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的肖平教授等人在四川、重庆、山东、广州等地针对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状况所作的随机调查显示,有61.2%的被调查者认为虽然我国知识分子职业道德的总体状况还算不错,但还是有些问题,31.00%的人认为不大令人满意,只有4.00%的人认为很好,另有3.80%的人认为相当糟糕。同时,他们还对大学生从业的主要动机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显示,近2.1%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其从业的主要动机是“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7.9%的人其从业动机乃是“对社会贡献大”;高达35.2%的人把工作稳定与否作为自己择业的首先条件;完全被动、迫不得已、没有其他工作机会的次之,约占22.4%,而后依次是发挥自己的才能(15.6%),收入高、福利好(8.40%)。[1][* [1]李国涛:《我国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2006年优秀硕士论文,第13页。]*
大学生因道德因素缺失造成就业难的现状,就需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如果学校不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以后的就业将出现问题。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因此,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开展以培养道德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使其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
首先,要认真抓好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择业能力,提高学生认识和规划自己的能力,确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并注重在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的同时,着力从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艰苦奋斗思想方面教育学生,积极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端正就业思想,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建立基层意识、职业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使毕业生进一步坚定服务祖国,奉献于人民的意识和责任感,把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主动积极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到西部、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其次,要把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将学生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突出技能教育,突出敬业奉献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做到不仅要“对口”更要“接口”,教育和岗位“零距离”,使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教育实习同时成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和严峻就业形势的教育;实习过程中,请实习单位先进工作者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达到典型引路的目的;实习结束后把学生在实习期间职业道德表现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从而增强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紧迫感和认同感,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到在当今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只有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爱岗敬业、富有强烈工作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的毕业生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欢迎。
再次,为了使毕业生尽快进入角色,顺利走向社会,高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岗前的职业道德教育模拟训练。训练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案例式培训,即将有关职业道德教育案例编成小册子发给学生,方便学生随身携带并随手翻阅学习;也可是互助式培训,即鼓励学生开展各种岗位角色扮演活动,相互列举符合与不符合所扮角色的职业道德行为要求,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此外,还有传帮式培训、课堂讲授、环境熏陶等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并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相关法规、法律和职业道德纪律教育。通过培训,使学生获得实际感受,引导和塑造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使职业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得到真正理解和认同,并内化为内心感悟和信念,从而养成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习惯,并最终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还要注重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接轨,培养学生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一是加强学生吃苦耐劳教育。一些大学生生习惯了舒适安稳的生活,对企业生活环境、福利待遇期望值过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吃苦耐劳教育。而吃苦耐劳精神的核心是意志力,意志力的培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精通技术需要长期的刻苦钻研。因此,一方面,要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摒弃“一步到位、轻松就业”的不现实想法,牢固树立“竞争激烈、技能取胜”的思想;另一方面,要引用大量立足本职、勤学苦练、励志成才的例子(有条件的可带学生到企业参观或邀请成功人士来校作报告),教育学生着眼长远目标,苦练一技之长,以适应就业要求。
第二,训练学生循序渐进的成功心态。企业成功人士认为,成功来源于“每天要求员工进步1%”。教师在要求大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应遵循先易后难、先轻后重、先有趣后枯燥,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挑战困难、争取成功的自信心。使学生认识到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一分,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
第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顽强意志。学校可组织学生开展军训、登山、远足、劳技课等吃苦耐劳教育,训练学生在活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咬紧坚持,困难时坚持到底,竞争中顽强拼搏,胜利时冷静待之。
二是加强学生团结协作,合作共赢教育。团结协作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也正确反映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要求。现代企业,具有多工种连续作业强、上下道工序衔接紧、多层次多方面协作要求高、工艺复杂和管理严密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企业各部门之间、工序之间、岗位之间必须分工协作,密切配合,保持生产管理稳定有序的运行。同时,更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发扬团结协作、携手共进的精神,结成牢固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团结协作意识已经成为企业员工的必备素质。加强团结协作教育,可以结合日常情景进行。一是教育学生通过沟通化解矛盾。在人际交往中,矛盾在所难免,站在合作共赢观点上看,多数矛盾是可以通过沟通来化解的。大学生处在成长关键时期,遇事易冲动。教师应当教育他们学会包容和理解,学会尊重与交流,通过沟通化解矛盾,以实现信息的准确传递并建立组织内部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教育学生“合作超越自我”。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舞蹈、球类、体操等集体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密切配合,获取成功。
三是加强勤俭节约教育。降低成本、创造效益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勤俭节约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无穷力量。可通过组织郊游、班级聚会等形式,培养学生勤俭节约观念,教育学生学会“当家”,集思广益,精打细算,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又培养其节约意识。
(三)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
大学德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且还必须适应大学生自我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我发展需要本来就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二者相辅相成。
1、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客观评价自我,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
大学生要实现自我发展,首先要对自我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能力,调整抱负水平和期望目标,使之切合自身和客观现实,并在生活中积累经验,逐步形成衡量自我的价值尺度。作为承载未来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的新环境下,他们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普遍增强,自我定位高,成才愿望强,注重个人奋斗,有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他们有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初步设计,他们希望凭借个人奋斗和努力向社会证明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但是在这种美好憧憬和愿望的背后,又隐藏着他们对将来所从事职业的一些困惑和迷惘,自我评价与自身实际和社会现实差距太大。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根据自己今后将从事的职业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正视自己的能力,调整抱负水平和期望值,克服虚荣心理,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
2、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调动学习积极性,注重自己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的身份是学生,因此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将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系统的行业知识教育,使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概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与作用、发展历史与前景、性质和特点等有一个初步全面的了解,自觉认识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才能在学习上做到自主学习,调整观念,端正态度,提高学习自觉性,有效地利用外部环境对自身的示范作用,有意识地脱离沉溺娱乐、混日子的环境,加入学习刻苦、学业优良群体,走进教室、图书馆、自习室、实验室等学习、科研气氛浓厚的环境,并制定出内容具体、分量适当的学习计划。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做贡献”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举措。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有意识地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以此来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才会更加注重创造一个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强心理调节能力,保持情绪的愉悦和稳定。
3、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现在许多大学生对自己在职业生活中的位置、权利、义务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个体利益与行业利益和与服务对象利益以及个体与同行之间利益的关系问题。职业道德教育使大学生明确自己在今后职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树立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积极意义。通过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可以为他们从业后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提供理论知识、情感前提、引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行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他们在社会的大的发展环境下,妥善地将个体发展与社会的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处理好个体和整体的关系、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才会多看社会的正面和主流,关心时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到社会的发展,看到自己的机遇。
4、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实行自我管理,提高自我调适水平
在前面我们谈到了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了解自己,包括了解自己发展的现状与可能,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确定合理的自我期望值,使之积极而适当。过低不利于前进和发展,过高易导致挫折。合理的期望值以及明确的追求目标有利于大学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自我调适水平,增强大学生的适应能力,通过自我调节,引导其自我意识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效果,不断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说服、自我激励。有利于大学生增强自信和毅力,不怕困难和失败,时刻保持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状态,自我取悦、自我接纳、自我激励。重视努力过程,淡化结果价值,在挫折和困难面前,降低对胜败的敏感度,冷静、理智地看待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以提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