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凝之所以答应让玉参代替玉月贴身伺候自己,也是想通过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改变她的心境,日子长了这孩子也许就好了……
连日颠簸,香凝懒洋洋的歪在车里根本不想动。叮当跑累了回来抢了香凝的枕头在睡觉,玉参倒了杯茶水给主子,自己又安静的坐回角落继续做绣活,真不知道这马车上摇摇晃晃的她怎么做的下去……
小白在外面喊:“主子,潮州的庄子到了快下车吧……”
新买的庄子就在潮州府城不远,庄子不大周围只有几十亩桑林。香凝来的时候比较匆忙,想买一处现成的桑田不可得,只好买了一片半山林地的小庄子自己栽种桑树,眼看着桑树还没怎么长起来,叶子几乎就被揪光了……
新庄子的扁额上书:锦绣山河,附近的人都管这里叫锦绣庄。
香凝一路拣过来都是女多男少,不识字的男仆负责桑田、女婢负责蚕房,挑着能说会道、认识几个字的派去绣坊当伙计,剩下一些妇女正好留在庄子上做绣活,香凝的安排还是很合理的。现在留在绣坊支撑门面的就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叫文玉德。
文玉德也就是略识得几个字,记帐那是一塌糊涂,好在人还算老实本份。香凝来了以后,当着主子的面,他把藏在床板底下最近挣来的银钱通通都拿了出来,看的香凝嘴角直抽抽……
除了庄子上的日常开销,绣坊将近四个月所有的收入都在这里,大概有30多贯。这钱多钱少的香凝倒没放在心上,只要能保持收支平衡就好。可她刚才路过厨房,发现大家的伙食差的很,比自己走的时候差了好多,连个肉星都没发现,连粮食都只是粗黄黍和豆类……
不弄清楚事实之前,也不好贸然判断是非对错,香凝只好把庄子上所有人等都叫了来,把自己走了以后所有的事情事无巨细一一仔细问过,才知道……
这些人原本就是流民,数年来没地种、没房住、没衣穿、没饭吃……被香凝买了以后吃饱穿暖有地方住,只要手脚勤快干点活计就可以衣食无虞,仿佛从地狱飞上了天堂。香凝在的时候除了按能力给他们安排适当的活计以外,他们都是自发的在做事。院子里的新水井自己挖的、院子后边的蔬菜地自己种的、还养了鸡鸭、猪和一只羊……
都是苦出身的庄稼把势和海户,遇到香凝不光给买庄子、买树苗、买店铺,连衣食住行都给置办的色色齐全。主子走了以后,文玉德就发动群众力量,提出:好好干活,努力给主子挣钱,浪费嘛那是绝对不行地……
结果呢?大家的伙食就降了下来,穿的也都是些旧衣麻布,即便是这样的生活水准,大家也毫无怨言,毕竟跟流浪比起来还是好的太多了,至于月例钱?文玉德表示根本就没那回事……
听完这些,香凝真是哭笑不得,亏了自己留个心眼带人手过来,要不然真成了剥削阶级周扒皮……
香凝懒的一样样解释给他们听,小白口齿伶俐,正好指了他出来把金家大院的老规矩讲给他们听……
小白清了清嗓子开始背书……
金家家规:三大纪律
1、一切行动听指挥,按主子的意思去办;
2、不得背主忘恩、背信弃义;
3、十六岁以下不得婚配。
八项注意
1、说话和气,有礼有节;
2、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3、规矩做事,老实做人;
4、勤劳勇敢,多做少说;
5、不打人骂人,不招灾惹祸;
6、不损人利己,不苛刻他人;
7、不调戏女子,不三妻四妾;
8、不醉酒闹事,不赌博败行。
违反上述家规者,轻则发卖、重则杖毙……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月例钱,也就是薪水。
下等仆妇:每月1500文;
中等仆妇:每月3000文;
上等仆妇:每月6000文;
管事:每月5贯钱加红利;
帐房:每月5贯钱加红利;
掌柜:每月10贯钱加红利……
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是没听过,听到十六岁以下禁止婚配就有人开始面面相觑,听到不准三妻四妾连跟来的管事都有点忍不住要笑场,惟独听到轻则发卖、重则杖毙大家才严肃起来。主家的规矩可不是闹着玩的,这大唐朝打死个吧罪奴那可是天经地义的事……(别拍砖!这大唐朝的法律又不是我定的!)
听到月例钱除了家里的老人儿,所有人都惊讶的合不上嘴……跟那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比还是钱比较震撼人心!主子的这点规矩那也算是规矩?……
规矩都听懂了吧?香凝把吴管家和带来的五个管事都放了出去,开始全面整顿庄务……
衣服又脏又破,主子说过容易有寄生虫传染病,赶紧脱了烧掉洗澡换新衣服去,谁再敢穿这破衣烂衫的出去给主子丢脸,你自己就赶紧卷铺盖滚蛋!
厨房那些粗劣饭食拿去喂猪,家里的下人早就没人吃这玩意了,连丁大爷米氏全家都不带多看一眼的,那个谁?出去再买两头猪杀了吃肉,家里的猪都不肥……
锦绣庄上上下下50多人,还沉浸在月例钱里无法自拔,等反映过来,衣服也烧了、猪都拉回来杀好进了锅,一个个的才元神归位,主子说的是真的,不是开玩笑……
香凝拐这么多人回来,本来也没打算当什么奴隶主剥削阶级。这些人大多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把势和海户,只要给他们一个相对安稳的生存环境,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甚至创造出巨大的利益……
香凝给下人厘定的薪水标准非常高,这在唐朝当时几乎是没有的,就算是宫女一个月也未必能挣到两贯钱……
生意刚起步的时候钱少,买架牛车都是问题,但是香凝所有的产业都发展的非常迅速,跟高薪有绝对的关系。
试问,在当朝一品的官邸做下人跟在金家当下人挣一样的薪水,谁还愿意去官员家里看大老爷们的冷脸?金家众人和善可亲,对下人好的不能再好了,豪门大户有几家把下人当人看?在他们眼里下人等同于牛马财产,想卖就卖、想打就打……
就尊重人权和合理薪俸这两条就能把无数人绑上香凝这架战车,而且是想甩都甩不掉,谁若是离开就成了众人眼中的傻瓜蛋……
玉珍和玉珠听完小白念的规矩就傻了眼,跟着主子就算是卖身也比在外面自己单门立户过日子好多了,那自己二人……
庄子和店铺整顿那些琐碎杂务香凝丢给吴管家就不用再管了,随行人马里种桑养蚕的、精通刺绣女工的都被留了下来,又指了五个管事中的文玉永留下当大管事……
潮州离胭脂村实在太远,小事文玉永和文玉德两人商量着办,大事就近去找虎爷和远志,严重到谁也处理不了就只能千里迢迢写信回日月山庄……
这一耽搁就是十余日,等锦绣庄所有人等都换上跟家里一样的制服开始工作的时候,香凝带着人马又上路了……
到了泉州,香凝才知道珍珠采集的难度有多大,20来人忙碌几个月,采集的数量依旧少的可怜,达到进贡标准的一个没有,多数都是八分以下的小珠子,根本直不几个钱……
香凝带着玉珍、玉珠和随行的珠户去海水养殖区域查看,吴管家带着四个管事依旧去做庄务整顿。经过叮当的鼻子检测,被香凝拐回来的这些人还真是够老实的,一天只吃两餐……
开不出好珠子,海水养殖也没大见成效,连吃饭都不敢吃饱,生怕主子迁怒赶他们走,唯一的一点收入来源就是开完的贝肉都被卖了或者晒成了干货……
这也怪不得他们,唐朝人工养殖珍珠也就是刚刚起步,技术不成熟,一蹴而就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泉州人少庄子小,门额上只有两个字:蚌园。
蚌园靠近海边,圈了一片海域做养殖,蚌园主事是个老珠户,老人家叫文玉福60多岁,孤身一人,妻子和儿女都葬身大海,香凝遇到他的时候他病的奄奄一息……
文玉福是难得的有人工养殖经验的老珠户,即便如此,蚌园也暂时不会有成功的可能,因为最低的采收年限也要超过两年,还要分春秋两季,否则光泽和成色就会比较差……
香凝看过养殖区,他们只是把海里捞来的可能产珍珠的贝类放到一个铁笼子里扔在养殖区,期望过几年再拉上来能开出珍珠而已。这样做因为养殖密度增大,有珠子的可能性起码翻了一倍,而且年份越久珠子越大,可这样的粗糙方式香凝怎么会满意?
文玉福把几个月的库存珍珠拿出来,玉珍翻看下道:“东家,这个成色可挣不到什么钱啊?”
文玉福老脸一红:“养殖三年内都不能采收,就这些还是兄弟们下海的收获,我这年纪大了也下不得海,老夫年轻的时候可是采过贡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