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沟通是一门艺术
听懂孩子的“潜台词”
多说“要”少说“不”
赞扬比批评多一点
心平气和才好沟通
妈妈错了也要道歉
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人与人之间,唯有沟通是宝。如果有了畅通无阻的沟通,人类可能早已造出通天的巴别塔,步入天堂。妈妈与孩子之间的关键也在于沟通,掌握与孩子交流的密码,就可以和孩子共同步入成长佳境。和孩子沟通是一门艺术
妈妈们在一起时,常会聊起一个共同的话题:自己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听话,爱和父母争辩、对父母的话爱理不理、对家长的说教无动于衷……这个谈话的内容千奇百怪,形式多种多样,但主题却只有一个,既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和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地沟通、交流。这是每一位妈妈所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隐藏着许多学问和艺术的问题。
其实并非孩子不乖,而是许多做妈妈的不懂得交谈的方法和艺术。吸引孩子说话和与孩子交谈是一种艺术,需要独特的技巧。只要注意运用跟孩子说话、讲理的技巧,就可以避免孩子闹情绪。
我们试着从下面几个例子中,窥知一二:
例1:佳佳从幼儿园回来后,妈妈问:“你回来了?”佳佳说:“嗯。”妈妈说:“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些什么?”佳佳回答:“什么都没做。”妈妈又问:“吃什么点心了?”佳佳不耐烦地说:“我忘了。”
例2:乐乐从幼儿园回来。妈妈热情地说:“宝贝回来了?快让妈妈看看!”妈妈专注地看了乐乐一会儿,然后又亲热地说:“今天玩得高兴吗?和小朋友玩什么了?”乐乐说:“高兴呀!我和琪琪一起玩搭积木,我们搭了一座动物园,然后把许多玩具关进去当动物,我们两个人做饲养员……”妈妈:“哇!孩子真能干,都当饲养员了。你的动物园一定很好玩,可惜我没有玩到。”乐乐亲热地跑过来说:“没关系!妈妈,下次我也给你搭个动物园,我和你玩!”
例3:慧慧要去上算术课了,妈妈对慧慧说:“慧慧,上课时要看老师和黑板,不要东张西望,不要和小朋友说话,也不能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低头做自己的事情,更不能……”话还没说完,慧慧就不耐烦地说:“哎呀,你都说过一百遍了,真烦人!”
例4:晨晨要去美术班上课,妈妈微笑着对晨晨说:“晨晨,上课时要注意什么?”晨晨挺直腰板回答:“注意听讲。”说完,开开心心地出了门。
看出一些端倪了吗?
妈妈在和孩子说话时,应该首先保持平等、真诚和尊重的心态,然后才是把他们当作一个孩子给予宽容和鼓励。这是一门倾注看爱与智慧的艺术。
1.对孩子说话要温柔可亲。
孩子玩完玩具后不愿意收拾,如果你训斥道:“坏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孩子就会觉得妈妈不喜欢自己,产生抵触情绪,就更不愿意听话了;如果你微笑着说:“乖孩子,要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来,妈妈陪你一起收拾吧。”孩子就会感受到你的爱,自然也就愿意服从。
另外,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随便打断他,更不要置之不理。让孩子知道你对他说的话很有兴趣,多说“哦,是吗”、“还有什么”、“太有趣了”之类的话,这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感情,既增进了你和孩子的感情,又培养了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2.对孩子说话要把语速放缓。
现在两三岁的孩子对语言的分析能力较之以前有很大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如果你对孩子说话就像连珠炮一样,孩子肯定反应不过来。所以,同孩子说话语速一定要慢,把每一个字都说清楚,孩子的思维才跟得上,才不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对你的话置之不理的情况。
3.对孩子说话要用简单的短句子。
对3岁以下的小孩子说话,句子一定要短。孩子对语言只能瞬间反应,而无法像成年人那样,把对方说的话先存储在大脑中,再去回味理解。如果对孩子说话使用长句子,就会让孩子“消化不良”。
此外,对孩子说话还可以多用以“我”字为主语的句子。比如,想让孩子收拾玩具,用“我想有个乖孩子帮我收拾一下房间”比用“你看,你又不收拾玩具”更合适。常用“我”字教育孩子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别人对他行为的反应,了解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别人产生影响,从而学会改变自己,适应他人的要求。
4.对孩子说话要用生动吸引人的语气。
孩子年纪小,好奇心强,喜欢新鲜活泼的语言。如果你总是使用呆板的语言对孩子说话,就会使他感到乏味,失去倾听的兴趣。所以,对孩子说话时一定要采用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比如叫孩子吃饭,如果你老是说:“吃饭了,快坐好!”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吃饭不过是一个程序,没意思;如果你今天说:“妈妈要吃饭啦,孩子是不是也一样呢?”明天说:“是不是好孩子?乖乖吃饭,就是好孩子。”在你生动语言的“感召”下,孩子自然会乖乖听话的。
5.对孩子说话的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注意力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都比较差,两三岁孩子的注意力通常可以持续3~8分钟。所以,跟孩子说话一定不能哕哕嗦嗦、拖泥带水。即使你要告诉孩子的事情很复杂,也请尽量将时间缩短,否则他不但不能很好地领会你的意思,还会把已经理解的东西弄模糊。听懂孩子的“潜台词”
10岁的月月问她的妈妈:“妈妈,我们国家一共有多少父母离婚了?”月月的妈妈很奇怪,不理解女儿为什么会对这样复杂的社会问题感兴趣。但是她还是耐心地就这个问题发表了一通长长的演说,然后又去查了数据。但是月月还是不满意,继续问同样的问题:“在全世界有多少父母离婚了?在我们这个城市呢?他们的孩子都被抛弃了是吗?”
此时,妈妈终于明白了,原来月月并不是关心“离婚”这个社会问题,她只是想知道父母离婚后,孩子是不是都被抛弃了,或者说她想知道自己的父母是不是有可能离婚,自己是不是有可能被抛弃。
妈妈很认真地回答她说:“月月,你的父母感情很好,正常来说,我和你爸爸是不会离婚的。即便有一天,爸爸妈妈真的离婚了,我们也仍然是你的父母。我们都非常爱你,永远不会抛弃你。下面,告诉妈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
原来,月月的班级里有个女同学的父母刚刚离婚了,同学说爸爸妈妈总是吵架,都不要她了。月月突然想起几天前,爸爸和妈妈也争吵过一次,因此才有了这样的担心。
妈妈知道后,马上告诉了月月爸妈吵架的前因后果,并解释说她和爸爸的争吵是因为某些事情上的分歧,而非出于感情问题,爸爸妈妈的感情很好。月月这才放下心来。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成长的烦恼,如今的孩子,心理需求更是丰富,随之而来的烦恼也相应增多。他们迫切需要理解,需要和妈妈沟通。
但有时,出于各种原因,孩子不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妈妈他们的想法或疑问,而是拐弯抹角地表达,或是蜻蜓点水似的试探。这时,妈妈就不能只是简单地回答表面问题,而要深入分析孩子提出这种问题的动机和目的,主动帮孩子解决他们不好意思提出或表达不明确的问题。尤其在解决青少年性教育方面的问题时,这种情况可能会相当多。妈妈需要耐心、认真,并且有技巧地帮助孩子弄明白,以避免孩子的尴尬和茫然。
妈妈平时要多观察,多与孩子聊天,千万不要忽视孩子渴望沟通的热情和欲望。关注孩子心灵成长,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是解除其烦恼的第一步。妈妈不但要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而且要做一个有耐心、有智慧,能听懂孩子的“潜台词”的倾听者,这样才能走好这个第一步!多说“要”少说“不”
一位妈妈要孩子放学后帮她买几条毛巾,并嘱咐孩子:“要粉色的,不要白色的。那个白色的和咱家卫生间不够搭配……”孩子着急去上学,一边往外走,一边匆匆回答:“哎呀,知道了,知道了。”妈妈怕孩子弄错了,追到门外又嘱咐了几遍:“记住,不要白色的,别搞错了,不要白色的!”孩子头也不回地说:“知道了,知道了!”
放学后,孩子拿着毛巾回到家。妈妈一看很生气:“我再三嘱咐你不要买白色的,你还是给我买回来一堆白色的!”孩子很委屈地说:“谁让你说那么多遍‘白色的’,我脑子里全都是‘白色的’‘白色的’!”
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妈妈反复说的是“我要粉色的”,那孩子肯定不会记错。可妈妈为什么要说“不要……”,而不说“我要……”呢?
可见,这种“不要”的句式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已经束缚了家长的思维模式,成为了他们在向孩子提出要求之前的一种思维定势。“不要将你的书本到处乱放”、“不要与同学打架”、“不许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等“不”句式,每天都会从妈妈的嘴里说出来,但事实上不仅不会起到阻止作用,反而为孩子带来一种负暗示。当你对孩子不停地说“不”之后,孩子的脑子里留下的却全变成了“将你的书本到处乱放”或是“与同学打架”。
其实,不仅是孩子,就连大人在潜意识里也会把这个“不”字省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不许乱写乱画”的警示牌下,墙面被涂得乱七八糟;在标示着“此处不许倒垃圾”的地方遍布着垃圾;在“不许停车”的牌子下赫然停着一排排的车辆……可以说,“不”句式是促使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诱因之一。
孩子的行为通常是需要引导的,如果我们总是用“不”句式,那么他脑子里最深刻的就是“不”后面的行为。而如果我们从正面去反复强调,那么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出正确的行为。在国外,很多教育者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他们尽量避免使用“不”句式,比如我们告诉孩子“不许打人”,他们则告诉孩子“管好你的手”;我们告诉孩子“不要乱扔垃圾”,他们则告诉孩子“请保持地面清洁”。
如果妈妈们能够改变讲话的方式,尽可能少用“不”句式,而多使用一些正面积极的引导语,那么相信孩子的举止表现一定会好很多。赞扬比批评多一点
正确和积极有效的语言能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比较容易达到目标,也能使孩子改变对自己的评价,建立起自信心。正如卡耐基所说:“要称赞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一个进步,这往往是点燃孩子的自信之火,给予进步向上之助力。”
语言在教育过程中的神奇力量已经逐渐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渴望被父母肯定,被老师肯定,被社会肯定。一句赞美可能会极大地鼓舞孩子,让他重新建立起自信;一句批评也可能会让孩子彻底泄气、一蹶不振。只要能针对孩子的优点去夸他、肯定他,他必然会变得更好。换而言之,你对孩子说什么样的话,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孩子不再听到别人说他“不听话”而是“很懂事”,不再是“乱吵闹”而是“很守纪律”时,他就会不自觉地用这些评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