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三十六计》的读者早就知道走为上计是三十六计的最后一计,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最后一计呢?我想,作者大概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若利用以前所述的三十五种计谋,实在都不能奏效,那只能走了。这种走也是出于无耐的被动行为。
但是,我们如果站在主动的位置上,在人性的丛林中利用“走”的计谋,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当然,这儿走的意义却绝不只是败走或逃走,而是一个主动的游击战或运动战。在人性的丛林里,其人际关系往往复杂得难以分辨,其各种利害关系更为多变和复杂。有时候我们苦于被一事物所纠缠而徘徊不前,终日苦守而长期不见效果,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有新的突破或奇迹出现,可是,我们却错了,错过了许多可贵的时间。时间是宝贵的,是稀缺资源,一去永不复返。我们为什么不将这此时间投入到别的值得我们去干的事上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走出”这些纠缠?
“走”并不意味着失败、逃跑,走只是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包含着深刻的内涵。首先,我们“走”时头脑是很清晰的,目前的局势,我方所处的位置,“走”的目的等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都是很清楚的;其次,“走”只是缓兵之计,只是一种形式,为的是争取更有利的时间和地点,我们必须先“走”一步,这样便有更多的时间来休息和备战;最后,“走”也是一种引诱和欺诈,我们“走”在前头,敌人肯定会趁胜追击,我方是领路人,敌人是追随者,这样我们完全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牵着牛鼻子走路。因此,“走”完全可以是一种策略,表面上给人以溃逃和退出的感觉,但实际上,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这葫芦里到底装的是什么药。但话又要说回来,我们“走”时也要“走”得像个样子,装要装得真切一点,让敌人相信我们是真的败了,不是假败,也不是在欺骗他,这样,敌人才会很自信地、很大胆地、很轻松地钻进我们布下的罗网之中。
在人性的丛林中,“走”的形式不计其数,五花八门。概括起来主要分为强者和弱者两类人各自不同目的和动机的“走”。
弱者经常“走”,这是迫于压力所致,当然也可以主动的“走”,但这种情况较少,弱者走的目的可以说是为了求生存、图发展。在敌人的夹缝中生存,从而避免了你死我活的竞争,可以说弱者的生存之道。一项好的机遇若遇到了强有力的对手怎么办呢?让给他,没关系,你还会找出一个更优更好的机遇。否则鸡蛋碰石头,碎的首先会是你,何苦呢?而谁又能想到,我“走”后不会出现一个更好的机遇呢?走,使你保持实力,又开阔了眼界,在运动中又壮大了自己,这样,岂不比盲目地消耗好?
强者也用“走”来周旋敌人。这里有两种情况,首先一种是通过“走”的形式来拖垮对手,使对手精疲力尽而后就收拾之。毕竟,弱者是经不起被强者牵住牛鼻子“走”长路的。
“走”得远了便会受不了,不是被拖垮就是被分割包围。另一种情况是强者用“走”来诱敌深入,诱惑充满在人性的丛林之中,有人专门放诱铒等待鱼儿上钩,而又有人却偏偏知道是诱铒却甘心情愿上钩,这都是人性现象,这是无法用理论来解释的,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鱼儿”被钩着呢?在运动战中。诱敌深入,至其走进罗网为止,都是要靠我方主动引路,一旦路引得不当,或装得不像,对方便很可能不会跟着你“走”的。
在人性的丛林中,学会“走”的本领的确很重要。“走”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不了了之;“走”可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增长见识而羽翼丰满;“走”可以在夹缝中找到我们生存的空间;“走”可以有力地牵引着敌人的牛鼻子顺利地将敌人拖进我们的陷阱;“走”还可以直接将敌人拖垮,使其累死。在高手林立的竞争世界里,人来到这个世界时是两手空空的,全身赤裸裸的,没有任何可以抵御野兽的武器,可我们学会了避害趋利,这是我们的本能,无需再用指导,我想你的本能会教你如何去逃避的。
逃避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更好地求生存、求发展、求自我实现。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中国人常说“后生可畏”,这句话有着年轻人前途无量和不可轻易得罪两层含义,所以在社会交际中,人们都习惯于首先衡量对方的实力和潜力,来确定与之交往的行为界限和方式。但也有一些不聪明的人常常无视别人的实力和未来的前途状况,很不明智地用恶意的言行来对待别人、这样的人既不为别人的未来考虑,也不为自己的未来考虑太多,最后常常发出“要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悔叹。
水往低处流,人们处于实力微弱、处境困难的时候,也就是受到打击和欺侮最多的时候。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抗争力也最差,如果能避开大劫也算很幸运了。那么,此时面对别人过分的“待遇”,最好是忍下一时之气,立足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用“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作为忍的动力和理由。
我们所提倡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目的在于摆脱对方的纠缠和其制造的麻烦,而不在于日后的报复。对于小恩小怨采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姿态未免是小题大作了,甚至还会有损个人形象。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应把握好行为界限。其一,目的应该是为了度过难关,克服别人给你制造的麻烦,以免影响你的正事;其二,这种信念所针对的麻烦应是对抗性的矛盾和冲突,而不是对鸡毛蒜皮的事耿耿于怀;其三,着眼于远大目标,致力于成就大事,而不能采取卑鄙的报复行为;第四,这种信念的价值就在于以一时之忍换取一世的不受气。
刘邦就是一个很能忍的人。楚汉相争之初,刘邦势力较弱,常吃败仗。汉高祖四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而大将韩信却自领一军北上作战,屡战屡胜,便趁机要挟刘邦封他为“代齐王”。刘邦一听勃然大怒,破口大骂:“他妈的,我坐困荥阳,日夜盼着你韩信来救驾,你不但不来,反要自立为王!我……”正说着,张良踩了一下他的脚,刘邦停止了说话。张良悄声对刘邦说:“现在正当危急时刻,应善待韩信以稳住他,以防韩信与项羽联手。不如趁势正式立他为王,调动他的军队击楚。必须迅速决断,迟则生变!”
刘邦是何等能忍之辈,听了张良的主意,咽了口唾沫改了口,但仍接着刚才的口气骂道“男子汉大丈夫,要做齐王就做真齐王,做什么代齐王”。
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后,解了荥阳之围。后来,刘邦又命韩信、彭越率军合力攻打项羽,但韩信、彭越却没有行动,结果刘邦又一次遭到惨败。张良分析了原因,认为刘邦一没有给他们封地,二没有许诺胜利后共享成果,所以韩信、彭越按兵不动,他建议刘邦先把自阵地以东直至海边的地方都封给韩信,自睢阳以北,直至阿城都封给彭越,然后再许诺将来与他俩共分天下。刘邦也觉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接张良的意见办了。果然在垓下全歼楚军。刘邦在创业时期可以说一忍再忍,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他的忍换来的是最后的胜利,一旦大权在握时,他很轻易地收拾了得罪过他的人。
我们不赞成刘邦那种反攻倒算的手段,但他那种为了实现高远目标而忍让的处世方法是值得普通人惜鉴和学习的。一个人越过重重阻力达到既定目标,未必采取什么报复行动,但也足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价值,实际上也就相当于报了一箭之仇,因为这种实力和价值才是最让人敬畏的东西。
好死不如赖活着
人的生命诚然是宝贵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要想着去死,相反很多人为了生存使尽全身解数,用尽各种手段,哪怕只能延续片刻的生命,有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生存是人类的本能,几乎可以这么说,人为了生存,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所以,人性丛林里,才会有这么多的纷争。
可是,有些男人在遭逢人生大转折,大打击时,产生求死的念头,认为活着很痛苦,不如死掉算了。
求死或许也是一种解脱。是不是真的解脱,其实还有待科学的考察,不过这里只讨论现实的问题,孔子不也说“未知生,焉知死”吗?他也一样强调现实的重要,而对这个问题,古人一句“好死不如赖活着“最实际,也是人性丛林里的最高指导智慧。
“好死不如赖活着”强调的是活着总比死了好,因为不管死得如何痛快,这代表的是一切现实的结束,包括希望!可是只要活着,虽然活得很痛苦,很绝望,但总是存在着希望!也许这个希望在遥远的未来才可能实现,可是再怎么说,这还是希望啊!但一死,什么都没有了。
这样说,似乎不太能体会想死的人的心情。事实上,心情是个人的事,你的心情如何,没有人在乎,说一句最没感情的话,你想死,与我何干啊!你死,说不定还有人高兴哩!
死,代表失败!这是懦弱的象征,他不是被对手打败,而是自己把自己打败!
因此,与其“好死”,不如“赖活”。
所谓“赖活”是指辛苦地活着、委屈地活着、卑微地活着,虽不满意但可接受地活着。当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态度,其实就不会想死,因为他已经对“活着”的要求降到最低,这种心境已与“死”差不多了。当有了“赖活”的态度,一切境遇便会开始转好。不是境遇真的转好,而是因为心境先处于“死”的状态,由死而生,任何事物,都充满了新鲜的意义与价值,而由于心境历经了一趟“死亡之旅”,由死而生之后,人生观也会产生改变,成为一个崭新的人!
人性丛林里生存竞争的胜负是没有规则的,既看过程,也看结果。而有了结果,过程就不重要。人们只会向最后的胜利献花,而不会向中途弃权的人致敬。你不必做个打败别人的胜利者,但要做个战胜自己的勇者,而你唯一依靠的便是“好死不如赖活”的韧性。
只要形体不死,心境绝对有苏醒的一天,形体一死,便什么都没有了。
弱者也有一片天,但死者只有一方土,这就是人性丛林里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