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期,美国所关注的热点地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东地区,一个是巴尔干地区。在中东地区,海湾战争之后继续对伊拉克实施打压,但在世界和平力量的作用下,“惊雷”未炸,“沙漠之狐”又草草收场,让美国人很没面子。
于是,他们把独霸天下之手再次伸向巴尔干地区。
大家知道,1992年的波黑战争虽然停火,但这一地区的和平却一直没能真正实现。这几年,塞族和阿族在科索沃的冲突逐年升级。这让喜欢干涉别国内政的美国当权者怎么也放心不下。
1999年1月15日,塞尔维亚警察部队在追捕前几天杀害塞族警察的恐怖分子时,遭到“科索沃解放军”的武装袭击。塞尔维亚警察部队予以还击并打死了45名阿族恐怖分子。16日,欧安组织驻科索沃观察团团长沃克尔带外国观察员和阿族记者赴现场调查后发表声明,称塞警在拉察克村被杀的不是恐怖分子,而是阿族平民。
沃克尔的这一声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南联盟政府首先予以驳斥,认为沃尔克已经成为阿族恐怖分子的代言人,要求欧安组织更换驻科索沃观察团团长,并随即宣布限他48小时内离开南联盟。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借机发难,称塞尔维亚警察部队的行动严重破坏了联合国安理会的1199号协议。
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称,如果南联盟政府不能满足联合国和北约的要求,西方将诉诸武力,因为武力是南联盟“能够听懂的唯一语言”。接着,北约理事会特别会议宣布,把何时动武的全权授予北约秘书长索拉纳。
1199号协议是在西方国家的主导下,联合国安理会于1998年9月23日通过的。要求南斯拉夫联盟立即从科索沃撤军,并称必要时将采取“进一步行动”,以恢复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10月12日,北约16个成员国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常设理事会议,批准了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的计划。11月,在北约第44届年会上,北约成员国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北约无需联合国授权而在其缔约国区域外动用武力。
与此同时,为了实现北约的新意图,积极对南斯拉夫进行武装干涉。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北约开始为在科索沃进行武装干预进行军事力量聚集。到1999年3月24日前,在意大利境内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共集结了460架战斗机、轰炸机,其中美国就提供了260架。这些作战飞机主要部署在意大利的12个空军基地。这其中还包括部署在英国的6架B-52战斗轰炸机,部署在意大利的12架F-117A隐形战斗机和10架EA-6B电子战飞机。
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北约国家也投入了空中作战力量,它们是:英国的4架“鹞”式战斗机、德国的14架“旋风”式战斗机、荷兰的14架F-16战斗机、比利时的10架F-16战斗机、法国的20架“美洲虎”和“幻影2000”型战斗机、挪威的8架F-16战斗机、西班牙的4架F/A-18战斗机和1架运输机。
意大利的8架“旋风”式战斗机。
此外,美国海军载有“战斧”式巡航导弹的7艘战舰与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土耳其的军舰在地中海海域进行巡逻,美国的“安乔奥”号巡洋舰、“阿利·伯克”号驱逐舰以及载有48架F/A-18和F-14战斗机的“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也开始在爱琴海游弋;法国的航空母舰“福熙”号在两艘法国驱逐舰(“卡萨尔”号和“图尔维尔”号)和一艘英国驱逐舰(“萨默塞特”号)的护卫下抵达亚得里亚海。
在西方大国的高压下,塞阿双方于2月6日在巴黎西南郊外的朗布依埃举行首轮谈判。一连谈了20几天,南联盟和科索沃阿族双方未能就科索沃实现实质性自治问题达成协议。第二轮谈判于3月15日在巴黎重开,因南联盟代表团对联络小组的和平方案提出的修改意见遭国际调停人的拒绝,而使谈判陷入僵局。
3月18日,巴黎的天气灰蒙蒙的,上苍似乎在向人们昭示着什么。这一天当晚,阿族代表团在联络小组提出的和平协议上签了字,而塞族方面却拒绝签字。3位国际调解人中两位是美国人,他们以证人的名义签署了和平协议,另1位俄罗斯人鲍里斯·马约尔斯基当时也在场,但没有签名。3月19日上午,科索沃和谈主席发表了一个谈判无限期休会的声明。
阿族单方面签字之后发表了一个声明,声明中隐含着对南联盟的一个威胁:“我们严正警告贝尔格莱德当权者切勿发动任何地面进攻,也不得阻挠观察小组的行动自由。任何此类无视警告的行为都会产生最严重的后果。”
面对北约“要么签字,要么挨炸”的威胁,塞尔维亚副总理舍舍利说:“塞尔维亚正在为自卫作准备。这是在目前形势下要做的最平常不过的事。”
华盛顿对和谈破裂发出红色警告:如果南斯拉夫领导人米洛舍维奇不接受阿族已经签字的和平协议,北约将对塞尔维亚的目标采取行动。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说:“塞尔维亚人将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负责。”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也重申:如果必要,盟军将毫不犹豫地对南斯拉夫武装部队发动猛攻。五角大楼发言人培根表示,北约的飞机和载有“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军舰已经作好“充分准备”。
为给北约可能发动的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准备充足的舆论,克林顿总统也开始向国会和美国人民兜售他充满冒险精神的科索沃政策。于是,包括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国防部长科恩在内的克林顿的国家安全助手们,在参议院秘密会议上提出了美国的战略。
白宫说,科索沃危机到了“决定性阶段”。
一面是西方列强的炫武扬威,一面是南联盟在内忧外患面前决不退步的强硬态度,科索沃危机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
但此时的克林顿总统仍觉得,动武的时机还不到。于是,他再次派特使霍尔布鲁克前往贝尔格莱德进行外交斡旋。霍尔布鲁克的欧洲之行,说是去传递北约的“最后通牒”也好,说是一次外交尝试也行,但结果是明摆着的:一无所获。
考虑到军事、政治以及外交等方面的因素,克林顿对在最后危急关头是否启动战争机器举棋不定,派霍尔布鲁克前往贝尔格莱德,表明他对于大军压境逼米洛舍维奇结城下之盟尚存幻想。
另外,俄罗斯总理普里马科夫也定于3月23日前来华盛顿,这也将是和平解决科索沃危机的重要机会。
克林顿为什么派霍尔布鲁克出使南联盟,而不派别人呢?因为霍尔布鲁克曾在波黑战争中成功地说服米洛舍维奇接受代顿协议,因此被西方誉为解决巴尔干麻烦的专家。然而,这一次他并没有抱多大希望。
3月22日早晨,霍尔布鲁克飞往布鲁塞尔,他下飞机后直接到英国驻欧盟大使斯蒂芬·沃尔的住处,同这位大使共进早餐,商讨有关事宜,然后驱车前往北约总部,翻看了轰炸南联盟的最新计划,旨在加重他在同米洛舍维奇谈判中的筹码。离开北约总部后,他就飞往贝尔格莱德同米洛舍维奇开始谈判。
第二天传出的消息令人沮丧,两人一开始的对话气氛就很不友好,米洛舍维奇像往常一样抱怨说,霍尔布鲁克在波黑问题上欺骗了他。在会谈中这种气氛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双方谁也没有表现出让步的迹象。
布鲁塞尔时间3月23日,北约理事会在对科索沃危机和对南联盟动武问题进行讨论后宣布,北约决定在空袭前给南联盟考虑接受和平协议的时间将以小时计。
3月24日早上,霍尔布鲁克同米洛舍维奇又举行了一次会谈。霍尔布鲁克向米洛舍维奇最后摊牌:“要么签字,要么挨炸”,同时向米氏提出了一项包括库克和奥尔布赖特在内的一些关键人物授权他提出的让步措施:米洛舍维奇可以不必非要在朗布依埃自治协议上签字,如果他同意减少驻在科索沃的塞尔维亚军队和重新开始谈判,北约可以推迟轰炸。
然而,这最后的鲜花并没能让米洛舍维奇动心,从而使霍尔布鲁克非常懊恼。3月24日,他回到美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的保密室,同克林顿和奥尔布赖特通了电话,说“再也没有办法了”。就这样,科索沃危机终于演化成了战争。
南斯拉夫当地时间3月24日晚,游弋在亚德里海的北约国家的战舰上火光闪闪,照得附近海域通夜雪亮,一枚又一枚“战斧”式巡航导弹射向南联盟,与此同时,出现在南联盟境内的6架B-52战斗轰炸机也发射出一枚枚巡航导弹。
紧接着,北约70余架作战飞机接连从意大利的各个空军基地起飞,对南联盟境内实施轰炸,拉开了北约自成立以来首次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序幕,代号为“联盟力量”行动。
是真的没有办法了,还是人为地走向了战争的死胡同?美《新闻周刊》对空袭情况进行的分析表明,由于外交错误和丧失时机,政府可能使自己受到错误的政策选择“越来越紧的钳制”。
首先它没有给米洛舍维奇一个保全面子的折中方案,又没有订出一项进行强硬外交所需要的可靠的军事方案。然而,当政府知道空袭不可避免时,它又忘了全面计划和如何处理成千上万外逃的难民的人道主义问题。
而且,进行战争的决定是出自主要由奥尔布赖特精心策划的对外政策:“由武力威胁支持的外交。”几个月来,作为政府高级鹰派人物的国务卿,她一直在努力使北约19个成员国都支持华盛顿。到3月13日开会之时,甚至连总统都100%支持她。据一位消息灵通人士说。两天后在白宫举行的另一次绝密会议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谢尔顿对不可避免的空袭的暗淡估计使与会的要人感到震惊,据说估计的情况非常可怕,甚至奥尔布赖特也吓得几乎要接受鸽派的意见了。但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以武力来制服米洛舍维奇。
3月24日至26日为空袭的第一阶段,攻击的目标主要是南联盟境内的防空设施、军事基地和其他固定的军事目标。在这一阶段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作战飞机发射或投入的导弹和炸弹,以及从亚德里亚海的军舰发射的巡航导弹,共击中南联盟50多个军事目标,造成10人被炸死,38人被炸伤,1人失踪。
当地时间3月27日晚,北约秘书长索拉纳下令空袭进入第二阶段,同时授权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克拉克可以自由地选择时间对南联盟进行空袭。
根据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对北约盟军司令克拉克下达的命令,北约开始扩大攻击范围,对南联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地空袭,重点攻击南联盟的地面武装力量,特别是北纬44度以南、主要是科索沃及其附近地区的南联盟军队、警察、军营,以及各种重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