、结字的宽和、章法的自然而有序及新法的始萌更使其既超然于时代之上,而又不失时代所有的古质与纯朴,这或许正是此作有承古开新的意义之所在。
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在绍兴游览,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旷世神品《寒食帖》
国宝名称:《寒食帖》
所属年代:北宋时期书画,后由圆明园收藏
国宝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历代鉴赏家也认为这是一篇旷世神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国宝传奇
《寒食帖》自面世以来可谓是命运多舛,南宋初年,张浩的侄孙张演在诗中说:“老仙(指苏轼)文笔高妙,灿若霄汉、云霞之丽,山各(指黄庭坚)又发扬蹈历之,可谓绝代之珍矣。”自此,《黄州寒食二首》诗稿被称之为“帖”。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则在帖后题曰:“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清朝时,《寒食帖》被朝廷收回内府,并列入《三希堂帖》。乾隆十三年四月初八日,乾隆帝亲在此帖后题词。
到了近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寒食帖》险遭焚毁,之后流落于民间被收藏家冯展云所得,冯展云死后被盛伯羲秘密收藏,盛伯羲死后被完颜朴孙购得后曾于1917年在北京书画展览会上展出。1918年,此帖辗转传到颜韵伯手中,1922年时,颜韵伯游览日本东京时,将《寒食帖》高价出售给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1923年9月,日本东京大地震,菊池家遭灾,所藏古代名人字画几乎被毁一空,当时,菊池惺堂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将《寒食帖》抢救出来,一时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