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者总是热爱生活,他能从工作、娱乐、美食、人际交往、性生活和大自然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他既心安理得地欣赏自己的成就,又能毫无醋意地赞赏别人的成果。
胜利者在享受生活的愉悦中懂得控制自己,去获得更大的愉悦。他从不害怕追求他所希望的,但知道使用适当的方法;他从不依靠控制别人来得到安全感,更不高踞在失败者之上。
胜利者处事顺其自然,而不是从僵硬的框框出发,如果需要,他可以修改自己的计划。胜利者懂得人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分子,不能与所生存的社会分离开,而对世界和人类非常关切。他充满热情地关注着生活,尽他所能加以改进;即使在民族危机、世界冲突面前,他也从不自认毫无作为,而是尽力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抉择
——[英国]休谟
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我们的生活目的,而不是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
因为我们不知道选择什么志向能使我们满意,什么情感我们应当依从,什么嗜好我们应当迷恋。
一个人在选择他的生活道路时,可以根据他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为确保比另一个追求相同目标的人更加成功,却可以采取许多办法。
如果你追求的主要目标是财富,那你就要专心你那一行,以获得熟练技能;要勤勉地实际练习它,要扩大你的朋友和熟人的范围,要避免享乐和花销;决不要做无谓的慷慨大方,而要想到你必须节俭才能得到更多的钱。
如果你想得到公众的好评,你就要避免过谦和狂妄这两种极端,显出你是自尊的,但也没有轻视别人。如果你陷入这两种极端之一,那你就会由于你胆小如鼠的谦卑和你似乎喜欢说些低声下气的话让别人看不起你,就会由于你的傲慢而激起人们对你的傲慢或者态度。
你可能认为这些不过是教人遇事斟酌,小心谨慎罢了,每个孩子都受过这方面的教育。每个头脑健全的人在他选定的生活道路上都是这样做的。可是你还想得到的更多东西又是什么呢?——是的,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我们的生活目的,而不是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因为我们不知道选择什么志向能使我们满意,什么情感我们应当依从,什么嗜好我们应当迷恋。
求知
——[英国]培根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当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当处世行事时,知识能增进才干。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读书太慢会弛惰,为装潢而读书是自欺欺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
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而经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过于泛泛,还要靠经验来赋予形式。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乃在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读通,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但这只限于不太重要的议论和质量粗劣的书。否则一本书将像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懒于动笔,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如果一个人要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必须锐利。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例如,打球有利于腰肾,射箭可扩胸利肺,散步则有助于消化,骑术使人反应敏捷,等等。同样,一个思维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习数学,因为数学稍不仔细就会出错。缺乏分析判断力的人,他可以研习经院哲学,因为这门学问最讲究繁琐辩证。不善于推理的人,可以研习法律案例,如此等等。这种种头脑上的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疗治。
路
——[英国]劳伦斯
世上有两条路和一条没有路的路。
我们不会注意那不是路的路,没有人愿意去走那条没有路的路。
但也许会有一种人会坐在他那没有路的路的尽头,像一颗长在花梗盲肠上的卷心菜。
世上的自由意志有很多。我们可以交出意志从而成为大趋势中的一朵火花,或者扣留意志,蜷缩在意志之内,从而逗留在大趋势之外,豁免生或死。可死神最终是要来临的。即便到了那时也无法改变这样一个事实,我们能够生存,在虚无中豁免死,将否定施加给我们的自由意志。
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孤独中认出哪条是我们应该走的路,然后迈出脚步,坚定地向着目的走去。笔直的死亡路上有其壮丽和英勇的色彩;热情和冒险妆扮着它,浑身跃动着奔跑的豹、钢铁和创伤,长着水淋淋的水莲,它们在自我牺牲的腐泥里发出冰冷而迷人的光。生之路上的植物又是另一番景象,一路上野鸟啼鸣,歌唱着美妙的春天,歌唱梦中创造的神奇的建筑。我踏上了充满敌意的敏感之路,为了我们高贵的不朽的荣耀,为了一些娇小的贵夫人,为了无瑕的、由血浇灌的百合花,我们冲破迷人的血的炫耀。或者从我的静脉中生出一朵高雅的、无人知晓的玫瑰,一朵娇艳挺拔的玫瑰。这玫瑰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对虚无来说,我这闪光的、超然存在的玫瑰只是一颗小小的卷心菜,当羊群走进花园时,它们会冷淡地对待玫瑰,但吃卷心菜时却贪婪无比。对虚无来说,我壮丽的死就像江湖骗子的表演,如果我在消极的嗅觉下稍稍使我的矛倾斜一下那就是可怕的、非人道的罪行,必须用“正确”的统一的回声压倒和制止窒息。
世上有两条路和一条没有路的路。我们不会注意那不是路的路。没有人愿意去走那条没有路的路。但也许会有一种人会坐在他那没有路的路的尽头,像一颗长在花梗盲肠上的卷心菜。
那条路,那条没有路的路往往被人忘却。有条路有炽热的阳光洒落下来,使大地的种子尽情呼吸。有红色的火在它回去的路上,在即将来临的分裂中向上升腾。火从太阳那儿下来投入种子,扑通一声跳入生命的小水库。绿色的泡沫和细流向上喷射,一棵树、一口玫瑰的喷泉、一片梨花般的云朵。火又返了回来,树叶枯萎,玫瑰凋谢。火又返回到太阳,暗淡的水流消逝了。
这一切就是生,就是死——懒汉般的羊群也不过如此。有迅速的死,也有缓慢的死。我投一束光线在多花的灌木上,平衡倒塌变成了火焰路,在死亡的翅膀上,灌木丛向上冲去,在烟雾中暗淡的水在流逝。
成功的代价
——[英国]罗素
成功只能是构成幸福的一个因素,如果为了成功而不惜牺牲幸福的其他一切因素,那么这种牺牲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美国人在进行投资时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利润率高的风险投资,而会毫不犹豫地放弃4%的安全投资。结果又如何呢?金钱不断地丧失,人们为之担忧烦恼不已。就我来说我希望从金钱中得到安逸快活的闲暇时光。但是典型的现代人,他们希望得到的则是更多的用来炫耀自己的金钱,以便胜过同自己地位一样的人们。这是因为美国的社会等级是不确定的,且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所有的势利意识,较之那些社会等级固定的地方更显得波动不已。其次,虽然为使自己声名显赫,只有金钱是不行的,但没有金钱则是万万不行的。再者,一个人挣钱多少已成了公认的衡量智商水平的尺度。大款一定是聪明人,反之,穷光蛋就肯定不怎么聪明。在利益的驱使下,没有人愿意被看成傻瓜,纷纷选择高利润率的风险投资。于是,当市场处于不景气局面时人就会像年轻时代在考场上一样惶惶不安。
在这种投资中,破产所带来的真正的、非理性的恐惧感远远大于破产本身。这种恐惧感常常会进入商人焦虑的意识里。我毫不怀疑地相信,那些童年时饱受贫穷折磨的人常常被一种担心自己的孩子遭受同样命运的恐惧所困扰,他们还常常产生这种想法,即很难积聚百万钱财来抵挡这一灾难。阿诺德·贝奈特笔下的克莱汉格,无论他变得多么富有,却总在担心自己会死在工场里。在创业者当中,这种恐惧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从来不知一贫如洗为何物的人来说却很可能没有什么影响。
这种恐惧的根源是人们对竞争成功的过分期待,期待它成为幸福的主要源泉。我不否认成功意识更容易使人热爱生活。比方说,一个在整个青年时期一直默默无闻的画家,一旦他的才华得到公认,他多半会变得快乐幸福起来。我也不否认在一定意义上金钱能大大地有助于增进幸福,而一旦超出这种意义事情就不一样了。因此我认为成功只能是构成幸福的一个因素,如果为了成功而不惜牺牲幸福的其他一切因素,那么这种牺牲实在是太不值得了。
培养独立的人
——[德国]爱因斯坦
言辞永远是空的,而且通向毁灭的道路总是和奢谈理想联系在一起的。
在教育学的研究中,我只是一个半外行,我的意见除了个人信念和经验外并没有其他的基础。那么我究竟是凭着什么而有胆量发表这些意见呢?如果这真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人们也许就因为这样一些考虑而不想讲话了。
针对人类事务的能动性而言单靠真理的知识是不够的,相反如果要不失掉知识,人们必须以不断的努力来使它经常更新。它像一座矗立在沙漠上的大理石像,随时都有被流沙掩埋的危险。为了使它永远在阳光照耀之下,必须不间断地加以维护。我愿为此而奋斗。
学校向来是将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机构,同过去相比今天更是这样。由于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家庭作为传统和教育的承担者已经削弱了。因此,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全比以往更加依赖于学校。
人们对学校存有一种错误的看法:学校是一种工具,靠它来把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这是因为知识是死的,学校也是死的,二者都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在青年人中发展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消灭个性,使个人变成社会的工具,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如果一个社会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这个社会是不幸的,因为它毫无发展的可能。相反,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做自己最崇高的人生目的。人们应当向这种理想迈进。
但是人们应当怎样努力才能达到这种理想呢?讲道理是否能实现这个目标呢?完全不是。言辞永远是空的,而且通向毁灭的道路总是和奢谈理想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人格绝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来的言语形成的,而是靠劳动和行动形成的。
因此,鼓励学生去实践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如刚入学的儿童第一次学写字是这样,大学毕业写论文也是如此,简单地默记一首诗,解一道数学题,写一篇作文,解释和翻译一段课文,或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都是这样。
成功的秘诀
——[英国]塞克斯
成功是发现你最佳的才能、技巧和能力,并且是把它们应用在能对旁人做最有效的贡献的地方。
成功没有秘诀。成功是做你应做的事情。若想成功就应该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而不做你不应该做的事情。
成功并未将你限于你生活中的某一个范围,而是包括你与旁人之间关系的所有方面:作为一个父亲或母亲,作为一个丈夫或妻子,作为一个公民、工人、邻居,以及所有其他种种。
成功并非指你的人格的某一部分,而是同所有各部分——身体、精神、心理、感情的发展相连的。它使整个人得到了利用。
成功是发现你最佳的才能、技巧和能力,并且是把它们应用在能对旁人做最有效的贡献的地方。正如朗费罗所说:“做你做得到的事情,并且做好你所做的任何事情。”
成功是将全部的精力在你所爱做的工作上面的运用。换句话说,一个人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它需要你把自己的心力运用于你生活中的主要目标。
成功是你现在的全部力量集中在你所热望完成的事情上。
天才
——[法国]雨果
天才与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天才都具有双重性,恰如意大利哲学家杰洛墨·卡尔当所说:
“红宝石与水晶玻璃之别就在于红宝石具有双重折射。”
天才与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天才都具有双重性,恰如意大利哲学家杰洛墨·卡尔当所说:“红宝石与水晶玻璃之别就在于红宝石具有双重折射”。
天才与红宝石一样都有着双重返光,双重折射。在精神与物质领域此种现象彼此相同。
我不知红宝石这种钻石中的极品是否真的存在,这尚有待于论证。但古时的炼金术对此作了肯定,于是,化学家们便开始了艰难的寻求。天才确确实实地存在于我们周围。只要读过埃斯库罗斯和尤维纳尔的第一行诗,我们便可以发现这种人类的“红宝石”。
天才身上的双重返光现象,把修辞学家所称作的对称法上升到了最高境界,这便是从正反面去观察事物的至高无上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