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孟传中诗集《不变的印记》
祁人
孟传中是我尚未见面的一位诗人,是一名建筑企业的工程师,也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他将诗稿《不变的印记》送来北京时,我因开会没能与这位建筑工地上的诗人见上一面。但在电话里,我曾多次与孟传中交流。他的声音,有一些轻柔与疲惫,抑或还有一丝紧张。过去我不曾读过孟传中的诗歌,但听他谈起创作这本诗集的情况,听他那略带一点怯怯的颤音,不知怎的心中却有一种隐隐的痛。尚未读到诗作前,我猜想这或许是一部汗水与血泪凝集的诗集。
拿到孟传中的诗集后,我便开始一页一页地读下去。我想,认认真真地品读几首作者的诗歌,试着理解和感受作者的创作状态,由此引发些须思考,便是值得的。作为诗友,我愿意做这样的尝试,这样也许比起所谓的归纳与总结,更能表达一位诗人对另一位诗人的尊重和敬意!
《一个群体》:开篇的诗,加重了我原有印象中“汗水与血泪”的情绪。一行一行地读下去,不知不觉,竞有泪花在眼眶里滚动。是的,我国的每一个城市,都有这样一个群体,“被楼层驱赶着”,但是“他们的宽容/更加彰显了劳动者的力量”,他们“用笑容握住疼痛”,只有“时间的手,在楼房之上/不会抹去他们的功绩”。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城市变迁与壮大了,其中有多少贡献来自干农民工?然而,又有多少人会对农民工心存感念呢?城市就是那“一个群体”的孩子,是他们壮大了城市的规模,也是他们,在擦洗着城市的伤痕。
《楼层的缔造者》:这是对建筑工人的刻画:“一个个饮风吐沙的/乡下汉子,让石子和水泥折磨得不成人形”,很多时候,这样的形象,被城市人忽略甚至瞧不起的。谁来尊重、敬畏农民工?“贴近尘埃,就能听见亲人的心跳”,“思念亲人的人,也被亲人思念着”。倘若寻根,谁不来自乡村,谁不是从泥土中走来?城市不是固有的,那些楼层的缔造者,乃是城市人血肉相连的亲人。
《平安是什么?》:一首小诗,饱含着一位安全监督员沉甸甸的爱心。
《凌晨四点》:劳动者创造的,并不只是楼房,他们也在创造着:“生活的勇气和决心,还有/对未来的向往”。孟传中的诗歌,使人们对农民工群体的生存价值,应该有了认识上的升华。
《不变的印记》:作为书名,此诗无疑向读者传达出作者最终的题旨:“眼泪,这城市边缘的唾液/终将冷却/那些活在微笑中,那些/活在记忆中的/不朽的忧伤/唯一不曾熄灭的/是唇边的明明灭灭/和对生命的激情”。
《日子》:与农民工相依为命的诗人,有着怎样刻骨的体会。
《塔吊》:“城市的缔造者/被城市排斥在城市之外”,创造财富而不能享有财富一一这是我们时代的弊端,更是现实的不公。
《雪花》;雪已经够白的了,可是,雪花落下来,却“不小心踩痛了/我贫血的身影”一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多么令人心痛不已。
《我们的工地》:略过。
《三宝》、《安全六字经》:诗浅而清浓,句句写着农民工的安全。
《那些伤痛》:迷茫与隐痛,不独属农民工,是生活的不平等,加重了他们的迷茫与忧伤。
《责任》《安全意识》:责任与安全问题,不仅仅是农民工的,也是每个人必须的担当!为自己,为家人,也为社会的和谐。
《笑脸》:该诗韵脚似乎步5·12汶川大地震后流传的《生死不离》一诗。但,表现的却是,奥运会召开,北京建筑工地停工,大量农民工不得不返乡时的迷惘、失落。读之,亦无言以对。
《飞吧,随梦一起》:谁的梦“只有心的碎片,在夜深人静时/尖锐地碰撞”?只有农民工。
《你们》:“即使这条路让你们走得很辛苦/你们还是觉得/这里的风景独好”,这里的“你们”,真好!
《农民工的写照》:有良知的人们,请直接看看身边高楼大厦挺立的摸样。
《八月十五的痛苦》:当“白鸽的羽/缝合了扯碎的纤云”,在这个日子,想想当“你学会了韧性的生活”,就获得了一种力量。
《我们一起把楼房崛起》:拔高的是楼房,瘦下去的是建楼人。
《农民工之间》:再没有比诗歌本身更好的诠释:“也许只需擦燃一根火柴/两个陌生的农民工/就可以互相照亮”。
《城市之外》:夏日里,他们“左边的鞋印才上午/右边的脚迹却已近黄昏”,而“冰莹啊!为何在炎炎夏日/独自心寒”。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内容不言自明。
《冬夜的五点钟》: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行动,开始像一个个爬虫/后来是一只只蝴蝶,无声无息地/降临在楼房上”。他们,在唤醒城市的黎明。
《农民工的午夜》:在午夜的星空下,一群人卑微地、坚韧地守候着城市的星辰。
《观月》:我体会过这样的生活,在做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前往灾区做志愿者的日子,“醉意的月夜里/漂起了麻团一样粗糙的鼾声”。真实而感动。
《秋风中的工地》:在自己建设的城市里,农民工找不到家的感觉,只有秋风能更真实地亲近他们。这就是现实的残酷与生活的无奈。
《衣服上的盐白》:除了海盐与井盐,只有这种盐,才与劳动者如此地贴近,才蕴涵着这样的“对生活充满潜移默化的焰火”,盐是农民工的赞歌。
《孝心无价》:背井离乡,孝道也只能变成一弯思念的残月与手中皱巴巴的钞票。
《痛楚》:“为了金钱/他必须接受不平等的合同”,这就是当下农民工的命运与悲哀的写照。
《农民工》: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是这个年代的不公,但却是永远值得尊重的一个词汇。
《塔吊》:又一首同题诗,增强了我对于“塔吊”一词,对于挺拔与苍劲的记忆。
《麦熟了想回家》:当麦子熟了的季节,倘若所有的城市里都像奥运会召开时工地停工,那该是多么伟大的决策!
《活着,是生命的责任》:活着,就是对生活的责任。
《给儿子的一封信》:一个父亲的点滴记录,也提醒了我,今天是儿子诗扬的生日,可以不问学习,但要说一句“生日快乐!”。
《夜幕下的混凝土工》:“赶夜班的混凝土工,他们/纸糊的背影,在雪亮的萤光灯下/被风越吹越薄”,又一行诗句,刺痛着我的眼睛。
《工地的形状》:“像一块空旷的坟墓”?叹哉,哀哉,痛哉!
《北京的四合院》:已经快要销声匿迹了的四合院,与现代化很近,却与农民工无关。
《十年》:“我离开南方的雨水天气,爱上北方的/干燥气候/整整十年”,这不是却又像是我的感受,只是我在北方已整整17年了,时间要长一些。
《四合院》:“四合院一天天少了/城市也就这样长高长胖了”,很形象,也很深刻,留给读者思索的空间很大。
《可怜的农民工》:生活在最地层的农民工,不需要怜悯,只需要人格的平等。
《飞逝的农民工》:一个农民工生命意外地结束,“你死了/工地的安全记录,出现了一道豁口/我回过头来看/你死不瞑目的双睛/成警钟长鸣里灼亮的窗口”,作者的痛心与缅怀,情之殷殷。
《解开迷惑的扣》……《楼层里的风景》等多首散文诗,值得读者细细地品味。略过。
《一无所有》:在当下现实生活中,楼宇的建设者一无所有,似乎已是顺理成章的?怪哉。
《楼房里的晨光》:晨光是别人的,农民工只能在楼道阴暗的墙角里伸展四肢,又一幅真实的生活写照……
品读至此,忽然觉得自己不必再继续一一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到这些诗作的读者,应该已经感受到了孟传中诗歌中隐藏着的一种力量,即来源于生活的真情实感,这种真实有时可能是残酷的现实,甚或约略令人有一些窒息,但却又促使你不能不去面对和接近这种真实。我想,这就是孟传中诗歌的文字魅力。与其说是诗人孟传中抓住了我们眼前、身边发生的,那些为人们所忽视的人与事,莫如说是诗人抓住了社会的良心、时间的良心和诗歌的良心一一他的诗歌就是一部中国农民工当下生存现状活生生的真实写照。
这样的诗句,必定是融入了汗水和血泪的。读到这些诗歌的人,如果没有灵魂的触动,其良知必定是可疑的。
如今,有人把描写民工题材的文学与诗歌,统称为打工文学或日诗歌一一他们以在外地打工的写作者为界定。我不赞成这样的划分。这种称谓是否科学,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诗就是诗,它可以是打工者写的或反映打工者的生活的,却非要加上什么“打工诗”的符号,难免别扭和有些牵强附会。而且,对于创作打工题材的诗作者而言,似乎他们的创作成就之被关注,仅仅是因为打工者的身份,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写作者而言,似乎有人格不平等之嫌。这个话题似乎远了些,笔者也将会另外撰文探讨,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话题回到孟传中的诗歌中来,我想说,这本即将出版的诗集《不变的印记》,是迄今为止唯一整本描写农民工题材的诗集一一确切地说,是我所读到的唯一整本记录建筑工人生活的诗集。这本诗集有这样几个关键词,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城市、农民工、楼层、塔吊、工地……,这些在诗集中不厌其烦多次重复出现的词汇,凝结了农民工生活的酸、甜、苦、辣,通过这些词汇,作者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主题就是,矗立的高楼见证了农民工人性的伟大与不屈:
农民工用热烈的节奏,洞开城市的窗口
顺着一种想流泪的感动
农民工找到了……
灵魂里积沉的东西
泉水般涌来
淡泊的日子里
农民工流动着厚重的愁念
时间的飞逝中
沉淀着他们悠远绵长的呼唤
一一《楼层里的时间》
读这些诗歌,如果仅仅说出感动一词,似乎太轻飘了。
我要说的是钦佩——一个整日里与农民工同吃同住同呼吸的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写出如此真实、感情充沛的诗歌,需要具备坦荡的襟怀、开阔的视野的,更是需要勇气的。
孟传中和他的诗歌,表现了诗人与诗歌最优秀的素质:良知与真情。
对于诗人孟传中,我还想说出感动一词。作为建筑工地的项目负责人,他对于周遭生活的农民工的衣食住行,可谓“一枝一叶总关情”,尤其对于农民工的生命安全,更是倾注了其痛心疾首的人性关怀,读之令人感动不已。也许有人会说,诗人的技艺还有待提高,这些诗歌还需要打磨,比如意象的营造,比如修辞的运用,比如这样那样的建议……等等,这些说法不能说不对,但我想提醒读者诸君的是,对于我们身心曾经忽略的现实世界,经由这样一些作品进入我们的视野,引起我们的反思,便是值得庆幸的。我们写过与读到过太多太多的,所谓语言优美、意象奇特、技艺纯青、宇宙乾坤的诗歌了,以至于忘记了我们生存的周遭世界。但是现在,倘若有机会回到现实,有缘读到孟传中的诗歌,那么请在这些汗水与血泪凝集的诗行中,随作者一道去感受真实的生活、朴素的人性——如果,当你在望见的高楼、经过的工地、甚至自己的家中,向你所见到的农民工、小时工,致意或者微笑,乃至一杯水、一条毛巾……那么,也请允许我向你致以深深的敬意!
一个微笑、一杯水、一条毛巾,或许不能代表什么,却是最美好的人性表达,也是最朴素的诗情传递。
在行色匆匆的茫茫人海里,有幸停下脚步,进行一次灵魂的拷问与人性的思索,要感谢诗人孟传中为我带来的话题,并祝贺诗集《不变的印记》正式出版。
是为序。
2009年7月9日
(祁人.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诗人报》主编、中国诗歌万里行总策划、中国诗歌网总监。长期致力于“诗意人生”
的诗学研究与传播。著有诗集《命运之门》《掌心的风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