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机灵的比目鱼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迅速改变自己的体色。针对这一技能,科学家们曾作过试验,把水族箱背景染成白、黑、灰、褐、蓝、绿、粉红和黄色的不同区域。他们惊奇地发现,比目鱼可以在通过不同的色彩背景时,迅速变化成同背景一致的颜色,简直神奇极了。
后来研究表明,比目鱼的真皮内含有大量色素细胞,每个色素细胞内,又分布着许多细微的色素输送导管。当比目鱼的眼睛体察出周围环境色彩的变化时,它的体内便能自动产生与环境相一致的色素,然后通过导管扩散或聚集,魔术般地变化出与环境背景一模一样的色彩和斑纹。
拥有这种高超的隐身术,即使是在危机四伏的海洋世界里,比目鱼也能如鱼得水般来去自如。
比目鱼长在一边的眼睛还被认为是成双成对的意思,后来形容为形影不离,或泛指情侣,所以比目鱼又被人们看做是爱情的象征。
在千奇百怪的大自然里,虽然能变色的动物只有比目鱼、变色龙、变色蜥蜴、树蜥等数种,但不能变色的许多动物仍会用保护色来与环境保持一致,达到隐身的目的。如颜色鲜艳的热带鱼类,其颜色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美丽引人注意,而是与热带浅海珊瑚礁丛中绚丽的环境色彩保持一致。当猎食者在珊瑚礁周围游弋时,面对一大片彩色斑驳的破碎图像会很难发现隐身其间的美丽小鱼。又如生活在寒带或深海里的鲨鱼、鲱鱼、金枪鱼、鲭鱼等鱼类,它们色彩则较为灰暗,是因为它们所处环境中海水色彩单调,而这种黯淡的色彩正好可以达到隐身的效果。
琵琶鱼——女儿国里的“小丈夫”
琵琶鱼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它身体扁平,头很大,背鳍和胸鳍都很发达,还有一条和马鞭差不多长的长尾。体长一般在45厘米左右,最长可达2米,从鱼体的背面俯视,很像一把琵琶,因此被称为“琵琶鱼”。值得惊奇的是这种鱼类居然只有雌性没有雄性。
形态奇特的“电光鱼”
琵琶鱼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500米深处,喜欢与沙砾为伴,以海洋中的各种小型鱼类或幼鱼为食。说到捕食,就要说说琵琶鱼独特的“捕食工具”了。
在琵琶鱼头部的吻上通常有一个钓竿状的结构,“钓竿”的末端有一个肉质的突起,看上去很像蠕虫,聪明的琵琶鱼就是用它来诱捕贪食的鱼类的。
由于长期生活在缺乏光线的深海里,所以这个“钓竿”的末端通常还有发光器官。发光器官中含有一种叫做“荧光素”的物质,这种物质可在荧光素酶的氧化作用下发出冷光,可以帮助琵琶鱼更好地诱捕猎物。所以琵琶鱼又被称为“电光鱼”。
阴险狡诈的琵琶鱼
身形好看的琵琶鱼,本质却阴险狡诈,它常常摇头摆尾、搔首弄姿来诱惑猎物。琵琶鱼捕食猎物的方式也很有特色,大多数动物都是先隐藏,后突击敌人,而琵琶鱼却是堂而皇之地把猎物诱骗到自己的餐桌上,一把将它拿下,然后慢慢享用。
琵琶鱼不仅利用它背上像蠕虫一样的鱼鳍来诱惑小鱼,此外,在猎捕前还会乔装打扮一番,使鱼鳍看上去与自己的身体相分离,像是珊瑚丛中长出的一束水草,以便更好地诱骗猎物。
女儿国里的“小丈夫”
看似风光的琵琶鱼却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它们生活的国度里只有雌性,没有雄性,这样一个“单纯”的国度还真是让人感到无比困惑。常识告诉人们,没有雄性的鱼类是不可能生儿育女、繁殖后代的。那么琵琶鱼是怎样传宗接代的呢?
科学家们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原来所有的奥秘都在雌鱼背上附着的一个个小不点儿,这些小不点儿就是雌琵琶鱼的“丈夫”。
小小的雄琵琶鱼在深海中漫游,遇到雌琵琶鱼时,便会立即叮吸住雌鱼的肉体,与它完全结合在一起。这种彻底的结合使得雄鱼和雌鱼血脉相通,雄鱼可从雌鱼身体内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没有眼睛,连消化系统都没有的雄琵琶鱼,躺在妻子的“怀里”,日子过得舒服极了。
雄琵琶鱼虽然没有什么像样的器官,但是却有一对发育完善的能产生精子的睾丸,而雌琵琶鱼养活雄性寄生者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得到它的精子。一条雌琵琶鱼有多至6个以上的小丈夫,它能随心所欲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雄琵琶鱼进行交配。
瞧,女儿国的“小丈夫”们的生殖方式多么有趣!
鱼是琵琶鱼的一类,又叫老人鱼,它是一种长得很难看的鱼。胖胖的身体、大大的脑袋、一对鼓出来的大眼睛、大嘴巴里长着两排坚硬的牙齿,很是难看。它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发出的声音像是老爷爷咳嗽一样,因此有“老人鱼”之称。
它全身唯一的亮点就要算头上的那盏小灯笼了,这盏小灯是作为诱饵,用来捕食猎物的最有效手段。小灯笼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在灯笼内具有腺细胞,能够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进行缓慢的化学作用而发光的。
海马——深海里的人参
海马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近陆浅海小型鱼类,它头部像马,尾巴像猴,眼睛又长得像变色龙,它还有一个鼻子,整个身体就像一个有棱有角的木雕,有趣极了。海马虽被称作马,却不像马那样强壮,它在海洋中属于弱者,没有任何抵抗能力。所以不要被它强势的“海马”名字给骗了。
海马的生活习性
海马的生活习性较为特殊,一般生活在沿岸带,或在海藻或其他水生植物间。海马性情懒惰,常以卷曲的尾部缠附于海藻的茎枝之上,有时也倒挂在漂浮着的海藻或其他物体上,随波逐流。即使是因为摄食或其他原因暂时离开缠附物,游泳一段距离之后,又会找到新的物体附在上面。
海马的游泳能力很差,但游泳姿势很美。它游泳时常保持直立状态,依靠各鳍推进和改变鳔中的含气量而上升或下沉,或作出波状摆动,或作缓慢的游动。
海马一般多在白天活动,晚上处于静止状态。海马在水质变劣、氧气不足或受到敌害侵袭时,常常会因咽肌收缩发出“咯咯”的响声,同时在摄食水面上的饵料时也会发声。它是靠鳃盖和吻的伸张活动吞食食物的,主要以小型甲壳动物为食,如桡足类、蔓足类的藤壶幼体、虾类的幼体及成体和钩虾等。
孕育孩子的雄海马
海马繁殖十分有趣。雄海马在性成熟前,尾部腹面两侧长起两个条纵的皮褶,随着皮褶的生长逐渐愈合成一个透明的囊状物——“孵卵囊”,这是繁殖用的一种奇怪的育儿袋。
每年春夏相交的时候,雌雄海马会在水中相互追逐,寻找情侣。找到伴侣之后,就会进行交配和繁殖了,它们的尾部相缠在一起,腹部相对。雌海马细心地把卵子排到雄海马的育儿袋中,于是雄海马便担当起“妈妈”的角色,肩负起了孕育后代的重要责任。
等到雄海马给卵子受了精以后,袋子就会自动闭合起来。育儿袋的内皮层有很多枝状的血管,同胚胎血管网相连,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以保证受精卵能够很好地孕育成小海马。
胎儿在育儿袋中经过20天左右的“孕期”,小海马就发育成熟了,这时候雄海马的肚子会变得很大,说明海马爸爸要“生产”啦。疲惫不堪的雄海马用蜷曲的尾巴,无力地缠绕在海藻上,依靠肌肉的收缩,不停地前俯后仰作伸屈状的摇摆,每向后仰一次,育儿袋的门开一次,小海马就会一尾接一尾地被弹出体外。
海马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年雌海马产卵10~20次,每次雄海马可以生出30~500尾小海马。
海洋中的人参
海马除极具观赏性外,还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中药。它具有强身健体、补肾壮阳、舒筋活络、消炎止痛、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等药用功能,特别是对于治疗神经系统的疾病更为有效。海马除了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合成药品外,还可以直接服用以健体治病。
因此民间素有“南方海马,北方人参”之说。
在自然海域中,海马通常喜欢生活在珊瑚礁的缓流中,因为它们不善于游水,所以经常用它那适宜抓握的尾部紧紧勾在珊瑚的枝节、海藻的叶片上,将身体固定,以使它不被激流冲走。而大多数种类的海马生长在河口与海的交界处,因而,它们能很好地适应不同浓度的海水区域,甚至在淡水中也能存活。
海豚——聪颖的智慧大师
海豚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它们原先栖息陆地,后来又回到水中生活,用肺呼吸。海豚是一类极为聪明的动物,它们的智力很高,可以和人类交朋友……海豚的世界多姿多彩,总让人们惊喜不断。
海豚的其乐世界
海豚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鲸类,体长为1.2~4.2米。海豚有很多牙齿,它的嘴部一般是尖的,上下颌各有约101颗尖细的牙齿,主要以小鱼、乌贼、虾、蟹为食。
它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经过训练,就能很熟练的玩球、跳火圈之类的游戏。除人以外,海豚的大脑是动物中最发达的,大脑体重约占身体的1.7%。其大脑由完全隔开的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工作时,另一部分则充分休息,因此,海豚可以终生不睡觉。
海豚是靠回声定位来判断目标的远近、方向、位置、形状,甚至物体的性质的,它不但有惊人的听觉,还有高超的游泳技术和异乎寻常的潜水本领。海豚所创下的潜水记录是300米深,而人不穿潜水衣,只能下潜20米。海豚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英里,相当于鱼雷快艇的中等速度。
奇特的生活习性
海豚是在水面换气的海洋动物,每一次换气可在水下维持二三十分钟,如果它们在水中持续睡觉,会因无法呼吸而导致死亡。海豚喜欢过集体生活,少则几条,多则几百条,栖息地多为浅海,很少游入深海。它们会在不同的地方选择进行不同的活动,如休息或游玩时,会聚集在靠近沙滩的海湾,而捕食时则多出现在浅水或多岩石的地方。
海豚——人类的朋友
海豚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它们既不会像森林中胆小的动物那样见人就逃,也不会像深山老林中的猛兽那样张牙舞爪。相反,海豚总是表现出十分温顺可亲的样子与人接近,比起狗和马来,它们对待人类有时甚至更为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