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毒蛙和蝾螈的厉害
箭毒蛙是一种生活在中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动物。它的皮肤能分泌出剧毒的黏液,当地土著人利用箭毒蛙制成各种毒箭,箭毒蛙由此得名。
箭毒蛙具有橘红、蓝、金黄等多种梦幻般美丽的色彩,它们是用这些色彩警示敌人:不要靠近,我很危险。这些鲜艳的色彩往往能够唤起企图侵犯它的动物的恐怖回忆,因为它们曾亲眼看见它的同伴因中毒而痛苦地死去。所以几乎所有的捕食者都会对箭毒蛙的警告言听计从,敬而远之,即便它们饥肠辘辘,也从不敢对它有任何非分的想法。
在陆上生活的蝾螈也有警戒色,当它们仰面朝天休息时,常会将具有华美色斑的腹部对着天空,以警示敌人别影响它们睡觉。有意思的是,蝾螈们之所以可以这样肆无忌惮,是因为它们耳腺和尾部可以分泌有毒的黏液。这种黏液不仅有毒,而且还是一种黏合剂,当与敌人厮打时,它会用这种黏合剂封住对手的嘴巴,使对手难以张口吞食自己。
动物也有“婚外恋”
科学家们发现,在成双成对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中,大约只有10%的伴侣是“一夫一妻”制,即彼此一心一意,白头偕老的。
动物的“婚外恋”
美国康奈尔大学进化行为专家埃姆伦说:“实际上,真正的原配关系在动物行为中是极为罕见的。”他说,“社会学意义的一雌一雄”关系看起来比较普遍,而“遗传学意义的一雌一雄”关系则是凤毛鳞角,这是指动物对性伙伴的忠贞不渝。
在灵长目动物中,只有两种猴子——狨猴和绢毛猴能够真正做到从一而终,其他绝大多数的灵长目动物并不要求自己对配偶有多忠诚。
爱情象征的东蓝鸲
就连被人们当做是爱情专一象征的东蓝鸲,事实上也并非如此,相反,它们的性关系也十分复杂。科学家研究发现,一对共同生活的东蓝鸲所抚养的后代中,大约有15%~20%的幼仔不是雄鸟的亲生后代。在180多种一雌一雄生活的鸟类中,只有大约10%的鸟只与配偶发生性关系,其他的90%都有“拈花惹草”的行为。
动物热衷“婚外恋”的根源
那么,动物们为什么热衷“婚外恋”,要对婚姻不忠呢?
动物的婚外恋并不是因为它们不专一。它们在繁殖期与其配偶之外的异性交配时,可使其后代获得种群重要的遗传优势。所以雌性动物寻求外遇是为了使后代获得更为优秀的基因,而雄性动物的外遇则是为了家族有更多的儿女。所以即使是看起来用情极为专一的动物夫妻,也会常常去附近的巢穴或群落寻找陌生异性交配繁殖。
一些研究表明,与素质很高的雄性结伴的雌性动物没有外遇行为,这样的雌性动物相信它们已经拥有了最好的配偶,不需要再去找别的了。
研究人员一般认为,在一雌一雄的成年动物抚养幼仔的种群中,幼仔的存活情况最好,单配制最早就出现在这类种群中。
会使用工具的动物
人类作为一种最为聪明的高级动物,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然而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更多动物们虽不会制造工具,却能巧妙地运用工具,它们能使用石块或木棍等进行捕食或防御。
看动物们使用工具
海獭是众多动物中会使用工具的动物之一。它在捕食时,会潜入水底,寻找螺、蛤等贝类动物。当它千辛万苦找到食物时,就会把食物放到腹部,然后拾起一块石头,慢慢仰浮到海面。作好这些准备后,它用前肢夹住石块往食物的壳上猛砸,直到把壳砸碎,这样海獭就可以悠闲地享受一顿美餐了。
为了能填饱肚子,海獭做这件事时是极为耐心的,它们吃完一个,就会又急急忙忙地去寻找下一个目标。它们为寻找食物乐此不疲地奔波着。
有些种类的蚂蚁在找到食物后,在食物很小的情况下就会当场吞食掉。而如果食物太大,它们就会找来同伴们,商量着集体把食物搬运到树叶上,然后再齐心协力把树叶抬到洞里去。小小力气的蚂蚁做起这种事情来,个个都显得精神极了。
看啄木地雀如何耍聪明
生活在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啄木地雀,是一种嘴很长的动物。它在吃小虫子的时候,常用细长的尖嘴一点点地啃啄树木,寻找食物。一旦发现树孔中藏有虫子,它就会本着吃不到嘴里绝不罢休的态度,努力把树皮啄穿,直到把小虫子从里面啄出来为止。
如果有时洞孔太深,尖嘴也无能为力的时候,啄木地雀就会机智地找来细树枝条或仙人掌刺,用嘴将多余的部分截去,再把树叶啄掉,然后衔着枝条的一端,将另一端慢慢伸进洞里把虫子拨弄出来,然后好好地饱餐一顿。
当啄木地雀找到一件得心应手的工具的时候,它会在用完一次后把它很好地保留下来,并且经常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它们这样聪明,真是让人无比感叹。
令人叫绝的北极熊
大象会用鼻子抓住树枝来抓痒;埃及秃鹰会用岩石将鸵鸟蛋敲碎来饱餐一顿;雌性黄蜂会用泥土把卵封起来后,用嘴衔着一小块鹅卵石将封口敲紧……而众多“人才”中,最令人叫绝的是北极熊,它的聪明才智更是让人钦佩,它会用小海豹作为诱饵,引诱大海豹。
首先,北极熊从水中抓起一只幼海豹,把它弄伤后,然后又放回水里,受伤的小海豹所发出的哀叫声和浑身散发的血腥味用不了多久就会把它的母亲引来,于是北极熊可就双丰收了,不仅小海豹成了它的腹中之物,连前来营救的大海豹也同样在劫难逃。
天生认路的神奇动物
在多才多艺的动物世界里,什么神奇都是有可能的,比如说认路。没错,认路本领对于许多动物来说是见怪不怪的了,它们很多天生就具有这种本领,即使“家”再远,都能找到住所,而且从不会迷失方向,似乎家就是它们最神圣的归宿。
它们是怎样认路的
那我们不由得要问了,作为动物的它们是如何正确认路的呢?总体来说,不同动物的认路方式不一样。
说起信鸽,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它天生归巢的本能使得它担负了千里传信的工作,无论是阻隔千山万水还是崇山峻岭,它们都能回到自己熟悉和生活的地方。它能靠地球的磁场准确地判断自己的飞行方向。
马也是认路行家,如果把一匹马牵进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不论在什么时候,它都能顺着原来的路回到马棚。聪明的马是靠记忆一路上遇到的景物、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和闻到的气味来刺激大脑准确认路的。
动物群体 各显神通
在非洲南部的一些岛屿上,生活着一种生性胆小的蛇,人们称它为“撒粉蛇”。这种蛇不具有天生认路的本能,但它却能略施妙计认准回家的路。撒粉蛇在离开“家”后,便沿途抖落一些身体表面的粉末,这些粉末颜色明艳,且气味浓烈,撒粉蛇就是靠这种有明显气味的粉末来正确引导自己回到洞穴中的。
每天要离开蜂巢到很远的地方采蜜的蜜蜂,主要是靠识别空气中的偏振光来认路,从而回到自己的巢中的。大雁每年要南迁北徙,往返的路程往往长达数千千米,这样长的路程都不能使它迷路。它在飞行时把太阳和星座作为定向标,所以它从不会迷失方向。
生活在内河中的鳗鱼,每年春天会顺流而下入海产卵,而小小的幼鳗则能逆流而上准确回到内河,它们是靠水流来认路的。
可怜的小灰鼠
南非森林中生活着物灰鼠一类动物,它们在出远门时,每走一段距离就要用嘴拱起一个小土堆,回来时,只要找到小土堆就可以找到回家的路了。而如果小土堆不幸遭到破坏,那它们就无计可施,可怜地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奇怪的动物自杀行为
生存是大自然中一切生物的本能,自地球上出现生命以来,它们就无时不在利用自己的优势与大自然作顽强的抗争,它们使出浑身解数以求得在这个地球上站稳脚跟,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满足自身的生存、繁衍和发展需求。但是,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却有不少动物义无反顾地走上自杀之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蝎子的自杀行为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无论是在自然条件下还是在实验条件下,蝎子对火都是极其畏惧的。如果是在野外遇火,它们便躲在碎石下、树叶下或土洞中不肯出来。
而要是它们被大火团团围住,其行为就更为惨烈了,这时它们会选择自杀。蝎子会弯起尾钩,狠狠地朝自己背上猛刺一下,然后便软瘫在地,抽搐而“死”了。
蝎子的这种自杀行为,有人认为是源于古代恐火特性的遗传,关于这一点,动物学家给出了更科学的解释:蝎子习惯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它们一旦见到火光便会本能地假装自杀而死,它的毒根本毒不死自己,所以这只是它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
乌贼和鸟类的自杀行为
长年生活在海里的乌贼也有集体自杀的行为。1976年10月,在美国科得角湾沿岸辽阔的海滩上,原本平静的海面上突然有成千上万只乌贼争先恐后地冲上岸来,仿佛在赶着参加一个盛大的聚会。因为乌贼不能在陆地上呼吸,所以没过多久它们便全部死亡了。
鸟类中自寻短见的行为也较为常见。在印度阿萨姆邦詹金根地区有一个叫贾迁加的村子,那里每年的8月中旬左右,在没有月光的夜晚,都会有数百只鸟逆风飞进村里来。它们只要见到光源就忽地猛撞过去,有的甚至还飞进有亮光的卧室里,当场撞死,只有少数会活到第二天。而当村民给它们喂食时,它们竟不约而同地绝食,不吃东西,于是撑不到两天,它们便全部死去了。
难以理解的旅鼠自杀
北欧的田野里生活着一种叫旅鼠的老鼠,它们的繁殖力很强,数量很多,食量也很大。它们每到一处,几乎都能把当地的植物吃得精光,有时甚至还会把牲畜也咬伤。而由于有限的植物无法填饱它们的肚子,所以旅鼠的世界常常发生饥荒。
每逢饥荒,就会有数以万计的旅鼠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很快方圆几百里的地方就都成了它们的天下。于是凡它们经过的地方,庄稼、草木都被洗劫一空,这样一群声势浩大的群体最后会直奔海洋,在挪威海岸选择集体自杀。
谈谈动物的睡眠情况
动物的睡眠情况也是一个极为有意思的话题。它们中的长眠者,可以一觉睡上好长时间,如长相可爱的树袋熊,它们每天平均有18个小时都是在睡觉。与此相对照的是短眠者,短眠动物中有马、牛、驴、象等,它们一般每天仅睡3~4小时。
动物的睡眠时间为什么长短不一
动物睡眠时间的长短与其身体代谢情况有关系,一般来说,小型动物代谢旺盛,寿命很短,睡眠时间却很长。如睡眠时间很长的刺猬,它的寿命只有6年,而它每天要睡17~18小时。相反,代谢较慢的大型动物,寿命较长,睡眠时间却很短。如寿命长达46年的马,每天却仅睡3个小时的觉。“代谢快,睡眠长;代谢慢,睡眠短”似乎成了一种规律。
当然也有特例,有一种叫做“吉尔瓶鼻海豚”的水栖哺乳动物,它是用左脑和右脑轮流睡眠的。当大脑左半球处于睡眠状态时,右脑半球却清醒着;相反,右脑睡时,左脑却在醒着。这样每30~60分钟交替一次,所以不会出现左右脑同睡或同醒的情况,因此很难区分这种海豚是长眠者还是短眠者。
试探动物睡眠的起源
从生物进化史上看,动物的睡眠可能来源于其本身的休息,休息可能是睡眠的最初形态。如鸽子和大雁这两种鸟类可以不睡觉,但是必须休息。当鸽子单独睡眠时,它得不时睁睁眼睛,探视周围是有否险情,时刻警惕着。而当它们群居时,大家都睡眠,只留一只鸽子醒着“值班”就行了。
每年春秋千里远征、南飞北渡的大雁比较辛苦一点,它们有时几天几夜都连续飞行而不能睡眠,这说明高等动物的睡眠不一定是绝对必需的,但它们在长途飞渡大洋时,短暂时间的休息却是不可缺少的。
无脊椎动物的睡眠情况
无脊椎动物的睡眠情况也是很有意思的。有一种叫做蛞蝓的巨大软体动物,栖息于海中。在水槽中饲养它们时,它们白天到处爬行,不间断地觅食。而到了傍晚后,便爬到水槽的一端,缩在那里不动,夜间偶尔会活动一下头部和触角。这一晚就很难判定它是在休息还是在睡眠。
还有一种叫做谷蛾的无脊椎动物,它的活动期很短,休息期很长。它休息时通常一动不动,即使用小钳子夹它的翅膀,它也没有反应。
动物的冬休与冬眠
严冬季节对于很多动物来说是一个难以忍耐的季节。候鸟为了躲避严寒,一到秋天就要飞向暖和的南方。但有很多哺乳动物并不逃避寒冬,而是自行调节体内条件对付危境。它们把呼吸的循环控制在最小限度,创造出与睡眠相似的一种休息状态,如刺猬、土拨鼠、仓鼠等就是这样一些冬眠动物。在冬眠期间,它们靠消耗自己体内的脂肪过日子。
松鼠、野狗、黑熊等动物并不是真正的冬眠,它们是“冬休”。冬休期间,动物把自己封闭在窝里,靠消耗身体的储备和储藏的食料过日子。熊类冬季“蹲仓”现象就是一种冬休行为。向冬眠过渡的动物睡眠是从慢波睡眠开始的,如山鼬在进入冬眠状态时,可以连续地记录到慢波。因此可以说,冬休不同于冬眠,冬眠也不同于平常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