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饿了,吃得很香。一个城里来的女孩儿宁可饿着也决不动一筷子。她跟我去了一趟厕所,没进去一秒钟就捏着鼻子跑出来了。她说,就一个坑,还没法儿冲。然后她问我:这怎么跟去农家小院旅游不一样呢?我眼皮都不抬地告诉她:这才是真正的田园生活。
我很清楚,那些带着城市意识的田园想象常常让人们激动,院落、牛羊、蓝天、白云,以及绿油油的田地,当然,不能少了洗澡的喷头和可以冲洗的马桶。事实上,真正的乡村永远不是这样的。
人们有时习惯于被自己的想象感动。或许这种想象比较冒失,不过却扩大了我们生活的内涵。
杰克·伦敦在他的一本书里说:“一块给狗的骨头不是慈善,慈善是当你和狗一样饿时与狗分享的骨头。”这是关于悲天悯人的最善意的想象。人在吃饱了撑的时候,永远无法想象出这种壮举有多伟大。就像习惯了城市生活后,永远也不可能重归土地一样。
旅游的作用就是用现实来束缚想象;不是去想事情会是怎样的,而是去看它们实际上是怎样的。
灌木丛中的钻石
我并不想迁往阿拉斯加,那是我丈夫特里的梦想。还是在做孩子的时候他就在那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天。而对我来说,阿拉斯加只不过是一堂被我早已淡忘了的地理课。那是一块被人叫做希伍德冰箱的土地;在那儿,爱斯基摩人居住在圆顶茅屋里,猎狩北极熊--那是我丝毫不感兴趣的远乡僻壤。
我和特里在华盛顿州的斯波肯过着惬意的郊外生活。然而有一天,他意外地得到了一份去阿拉斯加的工作。于是,我们乘上飞机去了北方,想去仔细瞧瞧。这冰箱突然间不再是笑谈了。我走下飞机,那冰箱的门一下子冲我敞开了。
接下来的三天可真够呛。我是心诚意笃地想喜欢上阿拉斯加,但是,春末对于我同阿拉斯加的初次见面来说可算是糟糕的时候了。一开始,虽时值五月,而湖面上却依然是冰雪皑皑,举目不见一片绿叶。如同泥土中的那种褐色,呈现着这个季节的色调,到处都是如此。还有大得出奇的蚊蝇,瘦削挺拔的云杉树,以及地上的麇鹿粪……一切都是真切的了。
房屋大都星星点点地随意散缀在树林中,而不是井然有序地排列成行,坐落在灌木的掩映之中。在这里你见不到草坪那类的东西。我发现乡村里的阿拉斯加人竟然用链锯在院子里割草。
决定了,我们将迁来阿拉斯加。我装作挺快活的样子,可在心里却情绪低落。阿拉斯加使我感到畏惧,她太辽阔、太荒凉,确切地说,它不在我所熟知的美国之中。
回到家里,那几个星期就记忆模糊地全在腾空碗柜、出售车库和道别声中过去了。我不愿意看见我的家具被那些贪婪的生意人一抢而空,一件一件地被运走。最后那天,我在屋子四周转来转去,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孩子,摸着每一面熟悉的墙。
在所有这一切的不愉快之中,有一个特殊的时刻。那是在一个早晨,我独自坐在屋外。这时,我年轻的女儿布兰达,赤着双足,穿着睡衣走过来,同我坐在一起。我们默默地注视着阳光在草丛中的露珠上熠熠生辉。“瞧,布兰达,”我说着,又指了指,“那就是上帝的钻石。”
她朝那一片闪烁的草丛走了过去,小心翼翼地取下一滴露珠。
“啊,你给我摘下了一颗钻石!”我叫道。
她用指尖将它送到我跟前,然后我们一起把它举到阳光下。我们被一粒普通的水珠放射出的耀眼光芒给迷住了。
七月里出发的日子到了。在那些植物和箱子的空隙里,我们往旅行客车里塞进了四个兴高采烈的孩子和一只迷惑的狗,开始了驶向阿拉斯加毕格湖的二千六百英里旅程。要不是终点错了,这倒是一次了不起的度假。可我们再不会回来了。
我们一直往北行驶,白昼逐渐地变长了,直到夜晚全部消失,而阿拉斯加绵延的山峦也越来越近了。第七天早上两点,我们十分疲惫地到达了毕格湖,遇上了一场猛烈的暴风雨。一位老住户向我这样的新来者表示欢迎,他当初也不想来这里。
雨接连下了两天。第三天早晨,天空晴朗,气候温和。我独自坐在卧室里望着窗外的灌木丛。阳光勾勒出了秀美的白桦树干上树叶的图案。红松鼠在树丛中跳来跳去。这是一个闲散的日子,一切都适得其所,但对我却不然。
在内心里接受搬迁这个事实是经历了一场斗争的。我对阿拉斯加抱有敌意,并且陷入了绝望之中。
后来,在那近在咫尺的地方,我看见了绿叶上的一颗雨珠,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勃勃的生机!刚才还是一粒湿漉漉的水珠,转瞬之间就变成了一颗璀璨的珍珠。我的记忆中立刻闪现出一颗露珠在布兰达的手指上闪耀的情景。虽然它默默无言,但我明白了这颗雨珠所允诺的是什么。
它似乎在说:瞧,卡洛尔,世上到处都有钻石啊!
于是,就从这一刻起,我开心地笑了,我感到解脱了,浑身又充满了活力。就是那样一颗普普通通的雨珠驱散了我心中巨大的恐惧。我又望了一眼这令人难以置信的信使,它栖息在那片绿叶上,正冲着我眨眼呢。
如今,我们在阿拉斯加已经生活了两年。一个一个的日子如同充满了冒险的骑术比赛。我会在附近的河狸摆尾戏水时划着一只独木舟,或是望着落日的余晖沐浴着一群驯鹿,或是去注视荒野小径上的一只山羊,要不就是坐在蓝莹莹的冰川上,或是眺望着北极光在夜空中闪射着耀眼的光芒--这一度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我从来没有梦见自己会发现一只黑熊趴在卧室的窗户上窥探,或是惊动一只在院子里吃东西的麋。我永远不会想到我的洗涤槽里会装满了鲑鱼,或者是炉子上烘烤着塞满了野酸果的面包。我也没有想到过秋天里会有白桦树叶覆盖而成的黄色大海,或者牵引着雪橇的猎狗无声地从雪原上跑过,还有那一望无际、蜿蜒展现于眼前的雄伟山脉。在阿拉斯加,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是啊,我热爱阿拉斯加,我属于这里。只要我一睁开眼,我就会看见到处闪烁的钻石。
美丽的风景之所以使人感动,不是由于它给人或多或少的舒适的感觉,而是由于它引起人的思想;看到的线条和颜色,自身不能感动人,而是渗入其中的那种深刻的意义。
信心的力量
我坐在咖啡店的角落想事情。一位年约40岁的中年人轻声打断我,问我他能否坐下来,他想请教我有关创业的事。
我没有直接回答他,倒是先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总共工作多久了?”他说快15年了。我再问他:“你能否举出这15年间,有多少次的表现是超出公司给的目标?”他思考良久,无法举出具体的例子,这时我建议他对于创业的事最好三思而行。“为什么?”他有些失望地问我。我回答说:“如果你没有成功的过去,有什么依据相信自己可以创造成功的未来?因为当你还是员工,所有风险都由老板帮你负担时,你便无法有特别成就;换成自己创业当老板,所有风险都要自己承担时,困难度提高,成功的机会更遥不可及!”
看他有些纳闷,我问他,如果他现在被公司开除,他有能力复制过去的成功经验东山再起吗?他再一次摇头。我对他说,如果他是苹果电脑的创办人乔布斯就可以了。
乔布斯第一次的信心,产生于他20岁时创立苹果电脑公司。他拼命工作,让苹果电脑在10年内从一间车库里的小工厂,扩展成一家员工超过4000人,市价20亿美金的公司,因为他推出了一个很棒的产品--麦金塔电脑。没有人要他冒险去创立苹果电脑,但他做到了,因此他在心中累积了一次相信自己的信心。这个信心在他30岁与苹果电脑分道扬镳时就派上了用场。因为与董事会对公司未来的愿景不同,董事会在乔布斯30岁时炒了他鱿鱼。乔布斯说:“曾经是我整个生活重心的东西不见了,令我不知所措。”但渐渐地,乔布斯发现,他还是喜爱着他曾做过的事情,被苹果革职的事件丝毫没有改变他的兴趣。他虽被否定了,但他还是爱做那些事情,所以他决定从头做起。
接下来5年,乔布斯开了一家叫做NeXT的公司,又开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Pixar接着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现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然后,苹果电脑买下了NeXT,乔布斯回到了苹果,NeXT发展的技术也成了苹果电脑后来的技术核心。现在苹果电脑又创出音乐产业的革命性产品iPod。一次信心埋下另外三次成功的基础。
我向这位朋友提出我的观点,说明为何乔布斯可以不断成功。如果乔布斯不曾成功地创造苹果电脑,他不可能会有那么坚强的信心,在被革职的人生最低潮时刻,居然还可以连续创造出两个难度更高的Pixar动画公司及NeXT电脑公司。我告诉他:“因为乔布斯有过成功的经验,让他产生足够的信心东山再起;而你却没有成功的基础去产生所需要的信心,来度过成功前的漫长岁月。”
这位朋友听到这里,反过来提出一个问题,他说:“那乔布斯第一次创苹果电脑就成功的信心从哪里来?”他的问题听起来好像不大同意我所说的“想要创业成功,必须在员工阶段先有成功的职场表现”观点。我告诉他,乔布斯正式登记苹果电脑公司前,已有另外两项成功的表现记录,一是卖出50部自行组装的AppleI电脑,另一次则是制造了一种防电话盗打装置,就是这些成功经验埋下乔布斯日后成立苹果电脑的信心。
从乔布斯的例子来看,一个人能否成功创业,从他还在员工阶段,能否不断超越一个员工应有的水准,应该就可以看得出端倪。因为每一次杰出的表现,最终都会转化成对自己的信心,埋下日后成功的线索。
正如乔布斯所说:“不要丧失信心。这是这些年来让我继续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智慧是做事用的,对于灵魂来说,靠的是信仰。
找到你的人生使命
有些人能使你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或许你自己从未充分意识到这些潜质。我的母亲鲁比·劳埃德·威尔逊就属于这样一位。
人们大多叫她多尔。父亲在我9个月时就去世了,母亲成了单身妈妈,过起了寡居生活,那时她才18岁。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有时家里的钱实在少得可怜,母子俩一度不得不靠几磅干奶油豆果腹,维持一个星期的伙食。尽管食物匮乏,母亲的慈爱和无私的付出却是丰足有余的。每天晚上,她都将我抱在膝上,告诉我那些足以改变我一生的话语,“凯蒙斯,你注定是做大事的人,只要你肯为之付出足够的努力,就能做成人生中的任何事。”
14岁那年,我被一辆汽车撞倒,医生说我再也不能走路了。母亲请了假,放下她在肉类加工厂的工作,搬到了我的病房照顾我。每天,母亲都用她那轻柔慈爱的语调跟我谈心,给我打气鼓劲,她说不管那些医生怎么说,只要我想重新走路的愿望足够强烈,我就一定能做到。她将这番教导深深刻进了我心里,我最终相信了她。一年后,我又回到了学校,并且是靠自己的双脚走去的。
当大萧条来袭,母亲也和其他数百万失业者一样丢了饭碗。为了维持生计,17岁的我违背母亲的意愿,放弃了学业。从那时起,为了母亲而争取成功就成了我的人生使命,我发誓再也不过穷日子了。
多年来,我经历了事业上大大小小的成功。但真正的转折点始于1951年,我与妻子和五个孩子的一次度假经历。旅馆为举家人住的家庭提供的二流膳宿条件令我大失所望,让我恼火的是,他们对每位儿童还要额外加收2美元。对一般美国家庭而言,这样的价格实在昂贵,我决心为出游的家庭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我告诉妻子,我要创办一家适合家庭住宿的汽车旅馆,树立一个人们可以信赖的品牌,并且决不对儿童额外收费。我设想在全美开设400间这种旅馆比较合适,这样每间都位于一天的车程范围(约150英里)内。由于当时没有任何与此稍稍类似的概念,许多持怀疑态度的人都预言我必定失败。
毫无疑问,母亲是我最有力的支持者之一,也是首先积极投入这项事业的一个。她在服务台后面负责接待,甚至还设计了首批100家旅馆的客房装饰格调。与以往每次创业一样,我们遇到了种种巨大的挑战。有很多年,因为现金十分短缺,我们只能用期票向员工支付圣诞节奖金。但母亲曾教导我的那些话深深扎根在我心里,使我对未来的成功从未有过半点怀疑。15年后,我们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酒店系统,并跻身酒店业最知名品牌行列。
一个人在哪儿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地,只要他肯付出代价。
青春没有豪赌
“我快要疯了。”
24岁的张志远向记者“抱怨”,张的老板是25岁的李想。自从80后创业者成了社会热点,2006年6月,张志远被李想招到PCPOP担任企划部策划总监。在此之前,PCPOP没有专门与媒体对接的岗位。走马上任的张志远很快发现,媒体主动的采访联系频频不断,为了让老板不被采访过多干扰,张不得不学会“周旋”。
“一切发生在中央电视台《对话》--‘财富新生代’播出后。”张志远说。
“他们是中国的超级男生。”万科的王石说。
媒体推手
当高燃和茅侃侃、戴志康、李想四人闲聚在麻辣诱惑餐厅,在议论看到的美女时,他们还会谈起一个男人--程苓峰。
“我们的相识,要感谢《中国企业家》的记者程苓峰。”戴志康说。在他们看来,程苓峰是第一个发现80后创业并将他们推向公众的人。
2006年3月,29岁的《中国企业家》记者程苓峰遇到了比他小4岁的戴志康,在上地,他们吃了顿饭,聊了半小时后,程苓峰发现,饭桌上的这位80后传递出的素质与年龄很不相称。
“力量在哪里呢?”程苓峰想。如果说力量体现在年龄的反差上,那么一群人显然比一个人的力量要大得多。如果能找到像戴志康这样的一群人,那报道所反映的就是改变,就是趋势。
果然不出所料,程苓峰找到了高燃,高燃又给程苓峰介绍了邓迪,邓迪又介绍了163888的赵宁,赵宁又介绍了MaJoy的茅侃侃……
不久,《中国企业家》以封面报道的形式力推80后创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CCTV的《对话》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李想、高燃、茅侃侃、戴志康被请至《对话》演播室。
“媒体原意写,读者愿意看。”张志远认为,80后的推手,媒体是始作俑者。
资本推手
如果只有媒体,没有风投,80后也不会被炒作到今天的热度,也不会被如此广泛地关注。
“他们真的具备像海外硅谷一样的一些基本创业环境了。”当瀛海威的创办者张树新第一次见到这群80后时,她看到了一张张非常“胸有成竹”的面孔,不再像十年、二十年前自己所处的创业环境,“他们可以凭着技术、凭着理想、凭着一个想法,然后就可以做出企业,也许不会走那么多颠簸和波折的路,这是个高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