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暖暖才明白为什么自己被要求辞职。领导说没关系往往只是敷衍你一下,并不一定真的没关系。也许他后面正酝酿什么更大的阴谋,你千万不要放心。
正如暖暖,还以为得到了领导的默许,其实,“领导心似海深”,你又怎么猜得透他在想什么呢?直到被通知离职,她都没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古代官场中,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下属去拜见上级,如果被骂得狗血喷头,下属反而会很高兴,甚至敲锣打鼓,这表示自己的官位保住了;相反,如果领导对自己客客气气,什么都无所谓,那这个下属就胆战心惊,轻则降位丢官,重则身家性命不保。
这对当今的职场不无借鉴意义。因此,你要仔细揣摩对方心思,知道他的性格脾气,他是喜欢光明正大地做事,还是喜欢背后使刀,你也就能从中窥探他每句话的意思了。
因此,千万别相信“没关系”这句话,很多时候,对方说“没关系”往往有笑里藏刀的意味,所以你一定要提高警惕。当对方找到你谈话的时候,你就要有所意识,说明你其实已经“关系”到对方了,并不是“没关系”,否则他就没必要找你了。
会说话就是该说时说,不该说时沉默常有人问杨澜,在采访过的人物当中,谁留下的印象最深?她的回答是:“王光美。”2001年当杨澜走进王光美北京的家中时,不知该如何称呼她,而此时王光美亲切地说:“你叫我光美吧,大家都这么叫我。”采访前,王光美先打开衣柜,让杨澜帮她找一件适合上镜的衣服。杨澜说:“衣柜中不过十来件当季的衣服,我们都看中了一件天蓝色的毛衣。她忽然想起了什么,找出一条蓝白相间的纱巾,在脖子上一围,问我是否好看。她有着极好的品位,这恐怕与她的出身教养有关。”
在“文革”中,王光美受到了百般羞辱。访谈中,杨澜在想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她始终和自己的丈夫站在一起?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勇气和感情?这之后12年的牢狱生活,每一天只能够看到窗户,根据阳光的角度才知道晨昏昼夜。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苦痛?思绪中,杨澜没有提问,而是选择了沉默。这时,王光美的哥哥王光英正巧来访,他先是静静地坐在一旁的沙发上听着,渐渐地激动了起来,忍不住说:“光美对少奇,那真是无怨无悔啊!”继而泣不成声。光美忙起身走到他身后,抱着他的头轻声说:“别激动,别激动,我都不哭了,你沾我的光也够呛,要不我给你拿一片药吃?”
这一幕,让现场所有的人动容。伊萨克·马克森采访过世界上的许多名人,他说:“许多人不能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是因为不注意听别人讲话。他们太关心自己要讲的下一句话,而不打开他的耳朵。一些大人物告诉我,他们喜欢善听者胜于善说者,但是善听的能力,似乎比其他任何的物质还要少见。”
美国一位资深外交官,曾对周恩来总理在外交活动中注意“倾听”的风格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凡是亲切会见过他的人几乎都不会忘记他,他身上焕发着一种吸引人的力量。长得英俊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是使人获得第一个印象的是眼睛。你会感到他全神贯注于你,他会记住你和你说的话,这是一种使人一见之下顿感亲切的罕见的天赋。”
有句话叫“沉默是金”,于是很多人错误地以为在交流中只要保持沉默就表明自己在倾听。事实上,倾听不是完全不说话,也不是低头枯坐,而是需要通过眼神、动作等保持一种交流,这样的倾听才是最有效的。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有些时候确实是沉默胜于雄辩。与得体的语言一样,恰到好处的沉默也是一种语言艺术。在说话时机未到的时候,保持沉默,有时候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会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在一家小公司同一家“巨无霸”公司的一场贸易谈判中,“巨无霸”公司的代表依仗自己的实力,滔滔不绝地向对方介绍情况,而小公司的代表则一言不发,埋头记录。
“巨无霸”的代表讲完后,征求对方代表的意见。小公司的代表好像突然睡醒了一样,迷迷糊糊地对“巨无霸”的代表说:
“哦,讲完了?我们完全不明白,请允许我们回去研究一下。”于是,第一轮会谈结束。几星期后,谈判重新开始,小公司的代表声称自己的技术人员没有搞懂对方的讲解。结果“巨无霸”的代表没有办法,只好再次给他们介绍了一遍。
谁知,讲完后小公司代表的态度仍然不明朗,仍是要求道:“我们还是没有完全明白,请允许我们回去再研究一下。”就这样,结束了第二次的会谈。
过了几天后,第三次会谈小公司的代表还是一言不发,在谈判桌上故技重演。唯一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告诉“巨无霸”,一旦有讨论结果立即通知对方。
过了一段时间,“巨无霸”觉得这次合作已经没戏的时候,小公司的代表找上门来开始谈判,并且拿出了最后的方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迫“巨无霸”,使对手措手不及。
最后,达成了这一项明显有利于小公司的协议。这次小公司能够打败“巨无霸”,取得谈判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小公司的沉默,时机不成熟的时候,他们保持沉默,使对手摸不着头脑,盲目骄傲自大,同时也为自己赢得时间研究对手的方案,给了对手措手不及的一击。
其实何止在商业谈判中,在生活中我们也要遵循这种“时机未到保持沉默”的作风。老一辈人总是谆谆教导我们“话到嘴边留半句,不可全抛一片心”,“言多必失,语多伤人”、“君子三缄其口”的古训,也把缄口不言作为练达的安身处世之道。今天,我们亦应谨记这些古训,该沉默时一定要沉默。
只听字面的意思就作决定,恐怕机会就跑掉了有的时候,人们并不会直接将自己的意思表述出来,他们会采用一些委婉的方式来暗示,如果我们只听对方的字面意思,那就很可能不能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比如,对方说:你冷不冷?这句话表面上的意思是:你现在感觉温度是高还是低?是否感觉到有点冷?而他的言外之意则可能是:我有点冷,你能不能把空调温度调高点?所以你要倾听到位,才能理解对方的意思。
范晓萱是大小S最亲密的姐妹,她们的结识很有趣。有一次,大S在机场等飞机时看到了范晓萱的节目,大S觉得这个女生长得好特别啊!没多久后,三个人一起做节目,虽然彼此对对方都很有好感,但是却谁都不愿意主动搭讪。最后范晓萱终于找到话题了,因为她发现这姐妹俩的腋下十分干净,不像自己剃腋毛后总会留下痕迹,于是,范晓萱主动搭讪:“请问,你们的腋毛是用刮的还是用剃的?”就这一句话,拉近了三个人的距离,从此,范晓萱成了大小S的死党。
其实,范晓萱肯定不只是想问问那个非常无聊的问题的,而是打算打破她们之间的隔阂,为彼此的进一步交流作铺垫的。非常巧的是,大小S姐妹也是非常懂得说话艺术的人,聪明地收到了范晓萱递过来的“橄榄枝”,三人顺理成章地成为好姐妹了。假如,大小S不懂得范晓萱的话的意思,恐怕就会说一句:“真无聊!”那怎么还会有后来的故事呢?
一家公司的公关部有两个小组,两个组长都在明争暗斗地想当上公关部经理。恰逢公司搬家,一组组长对大家说,争取在这次搬家的过程中好好表现。因此全组齐心协力,热火朝天地干起来。等到二组的人马赶到的时候,公关部的新办公室已经变得窗明几净了。
正在此时,老板也到了,说:“嗬,收拾得真干净呀,一组的同志们辛苦了!”
一组的组长洋洋得意:“谢谢您的夸奖。”接着老板又说:“我们那层现在还是一片狼藉呢!新来的几个小孩一点也不会干活,什么事都叫我操心!”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二组的组长听出这话外有音,抢先说:
“哦,那我们立刻上去收拾,您今天辛苦了,先歇会吧!二组的都跟我上楼!”
可想而知,一组的功劳虽大但却远不如二组在老板心里留下的印象深。说话听声,锣鼓听音,生活中有大量的话不用直接说出来,话里带出来就行了,更有不能直言的意思,得靠暗示来表达。于是便有一语双关、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等旁敲侧击的艺术性语言。
接话很简单,可以回答,可以附和。解话似也不难,除了直言明意易于理解外,“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也能帮你听出言外之意来。但在实际交谈中,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解话准确、接话恰当的。
接话的正确与否,除了说话者自身的修养及驾驭语言的能力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解话”的准确与否。切不可小看“解话”错误,这不仅是制造几个笑话的小事,还影响到人际交往是否会产生矛盾和误会。
假如你到朋友家做客,千万不能对食物或玲珑精品大加赞美,例如不能说“这瓶酒真好,我见都没见过”、“这打火机挺漂亮的”等等,否则朋友会以为你想喝酒或索要礼品了。
不过,万一你说了一句含有无用内涵的话语,那也不必惊慌失措,因话语的内涵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可消去性。据英格兰语言学家盖上达的论证,话语的字面所断定的内容要强于它的会话内涵,因此可以用话语本身来消去会话内涵。我们把上面的例子引申一下,当你在朋友家做客,贸然说出“这瓶酒真好,我见都没见过”时,你的朋友定会认为你想喝这瓶酒,因为这句话语本身就有“想喝这酒”的内涵,但这时你也不必惊慌,你可以把语气转一转:“可惜我没有喝酒的口福,我对酒精过敏。”这样便会消去此内涵,从而让你的朋友如释重负。
所以,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字面表达是否得体,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会话内涵是否恰当。同时我们在听话的时候,也不要只听字面意思就作决定,要深层次地挖掘对方话中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