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知道,这个隧道系统是谁建造的,也没人知道这些稀世奇珍是谁遗留下来的。在这曲折迷离的隧道中行走,法兰士莫名其妙地担心会触动隧道里的机关,使隧道自动关闭。带着巨大疑问,调查队沿原路退出洞穴,又赶往位于厄瓜多尔古安加的玛利亚教堂,教堂里的基利斯贝神父收藏着许多来自隧道的珍宝。
神父的第一号房间收藏石刻,第二号房间是金、铜和其他金属艺术品,据说是印加帝国的,第三号房间则全是纯金制品。
最让人震惊的是,在基利斯贝神父这里,调查队员们看到了第三架史前黄金模型飞机。第一架在哥伦比亚的保华达博物馆,第二架则仍放在大隧道里。多年来,一些考古学家把模型飞机看成是宗教上的装饰品。
难道史前便有人能够构想出一架飞机的模型?一切都无定论,一切都是谜团。至今为止,人们仍无法确定或找出这个隧道系统究竟是谁建造的。而在隧道里面,又存放着那么多无从稽考的壁画、牌匾、黄金制品和雕刻品,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
班清宝藏
金银财宝对于人而言,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只是身外之物。但是有些人对金银财宝的占有欲却是极其强烈的。想要死后继续过生前富贵的生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生前的财宝都带进自己的坟墓。虽然对于当时而言是财宝的流失,不过却有利于现代人研究人类的古文明。也许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有可能揭开人类古文明新的一页。
1962年,泰王国艺术部的一位职员在班清小镇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上行走时,踢出一个画有图案的陶器碎片。同事们从陶器的颜色推断这是史前产物,但因班清小镇太小了,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66年,美国驻泰国大使的儿子斯蒂芬·扬来到班清,在路过一个筑路工地时,看到许多被推土机挖出的破损陶器,就捡了一个大而美丽的陶罐带给泰国的公主玩赏。这个陶罐虽然已经破损,但在浅黄色的底色上,有着艺术家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深红色图案。这种色彩搭配不但抢眼还相当赏心悦目,再加上美丽的图案,及经过精心构思的精确的几何图案,使陶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外,蝉荷公主注意到这种图案不同于泰国已发现的任何一种,倒是有几分像古希腊的陶器图案。这位酷爱艺术的公主出于对文物的敏感,亲自去了一趟班清。不仅带回了大量的陶器,还有不少的青铜制品。
这些陶器的形状各异,最令人惊叹的是一些颈部只有一根筷子那么细的高花瓶,即使是用现代技术也很难做成那样,古人是怎样做到的?还有一些粗矮的大缸,上面又有着精致得不可思议的图案,显得很不协调。这是为什么?后来,蝉荷公主将陶器全部拍成照片并编印成册向国外发行。图片发表之后轰动了整个世界。在亚洲的其他地方从未见过这样的陶器出土,泰国怎么会有这么古老的陶器?
1968年,美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伊丽莎白·莱昂斯把一些陶器碎片送到费城大学的考古研究中心。经测定,班清的陶器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制造的,几乎和两河文明的年代一样久。这是令人难以相信的,一般认为,泰国的可考历史至多有一千五百年。以后又多次测试班清陶片,结果都是一样。难道班清曾是世界古文明的摇篮之一?东南亚是一个向外流淌文化的源泉?
1974年,人们开始对班清小镇的古墓葬进行挖掘。当挖到五米深时,一种考古者熟知和梦寐以求的土层出现了:这是六层界线分明的墓葬,最深的一层是公元前4000年的,最浅的一层也可追溯到公元前250年。这可大大地超过了泰国的可考历史。挖掘工作一发不可收拾,到1986年,在班清挖出了各种文物18吨,其中有大量的青铜器和金银装饰品。
有人说,班清的宝藏是永无穷尽的,因为这里有成千上万个古墓葬,超过埃及的国王谷。这个不知名的文明的地域范围远远超过玛雅文明,不亚于印度河文明。
最先的研究显示,这里的文明起源于种稻,但很快有了作坊工业。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班清人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比中国和中东要早得多。那时,世界各地的文明开始进入了农耕时期,有了制作石器的技术。班清人却已经开始用难以想象的几何图案制作手镯、项链、兵器、工具和陶器了。
班清工艺品上的图案和古希腊的很相似,但古希腊文明比班清要晚一些。两个文明有没有交流、影响?如果有的话,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影响的?还有,中东早期的铜器是红铜与砷的混合物,但到公元前3000年前,锡突然取代了砷。中东的锡是不是来自班清?因为班清的青铜就是红铜和锡的混合物。这是因为班清所处的呵叻高原的山脉中,至今仍以铜、锡储量丰富而闻名于世。
这是一个辉煌的文明,这是一个不可一世的文明,但为什么史书上没有一点记载呢?班清在古代的作用是什么?冶炼基地?驿站?贸易中转站?都市?还是……这样的讨论看来还要进行好多年。与此同时,来自班清的诱人宝藏将会慢慢地越积越多。它们不会说话,但却有说服力。它们也许会证明,这里存在过一个举世无双的人类文明。
丹漠洞遗址宝藏
爱尔兰的基尔肯尼郡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地方,也是爱尔兰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每年都有数十万计的游客来到基尔肯尼。基尔肯尼有一个地方是游客的必去之地,丹漠洞遗址。
丹漠洞被称为爱尔兰最黑暗的地方,因为这个洞穴记录了一次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公元928年,挪威海盗来到爱尔兰,对基尔肯尼附近一带进行洗劫。当时居住在丹漠洞附近的居民为了逃命,在海盗袭来的前几个小时集体躲到洞中。丹漠洞是一个巨大的溶洞,洞里地形复杂,有连串的小洞穴一一相连,避难的人认为这是绝佳的藏身之地。他们幻想海盗抢完能抢的东西后就会离开。然而丹漠洞的入口太过明显,海盗很快发现了洞中藏人的秘密,一场血腥的大屠杀开始了。海盗进入洞里,把所有被发现的人都杀死,估计有1000多人,然后守在洞口半个月,没有当场被杀死的人后来都因染病或饥饿而死去。
在之后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丹漠洞成了爱尔兰的“地狱入口”,再没有一个人敢进入洞中。直到1940年,一群考古学家对丹漠洞进行考察,仅仅在一个小洞穴里就发现44具骸骨,多半是妇女和老人的,甚至还有未出世的胎儿的骨骼。骸骨证实了丹漠洞曾经发生的悲剧,1973年这里被定为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每年迎接无数游客前来纪念那些惨遭屠杀的人。
然而,丹漠洞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1999年,一个导游的偶然发现证实,这里不仅是黑暗历史的纪念馆,沉默的洞穴中还隐藏了永恒的宝藏。
1999年冬天,一个导游准备打扫卫生,因为寒冷冬季是旅游淡季,丹漠洞将关闭一段时间。他准备仔细清理游客留下的垃圾,所以去了很多平时根本不会去的洞穴。在一个离主路很远的小洞里,导游突然看到一块绿色的“纸片”粘在洞壁上,他以为那是一张废纸。他走上前去,赫然发现那根本不是什么纸片,而是什么东西从洞壁的狭缝中发出的闪闪绿光。导游用手指往外抠,结果抠出一个镶嵌着绿宝石的银镯子!诚实的导游马上将发现报告政府,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爱尔兰国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那个狭缝中挖出了几千枚古钱币,一些银条、金条和首饰,另外还有几百枚银制纽扣。
这些东西应该是当时躲藏的人随身携带的。也许为了让财物更安全,他们把值钱的东西集中然后藏在一个隐蔽小洞里,甚至把衣服上的银纽扣都解了下来。海盗之所以屠杀所有的人,也许和没能发现这些财宝有关。由于在潮湿的洞里沉寂了1000多年,挖出来的东西都失去了金属原有的夺目光彩。国家博物馆的几十个专家工作了几个月才让所有艺术品和钱币重现光彩。丹漠洞遗址宝藏是爱尔兰最重要的宝藏,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一直没有完全对外展示过。
虽然宝物数量不是最多,但其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远远超过其本身价值。考古人员说,有一些工艺品和纽扣的样式十分古怪,在所有和海盗有关的文物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丹漠洞中被杀害的人现在可以安息了,他们为之丧命的财宝已经成了爱尔兰的国宝,将永远聆听世人的惊叹和赞美。丹漠洞遗址宝藏因为其独一无二的血腥背景和考古价值排在世界十大宝藏的第六位。
失落的南美洲“黄金国”
据古代传说,在南美洲的地下,有一条长达千里的“黄金隧道”。沿着这条隧道向前迈进,就可以到达“黄金国”。“黄金国”里埋藏着大量黄金,国王和贵族的帽子和衣服上,都装饰着黄金,许多宏大的公共建筑物用巨大的金块砌成拱门,装饰着精美的浮雕,显得极为豪华,甚至连国王的马鞍、拴马桩、狗项圈等,也都是用大块的黄金做的。
为什么“黄金隧道”与“黄金国”的宝藏被藏在那些深山老林之中,又为什么那么难以得到?“黄金国”究竟在哪里?无数疑惑,答案众说纷纭,有的说它在迤逦的安第斯山中,四周山岭绵延,层峦叠嶂,全国臣民把太阳当做最早神灵而顶礼膜拜,每当旭日初升,晨曦普照,或夕阳西下,红霞染映时,“黄金国”显得分外妖娆;也有人说,“黄金国”是在海拔2700米、由死火山口形成的“哥亚达比达”湖畔,每年定期举行祭祀“黄金神”的仪式,国王与贵族把许多黄金饰物作为供奉神灵的礼物而投入湖中,宗教的狂热使他们如痴似醉,有时抬着驼马投入湖中作为敬献给神灵的活祭品;有人说,“黄金国”在一个名字叫巴里马的“黄金湖”畔;有的却认为,“黄金国”隐藏在里里诺斯河与亚马逊河之间的某一地区。关于“黄金隧道”与“黄金国”的传说还有许许多多,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越传越神奇,但谁也无法准确地说出它的具体地点和真实情况。
不过,关于南美洲有“黄金隧道”和“黄金国”的传说在欧洲广泛传播后,西欧社会上自国王、僧侣、大贵族,下至中小贵族,尤其是商人和海盗,都渴望到南美洲寻找“黄金隧道”与“黄金国”,于是掀起了一股“黄金热”的狂潮。
公元1536年,西班牙总督授命凯萨率领一支由九百多人组成的探险队,在南美洲的西北部进行考察,达三年多之久。他们曾经深入到科迪勒拉山脉和马格达雷那河一带的深山密林中探索黄金,结果只剩下凯萨一人返回,也没有发现“黄金隧道”与“黄金国”的一丝一毫踪迹。27年后,凯萨又重新组织一支2800多人的庞大探险队,从海拔2645米的波哥大出发,在荒山野岭度过了三年多,最后仍然一无所获。
公元1539年,西班牙探险家率领一支庞大的探险队在南美洲北端进行考察,他们宣称他们所到达的“马卡多亚”就是传说中的“黄金国”。可是,事实的真相是:马卡多亚只是一个古老部族的聚居地,根本不是黄金国。
公元1541年,一支由310个西班牙人和4000个印第安人组成的探险队,深入原始森林地区。从此以后,许多支探险队在从安第斯高地至委内瑞拉和巴西的广大森林地区大规模地开展寻找“黄金隧道”与“黄金国”的活动,结果都毫无所获,失败而归。
公元1595年,英格兰探险家洛律率领一支探险队,以东南部圭亚那高原作为探索“黄金隧道”与“黄金国”的中心地带,他们深入到奥里诺科河谷和热带草原,考察过埃塞奎博河、德梅拉拉河、伯比斯河和著名的鲁普努尼草原。
探险结束后,他在他所撰写的《圭亚那帝国的发现》一书中宣称:他曾经发现过一个名叫“马洛亚”的“黄金国”。但是后人大都认为这些描述纯属凭空捏造,没有史实根据,不可相信。因此,洛律在《圭亚那帝国的发现》一书中所描写的“黄金国”,也根本不是古代传说中的“黄金国”。
直至现代,还有很多人依然在兴致勃勃地寻找“黄金隧道”与“黄金国”。在西班牙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西班牙探险家曾率领大批民工,由色布卢贝特负责指挥,凿通了巴里马湖,排出了约五米多深的水,在湖底污泥中找到了一些卵石大的绿宝石和黄金制成的精美工艺品。
公元1912年,戈德拿泰兹公司从湖底污泥里捞出了一些黄金以及用黄金制成的工艺品和贵族的酬神金俑。公元1969年,有两个农场工人无意中在一个小山洞里发现了金木筏一件,小金人像一件,金王座一件。这些偶然发现,更加激起了许多人寻找“黄金隧道”与“黄金国”的浓厚兴趣。
乐山大佛藏宝洞
“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这句话说的是弥勒佛。在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一尊弥勒佛像就是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10余米,手持戈戟、身着战袍的护法武士石刻,数百龛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