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19000000031

第31章 最终的目标(1)

生命之书至高无上,不能随意翻阅,也不能合上;精彩的段落只能读一次,患难之页自动翻过。

——拉马丁最终的目标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中国]萧红

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

还有温暖和爱。

1911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

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有一次,为着房客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的全套的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来还了回去。

为着两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终夜的争吵。“两匹马,咱们是算不了什么的,穷人,这两匹马就是命根。”祖父这样说着,而父亲还是争吵。

九岁时,母亲死去。父亲也就更变了样,偶然打碎了一只杯子,他就要骂到使人发抖的程度。后来就连父亲的眼睛也转了弯,每从他的身边经过,我就像自己的身上生了针刺一样——他斜视着你,他那高傲的眼光从鼻梁经过嘴角而后往下流着。

所以每每在大雪中的黄昏里,围着暖炉,围着祖父,听着祖父读着诗篇,看着祖父读着诗篇时微红的嘴唇。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一直向着窗子,从黄昏到深夜——窗外的白雪,好像白棉一样飘着;而暖炉上水壶的盖子,则像伴奏的乐器似的振动着。

祖父时时把多纹的两手放在我的肩上,而后又放在我的头上,我的耳边便响着这样的声音:

“快快长吧!长大就好了。”

20岁那年,我就逃出了父亲的家庭,直到现在还是过着流浪的生活。

“长大”是“长大”了,而没有“好”。

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

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论气节

——[中国]朱自清

青年代的知识分子却不如此,

他们无视传统的“气节”,特别是那种消极的“节”,

替代的是“正义感”,接着“正义感”的是“行动”,

其实“正义感”是合并了“气”和“节”,“行动”还是“气”。

这是他们的新的做人的尺度。

气节是我国固有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着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但这似乎只在中年一代如此,青年代倒像不大理会这种传统的标准,他们在用着正在建立的新的标准,也可以叫做新的尺度。中年代一般的接受这传统,青年代却不理会它,这种脱节的现象是这种变的时代或动乱时代常有的。因此就引不起什么讨论。直到近年,冯雪峰先生才将这标准这传统作为问题提出,加以分析批判:这是在他的《乡风与市风》那本杂文集里。

冯先生指出“士节”的两种典型:一是忠臣,一是清高之士。他说后者往往因为脱离了现实,成为“为节而节”的虚无主义者,结果往往会变了节。他却又说“士节”是对人生的一种坚定的态度,是个人意志独立的表现。因此也可以成就接近人民的叛逆者或革命家,但是这种人物和造就或完成,只有在后来的时代,例如我们的时代。冯先生的分析,笔者大体同意。对这个问题笔者近来也常常加以思索,现在写出自己的一些意见,也许可以补充冯先生所没有说到的。

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一鼓作气”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士气”就是这个气,也就是斗志;这个“士”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至大至刚”,说“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义”就是“有理”或“公道”。后来所谓“义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浩然之气”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正义感”,虽然特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浩然之气”联系着的。至于文天祥所歌咏的“正气”,更显然跟“浩然之气”一脉相承。不过在笔者看来两者却并不完全相同,文氏似乎在强调那消极的节。

节的意念也在先秦时代就有了,《左传》里有“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的话。古代注重礼乐,乐是精神是“和”,礼的精神是“节”。礼乐是贵族生活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

他们要定等级,明分际,要有稳固的社会秩序,所以要“节”,但是他们要统治,要上统下,所以也要“和”。礼以“节”为主,可也得跟“和”配合着;乐以“和”为主,可也得跟“节”配合着。节跟和是相反相成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可以说所谓“圣达节”等等的“节”,是从礼乐里引申出来成了行为的标准或做人的标准;而这个节其实也就是传统的“中道”。按说“和”也是中道,不同的是“和”重在合,“节”重在分;重在分所以重在不犯不乱,这就带上消极性了。

向来论气节的,大概总从东汉末年的党祸起头。那是所谓处士横议的时代。在野的士人纷纷的批评和攻击宦官们的贪污政治,中心似乎在太学。这些在野的士人虽然没有严密的组织,却已经在联合起来,并且博得了人民的同情。宦官们害怕了,于是乎逮捕拘禁那些领导人。这就是所谓“党锢”或“钩党”,“钩”是“钩连”的意思。从这两个名称上可以见出这是一种群众的力量。那时逃亡的党人,家家愿意收容着,所谓“望门投止”,也可以见出人民的态度,这种党人,大家尊为气节之士。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所谓“义气”只注重领导者的个人不一样。后来宋朝几千太学生请愿罢免奸臣,以及明朝东林党的攻击宦官,都是集体运动,也都是气节的表现。

但是这种表现里似乎积极的“气”更重于消极的“节”。

在专制时代的种种社会条件之下,集体的行动是不容易表现的,于是士人的立身处世就偏向了“节”这个标准。在朝的要做忠臣。这种忠节或是表现在冒犯君主尊严的直谏上,有时因此牺牲性命;或是表现在不做新朝的官甚至以身殉国上。忠而至于死,那是忠而又烈了。在野的要做清高之士,这种人表示不愿和在朝的人合作,因而游离于现实之外;或者更逃避到山林之中,那就是隐逸之士了。这两种节,忠节与高节,都是个人的消极的表现。忠节至多造就一些失败的英雄,高节更只能造就一些明哲保身的自了汉,甚至于一些虚无主义者。原来气是动的,可以变化。我们常说志气,志是心之所向,可以在四方,可以在千里,志和气是配合着的。节却是静的,不变的;所以要“守节”,要不“失节”。有时候节甚至于是死的,死的节跟活的现实脱了臼,于是乎自命清高的人结果变了节,冯雪峰先生论到周作人,就是眼前的例子。从统治阶级的立场看,“忠言逆耳利于行”,忠臣到底是卫护着这个阶级的,而清高之士消纳了叛逆者,也是有利于这个阶级的。所以宋朝人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原先说的是女人,后来也用来说士人,这正是统治阶级代言人的口气,但是也表示着到了那时代士的个人地位的增高和责任的加重。

“士”或称为“读书人”,是统治阶级最下层的单位,并非“帮闲”。他们的利害跟君相是共同的,在朝固然如此,在野也未尝不如此。固然在野的处士可以不受君臣名分的束缚,可以“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但是他们得吃饭,这饭恐怕还得靠农民耕给他们吃,而这些农民大概是属于他们做官的祖宗的遗产的。“躬耕”往往是一句门面话,就是偶然有个把真正躬耕的如陶渊明,精神上或意识形态上也还是在负着天下兴亡之责的士,陶的《述酒》等诗就是证据。可见处士虽然有时横议,那只是自家人吵嘴闹架,他们生活的基础一般的主要的还是在农民的劳动上,跟君主与在朝的大夫并无两样,而一般的主要的意识形态,彼此也是一致的。

然而士终于变质了,这可以说是到了民国时代才显著。从清朝末年开设学校,教员和学生渐渐加多,他们渐渐各自形成一个集团;其中有不少的人参加革新运动或革命运动,而大多数也倾向着这两种运动。这已是气重于节了。等到民国成立,理论上人民是主人,事实上是军阀争权。这时代的教员和学生意识着自己的主人身份,游离了统治的军阀;他们是在野,可是由于军阀政治的腐败,却渐渐获得了一种领导的地位。他们虽然还不能和民众打成一片,但是已经在渐渐的接近民众。五四运动划出了一个新时代。自由主义建筑在自由职业和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教员是自由职业者,不是官,也不是候补的官。学生也可以选择多元的职业,不是只有做官一路。他们于是从统治阶级独立,不再是“士”或所谓“读书人”,而变成了“知识分子”,集体的就是“知识阶级”。残余的“士”或“读书人”自然也还有,不过只是些残余罢了。这种变质是中国现代化的过程的一段,而中国的知识阶级在这过程中也曾尽了并且还在想尽他们的任务,跟这时代世界上别处的知识阶级一样,也分享着他们一般的运命。若用气节的标准来衡量,这些知识分子或这个知识阶级开头是气重于节,到了现在却又似乎是节重于气了。

知识阶级开头凭着集团的力量勇猛直前,打倒种种传统,那时候是敢作敢为一股气。可是这个集团并不大,在中国尤其如此,力量到底有限,而与民众打成一片又不容易,于是碰到集中的武力,甚至加上外来的压力,就抵挡不住。而一方面广大的民众抬头要饭吃,他们也没法满足这些饥饿的民众。他们于是失去了领导的地位,逗留在这夹缝中间,渐渐感觉着不自由,闹了个“四大金刚悬空八只脚”。他们于是只能保守着自己,这也算是节罢;也想缓缓的落下地去,可是气不足,得等着瞧。可是这里的是偏于中年一代。青年代的知识分子却不如此,他们无视传统的“气节”,特别是那种消极的“节”,替代的是“正义感”,接着“正义感”的是“行动”,其实“正义感”是合并了“气”和“节”,“行动”还是“气”。这是他们的新的做人的尺度。等到这个尺度成为标准,知识阶级大概是还要变质的罢?

思想革新底原因

——[中国]庐隐

我们要思想革新就不要躲避外界底刺激,

因为外界底压迫刺激,

就是思想革新底惟一原因。

什么是思想?我们要讲思想革新的原因,不可不知道什么是思想(Thought)这个名词,实质上有种种底解释——

A字义:《说文》“思字从匈心”。即自胸至心,有一贯的意思。“想”字,《说文》,“觊思也”,就是想像底意思;《周礼·眡祲》“十曰想”,想是有所像而思想的;合起来说:思想的作用就是心灵的作用罢了。

B功能:思想的功能是甚么?就是一切生活以他为基础,学术文艺道德政治以他为根据。

C性质:思想的性质有三种,(一)是泛想——只是脑筋常起一种不知不觉的活动,没有甚么价值。(二)想像——是有考察推测的态度,比较泛想,已进步,因而他的价值也比泛想高了。(三)沉思——除了推测考察的态度以外,还能寻出一般事物的法则原理,为有系统底发明。学术文艺道德等标准,都是从沉思出来。

我们现在已经明白思想的定义是——心灵的作用——学术文艺道德政治的根据。但学术道德法政,虽是由思想上发生,思想又由甚么地方发生呢?是不可不知道思想与事实的关系,现在分释如左:

A、思想影响于事实:有一种思想,要发表出来,必定要影响到事实上去。所以当十七世纪的时候,卢梭(Rousseall)倡自然主义,著《民约论》,尊崇立法,就有法兰西底革命。尼采(Nietysche)主张超人学说,就有德国的军国主义,日本的帝国主义发生。这就是思想影响于事实的明白证据。

B、事实影响于思想:看A项思想要影响到事实,那么事实就没有影响于思想吗?最近欧洲的大战争,德国以极强权的手段想达到他侵略的野心,但三年结果终归失败,因此就有公理战胜兵威的觉悟,而发生人道主义的思想,所以托尔斯泰(Tolstoy)的学说,就大受世人的欢迎。这就是事实影响于思想的证据。

据以上AB两项看来,事实与思想,是互为影响的了。故思想是要因事实而变迁而事实亦由思想而转移。由此我们就可以“探本溯因”,求得思想革新的原因了。

思想革新的原因:

A、由于物质方面的压迫:俗话说道,“人急智生”,这句话实在可以代表思想,是由外界的压迫,才能革新。因为思想的功能可作一切生活的基础,所以凡物质不合于我们目下的生活,或不能满意,因而生出一种怀疑的心理。因为怀疑,所以就要探他的究竟。如果好可以从此深信不疑;不好,不免就要打破他,想出一种比较满意的代替他。这个比较新的思想,就是思想革新的结果。这是由于物质压迫,所以思想才能革新。

B、由于精神上面底抑制:精神的表现是甚么?就是思想。思想能任意发挥,不受束缚,就是精神不受束缚。若思想不能任意发挥也就是精神不能自由。精神不能自由,人必觉得苦痛,就大不满意,要生一种反动来破坏束缚了。破坏不是容易的,必要想一个精密的方法,作为根据,来反抗破坏。因此从前以为满意的思想,必定变为不满意的,而另产出一种比较从前满意的。于是思想就得了革新的结果。

看以上两种原因,可以知道思想革新的缘故。外界的压迫是有,是促进我们革新的速度。所以国家多事的时候,学术思想,必格外发达,我们中国东周时候,不是极乱的时代吗?所以那时的思想学术,极其“发达”。今日俄国不也是政弛民困吗?所以他们的文明思想,有“一日千里之势”。所以我们有心革新思想的人,不要怕外界的高压。因为他愈压得严,将来反动愈利害。反动利害,改革也痛快,而思想革新的度数也大。若果没有外界的压迫,就是没有刺激,就觉得满意了,也就不怀疑,没有进步。因为怀疑是进步的第一步。第一步走到了,才有第二步,第三步的破坏。破坏才能建设。因为陈腐的思想,就像破烂的房屋,不把他根本推翻,永远不能建设出新的来。所以我们要思想革新就不要躲避外界的刺激,因为外界的压迫刺激,就是思想革新的惟一原因。

生命的三分之一

——[中国]邓拓

一个月本来只有三十天,

古人把每个夜晚的时间算做半日,

就多了十五天。从这个意义上说来,

夜晚的时间实际上不就等于生命的三分之一吗?

一个人的生命究竟有多大意义,这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吗?提出一个绝对的标准当然很困难;但是,大体上看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是否严肃认真,看他对待劳动、工作等等的态度如何,也就不难对这个人的存在意义做出适当的估计了。

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浪费掉。我国历史的劳动人民以及大政治家、大思想家等等都莫不如此。

班固写的《汉书·食货志》上有下面的记载:“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这几句读起来很奇怪,怎么一月能有四十五天呢?再看原文底下颜师古做了注解,他说:“一月之中,又得夜半为十五日,共四十五日。”

同类推荐
  • “网”议红楼

    “网”议红楼

    该书假设《红楼梦》中的女性,如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等的性格,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可能的思想、表现和境遇。
  •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宗教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课题,其著作汗牛充栋,观点纷繁芜杂。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研究还会继续深入下去,但无论怎样研究,一个客观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底蕴。
  • 我的名字叫王村

    我的名字叫王村

    叙事者“我”的弟弟是一个把自己想像成一只老鼠的精神分裂病患。由于他的举止、生活习性都和老鼠相同,给他人带来了很多麻烦,尤其是阻碍了家中其他兄弟姐妹的婚事,使家人蒙羞,所以在带弟弟去看精神科医生无果后,一家人商量派叙事者“我”去“把弟弟丢掉”。但这一理性对疯癫的排斥却并不如福柯描述的那样理想化,也并没有因为弟弟被确定为精神分裂而导致所谓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话的破裂”。相反,从“我”带弟弟看病开始,疯癫与非疯癫、理性与非理性纠缠不清、界限模糊,甚至理性常常有被疯癫战胜、同化的危险。
  •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关于“两脚羊”的故事

    本书是一部学者写的雅俗共赏的历史文化随笔集。
  • 太行奶娘

    太行奶娘

    日寇侵华,八路军奋勇抗敌。一群朴实的太行山妇女用自己的乳汁养育了八路军将士的儿女。面对血腥的屠刀、身处艰苦的环境,她们无私地奶儿、养儿、护儿,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大爱之歌。作者遍访以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为中心区域的太行山革命老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忠实记录了数十位曾经哺育过八路军将士儿女的奶娘的事迹,从而将一个鲜为人知的光荣母亲群体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热门推荐
  • csgo之传奇选手

    csgo之传奇选手

    他是一名职业csgo选手,因为意外原因重生平行世界,且看他在异界蓝星掀起怎样的波澜呢。
  • 淡水鱼的爱情

    淡水鱼的爱情

    她只认准平平淡淡才是真爱,却不想遭遇一场至死方休的轰轰烈烈。饶是青梅双商在线,奈何敌不过竹马腹黑深沉!谭书玉始终想不明白,竹马的心思怎么就这么难猜?这不她家的竹马大人又出幺蛾子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八次元

    第八次元

    世界无法负荷过多的人类,于是用20年时间开发了一款现实游戏,将会有80%的人类进入。一款无法退出的游戏,第8次元,慢慢展开....
  • 当竹马丢了青梅

    当竹马丢了青梅

    阮可冰和安晏辰是一对青梅竹马,阮可冰从五岁那年就喜欢上了安晏辰,直到阮可冰18岁生日那天,竹马弄丢了青梅,然而会发生怎么样激烈的故事呢?没了青梅的竹马会是怎样的一个性格呢?从此故事从这里开始了
  • 我的浮生乱了谁的年华

    我的浮生乱了谁的年华

    当爱已成往事,追悔可还来得及?苏小灿,一个不坚强的女孩却越发让人心疼。她说:“对你,是爱,是执念,就算没有结果,但哪怕只有千万分之一我也不想错过!”
  • 丑女七嫁

    丑女七嫁

    她脱光了躺到他的床.上,他却一把将她摔了下去。她不过是唱了一首歌,他却不准她再出王府半步。她为他端茶送水。他却暴虐地拧断了她的胳膊。她可怜兮兮地望着他,他却冷着脸说不医。她陪着他逛青楼,他却说她可以在这里谋生计。
  • 技能大召唤

    技能大召唤

    他们是召唤各种生物,我是召唤各种技能!DOTA技能一一附身吧!!!让哥温柔到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就是大力张的座右铭。什么,你想倒贴?不好意思,哥的凶猛,你承受不住!且看白虎堂第一猛将兄穿越异界后,如何在一套DOTA技能的帮助下,威震八方!
  • 人间七度是幸福

    人间七度是幸福

    不是所有的过程都需要一个结果,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需要一个成功,这个世间很多事我们尽力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