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三国演义》成就了诸葛亮,让诸葛亮从一个蜗居南阳、郁郁不得志的地主土豪,成为智慧、忠勇、贤能、仁义的象征,最后走上神坛,变成后世人们顶礼膜拜的神仙。同时也毁坏了偏安一隅的蜀汉后主刘禅,让在父亲和叔叔们留下的“基业”上呕心沥血、执政四十余年的君王,成为无所作为的扶不起来的“阿斗”,落下了千古笑柄。“此间乐,不思蜀”,不但成为刘禅无法洗刷的软弱无能的证据,也成为后世人们约定俗成耻笑无能者最直接的语言,以至于在当今这个时代,身处偏僻乡间的农人在教育不成材的子孙时,也会情不自禁说起“阿斗刘禅”。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杂乱而怪异的年代,也是一个群雄蜂起的年代,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是年代。政治纷争,士族门第,族类融合,不仅需要当时的人们判断梳理,找准机会,站好队伍,甚至影响了后世的政治格局和历史走向,以及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在它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原地区的政权犹如走马灯一般,“你方唱罢我登场”,让人目不暇接,无法判断,难以把握。文学、艺术、宗教、医学,更是精彩纷呈,灿若繁星。曹操父子的歌赋,华佗先生的医术,竹林七贤的绘画,郭嘉、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的权谋,关羽、赵云的忠勇,以及逐渐兴起的佛教教义和建筑,在民族历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别的不说,就一个政治纷争的参与者,曹氏家族的诗歌辞赋在中华文学宝库之中占据的位置至今让人侧目,仍然有着无法企及的地位和影响。当然,最为耀眼的仍然要数政治家、野心家和良臣、谋士、勇将、斗士,不但数量繁巨,功业卓著,而且变化频仍,代有才人。无论是辉煌一时的董卓、袁绍、袁术、公孙瓒、马腾、张绣、吕布、刘表,还是谋就一方疆土的曹操、刘备、孙权,他们的周围都集聚了一大批英雄,集聚一大批地主豪强,集聚了一大批忠臣良将。曹操利用没落的刘氏王朝,“挟天子以令诸侯”,笼络北方地主豪强,笼络旧王朝的英雄,手下的谋臣和良将层出不穷,让他享受尽了丞相的荣耀,也让他的子孙替代了绵延数百年的“刘汉”王朝,同时培养了无数的军事家和野心家、阴谋家,以至于后来被司马氏所取代。依靠“织履贩鞋”为生的刘备在北方无以为继、无处栖身的情况下,带着在北方集结的军事队伍,一路南下,笼络荆湘地区和成都平原的地主豪强,在蜀川谋得偏安一隅的资本,让他的儿子坐享将近半个世纪的荣耀。”碧眼儿“孙权在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南征北战、苦心经营的基础上,霸定江东,既不北犯也不西侵,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坐拥江东数十年。虽然曹魏、蜀汉、孙吴最后都被司马氏所取代和鲸吞,但在整个纷争的过程中,绝对没有弱者和失败者。所有的弱者和失败者,都在纷争之中被消灭,留下的是他们的璀璨和强大,是他们的荣耀和显贵,是他们的功业和江山。这就是所谓“阿斗刘禅”生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生活生存的任何一个政权的领导者绝对不会是昏庸之辈,更不可能是无能之辈。如果他们没有经天纬地的本领,怎么能够领导和控制一大批“才高八斗”的“能人”和“干将”?对于他们来说,来不得半点软弱和无能,更不敢有半点昏庸和懒惰。由此看来,刘禅被称为“阿斗”大概是被手段高明的《三国演义》的作者给耽误了。
“阿斗刘禅”生长于乱世之中,时代必然会在他的身上留下烙印。按照《三国演义》的叙述,刘禅出生时,他的父亲刘备已经在乱世之中混了很久,通过“桃园结义”,与关云长和张飞结下了生死之交,也在中原鏖战之中赢得了名望,拉拢了一批地主豪强,积攒了一支很有些规模和势力的队伍,甚至与荆湘地区的地主豪强有了联系,以至于能够与枭雄曹操“煮酒论英雄”。刘备引入诸葛亮做军师,在长坂坡与曹操最后决裂的时候,刘禅还是被大将军赵云裹挟在怀里的奶水未断的“孺子”。刘备甚至将赵云用生命解救出来的他扔在地上,当着众人的面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由此看来,刘禅是一个生长在乱世之中的君王,从小就感受和见识了政治的残酷和军事纷争的血腥,见惯了阴谋的残酷和谋略的重要,不敢也不能做一个生活在温柔之乡的“纨绔子弟”。他在乱世之中能够偏安一隅,岂非“无能”和“软弱”那么简单?
《三国演义》对于刘禅的能力和智力没有过多的描写,却明确的说刘禅是人中枭雄刘备选中的接班人,是蜀汉政权“合理”“合法”的继承者。一生南征北战、阅人无数的刘备敢于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甚至敢于当着众人的面说:“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足见刘禅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对于刘禅才能的自信。虽然刘备的言语有拉拢和强迫诸葛亮的味道,但也说明刘备对于刘禅做蜀汉政权的继承者有充分的把握。“知子莫若父”!尽管这时候的刘备已经病入膏肓,无力把控身后的政权走势。戎马一生,东拼西杀,他敢于在众人面前让诸葛亮辅佐刘禅,不完全是为了让众人监督诸葛亮,迫使诸葛亮不敢取刘禅而代之,内心更多的也许是为了让众人知道刘禅是他指定的接班人,是他的继承者。何况这时候的刘备并不是只有刘禅这么一个儿子,也并不是除过刘禅之外“别无选择”。所谓刘备“托孤”,只不过是《三国演义》为了引人阅读故意卖弄的“玄机”。当时,除过刘禅之外,鲁王刘永、梁王刘理也在刘备床前,刘备也交代他们“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可见,刘禅是刘备优选出来的继承者,而并不是临时指定的接班人。在刘备的眼里,刘禅并非扶不起来的“阿斗”?
在刘备东伐孙吴失败之时,三国分鼎的格局基本形成,魏、蜀、吴相互之间暂时达成了某种平衡。在这个时候,把辛辛苦苦创建的基业交给儿子,是刘备最好的选择,也是刘备对于儿子和跟随他创建基业的群臣的信任,是对于后世政权的某种期盼。这种自信和期盼是建立在几十年的奋斗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于儿子能力的判断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于诸葛亮能力和心思的了解基础之上的。刘备绝对不会把他一生创建的“功业”交给诸葛亮,也不会轻轻松松让诸葛亮做“成都之主”?他对诸葛亮说“可自为成都之主”,只不过是警告诸葛亮要安守本分。也许正因为如此,刘备死后,内心非常期望像曹操一样左右政局的诸葛亮无法面对表面软弱的刘禅,只好借口完成“先帝遗愿”和“恢复汉室”,在汉中成立“北伐指挥部”,控制蜀汉的军事、财政、人才和物资,不厌其烦地出祁山,伐曹魏,时不时地对于陇右进行一番讨伐和骚扰。尽管这种讨伐和骚扰永远也不会取得期望的胜利,他还是不厌其烦,一而再,再而三,先后六次出师。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他不敢或者不愿意面对“阿斗刘禅”,不敢得罪“阿斗刘禅”,不敢取刘禅而代之。
《三国演义》对于刘禅的直接描述很少,也多半是为了陪衬诸葛亮的忠勇和仁义,最典型的事例一个是他听信宦官之言,将诸葛亮从前线召回,诸葛亮仰天长叹“我如不回,是欺主矣。”(《三国演义》第一百回)一个是蜀汉战败,被掳掠到晋国之后,刘禅面对刺探他心思的人说:“此间乐,不思蜀。”前者是为了给诸葛亮提供一个北伐失败,不得不退兵的借口,后者则完全是小说家的揣测和臆想。仔细揣摩《三国演义》,发现后主刘禅还很有一些智慧和才华。至少在他保全皇位和兄弟们的性命时,非常机智,也非常老练。首先是他善于隐藏。他的父亲刘备去世的时候,他的年龄并不是很大。在虎狼般的群臣面前,他犹如一只弱小的“雏鸡”,既没有上阵杀敌的勇气,也没有纵横掩阖的谋略,甚至没有逃跑的机会,更没有可以寄托生死的力量。父亲把“江山”交给他,他多少有些为难。因为从根本上来说,蜀汉政权是一个囊括了多种势力、非常复杂的联合体,其中不仅有刘备在北方笼络的以他的两个结拜兄弟和两位夫人的兄弟们为代表的河北地主土豪,以诸葛亮为代表的中原地区的没落地主,以黄忠为代表的荆湘地主豪强,以马超和马岱兄弟为代表的陇右军事力量,以及以严颜、法正为代表的益州、汉中地主豪强,还有以赵云和魏延为代表的流落到西川的军事力量。面对这些都不可小觑的力量和来自曹魏政权、孙吴政权的压力,如何才能保持刘家血脉的延续,保护自己的皇权地位,保全年幼的兄弟姐妹的性命,事关重大,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那个时候,与父亲一起奋战多年的两位“叔叔”关羽、张飞都已战死,叔叔们的子女关兴、张苞还都没有长大成人,他也没有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亲信力量,只有父亲留给他的皇位才是唯一可以倚仗的工具和依靠,才是唯一可以抵挡“虎狼”的屏障。因为在那个时代,谁要是觊觎“皇位”,谁就是谋逆,就是奸臣,就有可能被群起而攻之。为了保护好这一“救命稻草”,他的父亲刘备唱过一出很好的“托孤”之戏,让很多有权有势、智谋超群、勇猛无比的人悄悄地压下了心头的欲望。如今,他必须接着把戏唱下去,而且要比父亲唱得更精彩。他必须把所有让别人觉得是威胁的“能力”和“才干”隐藏起来,必须让他父亲笼络在一起、左右蜀汉政局的人有尽可能多和尽可能大地展示才华的机会和平台,尽可能多地不关注他的存在。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才有了北伐的念想,才有了在汉中建立大本营的机会,也才有了与益州、汉中地主豪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有了南征和北伐。刘禅也就乐得像“傀儡”一样,呆在成都的“皇宫”里,他的兄弟们也才能安心地做王爷享清福。
刘禅还很会示弱。这一点在他处理与诸葛亮的关系上尤为明显。刘备死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是蜀汉的“丞相”和“军师”,掌握了兵马和粮草调动的指挥权。刘备一死,蜀汉的军政大权悉数收在了诸葛亮手中。诸葛亮不但加封自己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凡一应朝廷选法、钱粮、词讼等事,皆听诸葛丞相裁处。”(《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还自作主张,为刘禅纳张飞之女为“正宫皇后”。他的手下还有赵云、魏延、黄忠一大批忠心耿耿、死心塌地的能征善战的将领。刘禅不仅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更没有选择的依靠和力量。这时的他只能以活命为首要任务,拱手把权力让给诸葛亮,让自诩能力过人的诸葛亮大权独揽。面对像棉花一样绵软的刘禅,诸葛亮在掌握大权之后,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呢?如何平衡来自不同地域的豪强?如何把并不一定真心服从他的桀骜不驯的军事力量集中起来呢?他不敢也不能像曹操一样,公开“挟天子以令诸侯”,更不能取刘禅而代之。他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找到一个合理合法的借口,远远地离开皇宫所在地,调动全国的人、财、物,南征北伐,建立“功业”。诸葛亮的这一选择,不仅为刘禅提供了生存空间,也减轻了刘禅的生存压力。刘禅就始终坚守成都平原,享受皇权,享受安逸,甚至不过问诸葛亮北伐的成败,必要的时候,偶尔给诸葛亮挡一挡暗箭,让诸葛亮找个退却的理由(譬如前面提到的《三国演义》一百回诸葛亮的退兵)。他知道他斗不过诸葛亮,唯一一次让诸葛亮罢兵的结果,还是让诸葛亮“将妄奏的宦官诛戮,余皆废出宫外;又深责蒋琬、费袆等不能察觉奸邪,规谏天子。”刘禅的退让至少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保住了自己的皇位和兄弟们的性命,二是让诸葛亮处境尴尬,让才智过人的诸葛亮在“北伐”这条没有终点的道路上硬着头皮往下走,直至断送了卿卿性命。这也许正是“阿斗刘禅”超乎寻常的判断力和决断力,是他活命的手段和技巧,是他能够做出的最好的选择。刘禅也许已经看透,诸葛亮不可能只满足于做他的丞相,诸葛亮的北伐也不可能成功。他或许是故意让诸葛亮北伐,故意让诸葛亮一辈子做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
刘禅也很会装傻。在诸葛亮六次北伐和诸葛亮的继承者九次北征没有取得任何结果的情况下,蜀汉政权走到了尽头。连年征战,劳民伤财,“益州疲惫”,成都平原最后不得不沦为新兴的司马氏政权的囊中之物,刘禅也不得不沦为新帝国的阶下之囚。刘禅再一次面临活命的选择。他继续自己的拿手好戏,面对不怀好意的敌对国的臣子,“此间乐,不思蜀。”既然已经成为阶下之囚,还有什么讨价还价的本钱?既然被不怀好意的臣子出卖,还有什么人可以信赖?既然在自己的土地上都享受不到“皇帝”的威仪,在别人的土地上还有什么颜面?既然自己的臣子都让自己做“傀儡”,在别人的土地上做个“安乐公”有什么不好?刘禅再一次做出了他一贯坚持的决定。
刘禅的软弱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了拔高诸葛亮故意刻画出来的,是人为抹黑。无论在《三国志》,还是在其他史书中,蜀汉后主刘禅主政西川四十年并没有太大的过失,即使在《三国演义》之中,也很难看出他有什么昏庸和无能。相反倒是他父亲“托孤”的人,以及后来的继承者为了一个所谓的完成“先帝遗愿”和“恢复汉室”,南征北战,东征西讨,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劳民伤财,损毁了蜀川的基础,留下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的笑谈?仔细琢磨起来,到底是谁更智慧一些,更理智一些,更有眼光一些呢?
所谓“是识时务者”到底该是什么样子呢?